2023年中医护理与妇女保健.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6632412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医护理与妇女保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中医护理与妇女保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医护理与妇女保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医护理与妇女保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医护理与妇女保健 长治市城区常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护理与妇女保健 妇女保健工作,是全民卫生保健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妇女有经、孕、产、乳的特点。除注意一般卫生外,还须重视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更年期的卫生,以预防和减少妇女疾病的发生。 中医妇女保健源远流长,数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对妇女月经的生理、病理以及对妊娠的诊断和妊娠用药原则等均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最早的药物学文献神农本草经,论述了不少妇产科的常用药物,如“当归”主妇人漏下绝子。“紫石英”主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漏芦”主下乳汁等等。南

2、齐褚澄云:“合男子多则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主张节欲与节制生育,以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现存的第一部产科专著唐代产宝对妊娠、难产、产后的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产后血晕的急救方法均有论述,足为后世医学法则。中医护理在妇女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功效。 一、中医妇女保健要则 由于妇女的生理特点,妇女在经、孕、产、乳期间,易耗阴血,使机体处于血不足而气偏有余的状态。此时,机体易受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以及冲、任、督、带损伤的 1 病理变化,从而引起经、带、胎、产诸病。因此,中医妇女保健护理,重在气血调护、脏腑功能调护、情志调护与饮食调护。 (一)气血调护 气血是维护

3、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动力。妇女“以血用事”,血为妇女之本,血赖气行。稍有感触,即可导致气血失调为患。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而产生经、带、胎、产诸疾。因此,调理气血在妇女保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病主要在气者,根据气虚、气陷、气郁、气逆之不同,而确定不同的护理重点,虚者补之,陷者举之,郁者散之、行之,逆者降之、平之。病主要在血者,根据血虚、血瘀、血寒、血热之分,分别运用补、消、温、清四法。通过调理气血,使气血调和,冲任通盛,则邪毒难侵,妇体自安。 (二)脏腑功能调护 由于妇女经、孕、产、乳数伤于血,使阴血不足,阳气偏盛,易导致肾、肝、脾脏腑功能失常。因此在妇女保健中,宜依据辩证施护原则,正

4、确运用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等法则,调整与恢复妇女机体的功能。凡肾阴不足者,宜滋肾养阴,肾阳不足者,宜温肾补肾。凡肝失条达,肝气郁结者,宜疏肝解郁。肝郁化火者,宜舒肝清热。肝失濡养,宜滋阴养肝。肝阳上亢者,宜养血柔肝,育阴潜阳。凡脾胃虚弱,化生之源不足者,宜调和脾胃,以资化源。脾胃不和,胃气上逆者,当辨其寒热,或清热降逆,或温中降逆。根据妇女不同年龄的生理特点,还要分别重视肾、肝、脾三脏的作用。青春期前及青春期,多责之于肾,中年期重在调肝。经断之后,气血皆虚,重在健脾。五脏安和,则经脉流畅,可保身体无虞。 2 (三)情志调护 妇女诸病与情志密切相关。尤其是过度的忧、怒、悲、恐,可导致阴阳

5、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百病丛生。如郁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而郁结横逆,可致月经失调、痛经、行经吐衄等。忧思伤脾,脾气耗损则气血生化和统摄等功能受累,可致月经失调、闭经、崩漏、阴挺等。悲哀伤肺,肺主气,气虚则血行不畅,可致月经不调诸证。恐伤肾,肾失闭藏,则冲任不固,可致经、带、胎、产等病证。此外,情志不畅还可加重原有病证的病情。故妇女保健,应特别重视精神护理,经常观察病人情志变化,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说理疏导、移情相制、顺情从欲、气功调神等方法。消除其心理上的压力,通过谈心、释疑,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病人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脏腑、气血功能恢复。 (四)饮食调护 饮食是精气津液血脉的重

6、要来源,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濡养的源泉。历代医家十分重视饮食调养对妇女保健的作用。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主张治病当论药功,养病多用食补。根据妇女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应遵循辩证施护原则,进行科学的饮食调护。特别要注意,一是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使脾胃运化功能处于常态,“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二是饮食平衡。饮食偏嗜或偏废易导致营养成分失调。三是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干净,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四是饮食讲宜忌。金匮要略称:“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为害,若得宜则补体,为害则成疾。”如行经期忌食生冷,否则易患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疾患。妊娠期或哺乳期宜食有营养、易消化的清淡饮

7、食,忌食辛辣燥 3 火食品,以免乳儿上火生疮。更年期,多见于肝肾阴虚甚或阴虚火旺,所以在此期内适宜吃些具有滋补肝肾、养血补血,滋阴降火的饮食。忌食辛辣香燥、耗伤阴液的饮食,并忌食肥甘厚味,及炸、烤、炒、爆的温热助火食品。肝肾阴虚者,宜食木耳、桑椹、山药、黑芝麻、甲鱼、淡菜等。阴虚阳亢者,适宜食鸭肉、牡蛎、海参等。心肾不交者,适宜食莲子肉、酸枣仁、百合等。脾肾阳虚者,适宜食羊肉、狗肉、栗子等。日常均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豆类食品,如:芹菜、元白菜、油菜、西红柿、胡萝卜、蘑菇、海带、红枣等,少食盐和糖,还可配合食用一些具有抗衰老作用的保健食品如蜂王浆、花粉等。 二、妇女五期的中医护理保健 1

8、、经期卫生保健 行经期间,血室正开,邪气易侵,如不注意调护,常易致病。首先在起居时应适寒温。起居不慎,寒温失宜,可导致月经疾患。其次在行经期应节饮食。因为正值经行,阴血下注,阳气偏盛,若过食辛烈香燥之物,一则易灼其津,再则易使血分蕴热,使热迫血行。如过食生冷寒凉之物,血为寒凝,则易致血行受阻。三是在行经期应畅情志。因经行时,阴血偏虚,肝气偏旺,情绪容易波动。若伤于七情,肝失疏泄,则常影响月经的正常来潮或加重经行时的不适。四是在行经期应劳逸适度。因劳则气耗,最易动血,而使经期延长或经量过多。五是在行经期应注意清洁卫生。因经行血室正开,必须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月经带及内裤要勤换,严禁房事及盆浴,以免

9、邪毒侵入,发生妇科疾病。 4 2、孕期卫生保健 徐之才逐月养胎法有“节饮食”,“无大饥”,“无甚饱”,“调五味”之说。产孕集中有“凡妊娠,起居饮食,惟以和平为上,不可太逸,逸则气滞,不可太劳,劳则气衰”的告诫,妊娠期间,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须适当劳动,但不宜提掣重物或攀高履险,以免伤胎。睡眠要充足,但亦不宜过于贪睡,以免气滞难产。此外,孕妇衣着宜宽大合体,腰带不宜束紧,以外角气血周流不畅而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导致难产;孕期饮食要富于营养而又易于消化,不宜过饥过饱,以保持脾健胃和,小便通畅。女科经纶云:“妇人觉有妊,男即不宜与接,若不忌,主半产。”告诫妊娠妇女在三个月以前和七个月以后,应谨戒房事,

10、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等等。 3、产褥期卫生保健 胎产心法说:“凡新产骤虚,最忌着寒,寒则血气凝滞,诸变冗生。”又云:“凡产逢暑月,切不可当风睡卧,最忌贪凉用扇。”长时期来民间也广为流传“产前宜凉,产后宜温”。叶氏女科证治在产后饮食上则具体地提出了“产后七日内,毋食辛热之物,使血妄行。毋食生冷之物,使血凝结。毋食消导耗散之物,以损气血。”时至今日,亦不失临床指导意义。 4、哺乳期卫生保健 育婴家秘鞠养以慎其疾说:“乳为血化美如饧。”人乳美味可口,新鲜无菌,温度适宜,经济简便,易于消化吸收,并可增进小儿抗病能力,故应尽用母乳喂养。哺乳期护理强调保持乳房卫生,哺乳前宜用温开水清洗乳头,注意按时喂奶,

11、注意调节情志,适劳逸,以利乳汁分泌。 5、更年期卫生保健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七任脉 5 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妇女更年期因肾气渐衰,冲任脉虚,阴阳每每不相协调,在此期间常可出现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烘热汗出等症。症状的轻重可因人而异,与生活环境、精神因素密切有关。因此这段时期的护理保健须多介绍更年期卫生知识,消除思想顾虑,保持精神舒畅,少思虑,勿动怒,做到心意平和。 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妇女保健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器械简单,适应范围广,见效快,且费用低廉,易于普及。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广泛应用于妇女保健。目前最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针炙法

12、,凡妇女痛经、闭经、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更年期综合症、滞产等均可视情,相应采取体针疗法、电针疗法、耳针疗法、头针疗法、穴位注射疗法,进行对症治疗。艾炙至阴穴,可用于转正胎位; 2、中药薰洗法,常用中药金银花、苦参、野菊花、黄柏、土茯苓、蒲公英、蛇床子、艾叶,煎汤薰洗,治疗阴部疾病; 3、中药保留灌肠,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盆腔疾病; 4、拔罐疗法,能调和气血,温通经络,行气止痛,治疗痛经; 5、耳穴压丸法,在内经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表明了耳与机体的关系。用耳穴压丸法在妇科手术后腹胀、分娩过程中、以及人工流产术中预防人工流产综合症等方面运用广泛。 6 有作者报

13、道,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33例(子宫全切除13例,子宫次全切除11例,卵巢囊肿切除术7例,宫外孕手术2例),术后12小时行耳穴压丸法,有效率达到87.88%。 另有兰氏报道,采用耳穴压丸法预防人工流产综合症573例,减少或避免了器械扩宫引起的刺激及不良反应,大大减轻了手术者的痛苦。 6、气功疗法,气功是练气、养气和用气的功夫,是通过意识的运用进行自我锻炼的方法。据钱氏等研究报道,根据动静结合要领,将静功、健身操、按摩功按一定程序结合起来进行锻炼。6个月后检测骨密度与之对照比较分析,发现锻炼者骨密度有明显的增加,提示气动锻炼确能起到强身壮骨的作用,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增加骨密度、防治骨质疏松的非药物疗法。 中医护理与妇女保健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礼仪 中医护理病历 市中医院加强中医护理培训 突出中医护理特色 眩晕的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理论 中医护理论文 中医护理查房 中医护理技术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