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史互证法[文史“联姻”革新学法].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602124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文史互证法[文史“联姻”革新学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文史互证法[文史“联姻”革新学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文史互证法[文史“联姻”革新学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文史互证法[文史“联姻”革新学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文史互证法文史“联姻”革新学法 教材分析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文选自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此文在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基础上,呈现了宋朝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涉及的内容广义上属“文化”范畴,但又不同于教材中传统的讲科技、文艺、思想的文化史。这样的内容在以前各版教材中都没有出现过,是新课程的一种尝试。 学生分析 随着新课程的推动,学生们已不满意于老师无论多么生动的讲解,也不情愿机械式地参加老师组织的互动,进行“带着脚镣的舞蹈”,他们更希望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特性,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学设想 新课程的改变是广泛又深刻的,既有教材

2、内容的重新整合,也有对新学法的提倡,更注意学生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形成。这种改变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挑战,也创建了机遇。上这一课之前,我反复思索:如何学习以往教材中没有的新内容?如何让学生认同并亲近历史文化?如何展示学生的特性、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这一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宋代社会的风貌; 2感受宋代社会生活,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通过自己的整理和写作,彰显学生特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等情感体验。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引发爱好,创设情境 师:今日,我们上一节作文课。 生:(先惊异,后兴奋,大喊)好!(掌声) 师:写作的一般

3、过程是怎样的? 生:搜集素材一构思写作修改完成 师:那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些材料。 多媒体播放六年级课文清明上河图的配乐朗读,滚动展示清明上河图画卷。学生极仔细的看、听,因为六年级学过,特别熟识,带着似曾相识的美妙感觉在观赏。 师:听着优雅的乐曲和熟识的朗诵,看着精致的画卷,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我仿佛回到了宋朝,感受到汴京街头那喧闹的场面。 生:我感到自己就站在“虹桥”上,走在汴梁的大街上。 学生听到历史老师要上写作课,一下子有了爱好,表现特别高的学习热忱。紧接着的听、看材料,自然地将学生带人宋代都市生活中的情境之中。寓史于文,本课教学有了良好的开端。 二、感知课文。构思作文 师:那好,今日,就

4、让我们回到宋朝,感受那时人们的生活。下面,我们具体地了解宋代人在生活上的细微环节,为你的写作找到更多的素材。 学生阅读课文P5660,P76_-77。(优雅的音乐轻起) 通过上一个过程的爱好激发和情境创设,接下来的过程仍以写作为中心,让学生找素材。学生阅读是特别细致和仔细的,他们乐意为自己的作文积累更加具体的材料 师:刚才通过听、看、读,我们已经充分地领会了宋代人的生活景象。积累了足够的素材,现在我们该怎么做? 生:(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地喊)写出来! 师:好,那大家就构思写作。我们今日的作文,要留意下面几点。(出示写作要求) 1我是一个宋朝人,进行了一次游玩; 2我看到了宋朝人服饰、饮食、房屋

5、、交通及消遣和节日的特点; 3题目自拟。 学生起先构思、探讨、写作。老师针对“缠足”等概念,进行敏捷指导。 这一过程,学生对自己了解到的材料即课文主要内容的整理、加工和运用,自觉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自然地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加深了民族文化与学生的亲和力 其次课时 三、展示作品、享受胜利 师:上节课我们经过搜集材料和构思写作,已经完成了作文,这节课就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请大家观赏、评价。谁先来?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我! 老师随机地选取几位同学朗读作品并评价。 生:瓦舍见闻录走进瓦子,说书的、卖艺的、杂耍的,无所不有。我最喜爱蹴鞠表演。只见他们穿着绣罗的宽外套衫,系着锦带,进行

6、表演。他们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部位踢,而且球不离身,其技艺之超群,令人瞠目结舌。听说还有“球终日不坠”之说 生:这篇文章具体地描述了宋代瓦子的喧闹场面,中间穿插了宋代人服饰、饮食的描写,语言很精彩,还体现了他对足球的爱好。” 生:皇都游记早就听说京城小吃繁多,今日一见,果真名副其实。有东坡肉、包子、宋嫂鱼羹、百味馄饨、茶、甜豆汤、木瓜汁等,各色小吃多达二百余种,但以羊肉、鱼肉为主 生:文章通过游记的形式,连贯地描写了宋代人生活中吃穿住行的特点,尤其是吃的部分描写特别具体,听得我直流口水。 生:元旦接近年关,店里的货物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有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颜真卿的真迹,还有不知名

7、的洋玩意儿 生:春节在宋代叫做“元旦”,文章对元旦之前人们打算过年的繁忙景象做了具体的描写。 生:文章没有写到宋代人“吃”和“穿”的特点。 师:大家还要看到,这篇文章运用了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里面有关手工业发展和对外贸易方面的内容。 生:汴河风光很多年轻的女子穿着轻而薄的衫裙,颜色最美的是如石榴花色的红裙。也有很多穿青裙的农家女,偶有穿狭身短袖短衣的农夫(评略) 生:游“虹桥”我穿上江浙绣鸟石榴丝绸袍,头扎蜀地丝巾,脚蹬薄底快靴,手把折扇,向虹桥而去”(评略) 生:清明的汴郊(略) 展示作品和评价的过程,也是展示自己特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里,学生将自己富有特性的语言和文字的作品宣读于众,赢得了

8、掌声,获得成就感。同时在听和评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我也感受到了新课程下学生欢乐成长的欣慰 四、巩固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略) 课后反思 学习完本课,我对历史学法有了新的感悟。 新学法要使学习成为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特性不断张扬的过程。这节课学生始终保持了极高的学习热忱,将自己置身于繁闹的宋代都市生活中,主动又轻松进行学习,调动了多种感官,自始至终,无论是听、看、读,还是写作和评论,都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供应材料并进行引导。 新学法更强调学问的发觉和综合运用。本课通过视频、图片、朗读、课本等不同形式呈现了大量分零散的信息,但在创设情境和明确目的之后,学生把依据自己的须要,

9、选择相关的内容,然后进行综合,重新整合成新的形式作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成了学问的发觉者、整合者、运用者,而不是学问的被动接受者。 新学法应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学科的综合发展。新的课程体系要求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突破学科内容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学问的“整体”面貌。本课采纳写作文的形式学习历史,文史“联姻”,寓史于文,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实现了学科的综合发展。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中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以往的历史教学太注意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面对以前教材中没有的新内容,须要老师创建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实现学生、学科、老师的共同发展。这是每个历史老师不行推卸的责任,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历史教学的不断进步。 (责任编辑:李雪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