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新.ppt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583789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新.ppt(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五章第五章第一节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资本的循环和周转v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运动,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运动,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运动,要深刻认识资本价值增殖的秘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运动,要深刻认识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还必须考察资本的流通。密,还必须考察资本的流通。v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流通过程中,首先详尽地分析了个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流通过程中,首先详尽地分析了个别资本的运动,即别资本的运动,即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揭示了过程,揭示了资本循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环周转规律。1.产业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的循

2、环产业资本是指投资于工业、农业、采掘业、交产业资本是指投资于工业、农业、采掘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工业工业农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1)(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销售销售阶段阶段为生产剩余价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值准备条件生产剩余生产剩余价值价值实现剩余实现剩余价值价值货币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商品资本购买购买阶段阶段生产生产阶段阶段阶段阶段 公式公式 职能形式职能形式 职能作用职能作用 (2)(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三种循环形式时

3、间上的继起性三种循环形式时间上的继起性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的并存性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的并存性空间上的并存性空间上的并存性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使其同时并存成三部分,使其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上商品资本三种形态上时间上的继起性时间上的继起性必须同时连续不断地顺必须同时连续不断地顺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变更它们的职能形式并变更它们的职能形式并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回到原来的出发点2.2.资本的周转资本的周转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

4、周转。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影响资本周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转的因素周转速度周转速度生产资本生产资本的构成的构成周转时间周转时间周转次数周转次数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流动资本 (1)周转时间: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有资本形式所经历的时间。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2)固定资本:指用于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3)流动资本:指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v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计算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是计算生产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也就是把生产资本

5、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式,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就能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简单应用: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1年中固定资本 1年中流动资本 +预付资本1年 周转价值总额 周转价值总额 中的周转次数 预付资本总额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带来的剩余价值量越大,反之则少。M=m v n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等于1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除以1年内预付可变资本量。M=(m vn)=m n3、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

6、资本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社会资本的再生产(1)(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个别资本个别资本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别资本的总和 社会资本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价值补偿实物补偿实物补偿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商品成部分如何通过商品出售以货币形式实现出售以货币形式实现价值价值(卖的出去卖的出去)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各个组成部分

7、转化为货币后,如何再购买到再币后,如何再购买到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和消费资料(买的回来买的回来)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价值构成价值构成c+v+mc+v+m实物构成实物构成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消费资料社社会会总总产产品品生产生产生生产资料产资料的第一的第一部类部类生产生产消消费资料费资料的第二的第二部类部类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基本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分为社会总产品分为 价值构成与实物构成价值构成与实物构成社会生产划分为社会生产划分为 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生产资料生产和

8、消费 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资料生产两大部类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使社会总产品中两大部类的产品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得到实现,因而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即(v+m)=c(v+m)=c可以引申出另两个公式:(c+v+m)=c+c (c+v+m)=(v+m)+(v+m)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样必须使社会总产品中两大部类的产品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得到实现,因而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9、这种比例关系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即(v+v+m/x)=(c+c)(v+v+m/x)=(c+c)可以引申出另两个公式:(c+v+m)=(c+c)+(c+c)(c+v+m)=(v+v+m/x)+(v+v+m/x)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资本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社会两大社会资本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社会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否则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否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生产过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产生

10、。剩的经济危机就会产生。结论:结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 1、经济危机的实质:、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生产相对过剩2 2、经济危机的根源、经济危机的根源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表现现为为3 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资

11、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第一阶段:危机第一阶段:危机第二阶段:萧条第二阶段:萧条第三阶段:复苏第三阶段:复苏罗罗斯斯福福新新政政第四阶段:高涨第四阶段:高涨美国近美国近3030年来财政年来财政债券收益债券收益走势走势 v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v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或决定阶段。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或决定阶段。大危机大危机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

12、不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得了利润利润的形态。的形态。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与与可变可变资本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的关系便被掩盖了。第三节第三节 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生产成本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k=c+v W=c+v+mW=k+m 生产成本对于资本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生

13、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W=k+p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m=m/v p=m/(c+v)两者的区别:见书本239页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4、不变资本的节省的状况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

14、利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这是剩余价值规律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这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按照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结论:结论: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 使利润趋于平均化使利润趋于平均化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 =剩余价值总量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平均利润 =预付资本预付资本 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 v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5、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变化和超额利润 1、生产价格形成后,商品交换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2、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围绕生产价格波动,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并不违背和否定价值规律。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排斥个别企业的资本家获得超额利润。第四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一、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职能资本形式,它是独立地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资本,它所执行的职能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二、商业资本的作用:1、有

16、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2、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3、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4、可以缩短流通时间。三、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的来源:商业利润的来源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第五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一、借贷资本:借贷资本的形成:借贷资本的本质: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二、利息的本质和来源: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其来源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三、资本主义银行及其职能:资本主义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银行充当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即贷款人和借贷人的信用中介,同时,银行还充当资本家相互之间

17、的支付中介。职能:1、吸收存款;2、发放贷款。银行资本:银行所掌握的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的总和。银行利润:银行的存贷差额减去业务费用就形成银行利润。银行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银行利润的来源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是通过剥削银行雇员的剩余劳动来实现的 四、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1、股份公司是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分散的货币资本而合资经营的企业。它是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经营组织形式。2、股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股票和股息 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股息是股票持有者按照股票的

18、票面额从股份公司利润中分得的收入。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股票控制额 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权力机构即股东会、经营管理机构即董事会、监督机构即监事会。股票价格 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价格取决于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两因素。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公式: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第六节 农业资本和地租一、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第一,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剩余价值分配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它建立在剥削具有人身自由的农业雇佣工人的基础上;第二,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即超额利

19、润。第三,资本主义地租体现着资本主义社会中三个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关系。二、地租:地租分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级差地租形成的源泉: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级差地租:由于不同地块的土地肥沃程度差别和地理位置差别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导致的级差地租。三、绝对地租:由于土地私

20、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包括租种劣等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称为绝对地租。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这种垄断使农业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绝对地租的源泉: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是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产业利润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商业利润利利息息银行利润银行利润地租地租v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一定程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

21、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点上,有着共同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的阶级利益。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六)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六)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v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v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v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