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基本知识.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603039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5.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监护基本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心电监护基本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监护基本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监护基本知识.ppt(1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电心电监护监护的心的心电图电图知识知识v显示器显示器直接观察实时心电信号。直接观察实时心电信号。(心率快慢、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传导系统传导系统心脏电的传导:心脏电的传导:SNSN结间束结间束房室结房室结希氏束希氏束束支(左右)束支(左右)浦肯野纤维浦肯野纤维心电活动心电活动 链接链接除极过程除极过程depolarization心电活动心电活动复极过程复极过程depolarization二、原理二、原理心电活动心电活动二、原理二、原理心电活动心电活动 链接链接心肌细胞一直处于节律性的静息、除极、去极化、复极及静息心肌细胞一直处于节律性的静息、除极、去极化、复极及静息这一变化中,从而产生相应的

2、电位变化。这一变化中,从而产生相应的电位变化。两个状态、两个过程两个状态、两个过程二、原理二、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三个概念三个影响因素三个概念三个影响因素)定义一:定义一:心肌细胞除心肌细胞除极复极过程中极复极过程中产生的电力,具产生的电力,具有方向、大小和有方向、大小和极性,用带箭头极性,用带箭头线段表示,称为线段表示,称为心电向量心电向量(vector)。心肌细胞产生电流心肌细胞产生电流心肌细胞产生电流心肌细胞产生电流二、原理二、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心肌细胞排列各不相同心肌细胞排列各不相同二、原理二、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 各细胞的心电向量方向各细胞的心电向量方向朝向四面八方,可通过物理朝

3、向四面八方,可通过物理学合力的原则。学合力的原则。二、原理二、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定义二定义二在每一瞬间在每一瞬间的的除极过程中均有除极过程中均有大量的心肌细胞产大量的心肌细胞产生电活动,它们电生电活动,它们电量全力就形成该量全力就形成该瞬瞬间心电综合向量间心电综合向量。二、原理二、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定义二定义二瞬间心电综合向量。瞬间心电综合向量。每瞬间细胞每瞬间细胞数、向量方向、数、向量方向、电位变化也不电位变化也不同。同。二、原理二、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二、原理二、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这一瞬间心电综合这一瞬间心电综合向量。向量。二、原理二、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这一瞬间心电综合这一瞬间心电

4、综合向量。向量。二、原理二、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这一瞬间心电综合这一瞬间心电综合向量。向量。二、原理二、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这一瞬间心电综合这一瞬间心电综合向量。向量。二、原理二、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这一瞬间心电综合这一瞬间心电综合向量。向量。定义三:定义三:在一个心动周在一个心动周期中,除极按顺序期中,除极按顺序进行,所有每个瞬进行,所有每个瞬间心电向量形成了间心电向量形成了整个心脏的心电活整个心脏的心电活动,形成了动,形成了心电综心电综合向量合向量。二、原理二、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定义三:定义三:在一个心动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把各个周期中,把各个瞬间心电向量综瞬间心电向量综合起来,构成了合起

5、来,构成了心脏综合心电向心脏综合心电向量量。二、原理二、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二、原理二、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链接flash影响心脏电位强度的因素影响心脏电位强度的因素:(1)心肌细胞数(呈正比)心肌细胞数(呈正比)(2)电极位置与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电极位置与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3)电极方向与心肌除极方向所构成夹角夹角愈大,)电极方向与心肌除极方向所构成夹角夹角愈大,电位愈强)电位愈强)二、原理二、原理心电向量心电向量二二、原理、原理心电图概念心电图概念+-V+-心电心电图机图机+-什么叫心电图?什么叫心电图?二二、原理、原理心电图概念心电图概念心电心电图机图机+-心脏激动心

6、脏激动产产生电流生电流人体组人体组织织体表体表心心电图机处理(电极电图机处理(电极放大描记)放大描记)电电位变化(曲线图)位变化(曲线图)心电图心电图心电图概念心电图概念 心脏激动心脏激动产生电流产生电流人体组织人体组织体体表表心电图机处理(电极放大描记)心电图机处理(电极放大描记)电位变化(曲线图)电位变化(曲线图)心电图心电图-将电极安放在体将电极安放在体表任何两点,用导表任何两点,用导线与心电图机的正线与心电图机的正负两极相连,就可负两极相连,就可构成一个闭合电路,构成一个闭合电路,称之为称之为导联导联。三、导联三、导联V+-Vv(1)右上()右上(RA)(2)左上()左上(LA)(3)

7、左下()左下(LL)监护电极安放监护电极安放 心脏的电激动有序地传播心脏的电激动有序地传播,引起一系列电位变引起一系列电位变化,形成心电图上相应的波段,组成一个图形。化,形成心电图上相应的波段,组成一个图形。四、图形四、图形命名命名三波:三波:P P、QRSQRS、T T。三段:三段:PRPR、STST、TPTP三间期:三间期:PRPR、QTQT、RRRR(或或PPPP)*:J:J点点 U U波波P-PR-R四、图形命名四、图形命名QRSQRS综合波命名综合波命名根据其幅根据其幅度大小定:度大小定:Q Q或或q q、R R或或r r、S S或或s s 。快速阅读法:规则心率快速阅读法:规则心率

8、300150100756050五、心率五、心率快速阅读法:不规则心率快速阅读法:不规则心率心率心率=3=3秒钟秒钟R R数数2020五、心率五、心率心律失常心律失常ArrhythmiasArrhythmias一一、几点基础知识几点基础知识二二、常见心律失常常见心律失常一、几点基础知识一、几点基础知识、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生理特点心肌生理特点、心律失常定义心律失常定义、心律失常分类心律失常分类、相关相关ECGECG波段波段传导系统传导系统幻灯片 712心肌细胞具有:心肌细胞具有:1 1、自律性自律性 2 2、兴奋性、兴奋性 3 3、传导性、传导性 4 4、收缩性、收缩性 可见前三者与

9、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可见前三者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特殊心肌细胞特殊心肌细胞普通心肌细胞普通心肌细胞心肌细胞电生理心肌细胞电生理心肌电生理之一心肌电生理之一自律性自律性 自律起搏细胞自律起搏细胞:具有起搏功能具有起搏功能,不具有收不具有收缩功能其部位在缩功能其部位在:窦房结、冠状窦区、心房传导窦房结、冠状窦区、心房传导束、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等。束、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等。其其自律性高低自律性高低依次是:依次是:窦房结:窦房结:最高,最高,6010060100次次/分;分;房室交界区:次之,房室交界区:次之,40604060次次/分;分;希氏束以下:最慢,希氏束以下:最慢,

10、25402540次次/分。分。工作心肌细胞工作心肌细胞:具有收缩功能具有收缩功能,不具有起不具有起搏功能。搏功能。心肌细胞电生理心肌细胞电生理心肌细胞电生理心肌细胞电生理传导性:一处心肌细胞激动时能自动地向周围扩布,称为心肌的传导性:一处心肌细胞激动时能自动地向周围扩布,称为心肌的传导性。传导性。其中以浦肯野纤维及束支传导速度最快(其中以浦肯野纤维及束支传导速度最快(40004000mm/smm/s),),房室房室结传导最慢(结传导最慢(20-20020-200mm/smm/s )。)。心肌电生理之三心肌电生理之三传导性传导性窦窦房房结结结结间间束束房房室室结结希希氏氏束束束束支支心房肌心房肌

11、-收缩收缩-心室肌心室肌浦浦肯肯野野纤纤维维特殊心肌细胞特殊心肌细胞:普通心肌细胞普通心肌细胞:精彩联想精彩联想干群关系、各有分工、等级观念、关卡过滤干群关系、各有分工、等级观念、关卡过滤早搏性质:主动、提早、快速早搏性质:主动、提早、快速逸搏性质:被动、延迟、缓慢逸搏性质:被动、延迟、缓慢心律失常定义心律失常定义 正常人的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并正常人的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并按正常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如按正常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如果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或果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或/和传导异常,和传导异常,则称之为心律失常。则称之为心律失常。简单地说就是心脏冲动的频率、节简单地说就

12、是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激动顺序、传导速度与传律、起源部位、激动顺序、传导速度与传导路径的发生了异常。导路径的发生了异常。心律失常分类(心电图分类法)心律失常分类(心电图分类法)、P P波波、QRSQRS波波、P PR R间期间期、R RR R(P PP)P)间期间期与心律失常相关的心电图波段与心律失常相关的心电图波段(key)宽窄快慢早晚齐乱二、二、常见心律失常常见心律失常 正窦正窦 窦速窦速 窦缓窦缓 窦不齐窦不齐1 1、P P 窦性窦性P P波波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2 2、P PR(s)R(s)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3 3、HR(HR(次次/分分)60-1006

13、0-100 100 100 60 60 -4 4、RRRR间差间差 0.10.12s2s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0.10.16s6s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正常窦性心律(正常窦性心律(正常窦性心律(正常窦性心律(normous sinus rhythm)normous sinus rhythm)normous sinus rhythm)normous sinus rhythm)1 1 1 1、窦性窦性窦性窦性P P P P波波波波(P P P P、aVFaVFaVFaVF直立,直立,直立,直立,aVRaVRaVRaVR倒置)倒置)倒置)倒置);2 2 2 2、P-RsP-RsP-RsP-Rs;3

14、 3 3 3、HR60HR60HR60HR60100100100100次次次次/分。分。分。分。4 4 4 4、RRRRRRRR间差间差间差间差 0.12 0.12 0.12 0.12s s s s 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sinus tachycardia)1 1、窦性心律窦性心律2 2、HR100HR100次次/分。分。正窦正窦 窦速窦速 窦缓窦缓 窦不齐窦不齐1 1、P P 窦性窦性P P波波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2 2、P PR(s)R(s)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3 3、HR(HR(次次/分分)60-1006

15、0-100 100100 60 60 -4 4、RRRR间差间差 0.12 0.12s s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0.120.12s s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sinus bradycardia)1 1、窦性心律窦性心律 2 2、HR60HR60次次/分。分。正窦正窦 窦速窦速 窦缓窦缓 窦不齐窦不齐1 1、P P 窦性窦性P P波波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2 2、P PR(s)R(s)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3 3、HR(HR(次次/分分)60-10060-100 100 100 6060 -4 4、RRRR间差间差 0.

16、12 0.12s s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0.120.12s s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sinus arrhythmia)1 1、窦性心律窦性心律 2 2、R-RR-R间差间差0.160.16S S。大于0.16S 正窦正窦 窦速窦速 窦缓窦缓 窦不齐窦不齐1 1、P P 窦性窦性P P波波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2 2、P PR(s)R(s)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3 3、HR(HR(次次/分分)60-10060-100 100 100 60 60 -4 4、RRRR间差间差 0.12 0.12s s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17、 0.120.12s s正常正常窦速窦速窦缓窦缓窦不齐窦不齐快快慢慢 窦性停搏窦性停搏(sinus arrestsinus arrest)、窦性心律、窦性心律、较正常、较正常P PP P间期长的时间内无间期长的时间内无P P波发生,波发生,或或P P与与QRSQRS波均不出现,波均不出现,、长间期与窦性、长间期与窦性PPPP间期无倍数关系。间期无倍数关系。病窦综合征病窦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sick sinus syndrome,SSS)窦房结或周围组织病变,导致多种心律失常窦房结或周围组织病变,导致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其心电图表现:的综合表现。其心电图表现

18、:1 1、持续而显著的、持续而显著的心动过缓心动过缓(5050次分以下),次分以下),且并非药物引起;且并非药物引起;阿托品治疗无效。阿托品治疗无效。2 2、窦性静止与窦房阻滞窦性静止与窦房阻滞;3 3、慢慢快综合征快综合征:明显的窦缓:明显的窦缓+室上性快速心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律失常发作4 4、双结病变双结病变:病变累及房室交界区。窦性静止时,长时间病变累及房室交界区。窦性静止时,长时间不出现交界性逸搏,或同时出现房室结区传导障不出现交界性逸搏,或同时出现房室结区传导障碍。碍。期前收缩期前收缩 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激动,又称过早搏动或

19、提前发出的激动,又称过早搏动或早搏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发生机制:期前收缩发生机制:1 1、折返激动;、折返激动;2 2、触发活动;、触发活动;3 3、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其共同的其共同的ECGECG特点:特点:提前出现一个(或两个)异位节律。提前出现一个(或两个)异位节律。早搏根据发生的部位分房性、交界性、室性早搏根据发生的部位分房性、交界性、室性窄窄 宽宽室上型室上型QRS室型室型QRS期前收缩常用术语期前收缩常用术语 联律间期联律间期 代偿间歇代偿间歇 插入性早搏插入性早搏 单源性早搏单源性早搏 多源性早搏多源性早

20、搏 频发早搏频发早搏 二联律二联律 三联律三联律 R-on-T联律间期联律间期(coupling interval)(coupling interval)指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房性指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房性早搏的联律间期应从异位早搏的联律间期应从异位P P波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波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性P P波起点,而室性早搏则应从异位搏动的波起点,而室性早搏则应从异位搏动的QRSQRS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QRSQRS起点。如图起点。如图a aba代偿间歇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compensatory pause)指期前出现的异位

21、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称之。如图为长的间歇,称之。如图b b代偿间歇代偿间歇 完全完全:a+b=2a+b=2个正常心动周期个正常心动周期 不完全不完全:a+b2个正常心动周期个正常心动周期单源性早搏单源性早搏 指早搏来自同一异位起搏点或有固定的折返径指早搏来自同一异位起搏点或有固定的折返径路,其形态、联律间期相同。路,其形态、联律间期相同。多源性早搏多源性早搏 指在同一导联中出现指在同一导联中出现2种种或或2种以上形态及联律间期种以上形态及联律间期互不相同的异位搏动。如互不相同的异

22、位搏动。如联律间期固定,而形态各联律间期固定,而形态各异,则为多形性早搏。异,则为多形性早搏。频发早搏频发早搏 每分钟早搏次数多于每分钟早搏次数多于5 5次者。次者。二联律二联律 1 1次正常次正常+1+1次早搏,连续出现次早搏,连续出现3 3次次或或3 3次以上。次以上。三联律三联律 2 2次正常十次正常十1 1次早搏,连续出现次早搏,连续出现3 3次次或或3 3次以上。次以上。R-on-T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PVC)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PVC)premature ventric

23、ular complex,PVC)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PVC)1 1 1 1、提早出现的、提早出现的、提早出现的、提早出现的QRSQRSQRSQRS波前无波前无波前无波前无P P P P波;波;波;波;2 2 2 2、提早、提早、提早、提早QRSQRSQRSQRS波宽大畸形,时间波宽大畸形,时间波宽大畸形,时间波宽大畸形,时间 0.12 0.12 0.12 0.12s s s s3 3 3 3、T T T T波方向多与波方向多与波方向多与波方向多与QRSQRSQRSQRS主波相反;主波相反;主波相反;主波相反;4 4 4 4、代偿间歇完全。、代偿间歇完全

24、。、代偿间歇完全。、代偿间歇完全。无相关无相关P波波 宽大畸形宽大畸形 完全性完全性 提早出现提早出现交界性早搏交界性早搏交界性早搏交界性早搏(premature junctional premature junctional premature junctional premature junctional complexcomplex,PJC),PJC),PJC),PJC)1 1 1 1、提前出现的、提前出现的、提前出现的、提前出现的QRSQRSQRSQRS波群,形态与窦性者相同,其前无窦性波群,形态与窦性者相同,其前无窦性波群,形态与窦性者相同,其前无窦性波群,形态与窦性者相同,其前无窦

25、性P P P P波;波;波;波;2 2 2 2、出现逆行、出现逆行、出现逆行、出现逆行PPPP(.aVF.aVF.aVF.aVF、aVRaVRaVRaVR),),),),可于可于可于可于QRSQRSQRSQRS的前、中、后;的前、中、后;的前、中、后;的前、中、后;3 3 3 3、PPPPR R R R0 0 0 012s12s12s12s,R R R RPPPP0 0 0 020s20s20s20s;4 4 4 4、代偿间歇多完全。代偿间歇多完全。代偿间歇多完全。代偿间歇多完全。逆行逆行P波波 0.12S或或 正常形态正常形态 完全性完全性 RP0.120.120.120.12S S S S

26、3 3 3 3、可有心室夺获可有心室夺获可有心室夺获可有心室夺获链接窄窄宽宽 扑动与颤动扑动与颤动 扑动与颤动可发生在心房或心室,是一扑动与颤动可发生在心房或心室,是一种较阵发性心动过速频率更快的主动性异位种较阵发性心动过速频率更快的主动性异位心律。其电生理基础:心肌的兴奋性增高,心律。其电生理基础:心肌的兴奋性增高,不应期缩短,同时伴有一定的传导障碍,形不应期缩短,同时伴有一定的传导障碍,形成成环形激动环形激动及及多发微折返多发微折返。分类分类 心房扑动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atrial flutter,AFL)心房纤颤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

27、n,AF)atrial fibrillation,AF)心室扑动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VFL)ventricular flutter,VFL)心室纤颤心室纤颤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P F(250350次次/分)分)f(350600次次/分)分)P-R -QRS 一般正常一般正常 宽大畸形宽大畸形R-R(HR)规则规则 绝对不规则绝对不规则 AFL AF 房扑(房扑(AFLAFL)房内大折返环路激动房内大折返环路激动1 1、正常正常P P波消失,代之以波消失,代之以F F波,

28、其形态、大小、频率规则,呈锯齿波,其形态、大小、频率规则,呈锯齿状,其频率状,其频率 250350 250350次次/分;分;、aVFaVF最清晰最清晰。F F多不能下传,按多不能下传,按房室比例下传(房室比例下传(2 2:1 1或或4 4:1 1)2 2、RRRR常规则,即心室律规则常规则,即心室律规则3 3、QRSQRS形态多正常,呈室上型;形态多正常,呈室上型;P F(250350次次/分)分)f(350600次次/分分)P-R -QRS 一般正常一般正常 宽大畸形宽大畸形R-R(HR)规则规则 绝对不规则绝对不规则 AFL AF 房颤(房颤(AFAF)房内多个小折返环激动房内多个小折返

29、环激动1 1、正常、正常P P波消失,代之以波消失,代之以f f波,其形态、大小、频率极不规波,其形态、大小、频率极不规则,则,f f频率为频率为350600350600次次/分,分,V V1 1 联最清晰联最清晰。2 2、R-RR-R绝对不规则绝对不规则;即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即心室律绝对不规则;3 3、QRSQRS形态多正常,呈室上型,但振幅不一致形态多正常,呈室上型,但振幅不一致。窄窄齐齐乱乱室扑(室扑(VFLVFL)发生机制:发生机制:心室肌产生环形激动。心室肌产生环形激动。产生两个先决产生两个先决条件条件:(1)(1)、心肌明显受损,缺氧或代谢失、心肌明显受损,缺氧或代谢失常;常;(2

30、)(2)异位激动落在易颤期。异位激动落在易颤期。其危害性:其危害性:心脏失去排血功能。常不能持久,不是很心脏失去排血功能。常不能持久,不是很快恢复,便会转为室颤而导致死亡。快恢复,便会转为室颤而导致死亡。室扑(室扑(VFL)发生机制:发生机制:多灶性局部兴奋,完全失去排血功能。多灶性局部兴奋,完全失去排血功能。和都是极严重的致死性心律失常和都是极严重的致死性心律失常P -P-R -QRS-T 不正常,波幅大而规则不正常,波幅大而规则 不正常,小而不规则不正常,小而不规则 VFL VF 频率频率200500200500次次/分分频率频率200250200250次次/分分宽宽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

31、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一度一度AVBAVB1 1、P-RP-R间期间期0 02020s s;2 2、每个、每个P P波之后均有波之后均有QRSQRS波群;波群;3 3、QRSQRS形态一般正常。形态一般正常。二度二度AVBAVB表现为部分表现为部分P P后无后无QRSQRS波波分两型:分两型:、二度、二度型型AVB(莫氏莫氏型)型)、二度、二度型型AVB(莫氏莫氏型)型)二度二度型型AVB(莫氏莫氏型)型)文氏现象文氏现象 (1 1)P P波规律出现,波规律出现,PRPR间期逐渐延长,间期逐渐延长,直至直至

32、P P波后脱落波后脱落1 1个个QRSQRS波群,脱落后的第一个波群,脱落后的第一个P PR R最短,以后又逐渐延长,直至最短,以后又逐渐延长,直至P P波后再脱落波后再脱落1 1个个QRSQRS波,周而复始。波,周而复始。二度二度型型AVB(莫氏莫氏型)型)1 1、P-R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2 2、部分、部分P P波后无波后无QRSQRS波群;波群;3 3、P P波按比例下传,如波按比例下传,如4 4:3 3、3 3:2 2、2 2:1 1等。等。三度三度AVBAVB又称完全性又称完全性AVBAVB1 1、P P波与波与QRSQRS无关系,各有自己的规律;无

33、关系,各有自己的规律;2 2、PRPR不固定;不固定;3 3、心房率心室率;、心房率心室率;4 4、QRSQRS形态形态取决于异位起搏点的位置。取决于异位起搏点的位置。三度三度AVB室内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branch block,RBBB)左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以上有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以上有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RBBB):最常见最常见1 1、QRSQR

34、S时间时间001212s s;2 2、V V1 1或或V V2 2导联呈导联呈rsRrsR型或型或M M形,最具特征性;形,最具特征性;3 3、V V5 5、V V6 6导联呈导联呈qRS qRS 形,形,S S波宽阔而有切迹。波宽阔而有切迹。4 4、V V5 5、V V6 6导联导联T T波与终末波与终末S S波方向相反。波方向相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LBBB):1 1、QRSQRS时间时间001212s s;2 2、V V5 5、V V6 6宽大宽大R R波,顶峰粗钝或有切迹,其前波,顶峰粗钝或有切迹,其前 无无Q Q波,其后常无波,其后常无S S波;波

35、;3 3、V V1 1、V V2 2多呈多呈 QSQS或或 rsrs形,形,S S波宽大;波宽大;4 4、ST-TST-T方向与方向与QRSQRS波主波方向相反。波主波方向相反。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 1 1、PRPR间期间期0 01212 2 2、QRSQRS时间时间0 01111s s 3 3、QRSQRS起始有预激波(起始有预激波(deltadelta波)波)4 4、继发性、继发性ST-TST-T变化变化 主动、提早、快速主动、提早、快速主动、提早、快速主动、提早、快速被动、延迟、慢速被动、延迟、慢速被动、延迟、慢速被动、延迟、慢速逸搏逸搏 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发病基础为主要表现为

36、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发病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心肌某一部分缺血时将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心肌某一部分缺血时将影响到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并可在与缺血区相关响到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并可在与缺血区相关导联上发生导联上发生STTSTT异常改变。异常改变。病理过程病理过程缺血缺血-损伤损伤-坏死坏死 正常心室复极过程:正常心室复极过程:心外膜心外膜 心内膜心内膜 正常正常STTSTT 八八、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正常心室复极过程:正常心室复极过程:正常正常 心外膜心外膜 心内膜心内膜 正常正常T T波波 心内膜下缺血心内膜下缺血 心外膜心外膜 心内膜心内膜高耸高耸T波波 心外膜下缺血心外膜下缺血 心外膜心

37、外膜 心内膜心内膜 倒置倒置 T T波波 八八、心肌缺血、心肌缺血T内膜下缺血:内膜下缺血:T T波高大波高大八八、心肌缺血、心肌缺血T外膜下缺血:外膜下缺血:T T波倒置波倒置八八、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损伤型损伤型ECGECG改变:改变:主要主要为为STST改变改变抬高或压低抬高或压低心肌损伤时心肌损伤时STST向量从正向量从正常心肌指向损伤心肌。常心肌指向损伤心肌。1.1.心内膜下心肌损伤:心内膜下心肌损伤:心外膜心外膜 心内膜心内膜 STST2.2.心外膜下心肌损伤:心外膜下心肌损伤:心内膜心内膜 心外膜心外膜 STSTSTST向量向量STST向量向量八八、心肌缺血、心肌缺血STST段下移

38、的类型:段下移的类型:0.050.05mvmv1 1、水平型下移:、水平型下移:R R波顶点垂直线与波顶点垂直线与STST段的交角等于段的交角等于9090o o2 2、下斜型下移:、下斜型下移:R R波顶点垂直线与波顶点垂直线与STST段交角大于段交角大于9090o o3 3、弓背型下移:、弓背型下移:R R波顶点垂直线与波顶点垂直线与STST段交角小于段交角小于9090o oSTST段抬高段抬高八八、心肌缺血、心肌缺血STTSTT改变临床意义:改变临床意义:1 1、典型心绞痛:、典型心绞痛:ST ST、T T低平、双相、倒置低平、双相、倒置一过性一过性2 2、变异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S

39、T ST 、T T高耸高耸暂时性暂时性3 3、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ST ST、T T低平、双相、倒置低平、双相、倒置一过性一过性4 4、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ST ST 持续性且动态演变持续性且动态演变 冠状冠状T T波:冠心病患者波:冠心病患者ECGECG上出现倒置深尖、上出现倒置深尖、双肢对称的双肢对称的T T波,称之。其反映心外膜下心肌缺波,称之。其反映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或有透壁性心肌缺血。血或有透壁性心肌缺血。八八、心肌缺血、心肌缺血STTSTT改变常见鉴别:改变常见鉴别:1 1、器质性心脏病:、器质性心脏病:CHDCHD、心肌炎、心肌病心肌炎、心肌病2

40、2、电解质紊乱:低钾、高钾、电解质紊乱:低钾、高钾3 3、药物:洋地黄、奎尼丁、药物:洋地黄、奎尼丁4 4、心室肥厚:继发性、心室肥厚:继发性STTSTT改变改变5 5、束支传导阻滞:继发性、束支传导阻滞:继发性STTSTT改变改变6 6、预激综合征:继发性、预激综合征:继发性STTSTT改变改变7 7、早期复极综合征:非特异性、早期复极综合征:非特异性 注意:注意:ECGECG上上STTSTT改变只是非特异性心肌复改变只是非特异性心肌复极异常的共同表现,并非所有的极异常的共同表现,并非所有的STTSTT改变都是改变都是心肌缺血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肌缺血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ECGECG表现。

41、表现。八八、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AMIAMI)的定义的定义 指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指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坏死所致。地急性缺血、坏死所致。AMIAMI发生的相关因素:发生的相关因素:1 1、闭塞冠状动脉的大小;、闭塞冠状动脉的大小;2 2、闭塞的时间;、闭塞的时间;3 3、梗死前有无侧支循环形成;、梗死前有无侧支循环形成;4 4、缺血预适应。、缺血预适应。冠状动脉逐渐狭窄最终闭塞可以不发生冠状动脉逐渐狭窄最终闭塞可以不发生AMIAMI,因为已经建立

42、有效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因为已经建立有效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八八、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梗死AMIAMI的基本图形:三种的基本图形:三种1 1、缺血型改变:、缺血型改变:T T波改变波改变 内膜缺血:内膜缺血:T T 高耸、直立高耸、直立 外膜缺血:外膜缺血:T T 倒置倒置2 2、损伤型改变:、损伤型改变:STST抬高抬高 面向损伤区的导联出现面向损伤区的导联出现STST段抬高。段抬高。损伤型改变有两种学说:损伤型改变有两种学说:损伤电流学说损伤电流学说 除极受阻学说除极受阻学说3、坏死型改变:、坏死型改变:病理波病理波 坏死心肌细胞无电活动,无心电向量,而正常心肌仍照常除极,致坏死

43、心肌细胞无电活动,无心电向量,而正常心肌仍照常除极,致使产生一个与梗死部位相反的综合向量。最终于坏死区出现异常使产生一个与梗死部位相反的综合向量。最终于坏死区出现异常Q波波或或QS波。波。八八、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八八、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八八、心肌梗死、心肌梗死AMIAMI图形演变及分期图形演变及分期超急性损伤期超急性损伤期充分发展期充分发展期愈合期愈合期数分数分数日数日数周数周月月数月数月数时数时八八、心肌梗死、心肌梗死 急性前壁心梗急性前壁心梗V1V2V3V4V5V6avRavLavFI II III 八八、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急性前壁心梗超急性期急性前壁心梗超急性期八八、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八八、心肌梗死定位诊断、心肌梗死定位诊断典型典型AMI的的ECG特征包括三种:特征包括三种:1、病理性、病理性Q波;波;2、损伤型、损伤型ST段抬高;段抬高;3、缺血型、缺血型T波倒置。波倒置。非非Q波心梗的波心梗的ECG表现:表现:无病无病Q Q,普遍性普遍性STST段下移段下移0.10.1mvmv,但但aVRaVR导联(有时还有导联(有时还有V V1 1)STST段抬高,或有对段抬高,或有对称性称性T T波倒置。波倒置。八八、心肌梗死、心肌梗死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