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学习主题第6课春秋争霸课件2川教版.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611557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学习主题第6课春秋争霸课件2川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学习主题第6课春秋争霸课件2川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学习主题第6课春秋争霸课件2川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学习主题第6课春秋争霸课件2川教版.ppt(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6课春秋争霸生动形象,言简意赅,是成语的突出特点。如果说,通过“反戈一击”,我们可以了解商朝灭亡的历史,那么,“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卧薪尝胆”等一系列成语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春秋战车(想象画)“春秋五霸”西周灭亡后,周平王(姬宜臼 西周幽王之子)于公元前770年把都城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为东周。从此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形势图郑庄公雕像郑国国君郑庄公(前757前701年)对周桓王(姬林 周平王之孙)傲慢无理,周桓王亲率军队讨伐郑国,结果被打得溃不成军,周桓王的肩膀也中了一箭。春秋时期,王权衰落,诸侯

2、的势力越来越大,周王慢慢仅存有天子的虚名。在王权衰落的同时,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为了夺取土地、财产和人口,互相连年征战。曹沫挟齐桓公画像石所绘为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曹沫挟持齐桓公,要求他归还鲁国国土的事。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互相兼并的情况。曹沫挟齐桓公画像石齐桓公画像晋文公雕像铜雕楚庄王出征吴王阖闾画像越王勾践画像宋襄公画像秦穆公画像“春秋五霸”指哪五人,史学界众说纷纭达十几种。现在,主要说法有两种:一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可宋襄公十分窝囊;秦穆公仅独霸西方,势力未入中原,“五霸”偏重第一说居多。春秋列国形势图看一看:在地图上指

3、出齐、晋、楚、吴、越的位置。想一想: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说明什么问题?说明王权衰微,周王已不能控制和指挥诸侯,而强大的诸侯已实际上取代周王,发号施令,控制和指挥其他各诸侯国。齐桓公首霸管仲相齐桓公齐国位于今山东北部,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桓公不计前仇,任用政治家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管仲?公元前645年齐国政治家、军事家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管仲向齐桓公提出实现在中原称霸的谋略,即“尊王攘夷”。所谓“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攘夷”指当时我国北方的狄(d)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

4、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齐桓公团结各诸侯国,在北方阻止了山戎、北狄对中原的侵扰,在南方阻止了楚国的北进。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以霸主身份在葵丘会盟台(遗址在河南省民权县城东的黄河故道北岸),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周王派人送去物品表示慰问。葵丘会盟台陈侯方壶是春秋时期陈国诸侯为其母制造的礼器。陈国灭亡后,此器后为齐国贵族所得,1963年在齐国贵族墓中出土。陈侯方壶晋楚争霸晋文公征战(想像画)齐桓公死后,齐国力量衰落,晋国和楚国开始争夺中原的霸权。晋文公(公元前697前628),名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他凭丰富的政治经验,于在位不长的时间里,开创了雄

5、峙中原的事业,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个霸主。由于他经历曲折,倍遭困厄,即位后励精图治,政绩显赫,历来为史家所称道。公元前632年,晋楚军队在城濮(今山东鄄Jun城西南)进行决战,楚军战败。晋文公以少胜多,威震中原。城濮之战后,晋文公把在战场上俘虏的楚国战车和步卒献给了周天子。周天子赐给晋文公一百赤色弓箭,一千黑色弓箭,另外还有香酒、玉石等物。周天子赐赏弓矢,表示允许其有权自由征伐。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文公在践土(今河南荥Xng阳)筑坛,邀宋、齐、鲁、郑、陈、蔡、邾、吕等国会盟,周襄王派王子虎参加,封晋文公为“侯伯”,成为公认的霸主。同年冬,文公又召集各国在晋的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会盟,

6、秦国也来参加,连周襄王也应请到会,承认晋文公的霸主地位,其霸业的显赫超过了齐桓公。城濮之战形势图退避三舍晋文公死后,晋国和楚国继续争夺中原的霸权。公元前597年,楚晋军队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进行决战,晋军大败。各国诸侯纷纷归附楚国。楚庄王终于一鸣惊人,成为新的中原又一霸主。一鸣惊人王子午鼎,春秋时期楚国制。王子午是楚庄王之子,又名子庚,颇有战功。铜鼎腹内及盖内有鸟篆书铭文85字,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我施德政于民,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此为准则。”此鼎反映春秋时楚、晋两国争霸历史。王子午鼎(附匕)问鼎中原吴越争霸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改革内政,加强军队,建设城郭,任

7、用著名军事家孙武为将军,国力大大加强。阖闾曾进攻楚国,五战五胜,直捣楚国都城郢(Yng 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阖闾(?前496),又作阖庐,姓姬,名光,吴王诸樊之子,称“公子光”。公元前514至前496年在位。公元前515年,因王位继承问题,公子光以庆贺吴王僚伐楚班师设宴招待。勇士专诸将剑藏在鱼腹中,趁上菜之机刺杀了吴王僚,史称“专诸刺王僚”,公子光夺得吴国王位。阖闾上台后即开始实施强国富民振兴计划。任贤使能,召伍子胥为行人,以伯嚭(p)为大夫,共谋国事。经伍子胥推荐,亲自召见军事家孙武,拜为将军。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胡埭(di)镇和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交界处,很有可能就是古代吴都阖闾城。吴都阖闾

8、城墙遗址孙武(孙子)子:古代对有修养、有学问人的尊称孙子兵法竹简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吴王夫差矛错金铭文“吴王夫差 自乍兵器”(“乍”即“作”)阖闾去世后,由太子夫差继承王位,孙武和伍子胥整顿军备,以辅佐夫差完成报仇雪耻大业。公元前494年春天,勾践调集军队从水上向吴国进发,夫差率10万精兵迎战于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边),在孙武、伍子胥的策划下,吴军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高举火把,只见在黑暗的夜幕中火光连成一片,迅速向越军阵地移动,杀声震天,越军惊恐万状,军心动摇,吴军乘势总攻,大败越军,勾践在吴军的追击下带着5000名甲士跑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上的一个小城中凭险抵抗,由于吴军

9、团团包围,勾践只得向吴屈辱求和,夫差不听伍子胥劝阻,同意了勾践的求和要求。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夫差渐渐自以为是。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雕塑真实历史是越王勾践每到吃饭时,都要尝尝胆的苦味,以激励自己,而没有卧薪。经过长期努力,越国国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勾践趁夫差在中原会盟诸侯的时候袭击吴国。夫差急忙回救,战败自杀。勾践北上会盟诸侯,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议一议: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卧薪尝胆要成为霸主就必须改革内政,发展军事,增强国力;统治者必须勤于政事,与民休息,赢得民心等。越王台位于绍兴市区卧龙山南坡,处于越国范蠡(l)所筑之小城内,为当时越王勾践宫室集中之地。南宋嘉定十五年

10、(公元1222年),太守汪纲于原址兴建越王台。抗日战争时被日寇飞机炸毁,1980年按原貌重建。越王台1.周平王东迁的时间及都城2.春秋时期的起止时间3.春秋五霸春秋五霸1.管仲改革2.齐桓公“尊王攘夷”策略3.葵丘会盟与齐桓公称霸齐桓公首霸1.晋楚城濮大战与晋文公称霸2.楚庄王称霸晋楚争霸课堂小结1.吴王改革与吴王称霸2.越王勾践恢复和发展国力3.越王称霸吴越争霸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讲故事说成语老马识途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X)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成语寓意:公元前663年,北方的少数民族山戎侵犯北燕。北燕来齐国告急。齐桓公

11、率军联合燕军讨伐孤竹国,在归途中迷路。管仲提出找几匹当地的老马,让它们在前面走,也许能走出迷路。齐桓公于是叫人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领路。这几匹老马果然领着齐、燕大军走出迷谷。后来人们便用“老马识途”比喻年龄大又有经验的人对事情常常比较熟悉,知道如何做好。学习测评1.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是()。A.晋文公B.齐桓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2.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显示了下面哪位诸侯王的野心()。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宋襄公3.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改革内政,使吴国实力大大增强,他任用著名的军事家是()。A.管仲B.孙武C.孙膑D.伍子胥4.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是()。A.晋文公B

12、.楚庄王C.阖闾D.勾践5.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BBBD答:说明王权衰微,周王已不能控制和指挥诸侯,而强大的诸侯已实际上取代周王,发号施令,控制和指挥其他各诸侯国。史海拾贝春秋与春秋时期孔子(孔丘)像春秋是鲁国国史,也是中国现存先秦典籍中年代最早的编年体史书。鲁国从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春天,开始组织人员编撰春秋。它的记事以鲁国十二年为序,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开始,结束于鲁衰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春秋文笔简约就像大事记,而242年间诸候攻伐、盟会、纂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全都有记载。它所载鲁国十二公的世次年代,经后人考证完全正确,所记日食与西方学者所著蚀经相比,互相符合的有30多次。春秋是史官实录,所以价值很高,后人不但可以从中了解史实,而且可以了解中国的史学。在鲁国编春秋的同时,其他诸候国也都设有史官撰写本国的编年史,鲁国春秋能够流传下来的原因是孔子呕心沥血编订的结果。据说孔子在编订春秋时,在文字中寓寄了自己很多主张和思想,创立了后人所谓“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