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613193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8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ppt(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1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约瑟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斯蒂格利茨 Joseph Joseph e.stiglitze.stiglitz个个 人人 档档 案案全名:约瑟夫全名:约瑟夫尤金尤金斯蒂斯蒂格利茨(格利茨(Joseph Eugene Joseph Eugene StiglitzStiglitz)出生:出生:19431943年年2 2月月9 9日美国印日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第安纳州加里市国籍:美国国籍:美国星座:水瓶座星座:水瓶座获奖时间:获奖时间:20012001年年1010月月1010日,日,与乔治与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分享斯彭斯分享

2、获奖成就:对不对称信息市获奖成就:对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作出了贡献场理论作出了贡献学位学位19641964年年 阿默斯特学院阿默斯特学院 文学学士文学学士19661966年年 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 哲学博士哲学博士荣誉与公职荣誉与公职19791979年年 约翰约翰贝茨贝茨克拉克奖克拉克奖19831983年年 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院士19851985年年 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副会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副会长长19881988年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经历主要经历1966-19671966-1967年年 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 助理教授助理教授1968-197

3、41968-1974年年 耶鲁大学耶鲁大学 副教授、教授副教授、教授1974-19761974-1976年年 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 经济学教授经济学教授1976-19791976-1979年年 牛津大学牛津大学 经济学教授经济学教授1979-19881979-1988年年 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经济学教授经济学教授1988-19941988-1994年年 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 经济学教授经济学教授1994-19971994-1997年年 克林顿总统经济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主席顾问委员会委员、主席1997-20001997-2000年年 世界银行首席经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自身副行

4、长济学家和自身副行长2000-20012000-2001年年 布鲁斯金研究会布鲁斯金研究会研究员研究员20012001年年-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经济学、商业与国际事务教授经济学、商业与国际事务教授通信地址通信地址Joseph StiglizEconomics Department Columbia University 1022 International Affairs Building420 West 118 th Street New York,NY 10027 USA 自自 我我 点点 评评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我的研究重点深化了我们对不完全和高成本信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我的研究重点

5、深化了我们对不完全和高成本信息如何影响经济行为和市场均衡的认识。这项研究表明了完全竞争的基息如何影响经济行为和市场均衡的认识。这项研究表明了完全竞争的基本存在、特征和福利定理并不健全(在微弱条件下,不存在市场均衡;本存在、特征和福利定理并不健全(在微弱条件下,不存在市场均衡;当市场均衡存在时,它以非线性价格表为特征;它一般不具有约束帕累当市场均衡存在时,它以非线性价格表为特征;它一般不具有约束帕累托效率,在均衡中,需求不一定等于供给),并为明确包含不完全信息托效率,在均衡中,需求不一定等于供给),并为明确包含不完全信息的更一般的理论奠定了基础。这项研究还考察了该理论在劳动、资本和的更一般的理论

6、奠定了基础。这项研究还考察了该理论在劳动、资本和产品市场中的垄断者行为和政府行为方面的具体应用,包括对竞争和非产品市场中的垄断者行为和政府行为方面的具体应用,包括对竞争和非竞争环境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详细论述。重要的应用包括:竞争环境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详细论述。重要的应用包括: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信货配给理论和失业理论)、帕累托效率税收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信货配给理论和失业理论)、帕累托效率税收的制订(它考虑到了一次总付的再分配税收的不可行性)、更为一般的的制订(它考虑到了一次总付的再分配税收的不可行性)、更为一般的竞争理论(考虑相关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垄断者不完全歧视理

7、论(它竞争理论(考虑相关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垄断者不完全歧视理论(它对非线性价格、商品捆绑销售、分成制理论和欠发达国家的市场联结等对非线性价格、商品捆绑销售、分成制理论和欠发达国家的市场联结等提供了解释)以及管理者具有很大权限的新厂商理论等。提供了解释)以及管理者具有很大权限的新厂商理论等。学学 术术 贡贡 献献 提提 要要v 约瑟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因在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市场理论斯蒂格利茨因在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市场理论方面的贡献而荣获方面的贡献而荣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斯蒂格利茨对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斯蒂格利茨对许多重要的经济理论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涉及不完全许多重要的经济理论问题进行

8、了开创性的研究,涉及不完全信息、风险、公司财务结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委托信息、风险、公司财务结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委托代理、激励结构、信息甄别、市场效率工资、信贷配给、组代理、激励结构、信息甄别、市场效率工资、信贷配给、组织结构、新古典增长和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等诸多领域。织结构、新古典增长和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等诸多领域。一、论风险问题一、论风险问题 斯蒂格利茨对风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与罗思柴尔德斯蒂格利茨对风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与罗思柴尔德(M.RothschildM.Rothschild)在)在7070年代早期合作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之中。年代早期合作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之中

9、。斯蒂格利茨在与罗思柴尔德合作的论文斯蒂格利茨在与罗思柴尔德合作的论文递增风险:定义递增风险:定义(19701970)中,道德对风险的传统定义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新的定义方)中,道德对风险的传统定义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新的定义方法,他们认为,人们通常用四种定义来说明一个随机变量(法,他们认为,人们通常用四种定义来说明一个随机变量(Y Y)较另一个)较另一个随机变量(随机变量(X X)具有更大的风险(假定二者均值相同),即:()具有更大的风险(假定二者均值相同),即:(1 1)随机)随机变量变量Y Y等于随机变量等于随机变量X X加干扰项加干扰项Z Z(均值为零的噪音);(均值为零的噪音);(2

10、 2)每一个风险)每一个风险规避者更偏好规避者更偏好X X,即对一个凹效用函数而言,即对一个凹效用函数而言,EUEU(X X)EUEU(Y Y);();(3 3)与随机变量与随机变量X X相比。随机变量相比。随机变量Y Y的方差大于的方差大于X X。通过对随机变量的偏序进行。通过对随机变量的偏序进行检验,他们指出前三种定义是等价的,而且第四种定义则与之不同。为检验,他们指出前三种定义是等价的,而且第四种定义则与之不同。为了更准确地把握风险的含义,他们还对了更准确地把握风险的含义,他们还对“更高的风险更高的风险”给出了一个正规给出了一个正规的定义,即如果一个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是另一个随机变量的密

11、度函数的定义,即如果一个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是另一个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加上一个加上一个“保持均值不变的差保持均值不变的差”(Mean Preserving SpreadsMean Preserving Spreads),则该随),则该随机变量具有更高的风险,机变量具有更高的风险,其中,其中,“保持均值不变的差保持均值不变的差”是一个均值为零的分段函数,斯蒂格利茨是一个均值为零的分段函数,斯蒂格利茨与罗思柴尔德的这一定义,在后来的经济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与罗思柴尔德的这一定义,在后来的经济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大多数论述风险问题的文献的分析基础。大多数论述风险问题的文献的分析基础。斯蒂格

12、利茨在与罗思柴尔德合作的斯蒂格利茨在与罗思柴尔德合作的递增风险:经济影响递增风险:经济影响(1971年)论文中,他们进一步对递增风险的经济影响及其具体的应用进行了年)论文中,他们进一步对递增风险的经济影响及其具体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分别就不确定性对储蓄收益率的影响、资产组合选择问题,厂商论述,分别就不确定性对储蓄收益率的影响、资产组合选择问题,厂商的生产问题和厂商多期计划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考察,其主要结的生产问题和厂商多期计划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考察,其主要结论包括:(论包括:(1)均方差分析方法一般会导致错误的结论、相关函数的凹性)均方差分析方法一般会导致错误的结论、相关函数的凹性或

13、凸性条件可以用阿罗或凸性条件可以用阿罗普拉特的相对和绝对风险规避概念进行表述;普拉特的相对和绝对风险规避概念进行表述;(2)厂商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产出总是低于确定性条件下的产出,厂商对)厂商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产出总是低于确定性条件下的产出,厂商对递增风险的最优反应是削减产量而非价格(这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递增风险的最优反应是削减产量而非价格(这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基石之一)。这些发表于这些发表于70年代早期的论文,奠定了斯蒂格利茨的学术地位、年代早期的论文,奠定了斯蒂格利茨的学术地位、并部分地奠定了他的研究方向和风格。有人曾经形象地指出:斯蒂格利并部分地奠定了他的研究方向和风格。有

14、人曾经形象地指出:斯蒂格利茨的学术生涯,就是他关于风险和不完全信息的基本思想在整个经济学茨的学术生涯,就是他关于风险和不完全信息的基本思想在整个经济学领域不断传播的过程。领域不断传播的过程。二、不对称信息经济经理论二、不对称信息经济经理论 斯蒂格利茨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研究,直接导致了他对委托斯蒂格利茨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研究,直接导致了他对委托代理代理及道德风险、信息甄别等不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研究。这些研究既是他及道德风险、信息甄别等不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研究。这些研究既是他对前述分析工具和基本思想的理论应用,又构成了他对各种具体经济问对前述分析工具和基本思想的理论应用,又构成了他对各种具体经济问

15、题进行分析的立足点;同时,这些研究论文也是被人们广泛引用的经典题进行分析的立足点;同时,这些研究论文也是被人们广泛引用的经典论文。论文。1.1.委托委托代理和道德风险代理和道德风险 斯蒂格利茨利用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对委托斯蒂格利茨利用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对委托代理及道德风险代理及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反映在其与阿诺特合著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反映在其与阿诺特合著的对道德风险的基对道德风险的基本分析本分析(19881988),),道德风险与非市场制度道德风险与非市场制度(19911991)等论文之中。)等论文之中。斯蒂格利茨等认为,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会引起委托斯蒂格

16、利茨等认为,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会引起委托代理代理和道德风险问题。由于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利益和行为动机可能不一致、和道德风险问题。由于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利益和行为动机可能不一致、且存在非对称信息,因此,代理人的行为可能不符合委托人的利益。且存在非对称信息,因此,代理人的行为可能不符合委托人的利益。他们指出,即使发生这种情况(对委托人而言,代理人的行动并非最优他们指出,即使发生这种情况(对委托人而言,代理人的行动并非最优的),委托人可能仍然偏好代理人参与其中的结果、而非没有代理人参的),委托人可能仍然偏好代理人参与其中的结果、而非没有代理人参与时的情形。例如在刑事审讯中,杀人嫌疑犯可能更偏爱

17、雇用一个代理与时的情形。例如在刑事审讯中,杀人嫌疑犯可能更偏爱雇用一个代理人(律师)所产生的结果(定罪为过失杀人)、而不是没有代理人时的人(律师)所产生的结果(定罪为过失杀人)、而不是没有代理人时的结果(判处死刑);当然,最符合委托人利益的结果(无罪释放)可能结果(判处死刑);当然,最符合委托人利益的结果(无罪释放)可能能过代理人的其他行动(例如向法官行贿、做伪证等)取得。由于委托能过代理人的其他行动(例如向法官行贿、做伪证等)取得。由于委托人不能根据可观测到的信息、完全推断代理人的真实行为,因而他对代人不能根据可观测到的信息、完全推断代理人的真实行为,因而他对代理人的能力、代理人根据委托人的

18、利益采取行动的程度等无法获得准确理人的能力、代理人根据委托人的利益采取行动的程度等无法获得准确的了解。因此,斯蒂格利茨等将委托的了解。因此,斯蒂格利茨等将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描述为:委托人代理关系的特征描述为:委托人由于部分非对称信息的存在而具有的风险的情形。由于部分非对称信息的存在而具有的风险的情形。2.2.信息甄别模型信息甄别模型 阿克洛夫的阿克洛夫的“旧车市场模型旧车市场模型”和斯彭斯的和斯彭斯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劳动力市场模型”分别分别对逆向选择的机理和信号传递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而斯蒂格利茨则提出对逆向选择的机理和信号传递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而斯蒂格利茨则提出了信息甄别模型和保险市场模型,大

19、大拓展了经济学界对逆向选择和信了信息甄别模型和保险市场模型,大大拓展了经济学界对逆向选择和信号理论的研究。号理论的研究。斯蒂格利茨在其所发表的斯蒂格利茨在其所发表的信息甄别理论:教育与收入分配信息甄别理论:教育与收入分配(19751975)论文中,他以论文中,他以“受教育水平受教育水平”作为市场信号,对信息甄别的内在机制进作为市场信号,对信息甄别的内在机制进行了研究。而在行了研究。而在质量依赖于价格的原因和后果质量依赖于价格的原因和后果(19871987)论文中,则)论文中,则考察了价格水平充当市场信号、并具有信息甄别作用的情形,尤其是对考察了价格水平充当市场信号、并具有信息甄别作用的情形,尤

20、其是对信息甄别问题给出了更一般的分析。斯蒂格利茨认为,价格水平除了传信息甄别问题给出了更一般的分析。斯蒂格利茨认为,价格水平除了传统经济理论通常所描述的作用外,还具有充当市场信号的功能统经济理论通常所描述的作用外,还具有充当市场信号的功能它传它传递信息并影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在存在非对称信息的情况下,价格的递信息并影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在存在非对称信息的情况下,价格的变化具有两方面效应:在信息不变的条件下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以及变化具有两方面效应:在信息不变的条件下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以及信息的变化引起的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例如,在保险市场上,愿意支信息的变化引起的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例如,在

21、保险市场上,愿意支付较高价格的投保者,往往具有更大的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保险公司可付较高价格的投保者,往往具有更大的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保险公司可根据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将投保人甄别开来,并使不同类型的投保人选根据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将投保人甄别开来,并使不同类型的投保人选择不同的保险合同。在信息甄别模型中,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可能择不同的保险合同。在信息甄别模型中,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可能使得市场失灵,使得市场均衡偏离最优水平;它们在劳动市场、信息市使得市场失灵,使得市场均衡偏离最优水平;它们在劳动市场、信息市场和保险市场上的应用。则为新凯恩斯主义对自由放任的质疑态度提供场和保险市场上的应用。则

22、为新凯恩斯主义对自由放任的质疑态度提供了微观基础。了微观基础。将上术研究成果运用于保险、金融和劳动力等特定市场分析之中,将上术研究成果运用于保险、金融和劳动力等特定市场分析之中,是斯蒂格利茨对经济理论的另一项重要贡献。在斯蒂格利茨的研究中,是斯蒂格利茨对经济理论的另一项重要贡献。在斯蒂格利茨的研究中,这些市场均具有下述显著的特点:(这些市场均具有下述显著的特点:(1 1)每种市场的产出均具有一定的随)每种市场的产出均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至少一方的市场交易者面临风险问题;(机性。至少一方的市场交易者面临风险问题;(2 2)市场面临非对称信息;)市场面临非对称信息;(3 3)每种市场均充满了委托)每

23、种市场均充满了委托代理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这些市代理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这些市场一般不会出清、其产出往往偏离最优水平。场一般不会出清、其产出往往偏离最优水平。1.1.保险市场保险市场 在与罗思柴尔德合作的在与罗思柴尔德合作的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19761976年)等论年)等论文中。斯蒂格利茨等人对非对称信息和不完全竞争下的保险市场进行了文中。斯蒂格利茨等人对非对称信息和不完全竞争下的保险市场进行了研究。在这类保险模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非对称信息。保险合同是研究。在这类保险模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非对称信息。保险合同是在非对称信息下签订的,如果双方都知道合同的后果

24、。在非对称信息下签订的,如果双方都知道合同的后果。那么至少有一方那么至少有一方将拒绝该合同。斯蒂格利茨将意外保险的消费者分为两类:高风险(容将拒绝该合同。斯蒂格利茨将意外保险的消费者分为两类:高风险(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消费者和低风险(不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消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消费者和低风险(不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消费者,市场双方对消费者的类型存在非对称信息:消费者了解自己的类型、者,市场双方对消费者的类型存在非对称信息:消费者了解自己的类型、保险公司则不知道消费者属于哪一类。保险公司则不知道消费者属于哪一类。三、不对称信息市场分析三、不对称信息市场分析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不仅要进行价格和

25、数量决策,而且还必须就它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不仅要进行价格和数量决策,而且还必须就它提供的保险合同进行决策。斯蒂格利茨和罗思柴尔德指出:在竞争性的提供的保险合同进行决策。斯蒂格利茨和罗思柴尔德指出:在竞争性的保险市场中,市场均衡是这样一组保险合同:保险市场中,市场均衡是这样一组保险合同:“当消费者为最大化其预当消费者为最大化其预期盗用而选择合同时:在均衡集合中,不存在获得负预期利润的合同;期盗用而选择合同时:在均衡集合中,不存在获得负预期利润的合同;(2 2)在均衡集合之外,不存在如果提供将获得负利润的合同。)在均衡集合之外,不存在如果提供将获得负利润的合同。”由于高由于高风险和低风险的消费

26、者不会购买同样的保险合同,因此,不论市场是否风险和低风险的消费者不会购买同样的保险合同,因此,不论市场是否是完全竞争的,两类消费者不会联合起来,不过在不完全竞争的保险市是完全竞争的,两类消费者不会联合起来,不过在不完全竞争的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能够通过消费者的需求数量对消费者进行甄别。此外,场上,保险公司能够通过消费者的需求数量对消费者进行甄别。此外,由于消费者能够能过一定的措施、控制其发生意外的可能(如戒酒以增由于消费者能够能过一定的措施、控制其发生意外的可能(如戒酒以增加驾车安全),因而保险市场上充满了道德风险,阿诺特和斯蒂格利茨加驾车安全),因而保险市场上充满了道德风险,阿诺特和斯蒂格利

27、茨在在道德风险的基本分析道德风险的基本分析(19881988)论文中表明,保险市场中的非市场)论文中表明,保险市场中的非市场因素(倒如家庭或社会对事故受害人的援助或捐助)能够抑制消费者对因素(倒如家庭或社会对事故受害人的援助或捐助)能够抑制消费者对避免意外的措施的采取,从而导致一个更差的结果。避免意外的措施的采取,从而导致一个更差的结果。2.2.金融市场金融市场 斯蒂格利茨在与韦斯合作的斯蒂格利茨在与韦斯合作的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19811981)等论文中对金融市场进行了分析。在这里,企业的财务政策受)等论文中对金融市场进行了分析。在这里,企业的财务政策受到银

28、行信贷配给的约束。他们提出了一个存在非对称信息和逆向选择问到银行信贷配给的约束。他们提出了一个存在非对称信息和逆向选择问题的信贷模型:企业知道其投资行为所蕴含的风险,银行则不了解借款,题的信贷模型:企业知道其投资行为所蕴含的风险,银行则不了解借款,而利率的提高使得低风险的企业退出该市场(产生逆向选择),从而使而利率的提高使得低风险的企业退出该市场(产生逆向选择),从而使得银行放款的平均风险上升,并减少银行的预期利润;与此同时,利率得银行放款的平均风险上升,并减少银行的预期利润;与此同时,利率和合同条款的变化可能诱使高风险的企业从事风险更大的投资项目(成和合同条款的变化可能诱使高风险的企业从事风

29、险更大的投资项目(成功的可能很小,但一旦成功则获得高额的同报),井一步降低银行的预功的可能很小,但一旦成功则获得高额的同报),井一步降低银行的预期利润(道德风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宁愿选择在较低利率期利润(道德风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宁愿选择在较低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要求,而不是在较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企业的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要求,而不是在较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企业的借款申请。于是就产生了信贷配给现象,它是市场信息甄别、逆向选择借款申请。于是就产生了信贷配给现象,它是市场信息甄别、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和道德风险相结合的必然结果。金融市场上的信贷配给现象说明

30、了价格(即利率)调整的不充分和资源金融市场上的信贷配给现象说明了价格(即利率)调整的不充分和资源配置中数量约束(即信贷配给)的必要性。这一市场特征构成了新凯恩配置中数量约束(即信贷配给)的必要性。这一市场特征构成了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货币理论的微观基础。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货币理论的微观基础。3.3.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 在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中,斯蒂格利茨突出了非对称信息(雇主对在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中,斯蒂格利茨突出了非对称信息(雇主对雇员生产率水平的不完全信息)在市场信息甄别、隐性工资合同和效率雇员生产率水平的不完全信息)在市场信息甄别、隐性工资合同和效率工资中的关键地位。斯蒂格利茨在工资中的

31、关键地位。斯蒂格利茨在欠发达国家的效率工资假说、劳动欠发达国家的效率工资假说、劳动力剩余和收入分配力剩余和收入分配(19761976)及其与夏皮罗合作的)及其与夏皮罗合作的作为工人纪律手段作为工人纪律手段的均衡失业的均衡失业(19841984)等论文,是斯蒂格利茨研究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等论文,是斯蒂格利茨研究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甄别和效率工资问题的重要论文。其中,夏皮罗和斯蒂格利茨从非对称甄别和效率工资问题的重要论文。其中,夏皮罗和斯蒂格利茨从非对称信息的角度对劳动力市场上效率工资的分析,以信息的角度对劳动力市场上效率工资的分析,以“夏皮罗夏皮罗斯蒂格利茨斯蒂格利茨模型模型”而具有相当的影响,

32、其基本含义是:由于在雇员是否偷懒问题上,而具有相当的影响,其基本含义是:由于在雇员是否偷懒问题上,雇主和雇员之间存在非对称信息,因此,为诱使雇员不偷懒,雇主倾向雇主和雇员之间存在非对称信息,因此,为诱使雇员不偷懒,雇主倾向于提供一个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工资(从而使得劳动力市场偏离瓦尔拉于提供一个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工资(从而使得劳动力市场偏离瓦尔拉均衡)。均衡)。在斯蒂格利茨对劳动力市场的各类研究中,呈现出下述在斯蒂格利茨对劳动力市场的各类研究中,呈现出下述共同的特征:(共同的特征:(1 1)工资水平高于)工资水平高于“工资等于劳动边际产品工资等于劳动边际产品价值的假设价值的假设”,从而存在失业现

33、象;(,从而存在失业现象;(2 2)由于雇主)由于雇主雇员雇员关系涉及非对称信息和委托代理问理。工资缺乏灵活性是劳关系涉及非对称信息和委托代理问理。工资缺乏灵活性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3 3)市场上会出现多重工资;()市场上会出现多重工资;(4 4)劳动力市场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这些特征构成了新凯恩斯劳动力市场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这些特征构成了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它为政府对市场的适度干预提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它为政府对市场的适度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供了理论依据。四、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四、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作为新凯恩斯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斯蒂格

34、利茨对新凯恩斯主义宏作为新凯恩斯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具体而言,斯蒂格利茨对风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具体而言,斯蒂格利茨对风险、非对称信息(委托代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市场理论的研究,险、非对称信息(委托代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市场理论的研究,揭示了市场本身缺乏效率的可能:他对保险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揭示了市场本身缺乏效率的可能:他对保险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特定市场的分析,则直接构成了其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场等特定市场的分析,则直接构成了其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基础。对于新凯斯主义

35、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格林沃尔德和斯蒂格利茨对于新凯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格林沃尔德和斯蒂格利茨曾在曾在对可供替代的宏观经济理论的考察对可供替代的宏观经济理论的考察(19881988)一文中作出了扼要)一文中作出了扼要的总结:的总结:“新凯恩斯主义理论通过多种方式修改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假新凯恩斯主义理论通过多种方式修改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假设,不同的修改可依据它们所关注的市场进行分类。对于劳动力市场,设,不同的修改可依据它们所关注的市场进行分类。对于劳动力市场,有三种理论方法,分别集中于隐性合同、搜寻和效率工资。其他方法集有三种理论方法,分别集中于隐性合同、搜寻和效率工资。其他方法集中于产

36、品市场,试图依据菜单(调整)成本或不完全竞争解释价格则性。中于产品市场,试图依据菜单(调整)成本或不完全竞争解释价格则性。还有一些理论针对资本市场,它们强调信贷配给和资本配给的作用。还有一些理论针对资本市场,它们强调信贷配给和资本配给的作用。”根据前文的分析,当风险规避型厂商面临市场冲击时通常会作出削根据前文的分析,当风险规避型厂商面临市场冲击时通常会作出削减产量的决定;同时,劳动市场上的隐性合同、效率工资和委托代理问减产量的决定;同时,劳动市场上的隐性合同、效率工资和委托代理问题会导致工资的刚性,从而降低厂商调整价格的能力,这样,必然会导题会导致工资的刚性,从而降低厂商调整价格的能力,这样,

37、必然会导致经济周期和失业现象。致经济周期和失业现象。此外,斯蒂格利茨还在格林沃尔德合作的一系列论文中。将前述信此外,斯蒂格利茨还在格林沃尔德合作的一系列论文中。将前述信贷配给和资本配给等金融市场特征转化为宏观经济现象,分析了金融市贷配给和资本配给等金融市场特征转化为宏观经济现象,分析了金融市场的这些特征对产出水平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他们的分析表,金融市场场的这些特征对产出水平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他们的分析表,金融市场对产出水平的影响,不是通过凯恩斯主义的利率和资本的边际效率、而对产出水平的影响,不是通过凯恩斯主义的利率和资本的边际效率、而是通过自有资本约束和资本配给来实现的。、是通过自有资本约束和

38、资本配给来实现的。、由此可以看出,斯蒂格利茨的宏观经济学是具有高度的由此可以看出,斯蒂格利茨的宏观经济学是具有高度的“微观微观”特特征的经济学,他首先用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全市场等市场等市场特征来分征的经济学,他首先用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全市场等市场等市场特征来分析特定的微观市场,然后根据这些微观市场特征来解释宏观经济现象。析特定的微观市场,然后根据这些微观市场特征来解释宏观经济现象。这种紧紧建立在微观基础上的宏观经济理论,同传统的宏观这种紧紧建立在微观基础上的宏观经济理论,同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及政策工具有很大的差别: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经济学及政策工具有很大的差别: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总收入

39、,总消费等宏观概念在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派的总收入,总消费等宏观概念在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中完全没有位置,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货币学派的货币总学中完全没有位置,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货币学派的货币总量和货币稳定性也是如此量和货币稳定性也是如此这些宏观变量(如总的金融状这些宏观变量(如总的金融状况)仅仅在影响微观有厂商决策的意义上才发挥作用。因此,况)仅仅在影响微观有厂商决策的意义上才发挥作用。因此,在新凯恩斯主义那里,宏观经济政策变成了微观经济管理政在新凯恩斯主义那里,宏观经济政策变成了微观经济管理政策,传统的货币财政政策等总量调控、转变为对信贷市场和策,传统的货币财政政策等总量调控、转变为对信

40、贷市场和劳动市场等的特定市场的政策影响。劳动市场等的特定市场的政策影响。权权 威威 点点 评评 斯蒂格利茨经典论文之一,与迈克尔斯蒂格利茨经典论文之一,与迈克尔罗思柴尔德合写的论文,正罗思柴尔德合写的论文,正式论证可如何用公司不了解各别客户风险状况的保险市场讨论了信息问式论证可如何用公司不了解各别客户风险状况的保险市场讨论了信息问题。罗思柴尔德和斯蒂格利茨证明,保险公司(信息不灵通方)可以有题。罗思柴尔德和斯蒂格利茨证明,保险公司(信息不灵通方)可以有效促进其客户(信息灵通方)通过所谓效促进其客户(信息灵通方)通过所谓“筛选筛选”方式方式“披露披露”其风险状其风险状况的信息,在一种存在筛选取的

41、均衡中,保险公司要分清其客户中的各况的信息,在一种存在筛选取的均衡中,保险公司要分清其客户中的各种不同的风险类别,就须给出可用低一些保险费换取高一些扣除金额这种不同的风险类别,就须给出可用低一些保险费换取高一些扣除金额这样的各种可供选择的合同以备选择。斯蒂格利茨与其很多合作者反复证样的各种可供选择的合同以备选择。斯蒂格利茨与其很多合作者反复证实,如果漠视信息不对称性,经济模型很有可能会误导作用。他们发出实,如果漠视信息不对称性,经济模型很有可能会误导作用。他们发出的共同信息是,从不对称信息角度看,很多市场都会给人以各种不同的的共同信息是,从不对称信息角度看,很多市场都会给人以各种不同的假象。从

42、失业到最优税制的设计,斯蒂格利茨分析了多种不同环境下不假象。从失业到最优税制的设计,斯蒂格利茨分析了多种不同环境下不对称信息的含义。他的论文中已有几篇成了深入研究的重要铺路石。对称信息的含义。他的论文中已有几篇成了深入研究的重要铺路石。在与桑福德在与桑福德格罗斯曼合写的论文中,斯蒂格利茨分析了金融市场格罗斯曼合写的论文中,斯蒂格利茨分析了金融市场效率问题。他们的关键成果称为格罗斯曼效率问题。他们的关键成果称为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若市场就斯蒂格利茨悖论:若市场就信息说效率高。即所有相关信息都反映在市场价格上,则不会有哪一个信息说效率高。即所有相关信息都反映在市场价格上,则不会有哪一个中介会有

43、充分动机去获取据以定价的信息。中介会有充分动机去获取据以定价的信息。斯蒂格利茨还是现代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证明,不对称信斯蒂格利茨还是现代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证明,不对称信息和经济动机,不只是学术抽象,而且还是在分析发展中经济的制度和息和经济动机,不只是学术抽象,而且还是在分析发展中经济的制度和市场状况上有深远解释价值的非常具体的现象。他就信息问题所作的最市场状况上有深远解释价值的非常具体的现象。他就信息问题所作的最初几项研究之一:就是讨论古老、但仍常见的一种承包制即分成制的,初几项研究之一:就是讨论古老、但仍常见的一种承包制即分成制的,分成制合同规定。收成应按固定比率(通常是对半

44、)在地主与其佃户间分成制合同规定。收成应按固定比率(通常是对半)在地主与其佃户间分配,考虑到地主对收成状况以及佃户的辛劳程度所知甚少,分成制事分配,考虑到地主对收成状况以及佃户的辛劳程度所知甚少,分成制事实上对双方是最优解决方法。实上对双方是最优解决方法。2001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项颂词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项颂词 基于他广泛与多样的理论贡献,以及这些贡献基于他广泛与多样的理论贡献,以及这些贡献的活力和生命,约瑟夫的活力和生命,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青年经济学斯蒂格利茨在青年经济学家中无与伦比。从增长与资本到歧视经济学,从公家中无与伦比。从增长与资本到歧视经济学,从公共财政到合作金融,从信息到不确

45、定性,从枯竭性共财政到合作金融,从信息到不确定性,从枯竭性资源的竞争性均衡到垄断竞争和产品的多样性等,资源的竞争性均衡到垄断竞争和产品的多样性等,他的研究足迹遍布当代经济理论。我们相信他的研他的研究足迹遍布当代经济理论。我们相信他的研究道路还很漫长,并将约翰究道路还很漫长,并将约翰贝茨贝茨克拉克奖授予克拉克奖授予约瑟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斯蒂格利茨。19791979年约翰年约翰贝茨贝茨克拉克奖颂词克拉克奖颂词著著 作作 选选 目目1969年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读本(与宇泽合编)Readings in the Modern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ed.With H.Uza

46、wa 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1980年公共场所经济学讲义(与阿特金森合著)Lectures on Public Economics,with A.B.Atkinson,Maidenhead,Berksbire,McGraw-Jjill.1981年商品价格稳定理论(与纽伯里合著)The Theory of Commodity Price Stabilization:A Study in the Economics of Risk,with D.M.G.Newbery,Oxford,Clarendon pres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年公共部门经济学Economics of the Public Sector,New York,W.W.Norton.1986年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The Economic Role of the State,A.Heertje(ed.),Cambridge,MA:Basil Blackwell.1986年市场结构分析的新发展(马修森合编)New Developments in the Analysis of Market Structure,ed.with G.F.Mathewson.London,Macmillan;Cambridg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保健医疗策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