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为什么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根本原因.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6617476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为什么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根本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为什么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根本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为什么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根本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为什么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根本原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为什么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根本原因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见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嘉奖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复原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一、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缘由 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究竟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利益所确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巨额财宝,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家立业,人丁兴盛,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

2、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 与此同时,在封建帝王看来,私人工商业主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换与*盘剥农夫,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丰厚的利益回报又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农夫舍本趋末,从而大大减弱了王朝的统治基础。 此外,最新探讨认为: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缘由或物质方面的缘由外,还有文化方面的缘由,即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二、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与评析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主要表现在: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 二、在土地问题上,实行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夫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淌

3、;四、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处商人;对重要行业实行官营,不许商人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卑视性规定,等等。 评析: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主动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激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加,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是,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夫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冲突,造成农夫起义不断爆发。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

4、而更加腐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旧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主动作用。 重农抑商政策,在我国历史上推行了很长时间,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还多次加强;春秋时政治家管仲曾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主见以农为本。战国时,改革家李悝在魏文侯的支持下,在魏国推行尽地力和平籴法以发展农业,把农夫吸附在土地上,对强国富民起了重要作用。重农抑商、嘉奖耕织,还是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变法规定:多耕织可免本人劳役、赋税,担心心务农而从商或游手好闲而贫困者,全家罚做官奴。同时

5、还制订实惠政策 招外国无地农夫到秦国垦荒,并赐予田宅。商鞅变法使秦国快速强大,这功劳中自然包括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到了战国末期,大思想家韩非子进一步发展了重农抑商的思想。他针对一些工商业主的投机活动,将末的概念扩大到整个工商业,他主见重本抑末,嘉奖耕战。他认为,必需强迫人民努力生产,大量增加社会财宝。只有这样,社会的旺盛、道德的推行、国家的安定才有基础。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到西汉时,一般商人的求富行为往往受到指责,商人在政治上的地位也比较低下,法律规定商人不得为官。 但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从来就不是那么顺当,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反复。从西汉时闻名思想家、政治家晁错向汉文帝提出的书面建议论贵

6、粟疏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商,也未得到有效的抑。晁错对农夫的辛苦寄寓深刻的理解和怜悯: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阴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厂而对商贾的行径他也表述了自己的看法: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7、他认为,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墙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因此他主见欲民务农,在于贵粟。 晁错所描述的状况,在今日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晁错的主见仍有其肯定现实合理性。 我国古代政治家提出的重农抑商,其实并未否定工商业的作用,而且抑商的程度也有差别。他们主见的是:抑商是为了重农,重农则需抑商。尽管自南宋以来反对抑商的人渐多,其消极作用也日益明显,但是重农抑商的思想和政策对我国封建政权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发展确曾起过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国各代统治者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确有其历史的必定性和合理性。 历史发展到今日,我们当然不能再沿袭重农抑商政策。但是,

8、很多新状况、新问题的出现,又要求我们必需重视历史的阅历教训。 一个时期以来,很多地区过分强调无商不活,但却忽视了商多必乱的问题。一些地区全民经商,商业畸型发展,很多行业的人不守本分,纷纷下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就是因为商业利润过高,有利可图。商业的畸型发展往往是以损伤其它行业为代价的,商业对农业利润和农夫利益的盘剥尤其不能低估。 种菜的不如贩菜的、种粮的不如卖粮的,正损害着农夫务农的积殴性,大量农夫弃农经商,大片土地荒芜、减产,部分地区状况已发 展到很严峻的程度。 现在,须要处理好农和商的关系。不能以商伤农,以商误农,而应以商促农、以商保农。加强商业管理,将商业活动、商业利润、商业规模纳入

9、规范、科学的管理轨道,将商业变成农业发展的翅膀。同时,要实行有效措施,爱护农夫的利益和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动性,让农夫在务农中得到实惠和可观的收益,将农夫吸附在土地上,使地力充分发挥效益。 现在,物价上涨,特殊是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已成为社会反映剧烈的突出问题。这里的缘由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物品不够丰富而流通环节过多,层层盘剥是其中 的重要缘由。很多商业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基础不好,上面就要出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物质生产不丰富,商业流通再发达又有什么用呢?以商侵农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政策会出现多次反复?各代统治者会一再强调并推行这一政策?因为重农抑

10、商政策真正落实往往很困难,该重的未真正重,该抑的也未完全抑。这当然与这一政策推行者的看法和方法有关,同时也与农和商自身的特点有亲密关系,农业生产的利润增长总是很缓慢的,而商业以其丰厚的利润和敏捷的经营方式,总是很活跃的。二者之间的发展和竞争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这就要求政府通过政策和法律的手段施加必要的影响。 针对因流通环节过多而导致莱价上涨的问题,一些城市建起农夫蔬菜直销市场,对降低菜价起了很好的作用,这事实上也是一种抑商的措施。事实说明,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在今日仍有借鉴意义。 回答中国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 要思索中国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必需从商业和农业的特点来谈。 农业是一国之本这已经不用

11、细说。但是农业的特点却没有多少人真正想过它是一种把人固定在土地上的行业,全部中国人所说的故土难离、落叶归根、认祖归宗等等说法,无不是出于对土地的眷恋这说明什么?只说明多数中国人是农夫!它千百年来始终被固定在土地上的农夫形成的思维定式。 正是因为土地可以固定人这种特点,所以千百年来的封建统治者就坚决地贯彻用土地栓住人的策略,用土地栓住人把人固定,自然天下天平。 而且也利于愚民制民假如你捣乱,就收回你的土地,而农夫一旦没有了土地就无法生存,所以,土地不但可以栓住人、还可以作为惩处手段。中国历史多数的农夫起义绝大多数都是由土地的有无引发的。 所以rickcafe先生回贴所说的所谓商业金融内容好象太困

12、难,假如正常发展起来,还有变革文化之虞,且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日常管理实力是儒家的君子们万万所不具有的。是有道理的。 我们再说商业:商业的特点是必需在一个双方同等地位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正常的、能够持续的商业交换关系。西方从古罗马的元老院到共和制度的公民大会,无不是一群商人、或至少是有商人头脑的农场主在支配着国家权利这就是西方为什么能首先实现民主制度的根源。换句话说商业即意味着同等的要求大家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这种要求对于封建君办法味着什么!所以必需坚决地重农抑商!所以,这也就是中国为什么数千年始终实现不了民主(哪怕是所谓萌芽)的缘由中国始终是一群农夫在领导国家:刘邦、李渊、朱元璋和努尔哈赤,哪一个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