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h药物作用的两重性.ppt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6607371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 页数:247 大小:10.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h药物作用的两重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7页
8h药物作用的两重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h药物作用的两重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h药物作用的两重性.ppt(2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药理学研究药物和机体(包括病研究药物和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其原理的科学药物血液游离结合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物作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药药动动学学药药效效学学药药理理学学复习提醒复习提醒l总论部分总论部分-概念概念l各论部分各论部分-药效学药效学l药理作用(药理作用(+部分机制);部分机制);l临床应用(临床应用(+首选药首选药););l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部分防治);部分防治);l分类及代表药分类及代表药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病与致病治病与致病(一)防治作用:(一)防治作用:1.1.预防作用预防作用 2.2.治疗作用治疗作用l对因治疗

2、,或称治本。对因治疗,或称治本。l对症治疗,或称治标。对症治疗,或称治标。(二)不良反应(二)不良反应概概念念:凡凡不不符符合合用用药药目目的的并并为为病病人人带带来来病病痛痛或或危危害害的反应。的反应。急则治标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缓则治本l副反应副反应(side reaction)(side reaction)治治疗疗剂剂量量下下药药物物产产生生的的与与治治疗疗目目的的无无关关的的其其他他效效应应。主要原因是药物主要原因是药物选择性低选择性低。l毒性反应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toxic reaction)药物药物用量过大或过久用量过大或过久对机体功能、形态产生损害。对机体功能

3、、形态产生损害。包括:包括:l急性毒性;急性毒性;l慢性毒性:包括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致突变、致畸胎致癌、致突变、致畸胎 。可预知可预知 不可避免不可避免危害大危害大可避免可避免反应停事件反应停事件1957年上市,反应停导致1.2万例畸形儿童。“海豹”短肢畸形l后遗效应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residual effect)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如催眠药的“宿醉”。l停药反跳:停药反跳:突然停药原有的疾病加剧。例如发生人群原因与剂量的关系是否免疫反应皮试能否预防拮抗药变态变态反应反应过敏体质病人药物本身、代谢产物或杂质无关是能无效特异特异质反质反应

4、应少数特异体质病人药物本身,与遗传缺陷有关有关否不能可能有效与连续用药相关的反应与连续用药相关的反应l耐受性耐受性:多次用药后:多次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l耐药性:多次用药后耐药性:多次用药后病原体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性病原体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性降低降低l药物依赖性药物依赖性l身体依赖性身体依赖性-多次用药后,多次用药后,一旦停药出现一旦停药出现“戒断症状戒断症状”l精神依赖性精神依赖性 药物剂量与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量效关系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效应与剂量成正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效应与剂量成正比(阈剂量)最大治疗量药理效应按性质分为:药理效应按性质分为:l量反应量反应:药效随

5、用量发生连续性量的变化。如血压,心率等。研究对象为单一生物个体。l质反应质反应:药效随用量发生性质变化,:药效随用量发生性质变化,如死亡,惊厥等。药效只能用阳性或阴性(有或无)表示。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Log CEEC直方双曲线直方双曲线对称对称S型曲线型曲线100%Emax 量反应的量效关系曲线量反应的量效关系曲线(A)(B)100%Emax量反应的量效曲线量反应的量效曲线Log CEEC5010050最大效应最大效应(Emax):即效能。效能。Emax效价强度效价强度(potency):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值越小则强度越大。半最大效应浓度半最大效应浓度 (EC50):引起50最

6、大效应的浓度。曲线中段斜率较陡提示药效剧烈曲线中段斜率较陡提示药效剧烈 效能与效价质反应质反应l半数有效量(半数有效量(ED50):):50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量。时的药量。评价药物有效性l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LD50 评价药物毒性l半数中毒量:半数中毒量:TD50100名受试者产生同一效应名受试者产生同一效应 所需药物浓度频数图所需药物浓度频数图评价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安全性LD50治疗指数治疗指数(TI):常用常用 LD50/ED50 (3)LD1/ED99 (1)ED95LD5之间的范围之间的范围治疗指数大,相对较为安全,但不可靠治疗指数大,相对较为安全,但不可靠效应

7、效应死亡死亡激动药与拮抗药激动药与拮抗药(1)激动药(agonist):l完完全全激激动动药药: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较强强内内在活性在活性(=1)药物。如吗啡l部分激动药:部分激动药:具有较强亲和力和较弱内在活性较弱内在活性(01)的药物。如喷他佐新。与激动药并用可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2)拮拮抗抗药药: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而无无内内在在活活性性(=0)的药物。如纳洛酮【实战演习】【实战演习】1.有关药物的副作用,不正确的是A.为治疗剂量时所产生的药物反应B.为与治疗目的有关的药物反应C.为不太严重的药物反应D.为药物作用选择性低时所产生的反应E.为一种难以避免的药物反应正确答案B(2-

8、3题共用备选答案)A.快速耐受性B.成瘾性C.耐药性D.回跃反应E.高敏性2.吗啡易引起正确答案B3.长期应用氢化可的松突然停药可发生正确答案D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的体内过程l吸收吸收(Absorption)l分布分布(Distribution)l代谢代谢(Metabolism)l排泄排泄(Excretion)位置改变位置改变-转运:转运:A、D、E 结构改变结构改变-转化:转化:M消除消除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的跨膜转运l被动转运:被动转运:不耗能,由高浓到低浓。不耗能,由高浓到低浓。l主动转运:主动转运:耗能;耗能;逆浓度差;需载体逆浓度差;需载体简单扩散简单扩散 滤滤 过过载体转运载体转运-主

9、动转运主动转运-易化扩散易化扩散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的跨膜转运分子小、脂溶性大、极性小、非解离型分子小、脂溶性大、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物易通过生物膜的药物易通过生物膜。离子障(iontrapping)离子型药物不能自由穿透细胞膜,被限制在膜的一侧脂溶性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简单扩散)-多数药物跨膜方式多数药物跨膜方式(一)吸收(一)吸收1.概念:给药部位概念:给药部位体循环体循环2.给药途径:给药途径:(1)消化道给药消化道给药 口服口服:存在:存在首关消除首关消除 舌下舌下:避免首关消除避免首关消除 直肠直肠:部分避免首关消除:部分避免首关消除(2)呼吸道给药)呼吸道给药:吸入吸入(3)

10、经皮给药)经皮给药(4)注射给药)注射给药 有些药物在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进入体循环之前首先在首先在胃肠胃肠道、道、肠黏膜细胞和肠黏膜细胞和肝脏肝脏灭活代谢一部分,导致进入体灭活代谢一部分,导致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首过消除首过消除硝酸甘油首过消除大,而多采用舌下给药。硝酸甘油首过消除大,而多采用舌下给药。(二)药物的分布(二)药物的分布(distribution)l概念:进入组织概念:进入组织l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l药物的理化性质、体液的药物的理化性质、体液的pHpHl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与血浆蛋白结合率l器官血流量

11、器官血流量-分布快慢分布快慢l与组织的亲和力与组织的亲和力-分布多少分布多少l特殊屏障特殊屏障再分布再分布特殊屏障特殊屏障l血脑屏障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l脂溶性高药物易透血脑屏障脂溶性高药物易透血脑屏障l大分子、水溶性或解离型药物不易入脑大分子、水溶性或解离型药物不易入脑l保护脑,减少中枢不良反应保护脑,减少中枢不良反应l脑膜炎:通透性脑膜炎:通透性l胎盘屏障胎盘屏障 排泄排泄(excretion)l肾脏排泄肾脏排泄-主要主要l肾小球滤过l肾小管主动排泌,存在竞争l肾小管重吸收l影响因素:肾功能,尿 pHl胆汁排泄:胆汁排泄:肝肠循环肝肠循环经胆汁排泄到小肠的药物

12、部分在肠中重新吸收入经胆汁排泄到小肠的药物部分在肠中重新吸收入血的过程,称做血的过程,称做.。意义: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意义:药物作用时间延长(三)消除的定量规律l1.消除动力学类型:消除动力学类型:l 一级消除动力学(恒比消除):一级消除动力学(恒比消除):-多数药物多数药物l 零级消除动力学(恒量消除)零级消除动力学(恒量消除)l 混合消除动力学混合消除动力学l2.半衰期(半衰期(t1/2):血浆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时间血浆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时间2.消除半衰期(消除半衰期(Half-life,T1/2)零级消除动力学零级消除动力学:t1/2=0.5 C0/k一级消除动力学一级消除动力学:t

13、1/2=0.693/Ket1/2t1/2t1/2t1/2t1/2Slope(斜率斜率)=-Ke/2.303时间(时间(h)时间(时间(h)血浆药物浓度血浆药物浓度血浆药物浓度血浆药物浓度半衰期恒定半衰期恒定半衰期随浓度而变半衰期随浓度而变l恒比消除-t1/2恒定恒定l恒量消除-t1/2随血药浓度而变化随血药浓度而变化l肝肾功能影响t1/2半衰期意义:半衰期意义:确定给药间隔时间;预测达稳态和基本消除时间药物消除半衰期(halflife,t1/2):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血浆清除率反映肝血浆清除率反映肝肾功能肾功能药物经药物经4-5个半衰期基本消除个半衰期基本消除每隔一

14、个每隔一个t1/2 给一次药给一次药A0达稳态的时间需达稳态的时间需4-5个个t1/2稳态血药浓度稳态血药浓度(Css):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等量等间等量等间隔多次用药后,体内药物的消除速率与给药速率相等,隔多次用药后,体内药物的消除速率与给药速率相等,此时血药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即坪值。此时血药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即坪值。Css多次恒量给药多次恒量给药连续恒速给药连续恒速给药(静脉滴注)(静脉滴注)体内药量经时变化过程MECMTCttC潜伏期潜伏期残留期残留期有效期有效期 药物制剂到达全身血循环内的相对量和速度药物制剂到达全身血循环内的相对量和速度l 绝对生物利

15、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F=100%AUC血管外血管外AUC静注静注F=(AUC受试制剂受试制剂 AUC标准制剂标准制剂)100%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l 相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不同途径给药的吸收程度同一途径给药,与标准制剂比同一受试人群口服0.5mg 地高辛(digoxin)A制药公司产品制药公司产品 B制药公司生产的制药公司生产的两批产品两批产品若两药含有同一有效成份,且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相同,为药若两药含有同一有效成份,且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相同,为药学等效。两个药学等同的药品,所含有效成份的生物利用度无显学等效。两个药学等同的药品,所含有效成

16、份的生物利用度无显著差异,则生物等效。著差异,则生物等效。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生物利用度:评价药剂生物等效性生物利用度:评价药剂生物等效性实战演习实战演习1.可引起首关消除的主要给药途径是A.吸入给药B.舌下给药C.口服给药D.直肠给药E.皮下注射l正确答案(C)2.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特点为A.药物的半衰期与剂量有关B.为绝大多数药物的消除方式C.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不变D.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递增E.体内药物经23个t1/2后,可基本清除干净l正确答案(B)功能相互平衡制约功能相互平衡制约协调控制机体生理活动协调控制机体生理

17、活动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外周神经外周神经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传出神经运动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不受意识支配独立不受意识支配独立完成生理调节功能完成生理调节功能心肌心肌 平滑肌平滑肌 腺体腺体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受体类型及其分布与效应受体类型及其分布与效应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 乙酰胆碱使人淡定:乙酰胆碱使人淡定:l眼神温和缩瞳;l容易近视睫状肌收缩;l口水较多腺体分泌旺盛;l心平气和负性作用;l饮食规律胃肠平滑肌收缩;l二便通畅逼尿肌收缩,而外括约肌松弛。毛果芸香碱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匹鲁卡品)

18、匹鲁卡品)激动M受体,对眼、腺体作用明显。(1)缩瞳缩瞳:激动瞳孔括约肌M受体(维持数小时至1天),用于虹膜睫状体炎(与阿托品合用)。(2)降眼压降眼压:缩瞳-虹膜根部变薄-前房角扩大-房水回流,用于青光眼(闭角型,开角型)。(3)调节痉挛调节痉挛:环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变凸-视远物模糊(4)汗腺、唾液腺分泌瞳孔开大肌(瞳孔开大肌(受体)受体)瞳孔括约肌(瞳孔括约肌(M受体)受体)抗胆碱酯酶药抗胆碱酯酶药易逆性:易逆性:新斯的明新斯的明难逆性:有机磷酸酯难逆性:有机磷酸酯新斯的明(neostigmine)主要作用和用途主要作用和用途l兴奋骨骼肌作用强兴奋骨骼肌作用强.主要用于主要用

19、于重症肌无力症重症肌无力症l兴奋平滑肌作用强兴奋平滑肌作用强,尤其胃肠和膀胱平滑肌尤其胃肠和膀胱平滑肌,用于用于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l引起心率减慢引起心率减慢,传导减慢传导减慢.用于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l治疗治疗筒箭毒碱中毒筒箭毒碱中毒抑制胆碱酯酶;抑制胆碱酯酶;促神经末梢释放促神经末梢释放Ach;直接激动运动终板直接激动运动终板N2受体;受体;吸收途径:胃肠道、呼吸道、皮肤及粘膜急性中毒表现:lM样症状样症状:缩瞳,眼痛,呼吸困难,流涎,出汗,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心率减慢,血压下降。lN样症状样症状:抽搐,肌束震颤,呼吸肌麻痹。l中枢症状中枢症状:

20、兴奋不安,惊厥,谵妄,意识模糊,昏迷,血压下降,呼吸中枢麻痹。l死因:呼吸衰竭,继发心血管功能障碍。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有机磷酸酯类有机磷酸酯类注意:注意:l中毒症状表现与中毒方式和中毒程度有关。轻度:M症状;中度:M症状+N症状;重度:M症状+N症状+中枢症状。l治疗:清除毒物治疗:清除毒物+对症治疗对症治疗+解毒药物。解毒药物。皮肤吸收温水和肥皂清洗皮肤经口中毒洗胃;硫酸镁导泻。敌百虫口服中毒时不可用碱性溶液洗胃 (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主要用于中度、重度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救。疗效好:内吸磷、对硫磷、马拉硫磷稍差:敌百虫、敌敌畏无效:乐果。(1)(1)胆碱酯酶复活药:

21、胆碱酯酶复活药:解磷定解磷定 可可恢复恢复胆碱酯酶活性胆碱酯酶活性,且直接解毒,且直接解毒 与与磷酰化胆碱酯酶磷酰化胆碱酯酶及体内及体内游离的有机磷酸酯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结合,生成无毒的磷酰化解磷定排出体外。结合,生成无毒的磷酰化解磷定排出体外。可迅速可迅速解除骨骼肌震颤症状解除骨骼肌震颤症状(N N症状症状).对体内已积聚的对体内已积聚的AChACh无直接对抗作用无直接对抗作用碘解磷定溶解度低,碘解磷定溶解度低,氯解磷定氯解磷定 首选首选(2)M(2)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对抗对抗M M受体过度兴奋所产生的症状受体过度兴奋所产生的症状 但不能对抗骨骼肌震颤但不能对抗骨骼肌震颤,

22、也不能恢复胆碱酯酶活性也不能恢复胆碱酯酶活性 解毒药物:解毒药物:l用药原则:尽早,足量,反复,联合使用。尽早,足量,反复,联合使用。l阿托品化:阿托品化:阿托品化看扩瞳唇干舌燥面转红心率增快罗音失到此用药减或停l同时鉴别阿托品中毒:幻觉,谵妄,体温升高。有机磷中毒解救药物:解磷定有机磷中毒解救药物:解磷定+阿托品阿托品M受体阻断药l阿托品对M受体亚型选择性低;大剂量时对神经节N受体也有阻断作用。随剂量增加依次出现:腺体分泌减少,扩大瞳孔,调节麻痹,胃肠及膀胱平滑肌抑制,心率加快,中枢症状。l东莨菪碱;山莨菪碱(654-2)李时珍释其名谓:“其子服之,今人狂浪放宕,故名。”莨菪(浪荡)莨菪(浪

23、荡)阿托品药理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阿托品药理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止泌止泌术前给药。术前给药。流涎、盗汗。流涎、盗汗。口干,皮干口干,皮干扩瞳扩瞳虹膜炎虹膜炎眼内压升高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调节麻痹验光配镜验光配镜视近物模糊视近物模糊解痉解痉胃肠绞痛胃肠绞痛便秘、尿潴留便秘、尿潴留兴奋心脏兴奋心脏缓慢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心悸心悸舒张血管舒张血管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皮肤潮红皮肤潮红兴奋中枢兴奋中枢 有机磷中毒解救有机磷中毒解救中枢症状(兴奋中枢症状(兴奋抑制)抑制)禁忌证: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老人慎用禁忌证: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老人慎用阿托品阿托品

24、l莨菪碱类阿托品,抑制腺体平滑肌;瞳孔扩大眼压升,调节麻痹心率快;大量改善微循环大量改善微循环,中枢兴奋须防范;作用广泛有利弊,应用注意心血管。临床用途有六点,胃肠绞痛立即缓;抑制分泌麻醉前,散瞳配镜眼底检;防止“虹晶粘”,能治心动缓;感染休克解痉挛,农药中毒它必选。总结:阿托品的药理作用总结: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与与毛果芸香碱相反毛果芸香碱相反阿托品使我们变得充满欲望、无比兴奋1.怒目圆睁扩瞳!2.眼光高远远视!3.口干舌燥腺体分泌减少!4.心跳较快正性心率!5.面色潮红微血管扩张!6.忙得忘记了吃饭和上厕所胃肠、膀胱平滑肌舒张去甲肾上腺素(NA,NE)l对受体有强大激动作用;对1受体作用弱,对

25、2受体几无作用。1.收缩血管:收缩血管:(1)激动1受体,收缩小动脉、小静脉收缩程度与受体多少有关(皮肤粘膜肾脏脑、肝)(2)例外)例外:冠脉舒张冠脉舒张。由于腺苷(心肌代谢产物)和BP。NA药理作用:药理作用:2.兴奋心脏:兴奋心脏:较Ad弱。激动1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传导加速,心率增快,心搏出量增加。整体情况下:l血压增高心率反射性减慢。l强烈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心脏射血阻力增加心输出量不变或下降。l剂量过大:会出现心律失常。较Ad少。3.升高血压:升高血压:l小剂量(心脏兴奋):收缩压,舒张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加大。l较大剂量(血管强烈收缩):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变小。NA的临床应用的临床

26、应用:1.神经源性休克:早期小剂量短时静滴。神经源性休克:早期小剂量短时静滴。2.药物中毒性低血压:包括氯丙嗪中毒。药物中毒性低血压:包括氯丙嗪中毒。3.上消化道出血:稀释后口服上消化道出血:稀释后口服-止血。止血。NA药理作用:药理作用:NA不良反应不良反应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外漏-局部注射普鲁卡因或受体阻断药。2.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量应25ml/h。禁忌证:高血压、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及少尿、无尿、严重微循环障碍。1.兴奋心脏:作用强,快。(1)有利:l激动1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传导加速,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l舒张冠脉,改善心肌血供。(2)不利:提高心肌代谢,耗氧量增加;兴奋性提高

27、,引起心律失常。肾上腺素(Ad)-、受体激动药受体激动药Ad的药理作用的药理作用2.收缩和舒张血管:(1)作用点:小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2)取决于各器官受体密度、比例和给药剂量。l-收缩:皮肤粘膜内脏(肾)脑、肺l2-舒张:骨骼肌、冠脉l小剂量2作用占优势,l大剂量作用占优势。3.升高血压:l小剂量:l收缩压(激动1受体,心脏兴奋),l舒张压不变或(骨骼肌血管舒张皮肤血管收缩)l较大剂量:收缩压舒张压激动心血管受体激动肾小球旁器1受体,促肾素释放。Ad的药理作用的药理作用“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酚妥拉明选择性地阻断了与血管收缩有关受体;而肾上腺素还可激动受体(受体

28、舒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4.平滑肌:平滑肌:取决于组织和器官上的受体类型取决于组织和器官上的受体类型l支气管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2-Rl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强大的解痉作用;l抑制组织和肥大细胞释放过敏反应物质;l支气管粘膜血管支气管粘膜血管1-R:血管收缩,减轻充血水肿;l胃肠道、膀胱和子宫平滑肌胃肠道、膀胱和子宫平滑肌2-R:张力减低;l眼睛瞳孔开大肌上的眼睛瞳孔开大肌上的1-R:扩瞳Ad的药理作用的药理作用Ad的药理作用的药理作用5.代谢:(1)耗氧量增加。(2)肝糖原分解,血糖升高明显:激动、2受体;抑制胰岛素释放;降低对葡萄糖摄取。(3)激活甘油三酯酶加速脂肪分解,游离脂肪酸升高。(1、3

29、受体)Ad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1.1.心脏骤停。心脏骤停。2.2.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 (1 1)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首选首选 (2 2)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控制急性发作。控制急性发作。(3 3)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3.3.与局麻药配伍与局麻药配伍-延缓吸收。延缓吸收。4.4.局部止血局部止血5.5.治疗青光眼(促房水流出以及减少房水生成)治疗青光眼(促房水流出以及减少房水生成)Ad的不良反应:l心悸,烦躁,面白,心悸,烦躁,面白,BP升高。升高。过量:过量:BP骤升骤升-引起脑溢血;引起脑溢血;心脏兴奋心脏兴奋-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

30、常l禁忌证:禁忌证: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甲亢。老人慎用。糖尿病,甲亢。老人慎用。多巴胺(多巴胺(Dopamine、DA)l、及及DA受体激动药受体激动药lDA 可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可促进神经末梢释放NAlDA对心血管作用与用药浓度有关l低浓度:激动D1受体(肾、肠系膜、冠脉)l高浓度:激动1受体l继续:激动受体激动激动1 1-R-R皮肤、粘膜血管收缩皮肤、粘膜血管收缩 血压血压激动激动1 1-R-R 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 治疗休克治疗休克 内脏血管扩张内脏血管扩张 内脏供血内脏供血激动激动DA-R DA-R 肾血管扩张肾血管扩张 肾功肾功,

31、尿量,尿量治疗急性肾衰治疗急性肾衰 作用于肾小管作用于肾小管NaNa+排出排出 多巴胺多巴胺作用与用途作用与用途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过量过量-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肾功能下降。肾功能下降。异丙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ISOPISOP)-受体激动剂受体激动剂 1.兴奋兴奋心脏:激动1受体,作用强大l比Ad强。l兴奋窦房结,较少引起心律失常。2.舒张血管舒张血管:激动2受体,舒张骨骼肌血管和冠脉,对肾和肠系膜血管弱。3.收缩压收缩压舒张压舒张压 l静滴:收缩压,舒张压略-冠脉l静注:舒张压-冠脉血流量不增异丙肾上腺素药理作用异丙肾上腺素药理作用3.支气管:舒

32、张支气管平滑肌。对支气管粘膜血管无收缩作用,因此对减轻粘膜充血水肿作用不如肾上腺素。抑制组胺释放。久用可产生耐受性。4.代谢:增加组织耗氧量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血糖升高(弱)异丙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临床应用:1.支气管哮喘-控制发作快、强2.房室传导阻滞3.心跳骤停4.感染性休克不良反应:心悸,头晕,肌颤。过量-易心律失常。禁忌证:冠心病,心肌炎,甲亢。滴注500l请比较请比较Ad、NA、ISOP、DA的异同点的异同点【实战演习】【实战演习】1.多巴胺药理作用不包括A.激动心脏1受体B.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C.激动血管受体D.激动血管多巴胺受体E.激动心脏M受体l正确答案E2.肾上腺素与异丙肾

33、上腺素共同的适应证是A.过敏性休克B.房室传导阻滞C.与局麻药配伍,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D.心脏骤停E.局部止血l正确答案D药理作用:药理作用:1.舒张血管:低血压舒张血管:低血压 注意:不能用注意:不能用Ad治疗,治疗,只能用只能用NA治疗。治疗。2.兴奋心脏:兴奋心脏:心力加强,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l机制: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反射性兴奋心脏阻断突触前膜2受体(负反馈减弱),促NA释放,激动心脏1受体。l偶可致心律失常3.3.拟胆碱作用拟胆碱作用,兴奋胃肠平滑肌;组胺样作用组胺样作用,增加胃酸分泌,皮肤潮红。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酚妥拉明1.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如雷诺症状

34、及栓塞性脉管炎如雷诺症状及栓塞性脉管炎2.NA静滴外漏静滴外漏3.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诊断、骤发高血压及术前准备)4.抗休克。抗休克。(用前需补足血容量,与NA合用)5.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及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及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良反应:l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心绞痛;l腹痛、腹泻、呕吐和诱发溃疡;l慎用: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冠心病酚妥拉明临床应用:第二节第二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一、药理作用:1.受体阻断作用2.内在拟交感活性(某些受体阻断药与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对受体还有部分激动作用)3.膜稳定作用(有些受体阻断药具有局部麻醉和奎尼丁

35、样作用)4.其他作用:普萘洛尔普萘洛尔抗血小板聚集抗血小板聚集,噻吗洛尔降眼压噻吗洛尔降眼压(减少房水的形成)受体阻断作用(1)心血管系统:l正常人休息:心脏作用较弱l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运动或疾病):抑制明显l抑制心脏抑制心脏 心率收缩力心输出量心肌耗氧量传导l收缩血管收缩血管肝、肾、骨骼肌和冠状血管血流量l阻断血管2受体l心脏抑制引起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l血压:基本不变,长期应用降压血压:基本不变,长期应用降压(2)收缩支气管平滑肌 气道阻力升高,哮喘患者可诱发或加剧哮喘(3)代谢:抑制脂肪分解(对正常人影响较小)抑制糖元分解:延缓胰岛素后血糖水平的恢复,掩盖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反应;机体对儿茶

36、酚胺敏感性,抑制T4转化为T3,控制甲亢症状。(4)抑制肾素分泌(降压机制之一)受体阻断作用二、二、受体阻断药受体阻断药应用应用:1 快速型心律失常:;2 心绞痛,心肌梗死;3 高血压;4 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应用,改善预后;5 其他:l用于甲亢术前准备l噻吗洛尔用于青光眼三、三、受体阻断药受体阻断药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不良反应及禁忌证l一般不良:消化道症状,偶见过敏性皮疹,血小板减一般不良:消化道症状,偶见过敏性皮疹,血小板减少少l严重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1.诱发和加剧支气管哮喘诱发和加剧支气管哮喘2.抑制心脏功能抑制心脏功能3.外周血管收缩和痉挛(雷诺症状外周血管收缩和痉挛(雷诺症状)4.

37、反跳现象反跳现象(需缓慢减量)(需缓慢减量)5.眼眼-皮肤粘膜综合征皮肤粘膜综合征l禁用于禁用于严重心衰、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衰、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哮喘和哮喘;肝功能不全者慎用。肝功能不全者慎用。选择性选择性1受体阻断药受体阻断药 阿替洛尔阿替洛尔 t t1/21/2长,维持长,口服长,维持长,口服 1 1次次/d/d 美托洛尔美托洛尔 口服口服 2-3 2-3次次/d/d 共同特点:共同特点:选择性阻断选择性阻断1 1-R-R 2 2-R-R阻断作用弱:支气管平滑肌影响小,阻断作用弱:支气管平滑肌影响小,但哮喘患者仍需慎用。但哮喘患者仍需慎用。【实战演习】【实战

38、演习】l受体阻断药A.可使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B.有时可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C.促进脂肪分解D.促进肾素分泌E.升高眼内压作用l正确答案B局局 麻麻 药药穿穿透透力力毒毒性性用途用途不用不用普鲁卡因普鲁卡因差差小小浸润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表面麻醉表面麻醉丁卡因丁卡因强强大大表面麻醉。也可用于表面麻醉。也可用于传导麻醉、腰麻和硬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膜外麻醉 浸润麻醉浸润麻醉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强强中中“全能全能”,抗室性心律失常抗室性心律失常局麻用药容易混,丁卡表麻不浸润。局麻用药容易混,丁卡表麻不浸润。普卡不表防过敏,利多卡因效全能。普卡不表

39、防过敏,利多卡因效全能。镇静催眠药镇静催眠药-地西泮地西泮1.1.抗焦虑:抗焦虑:首选首选l1w)1w)停药出现戒断症状戒断症状:兴奋失眠,打呵欠,流涕出汗,呕吐腹泻,疼痛,震颤,虚脱原因:负反馈(内啡肽生成和释放减少)脱瘾:替代疗法(美沙酮)3.3.中毒:中毒:呼吸深度抑制,瞳孔极度缩小,昏迷、死亡呼吸深度抑制,瞳孔极度缩小,昏迷、死亡 解救:人工通气,维持循环,并给予纳洛酮纳洛酮哌替啶哌替啶(度冷丁,dolantin)人工合成品,作用与吗啡相似较弱。注意:l无便秘,止泻l不延缓产程l无明显镇咳,不引起缩瞳l中毒:肝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兴奋中枢,惊厥l应用:应用:l镇痛镇痛(替代吗啡,可用于

40、分娩止痛替代吗啡,可用于分娩止痛)l麻醉前给药和人工冬眠麻醉前给药和人工冬眠l心源性哮喘心源性哮喘阿片受体的部分激动药喷他佐辛pentazocine,镇痛新l激动激动、受体,拮抗受体,拮抗受体;受体;l以镇痛作用为主,依赖性较小,呼吸抑制较弱,以镇痛作用为主,依赖性较小,呼吸抑制较弱,有拟精神副作用。有拟精神副作用。l对心血管作用与吗啡不同,大剂量可使心率加快,对心血管作用与吗啡不同,大剂量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压升高。l用于慢性疼痛。不用于心肌梗死时疼痛。用于慢性疼痛。不用于心肌梗死时疼痛。解 热 镇 痛 抗 炎 药l又称阿司匹林类药物,水杨酸类药物,非甾体阿司匹林类药物,水杨酸类药物,

41、非甾体抗炎药(抗炎药(NSAIDs)NSAIDs共同作用机制:共同作用机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酶,环氧酶,COX)-PG生成生成基本作用:基本作用:1.解热作用解热作用2.镇痛作用镇痛作用3.抗炎抗风湿作用抗炎抗风湿作用COX;COX;环加氧酶,环加氧酶,即即PGPG合成酶合成酶1.解热作用解热机制(散热为主)NSAIDs抑制下丘脑PG生成解热特点(与氯丙嗪比较)解热镇痛药物解热镇痛药物氯丙嗪氯丙嗪特点降低发热体温至正常;对正常体温无效;变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用于退热用于人工冬眠机制抑制下丘脑PG合成酶;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失灵2.2.

42、镇痛作用镇痛作用(与吗啡比较)代表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吗啡吗啡镇痛强度与应用中度,慢性钝痛强效;急性锐痛机制抑制PG合成激动阿片受体,减少P物质释放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部分中枢中枢其它无成瘾抑制呼吸,有欣快感,易成瘾对严重剧痛及内脏绞痛无效对严重剧痛及内脏绞痛无效,对对炎性疼痛炎性疼痛有良效有良效3.3.抗炎抗风湿抗炎抗风湿l减轻炎症时的红肿热痛。缓解症状,疗效肯定。减轻炎症时的红肿热痛。缓解症状,疗效肯定。l抗炎不抗菌抗炎不抗菌 (不能根治,不能防止疾病发展及合并症产生)(不能根治,不能防止疾病发展及合并症产生)l机制:机制:l抑制抑制炎症局部炎症局部PG的合成的合成l清除过量氧自由基,抑制组

43、织损伤;清除过量氧自由基,抑制组织损伤;l抑制转录因子表达,抑制炎症介质基因表达抑制转录因子表达,抑制炎症介质基因表达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均强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均强解热镇痛解热镇痛-感冒发热,头痛牙痛,感冒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神经痛,肌肉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关节痛,痛经抗风湿抗风湿-迅速缓解症状迅速缓解症状 治疗风湿、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首选)(首选)v解热镇痛:0.30.6g,t.i.dv抗风湿:35g/d2)2)影响血栓形成影响血栓形成促血栓形成促血栓形成抗血栓形成抗血栓形成血管壁血管壁COXCOX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血小

44、板血小板COXCOX不敏感不敏感,高浓度高浓度aspirinaspirinTXATXA2 2PGIPGI2 2小剂量小剂量aspirinaspirin(50-100mg/d)50-100mg/d)不可逆不可逆性抑制性抑制用于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及术后人工心脏瓣膜及术后血栓形成血栓形成3 3)儿科用于川崎病)儿科用于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世界各国指南均推荐阿司匹林世界各国指南均推荐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用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阿司匹林不良反应阿司匹林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胃溃疡及无痛性胃出血。2.凝血障碍凝血障碍:抑制血小板聚集,久用抑

45、制凝血酶原形成,加重出血倾向;维生素K可预防。3.水杨酸反应:水杨酸反应:剂量过大(5gd)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听力减退。4.过敏反应: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过敏性休克。某些哮喘病人服用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阿司匹林哮喘。5.瑞夷综合征:瑞夷综合征:儿童感染病毒性疾病用阿司匹林退热时,可引起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6.6.对肾脏的影响:对肾脏的影响:老人伴心肝肾损害者出现水肿、多尿。1.苯胺类,苯胺类,无明显抗炎抗风湿作用,无明显抗炎抗风湿作用,无明显抗炎抗风湿作用,无明显抗炎抗风湿作用,解热镇痛作用缓慢而持久,强度类似aspirin,镇痛作用部

46、位可能在中枢(对中枢PG合成酶的抑制作用强,对外周PG合成酶的抑制作用较弱)2.用于解热、镇痛及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能耐受者。用于解热、镇痛及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能耐受者。3.3.3.3.胃肠道反应轻。胃肠道反应轻。过量引起肝细胞、肾小管细胞坏死。过量引起肝细胞、肾小管细胞坏死。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别名:扑热息痛、醋氨酚别名:扑热息痛、醋氨酚布洛芬布洛芬芬必得芬必得【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l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l临床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急性肌腱炎、滑液囊炎等,也可用于痛经的治疗。习题习题l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制是A.抑制中枢PG合成B.抑制外

47、周PG合成C.抑制中枢PG降解D.抑制外周PG降解E.增加中枢PG释放l正确答案A 利尿药利尿药分类分类l高效利尿药高效利尿药 :呋塞米:呋塞米l中效利尿药中效利尿药 :氢氯噻嗪:氢氯噻嗪l低效利尿药低效利尿药 :l保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喋啶保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喋啶 l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l渗透性利尿药渗透性利尿药 (脱水药):甘露醇(脱水药):甘露醇用于:用于:水肿:水肿: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首选。首选。脑水肿合并心衰。脑水肿合并心衰。各种严重水肿。各种严重水肿。急慢性肾衰急慢性肾衰高血钙症高血钙症加速毒物排泄加速毒物排泄利尿药的比较类别类别代表药物代表药

48、物作用部位及机制作用部位及机制适应证适应证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高高效效呋塞米呋塞米依他尼酸依他尼酸布美他尼布美他尼1.1.抑抑制制髓髓袢袢升升支支粗粗段段NaNa+-K-K+-2C1-2C1-同同向向转运系统转运系统2.2.增加肾血流增加肾血流严重水肿严重水肿急慢肾衰急慢肾衰排除毒物排除毒物高血钙高血钙水电紊乱:水电紊乱:5低低1高高胃肠胃肠耳毒性耳毒性过敏过敏中中效效氢氯噻嗪氢氯噻嗪1.1.抑抑制制远远曲曲小小管管近近段段NaNa+-Cl-Cl-同向转运同向转运2.2.轻度抑制轻度抑制CACA各型水肿各型水肿尿崩症尿崩症高血压高血压高尿钙高尿钙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4低低代谢紊乱:代谢

49、紊乱:3高高(血糖、脂、尿酸)(血糖、脂、尿酸)过敏过敏低低效效螺内酯螺内酯拮抗醛固酮拮抗醛固酮水肿(醛水肿(醛固酮固酮)高钾、性激素样作用高钾、性激素样作用氨苯蝶啶氨苯蝶啶阿米洛利阿米洛利阻滞钠通道阻滞钠通道联合用药联合用药高钾高钾远曲小管、集合管远曲小管、集合管低C1-、Na+、K+、Mg2+、血容量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 碱中毒碱中毒药物机制利尿应用非利尿应用乙酰唑胺抑制碳酸酐酶青光眼青光眼、高山病,代谢性碱中毒甘露醇增高渗透压急性肾衰脑水肿(首选)脑水肿(首选)、青光眼抗高血压药分类一一.利尿药利尿药 :氢氯噻嗪氢氯噻嗪二二.交感神经抑制药交感神经抑制药1.1.中枢性降压药中枢性降压药

50、:可乐定可乐定2.2.神经节阻断药神经节阻断药 :樟磺咪芬樟磺咪芬3.3.去甲肾上腺素神经末梢阻滞药去甲肾上腺素神经末梢阻滞药 :利血平利血平4.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普萘洛尔三三.抑制抑制RAASRAAS药物药物1.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ACEI):):卡托普利卡托普利2.2.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受体(受体(ATAT1 1)阻断药)阻断药 :氯沙坦氯沙坦3.3.肾素抑制药:肾素抑制药:雷米克林雷米克林四四.钙拮抗药:硝苯地平钙拮抗药:硝苯地平五五.血管扩张药:血管扩张药:肼屈嗪、硝普钠肼屈嗪、硝普钠钙拮抗药:钙拮抗药:硝苯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