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儒学的兴起.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613043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儒学的兴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二、儒学的兴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儒学的兴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儒学的兴起.ppt(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二 汉代儒学 受打击受尊重P P页页 资料卡片资料卡片竹帛烟销帝业虚,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刘项原来不读书。唐唐.章碣章碣焚书坑焚书坑这首诗中讽刺了哪一历史事件?这首诗中讽刺了哪一历史事件?焚书坑儒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书,对不属于博士官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

2、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者)、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筮、种树之书?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社会国家直接有益。(一)(一)“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批判批判1 1、背景、背景(1 1)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

3、建立(2 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 评时政。评时政。2 2、具体步骤:、具体步骤:焚书焚书坑儒坑儒3 3、实质:、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4 4、评价、评价(1 1)消极:)消极:“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 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摧残了文化。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摧残了文化。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而死气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而死气 沉沉。沉沉。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2

4、 2)积极)积极: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 政权,巩固国家的统一。政权,巩固国家的统一。(1 1 1 1)和战国时期相比)和战国时期相比)和战国时期相比)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2 2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 3 3 3)儒学为什么受到如此打击?)儒学为什么受到如此打击?)儒学为什么受到如此打击?)儒学为什么受到如此打击?(1 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5、,思想解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秦朝时期秦朝时期:死气沉沉。死气沉沉。(2 2)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社会变革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社会变革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秦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3 3)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探究学习(二)(二)汉武帝尊儒汉武帝尊儒1 1、背景、背景()中国的()中国的“大一统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体大体定型()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体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

6、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材料一: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故为人主之道,莫明在于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莫明在于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董仲舒董仲舒春秋繁露春秋繁露材料三: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为诸不在六艺

7、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进。”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1)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大一统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有利于加强君权、中央集权、国家统一有利于加强君权、中央集权、国家统一三纲五常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君为臣纲君臣义君臣义 父为子纲父为子纲父子亲父子亲 夫为妻纲夫为妻纲夫妻顺夫妻顺【仁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义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礼礼】理也。待人彬彬有

8、礼,行为端庄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智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信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认为认为“三纲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而“五常五常”是用是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他把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他把“三纲三纲”说成是说成是“天天”的意志,赋予它以神的权威的意志,赋予它以神的权威,用用“阳尊阴卑阳尊阴卑”的思想的思想,论证论证了了“三纲三纲”的主从关系不能变化和颠倒,的主从关系不能变化和颠倒,把封建统治的等把封建统治的等级秩序神化级秩序神化。于是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于是神权、君权

9、、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一整套的封建神学体系,用以维护封建君主集权制。形成一整套的封建神学体系,用以维护封建君主集权制。思想主张思想主张1 1、“儒学独尊儒学独尊”2 2、“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感应”3 3、发挥儒家仁政、发挥儒家仁政思想思想4 4、“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作用作用思想统一、国家安思想统一、国家安宁,加强中央集权宁,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权,服从加强君权,服从统治;统治;减轻负担,缓和矛减轻负担,缓和矛盾,改善生活盾,改善生活提出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为人处事标准,维护统治秩序维护统治秩序中央中央集权集权君权君权统一统一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

10、有道家、阴阳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 家等思想。家等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二)汉武帝尊儒(二)汉武帝尊儒1 1、背景、背景()中国的()中国的“大一统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体大体定型()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体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 家等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2 2、结果:、结果: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儒学思想

11、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3 3、措施、措施(1 1)政治方面:)政治方面: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数百人,在各级部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数百人,在各级部 门担任职务。门担任职务。直接目的:汉武帝向这些儒者咨询治国的方略,让他 们阐述“大道之要,至论之极”。(2 2)思想方面:)思想方面:肯定了儒学大师肯定了儒学大师董仲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的主张。主张。建议汉武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当建议汉武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当 政策应当政策应当“更化更化”的时候就必须的时候就必须“更化更化”。核心核心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确立儒学独尊

12、的地位 A、理由: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文化的文化的“一统一统”和政治的和政治的“一统一统”是一致的,而文化的是一致的,而文化的“一统一统”又可以成为政治又可以成为政治“一统一统”的根基。的根基。汉武帝是以汉武帝是以“雄雄才大略才大略”而著称而著称的帝王。你能总的帝王。你能总结出汉武帝有哪结出汉武帝有哪些突出的历史成些突出的历史成就?这些成就与就?这些成就与罢黜百家、提升罢黜百家、提升儒学地位的政策儒学地位的政策有没有关系?有没有关系?在滔滔的长河中在滔滔的长河中你是一朵浪花你是一朵浪花在绵绵的山脉里在绵绵的山脉里你是一座

13、奇峰你是一座奇峰你把寂寞藏进乌云的缝隙你把寂寞藏进乌云的缝隙你把梦想写在蓝天草原你把梦想写在蓝天草原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成为灰烬任自己成为灰烬让一缕缕火焰翩翩起舞让一缕缕火焰翩翩起舞那就是你最后的倾诉那就是你最后的倾诉倾诉倾诉政治、经济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政治、经济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汉武帝面临问题汉武帝面临问题汉武帝面临问题汉武帝面临问题 解决措施解决措施解决措施解决措施政治方面:政治方面:政治方面:政治方面:王国问题王国问题王国问题王国问题相国权重相国权重相国权重相国权重经济方面:经济方

14、面:经济方面:经济方面: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民族关系:匈奴问题匈奴问题匈奴问题匈奴问题 越族问题越族问题越族问题越族问题对外关系:对外关系:对外关系:对外关系:颁布推恩令颁布推恩令颁布推恩令颁布推恩令设立中朝设立中朝设立中朝设立中朝盐铁官营盐铁官营盐铁官营盐铁官营铸铸铸铸“五铢钱五铢钱五铢钱五铢钱”抗击匈奴抗击匈奴抗击匈奴抗击匈奴建立三郡建立三郡建立三郡建立三郡张骞出西域,通丝绸之路张骞出西域,通丝绸之路(二)汉武帝尊儒(二)汉武帝尊儒1 1、背景、背景2 2、结果:、结果: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3 3、措施、

15、措施(1 1)政治方面:)政治方面: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数百人,在各级部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数百人,在各级部 门担任职务。门担任职务。(2 2)思想方面:)思想方面:肯定了儒学大师肯定了儒学大师董仲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的主张。主张。建议汉武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当建议汉武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当 政策应当政策应当“更化更化”的时候就必须的时候就必须“更化更化”。核心核心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 A A、理由、理由 B B、影响:、影响:a a、消极:、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结束

16、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思想的自由发展,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b b、积极:、积极:儒学地位的上升儒学地位的上升(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达到达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了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促进思想文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促进思想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进步。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进步。(二)汉武帝尊儒(二)汉武帝尊儒1 1、背景、背景2 2、结果:、结果:儒学

17、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3 3、措施、措施(1 1)政治方面:)政治方面: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数百人,在各级部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数百人,在各级部 门担任职务。门担任职务。(2 2)思想方面:)思想方面:肯定了儒学大师肯定了儒学大师董仲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的主张。主张。(3 3)教育方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兴办太学创立:汉武帝。创立:汉武帝。并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并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特点:规模有限,但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的方向发展:自汉昭帝时代起,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发展:

18、自汉昭帝时代起,太学规模不断扩大材料二:材料二:据据后汉书后汉书,汉明帝曾亲自去,汉明帝曾亲自去太学,就儒学经典的内容和诸博士相互讨太学,就儒学经典的内容和诸博士相互讨论,前来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论,前来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儒学地位的提高,统治者对儒学教育的重视。儒学地位的提高,统治者对儒学教育的重视。材料一: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太学规模十分有限汉武帝时期太学规模十分有限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5050名博士弟子,名博士弟子,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有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有3000030000多人。多人。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

19、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并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标志,并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请思考太学的建立对儒学的影响?请思考太学的建立对儒学的影响?(二)汉武帝尊儒(二)汉武帝尊儒1 1、背景、背景2 2、结果:、结果: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3 3、措施、措施(1 1)政治方面:)政治方面: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数百人,在各级部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数百人,在各级部 门担任职务。门担任职务。(2 2)思想方面:)思想方面:肯定了儒学大师肯定了儒学大师董仲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的主张。主张。(3 3)教育

20、方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兴办太学创立:汉武帝。创立:汉武帝。并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并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特点:规模有限,但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的方向。发展:自汉昭帝时代起,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自汉昭帝时代起,太学规模不断扩大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官立学校。影响影响A、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B、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

21、作用。C、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了、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了改变,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了入仕的机会。改变,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了入仕的机会。D、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E、当时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当时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二)汉武帝尊儒(二)汉武帝尊儒3 3、措施、措施(1 1)政治方面)政治方面(2 2)思想方面)思想方面(3 3)教育方面:兴办太学)教育方面:兴办太学创立:汉武帝。创立:汉武帝。发展:自汉昭帝时代起,太学规模

22、不断扩大发展:自汉昭帝时代起,太学规模不断扩大性质性质影响影响A、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B、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C、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了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了改变,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了入仕的机会。改变,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了入仕的机会。D、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E、当时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当时太学生的

23、议政运动,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背景:abcd性质:太学清议,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较早的史例。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探究学习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不不同同点点政策政策具体具体原因原因对儒学对儒学影响影响相相同同点点打击打击略略2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尊崇尊崇略略4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目的目的实质实质作用作用巩

24、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文化专制文化专制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天子重英豪,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惟有读书高。这两首诗反映中国古代哪一选官制度?这两首诗反映中国古代哪一选官制度?朝为田舍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男儿当自强。元元高明高明琵琶记琵琶记科举制科举制(三)科举制(三)科举制1 1、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世官

25、制世官制察举制察举制科举制科举制世官制世官制 始于夏商,盛于周,终于战国。始于夏商,盛于周,终于战国。世官制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世官制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合,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均遵均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世代垄断官职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世代垄断官职,占有封地。,占有封地。春秋战国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春秋战国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制度,世官制时代结束。行明贤制度,世官制时代结束。察举制察举制 一种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

26、的选官制度。的选官制度。它肇基于高祖刘邦,初步形成于汉文帝,定制于它肇基于高祖刘邦,初步形成于汉文帝,定制于汉武帝,东汉末年因战争频仍而无法推行。汉武帝,东汉末年因战争频仍而无法推行。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荐举的标准主要看任用。荐举的标准主要看德行和才能德行和才能,即,即“选贤使能选贤使能”。考核能力的办法是。考核能力的办法是“对策对策”:皇帝把问题写在竹:皇帝把问题写在竹简上,叫做简上,叫做策问策问,被逐级举荐到朝廷的人把答案也写,被逐级举荐到朝廷的人把答案也写在竹简上,叫做在竹简上,叫做对策对策。皇帝根据对策来判断一个人能

27、。皇帝根据对策来判断一个人能力的高下。董仲舒就是通过力的高下。董仲舒就是通过“对策对策”得到汉武帝赏识得到汉武帝赏识的。的。东汉时期,豪强地主把持乡举里选,使东汉时期,豪强地主把持乡举里选,使门第族望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成为选举的依据。察举制作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对当时的察举制作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政治、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科举制科举制一种用一种用考试办法选拔官吏考试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此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的制度。此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大发展于北宋,极盛而衰于明清,大发展于北宋,极盛而衰于明清,19051905年废除。这是我国封年废

28、除。这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隋文帝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宋代宋代科举仿行唐制,但在考试程序、考试内容、录取人数和科举仿行唐制,但在

29、考试程序、考试内容、录取人数和 考风考纪等方面做了很大改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考风考纪等方面做了很大改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明清两代明清两代的科举制以的科举制以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朱熹的集注为的文句命题,以朱熹的集注为 解释依据,不准发挥个人见解,文章的格式严格规定为八股解释依据,不准发挥个人见解,文章的格式严格规定为八股 文。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完全笼罩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之下。文。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完全笼罩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之下。科举制使许多士人幻想科举制使许多士人幻想“十载寒窗,一举成名十载寒窗,一举成名”把毕生精力把毕生精力 都消耗在儒家的经书和文选等典籍方面。因此,科举制度对都消耗

30、在儒家的经书和文选等典籍方面。因此,科举制度对 巩固封建统治起着很大作用。但也导致士人知识结构的偏狭。巩固封建统治起着很大作用。但也导致士人知识结构的偏狭。废除:废除:19051905年,清末年,清末“新政新政”(三)科举制(三)科举制1 1、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世官制世官制察举制察举制科举制科举制2 2、科举制、科举制(1 1)确立:)确立:隋唐隋唐(2 2)特点:)特点:以考试成绩为选定官员的标准以考试成绩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是儒家经典。考试内容是儒家经典。(3 3)历史影响)历史影响儒生成为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儒生成为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

31、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A、儒生成了专制政治的奴仆 B、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P P3 3页页 资料卡片资料卡片 贞观初,贞观初,:“天下英雄,入吾毂(牢天下英雄,入吾毂(牢宠、圈套)中矣。宠、圈套)中矣。”王定保王定保 唐摭言唐摭言(三)科举制(三)科举制1 1、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世官制世官制察举制察举制科举制科举制2 2、科举制、科举制(1 1)确立:)确立:隋唐隋唐(2 2)特点:)特点:以考试成绩为选定官员的标准以考试成

32、绩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是儒家经典。考试内容是儒家经典。(3 3)历史影响)历史影响儒生成为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儒生成为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学因此全面学因此全面影响了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有益于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A、儒生成了专制政治的奴仆 B、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促成了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平公正的原则。使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

33、的后备力量。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原因:知识分子以仕途辉煌为人生理想,以“治国平天下”为 唯一志向。导致了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原因:文人学士醉心于功名利禄。政治上:起用儒学之士政治上:起用儒学之士数百人,在各级部门数百人,在各级部门 担任职务。担任职务。思想上: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儒学成 为正统思想,儒学的地位上升。为正统思想,儒学的地位上升。教育上:兴办太学教育上:兴办太学,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 化,并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化

34、,并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选官制度上:科举制选官制度上:科举制,使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使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 政治和文化生活政治和文化生活小结儒学历程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被漠视被漠视 秦朝秦朝沉重打击沉重打击汉武帝汉武帝兴起并成为正统兴起并成为正统儒儒学学兴兴起起的的主主要要表表现现1、秦朝实行、秦朝实行“焚书坑儒焚书坑儒”,西汉实行,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君主专制统治2、从战国、从战国“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到西汉

35、到西汉“独尊儒术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的转变体现了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B.C.D.3、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关键是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2000年津赣卷年津赣卷)秦始皇秦始皇“焚书坑儒焚书坑儒”

36、的目的是的目的是()崇法反儒崇法反儒防止旧势力复辟防止旧势力复辟毁灭文化毁灭文化加强思想控制加强思想控制ABCD(2004年上海年上海)汉武帝问贤良文学汉武帝问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董的对策(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的忌讳触犯了汉武帝的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的意愿迎合了汉武帝的意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罢黜百家,罢黜百家,罢黜百家,独尊

37、儒术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历史的建议,在历史的建议,在历史的建议,在历史上上上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产生的影响不包括(产生的影响不包括(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A.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密切结合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密切结合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密切结合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密切结合B.B.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C.C.促进了民族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促进了民族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促进了民族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促进了民族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D.D.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儒家思想渗透到社

38、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A、人定胜天、人定胜天B、无为而治、无为而治C、君权神授、君权神授D、仁政思想、仁政思想汉武帝的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主要利用了儒学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民贵君轻C、性善论、性善论D、大一统、大一统下列关于西汉太学创立的评述正确的有下列关于西汉太学创立的评述正确的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办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办学校教师称五经博士教师称五经博士,学员称博士弟子学员称博士

39、弟子,博士弟子由地方官举荐博士弟子由地方官举荐太学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太学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有利于文化的积极传播有利于文化的积极传播,弘扬光大了儒家学说弘扬光大了儒家学说A.B.C.D.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门第的限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B.削弱了皇权削弱了皇权C.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利于选拔人才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问题探究问题探究:(1 1)顾炎武这句话是对八股取士的尖锐批)顾炎武这句话是对八股取士的尖锐批评,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评,他的观点是正确的(2

40、 2)指出科举制度到了明清时期弊端的体现)指出科举制度到了明清时期弊端的体现(3 3)总结: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书一样,)总结: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书一样,起到了禁锢思想的作用;而他所带来的脱离起到了禁锢思想的作用;而他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比坑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比坑儒更加严峻。儒更加严峻。顾炎武说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凡四百六十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凡四百六十余人也。余人也。”试评述顾炎武的观点。试评述顾炎武的观点。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和主张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

41、观点和主张?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思想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思想?材料一: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春秋繁露春秋繁露材料三: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进。”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提出“君权神授君权神授”与与“天人感应天

42、人感应”.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提出“大一统大一统”和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发挥“仁政仁政”:轻徭薄赋:轻徭薄赋.针对统治秩序问题提出提出“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特点: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原因:原因:董仲舒的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董仲舒的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董仲舒董仲舒董仲舒董仲舒(前(前(前(前179179179179前前前前1041041041

43、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年)广川(今河北景县)年)广川(今河北景县)年)广川(今河北景县)人,人,人,人,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春秋繁露春秋繁露春秋繁露春秋繁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原因:黄老之说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黄老之说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内容:内容:“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术”特点:特点:外儒内法

44、,兼采各家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宣扬宣扬”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带有神学倾向。目的:目的: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实质:实质:借助神权来强化皇权,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借助神权来强化皇权,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是 一种思想文化专制。一种思想文化专制。影响:影响:为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儒学独尊,儒家学说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儒学独尊,儒家学说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想;董

45、仲舒的新儒学带有神学色彩,导致两汉神学迷信思想的长期泛滥;董仲舒的新儒学带有神学色彩,导致两汉神学迷信思想的长期泛滥;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丞相臣斯昧死言:丞相臣斯昧死言:“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

46、下。禁之便。臣请史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非今者族。”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重点突破题重点突破题:材料一材料一(1 1)据材料一,归纳李斯的言论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据材料一,归纳李斯的言论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私学兴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私学兴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建议建议“焚书焚书”,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臣愚以为

47、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是故南面而治天下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设庠序以化于邑化于邑,渐民以仁渐民以仁,摩民以谊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材料二材料二(2 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言论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据材料二,归

48、纳董仲舒的言论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罢黜百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兴办儒学教育兴办儒学教育,注重注重思想教化思想教化,以礼治民以礼治民(3)(3)概括指出这两种言论的共同之处和不概括指出这两种言论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同之处.共同之处共同之处不同之处不同之处适应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适应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要,加强思想控制加强思想控制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它各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它各家家,后者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后者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前者强调以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前者强调以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专制,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前者主张依法治国前者主张依法治国,后者主张以德后者主张以德治国治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