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教育培训ppt资料.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608085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7.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ppt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ppt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ppt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安全教育培训ppt资料.ppt(7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安全教育培训pptppt做好安全是为了谁?做好安全是为了谁?应不应该把安全做好?应不应该把安全做好?怎么才能把安全做好?怎么才能把安全做好?必须得目录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什么?第二章第二章 安全是为了谁?安全是为了谁?第三章第三章 事故原因与预防事故原因与预防第四章第四章 常用安全知识常用安全知识第五章第五章 紧急救护知识紧急救护知识第六章第六章 消防知识普及消防知识普及第七章第七章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前言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需求,是生命和健康的基本保障;一切生活、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如果人们失去了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所以安全就是生命。正所谓“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也充分说明了安全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中地位。多年来,人们一直用“严峻”来表达对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特大事故频频发生,重大事故隐患突出,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据有关部门提供的事故统计数据,无论是伤亡总数,还是事故发生频度,近年都没有明显下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什么?第二章第二章 安全是为了谁?安全是为了谁?社会(稳定)社会(稳定)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员工(健康)员工(健康)家庭(幸福安宁)家庭(幸福安宁)危险因素危险因素防范措施防范措施应急措施应急措施知情权知情权

3、存在的问题提出批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讨、控告评、检讨、控告批评批评控告权控告权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建议权建议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和强令冒险作业拒绝违拒绝违章权章权员工权利员工权利遵遵守守学学习习报报告告员工义务员工义务第三章第三章 事故原因与预防事故原因与预防第三章第三章 事故原因与预防事故原因与预防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一、事故概述一、事故概述1、事故定义事故定义 A、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

4、伤害活动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造成经济损失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故。外事故。B、人身伤亡事故(也称因工伤亡事故或工伤事故)、人身伤亡事故(也称因工伤亡事故或工伤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造成人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造成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人体的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人体的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导致负

5、伤肌体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导致负伤肌体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终止生命的事故。终止生命的事故。事故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发生的基本特点孕育孕育孕育孕育发展发展发展发展发生发生发生发生伤害(损失)伤害(损失)伤害(损失)伤害(损失)因果性:导致事故的原因在系统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突变,即酿成事故。偶然性: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规模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不确定的。必然性:危险客观存在,生产、生活过程必然会发生事故,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只能延长发生事故的时间间隔、概率,而不能杜绝事故。潜伏期: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一个量变过程,一个系统,很长时间没有发生事故,并不意味

6、着系统是安全的。突变性: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十分突然,令人措手不及。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人的不安人的不安全行为全行为环境的不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安全条件物的不安物的不安全状态全状态管理缺陷管理缺陷事事故故人:人:40%、设备:、设备:40%、其、其他:他:20%3、事故构成要素、事故构成要素 通通过大量事故剖析,运用系大量事故剖析,运用系统工程工程观点点方法分析可知,每一种事故方法分析可知,每一种事故发生都取决于生都取决于一些基本因素:即人(一些基本因素:即人(Man)、物)、物(Machine)、)、环境(境(Medium)、管理)、管理(Man

7、agement)四个要素(四)四个要素(四M)。具体)。具体见下表:下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态态态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原因管理上的原因管理上的原因管理上的原因1 1、忽视和违反安全、忽视和违反安全、忽视和违反安全、忽视和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规程的行为;规程的行为;规程的行为;2 2、误动作;、误动作;、误动作;、误动作;3 3、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4 4、疲劳;、疲劳;、疲劳;、疲劳;5 5、身体有缺陷等。、身体有缺陷等。、身体有

8、缺陷等。、身体有缺陷等。1 1、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强度不够,零部良,强度不够,零部良,强度不够,零部良,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件磨损和老化;件磨损和老化;件磨损和老化;2 2、工作环境面积偏小或、工作环境面积偏小或、工作环境面积偏小或、工作环境面积偏小或工作场所有其他缺陷;工作场所有其他缺陷;工作场所有其他缺陷;工作场所有其他缺陷;3 3、物质的堆放和整理不、物质的堆放和整理不、物质的堆放和整理不、物质的堆放和整理不当;当;当;当;4 4、外部的、自然的不安、外部的、自然的不安、外部的、自然的不安、外部的、自然的不安全状态,

9、危险物与有全状态,危险物与有全状态,危险物与有全状态,危险物与有害物的存在;害物的存在;害物的存在;害物的存在;5 5、安全防护装置失灵;、安全防护装置失灵;、安全防护装置失灵;、安全防护装置失灵;6 6、劳动保护用品(具)、劳动保护用品(具)、劳动保护用品(具)、劳动保护用品(具)缺乏或有缺陷;缺乏或有缺陷;缺乏或有缺陷;缺乏或有缺陷;7 7、作业方法不安全;、作业方法不安全;、作业方法不安全;、作业方法不安全;8 8、工作环境,如照明、工作环境,如照明、工作环境,如照明、工作环境,如照明、温度、噪声、振动、温度、噪声、振动、温度、噪声、振动、温度、噪声、振动、颜色和通风等条件不颜色和通风等

10、条件不颜色和通风等条件不颜色和通风等条件不良。良。良。良。1 1、技术缺陷:工业建、技术缺陷:工业建、技术缺陷:工业建、技术缺陷:工业建筑物、构筑物、机筑物、构筑物、机筑物、构筑物、机筑物、构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械设备、仪器仪表械设备、仪器仪表械设备、仪器仪表的设计、选材、布的设计、选材、布的设计、选材、布的设计、选材、布置安装、维护检修置安装、维护检修置安装、维护检修置安装、维护检修有缺陷,或工艺流有缺陷,或工艺流有缺陷,或工艺流有缺陷,或工艺流程及操作程序有问程及操作程序有问程及操作程序有问程及操作程序有问题;题;题;题;2 2、对操作者缺乏必要、对操作者缺乏必要、对操作者缺乏必要、对

11、操作者缺乏必要的培训教育;的培训教育;的培训教育;的培训教育;3 3、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组织不合理;4 4、对现场缺乏检查个、对现场缺乏检查个、对现场缺乏检查个、对现场缺乏检查个指导;指导;指导;指导;5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规程不健全;或规程不健全;或规程不健全;或规程不健全;6 6、隐患整改不及时,、隐患整改不及时,、隐患整改不及时,、隐患整改不及时,事故防范措施不落事故防范措施不落事故防范措施不落事故防范措施不落实。实。实。实。第三章第三章 事故原因与预防事故原因与预防直接直接原因原因第三章第

12、三章 事故原因与预防事故原因与预防直接直接原因原因第三章第三章 事故原因与预防事故原因与预防间接间接原因原因事故的防范与控制事故的防范与控制技 术安安安安 全全全全管 理教 育3E3E措施措施措施措施EngineeringEducationEnforcement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原则安全生产原则 原则一:原则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二:原则二:“三同时三同时”(新、改、扩建工程项目(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

13、产和使用。)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原则三:原则三:“三级教育三级教育”(新职工必须进行厂级、(新职工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在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在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原则四:原则四:“三不伤害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原则五:原则五:“四不放过四不放过”(对事故原因没有查清(对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原则六:原则六:“

14、五同时五同时”(企业领导在计划、布置、(企业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总结、评比安全。)n拒绝事故的出路拒绝事故的出路 n 分析分析自己出事的原因,避免类似事故发生自己出事的原因,避免类似事故发生n 自己吃一堑,自己长一智自己吃一堑,自己长一智 痛苦的方式痛苦的方式;n 分析别人出事的原因,避免自己出事分析别人出事的原因,避免自己出事n 别人吃一堑,自己长一智别人吃一堑,自己长一智 高明的方式高明的方式;n 分析别人不出事的原因,借鉴别人不出事的办法分析别人不出事的原因,借鉴别人不出事的办法n

15、 不须吃一堑,亦可长一智不须吃一堑,亦可长一智 智慧的方式。智慧的方式。n n 借鉴别人的成功方式,自己才会成功借鉴别人的成功方式,自己才会成功n “前车之辙,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后车之鉴”说明了总结说明了总结事故事故教训的教训的道理。道理。防止事故的思想模式 n安全要思考的问题n什么地方可能出事n谁可能出事n哪些原因可能导致事故n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n事故的后果是什么n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是什么n怎样提高有关人员的履责能力n n 思考是一种力量n勤思考才会有正确的办法 由事后处理型到事前预防型的转变 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安全管理需要解决和思考的问题n n 让客户满意 谋员工福祉 尽社会责任 常

16、用安全知识第四章第四章 常用安全知识常用安全知识让客户满意 谋员工福祉 尽社会责任 安全用电知识 1.触电危害触电危害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它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1)电伤非致命的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电伤会在人体皮肤表面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常见的有灼伤、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2)电击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内部,破坏人体内部组织,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在触电事故中,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2)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1)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影响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就

17、越明显,感应就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就越短,致命的危害就越大。按照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人体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工频交流电大致分为下列三种:感觉电流:指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1-3mA)。摆脱电流: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10mA)。致命电流: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30mA)。(2)电流的类型 工频交流电的危害性大于直流电,因为交流电主要是麻痹破坏神经系统,往往难以自主摆脱。一般认为4060 Hz的交流电对人最危险。随着频率的增加,危险性将降低。当电源频率大于2000 Hz时,所产生的损害明显减小,但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仍然是十分危险的。(3)电流的作用时间人体

18、触电,当通过电流的时间越长,愈易造成心室颤动,生命危险性就愈大。据统计,触电15min内急救,90%有良好的效果,10分钟内60%救生率,超过15分钟希望甚微。触电保护器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额定断开时间与电流乘积小于30mA.s。实际产品一般额定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故小于30mA.s可有效防止触电事故。(4)电流路径 电流通过头部可使人昏迷;通过脊髓可能导致瘫痪;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跳停止,血液循环中断;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因此,从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从手到手、从手到脚也是很危险的电流路径;从脚到脚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路径。(5)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是不确定的电阻,皮肤干燥

19、时一般为100 K左右,而一旦潮湿可降到1 K。人体不同,对电流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一般地说,儿童较成年人敏感,女性较男性敏感。患有心脏病者,触电后的死亡可能性就更大。(6)安全电压 安安全全电压是是指指人人体体不不戴戴任任何何防防护设备时,触触及及带电体体不不受受电击或或电伤。人体触电的本质是电流通过人体产生了有害效应,然而触电的形式通常都是人体的两部分同时触及了带电体,而且这两个带电体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因此在电击防护措施中,要将流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无危险范围内,也即将人体能触及的电压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国家标准制定了安全电压系列,称为安全电压等级或额定值,这些额定值指的是交交流流有有效效值

20、,分别为:42V、36V、24V、12V、6V等几种等几种。2.常常见的触的触电原因原因 人体触电主要原因有两种: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以及跨步电压。直接接触又可分为单极接触和双极接触。1)单极触电 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中性线),称为单极触电.要避免单线触电,操作时必须穿上绝缘鞋或站在干燥的木凳上。2)双极触电 双极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同一电源的两相带电体,以及在高压系统中,人体距离高压带电体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造成电弧放电时,电流从一相导体流入另一相导体的触电方式,如图所示。两相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因此不论电网的中

21、性点接地与否,其触电的危险性都最大。为救他,立即断开电源!3)跨步电压触电当带电体接地时有电流向大地流散,在以接地点为圆心,半径20 m的圆面积内形成分布电位。人站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以0.8 m计算)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Uk,如图所示,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跨步电压触电。高压故障接地处,或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出现较高的跨步电压。离接地点越近、两脚距离越大,跨步电压值就越大。一般10米以外就没有危险。高压线 3.防止触防止触电 1)产生触电事故有以下原因:(1)缺乏用电常识,触及带电的导线。(2)没有遵守操作规程,人体直接与带电体部分接触。(3)由于用电设备管理不当,使绝缘损坏

22、,发生漏电,人体碰触漏电设备外壳。(4)高压线路落地,造成跨步电压引起对人体的伤害。(5)检修中,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接线错误,造成触电事故。(6)其他偶然因素,如人体受雷击等。2)安全措施 (1)停电工作中的安全措施。在线路上作业或检修设备时,应在停电后进行,并采取下列安全技术措施:切断电源。验电。装设临时接地线。(2)对设备进行行维修修时,一定要,一定要切断切断电源源,并在明,并在明显处放放置置“禁止合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有人工作”警示牌警示牌。4.造成电气火灾的原因造成电气火灾的原因1)电器、照明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有时会引起火灾,其原因通

23、常是电气设备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电量增加、线路超负荷运行,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电器积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其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例如,在干燥少尘的环境中,可采用开启式和封闭式;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防爆式。2 2)安全用电防护措施)安全用电防护措施电气线路要规范整齐,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必须套管。铜丝不能代替保险丝,设备安装漏电保护器。金属外壳的用电设备必须按规范接零接地。电气装置附近不得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电器设备应安装在不燃材料上,灯具不得紧贴可燃物或用可

24、燃物遮挡。仓库内不准使用60 W以上的白炽灯及碘钨灯、水银灯等照明。使用危化品的车间(如喷漆车间)和危化品仓库必须使用防爆灯。自备柴油发电机应独立设置。配电室的五防(防火、防水、防漏、防雪、防小动物)。移动电器、临时用电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排风扇使用前要进行检查。安全隐患安全隐患安全隐患让客户满意 谋员工福祉 尽社会责任 土方作业安全土方作业安全1、施工人员要按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挖掘作业。2、土方开挖前必须作好降(排)水3、挖土要从上而下逐层挖掘,严禁掏挖。4、不得在坑壁上掏坑攀登上下,要从坡道或爬梯上下。5、不要在挖掘机挖斗(铲)回转半径以内作业,以防止机械伤害。6、作业中要注意土壁变化,发现有

25、裂纹或局部塌方等危险情况,要撤离危险区域并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7、不要在距坑壁(槽)沟边米以内堆土、堆料或停放机械,以防止土方塌方。8、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沟内,以防发生土方塌方。9、夜间做好围栏,并做警示标志。让客户满意 谋员工福祉 尽社会责任 起重作业安全起重作业安全1、认真听取施工员对作业内容的工艺交底,安全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2、起重工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根据作业内容按规定正确选用和佩带好个人防护用品。3、根据作业要求,对吊索具、作业现场和人员动态进行检查。4、熟悉各种起重设备的基本性能,对钢丝绳及吊索具等必须按额定负荷选用。5、多人配合作业时,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指挥时,必须做到:(1)

26、口令坚定、洪亮;(2)鸣哨规范、清晰;(3)手势标准、清楚;6、散物件的捆扎要牢固,棱角、快口、利边或精密部件要采取衬垫措施。起重作业安全7、吊运物件要保持平衡,吊挂绳之间的夹角不得大于120度,特殊物件应选用专用吊具。8、物件起吊后,不宜长时间高空悬挂,遇有突发情况(停电等),吊物下要立即拉好警戒围栏并设专人监护,防止他人误入危险区。9、吊运物件时,吊物上不准站人,吊物不准从人头上方通过或停留,应使吊物沿安全通道移动。进入吊物下方操作,应事先于司机联系,并设好支撑装置或采取安全措施。10、吊装、吊运作业时,指挥和配合作业的人员,站位应有充分的避让余地,不应站在死角位,对于高空作业尤其重要。1

27、1、使用撬杠应边撬边垫好木块,严禁将手伸入物件下方。较重物件和作业环境较复杂的场合,应有专人配合,操作中应谨防撬杠回弹伤人。12、使用手拉葫芦悬挂葫芦的构架必须牢固可靠。工作时葫芦的挂钩、销子、链条、刹车等装置必须保持完好。13、起吊用的葫芦,不准超负荷使用。14、放下物件时,必须缓慢、轻放,不允许自由落下。计算载荷不得大于起重机额定起重量计算公式Qj=K1.K2.QK1一般动载荷系数取1.1K2为不均匀载荷系数取1.1-1.2Q为起吊物及吊索具总重量焊接作业安全焊接场地,禁止放易燃易爆物品。应备有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操作场地10米内,不应储存油类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

28、易燃易爆气体的器皿管线)。临时工地若有此类物品,而又必须在此操作时,应通知有关部门到现场检查,采取临时性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操作。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时(包括打渣)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仰面焊接应扣紧衣领,扎紧袖口,戴好防火帽。氧气瓶与乙炔瓶混装氧气瓶与乙炔瓶混装未使用防震圈未使用防震圈地面未铺设防震胶垫地面未铺设防震胶垫无无安安全全警警示示未盖瓶帽未盖瓶帽第五章第五章 紧急救护知识紧急救护知识机械伤机械伤害急救害急救 救护原则先救后送第五章第五章 紧急救护知识紧急救护知识中暑的中暑的症状症状中暑的中暑的急救急救中暑的中暑的预防预防烧伤烧伤/烫伤烫伤急救急救第六章第六章

29、 消防知识普及消防知识普及会灭火会灭火n4、把握水枪后,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消火栓阀门,使水喷出。报 警火警电话“119”。起火单位或地点的详细地址。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是什么东西着火了,起火部位、着火的物质、火势大小及是否有人员被困等情况。报警后,报警单位应派专人在单位附近路口迎候消防车。会报警会报警火场逃生的原则(1 1)“三要三要”(2 2)“三救三救”(3 3)“三不三不”要熟悉自己所在的环境。要熟悉自己所在的环境。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及时拨打火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及时拨打火警电话警电话“119”119”。要警惕烟毒的侵害。要警惕烟毒的侵害。选择正确的方法自救。选择正确的方法自救。

30、与周围被困人员互救。与周围被困人员互救。向外界求救向外界求救。不乘普通电梯。不乘普通电梯。不贪恋财物。不贪恋财物。不轻易跳楼不轻易跳楼会逃生会逃生火灾逃生自救方法(1 1)掌握自救预案,熟悉所处环境)掌握自救预案,熟悉所处环境参加必要的逃生、自救训练及演练。熟悉工作场所和宿舍逃生出口及疏散路线图(2 2)优先选择最近的、最安全的疏散设施)优先选择最近的、最安全的疏散设施楼房着火时,首先选择安全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普通楼梯等,避免使用普通电梯。如果通道被烟火围困,又无其他器材时,可以考虑利用阳台、窗口、屋顶、排水管、避雷线等逃生。会逃生会逃生火灾逃生自救方法(3 3)采取自我保护和自救措施)

31、采取自我保护和自救措施如果被浓烟围困,可以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可以。在穿过烟雾区时,身体应尽量贴近地面或爬行。如果门窗、通道、楼梯等已被烟火封锁但未倒塌,则可以向头部、身上浇些冷水或用湿毛巾将头部包好,再用湿棉被、毯子等将身体裹好,冲出火区。会逃生会逃生安全理论基本知识安全理论基本知识安全色安全色红色:含义是禁止、停止。用于禁止标志。机器设备上的紧急停止手柄或按扭以及禁止出动的部位通常都用红色,有时也表示防火。黄色:含义是警告和注意。如警告、当心标志,厂内危险机器和警戒线,行车道中线、安全帽等。兰色:含义是指令,必须遵守。绿色:含义是提示,表示安全状态或可以通行。车间内的安全通道,行人和车辆 通行标志,消防设备和其他安全防护设备的位置表示都用绿色。安全理论基本知识安全理论基本知识安全标志谢谢大家!Thanks,at all!Thanks,at all!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