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国际比较教学提纲.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578801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教学提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教学提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教学提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国际比较教学提纲.ppt(7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四、参考书目四、参考书目1.贝弗里奇.贝弗里奇报告.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2.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埃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贝弗里奇报告影响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它是制度发展的经典著作,它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曾影响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被业内人士视为福利国家的奠基石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

2、ns),英国著名社会学家,1938年生,1969年受聘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19972003年任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院长并被誉为布莱尔的“精神导师”,2004年被授予“终身贵族”头衔。吉登斯在书中提出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全球世界主义秩序”理论。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1.提出“社会投资国家”取代“福利国家”2.提出“无责任即无权利”原则3.“工作福利”4.“积极的福利社会”书中大量使用“福利国家”、“福利体制”、“福利世界”等词。非商品化与福利国家紧密相联系,根据非商品化程度大小的不同,把福利国家的福利模式分为三种不同类型:1.“自由主义”福利体制(盎格鲁-撒克逊福利体制)2.“保守主义

3、”福利体制(欧洲大陆的合作主义福利模式)3.“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斯堪的纳维亚福利模式)导论导论 西方社会保障的发展轨迹西方社会保障的发展轨迹一、西方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二、西方现代的社会保障制度三、西方当代的社会保障制度一、西方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追溯社会保障的历史进程,我们大体可以把它划分为古代、现代和当代社会保障三个时期。早期或古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又经历了“慈善”和“济贫”两个阶段。1、古代的“慈善”活动2、“福利改革”与济贫制度1、古代的、古代的“慈善慈善”活动活动“慈善”一词在古希腊文中的含义是神对人的爱。古代社会保障是以“慈善”制度为特点的,这一过程从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产生一直延续到

4、封建社会末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互助共济的传统习俗的积淀,形成了世俗的慈善事业,继而宗教又把这种世俗的慈善活动纳入自己的宗教活动范围,作为实行宗教精神统治的物质基础之一,于是就有了宗教的慈善事业。2、“福利改革”与济贫制度中世纪末期,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开始解体。同时,连年不断的战争、欧洲大陆的天灾瘟疫、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民开始向城镇流动。这些乡村农民在摆脱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同时,也失去了土地,失去了传统的职业保障和生活保障。他们在城市形成为城镇贫民和城镇乞丐阶层,造成了日益增多的贫困现象和社会问题。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无产者的失业、伤残、疾

5、病、年老不能劳动等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面对社会上日益增长的保障需求,传统的以慈善为特征的社会保障机制只是杯水车薪,显得力不从心,迫切需要由国家出面介入,使救助行为成为政府的一项社会政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引发了欧洲最早的“福利改革”。(1)、法国“福利改革”(2)、英国“福利改革”(1)、法国的“福利改革”16世纪30年代起,法国开始进行福利改革。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由于农业歉收,法国农民拒交“什一税”,导致许多农民背井离乡,流入城镇。但是法国当时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还很低,无法容纳大量流入的贫苦农民,许多农民便流落街头,沦为职业乞丐,形成城镇贫民阶层,给法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

6、题。(2)、英国的“福利改革”英国16世纪也进行了“福利改革”。英国是工业革命的摇篮。16世纪,英国开始了“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的结果之一就是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并且聚集在城市中。大量的农村人口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产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他们在摆脱了土地束缚的同时,也失去了生活保障,失业、伤残、疾病、年老等等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为此,英国政府从抓救济贫民入手,于1530年至1597年间通付了13个有关处理流浪者的法案。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原有法案的基础上颁布了济贫法(史称旧济贫法)。该法案用征税的办法向圈地运动中流离失所的贫民实行救助,包括各教区负责

7、向居民和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用以救助无力谋生的人,并负责组织失业者从事劳动,安排孤儿当学徒等。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是以英国颁布新济贫法为起点的。新济贫法标志着现代社会救济制度的形成,它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初级形态。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真正形成是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确立与完形。具体内容:1、现代社会救济制度的形成2、社会保险制度的形成3、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1、现代社会救济制度的形成、现代社会救济制度的形成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济贫法(1834年)。自从英国实行圈地运动和走上工业化道路以后,贫民越来越多,日益增多的贫民聚集于

8、城镇,成为当时英国政府最感头痛的社会问题。贫民问题解决不好,可能会危及政府的统治秩序,导致社会动荡,阻碍方兴未艾的工业化进程。为此,英国政府于1834年颁布新济贫法。新济贫法对申请救助的贫民要进行严格的分类和考查,由于条件苛刻,以致于有些人宁肯饿死也不愿领取救济金,结果导致新济贫法难以推行下去。2、社会保险制度的形成以社会保险为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是19世纪末在德国首先发展起来的。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是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19世纪下半叶的德国,阶级关系复杂、政治流派繁多。工人阶级的力量相当强大,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势单力薄,在国内政治生活中表现得软弱无助。刚加入德意志帝国的各诸侯国,尤其是南部各邦离心

9、力非常强。从1883年到1889年,德意志帝国议会相继通过几项法令,1883年颁布了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保险法,从而完成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份比较完备的工人社会保障计划。3、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保障法的颁布,标志着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上任后立即建议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拨款5亿美元资助各州实行劳动救济和失业救济,后又建立民间工程局和公共工程局,希望通过“以工代赈”实施失业救济。其后,罗斯福总统在施政改革中逐步系统提出“安全保障社会化”的理论,强调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责。1

10、935年8月14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社会保障法,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典生效。1、发展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中期,被称为社年代中期,被称为社会保障发展的会保障发展的“黄金时期黄金时期”。社会保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是“普遍福利”政策的广泛实施和“福利国家”的纷纷出现。这说明社会保障从内涵上已扩展到以普遍福利型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三、当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2、发展的具体表现:(1)社会保障制度向普及化、全民化方向发展,全体国民普遍地享受到社会保障;(2)国家主管的社会保障项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在社会保障中占据了主体地位;(3)社会

11、保障内容和保障项目的全面化;(4)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攀升。3、发展的后果与影响:(1)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与繁荣;(2)扩大了社会平等与公正;(3)平衡了社会阶层的利益 。1、发展的标志福利国家的初步形式,首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其标志性事件是1942年,贝弗里奇向英国政府提交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这个报告对英国政府乃至西方各国实施“普遍福利”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贝弗里奇在报告中提出社会保障的三大原则:(1)普遍性原则;(2)政府统一管理原则;(3)根据需要的全面保障原则。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开始着手实行社会保障的国家化,以达到其更高程度的社会平等和更大程度的

12、经济平等的目标。此后,英国的社会保障在1942年通过的家庭津贴法基础上迅速发展。1946年通过了国民保险法、国民工伤保险法和国民保健事业法;1947年通过了国民救济法,这五项法案于1948年7月5日全面实施。至此,以社会福利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英国基本上建立起来,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全体公民“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福利国家”。由此形成的“福利国家论”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欧美等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步其后尘,纷纷宣布实施“普遍福利”政策,相继宣称自己建成了“福利国家”。2、发展的具体表现、发展的具体表现 表现之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普及化、全民表现之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普及

13、化、全民化。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化。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社会保障的面比较广1946年通过的英国的国民保险法与以往社会法的重大区别在于保险面广,囊括了失业、工伤、疾病、生育、死亡、孤寡、退休等方面,几乎每个英国公民都可以享有社会保障。二战以后,西德政府制定的社会保险也是接近全民性的,与俾斯麦时期的社会保障法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仅以健康保险为例,全国人口的90%都享有国家健康保险,而其余10%的人口则享受私人保险。(2)社会保障成为公民应享有的权利贝弗里奇在他的“社会保障及有关服务”的著名报告中就强调全民保障的原则,其中特别强调两点:一是主张国家公民享有平等的社会权利,主张由国家为每个

14、公民,不分贵贱高低,提供起码的生活保障。二是主张社会公民承担社会义务的平等,即所有参加保险的人,不分贫富,都将支付同等数量的保险金。表现之二:国家主管的社会保障项目得到了表现之二:国家主管的社会保障项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在社会保障中占据了主体长足的发展,国家在社会保障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地位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政府就开始统管一些关键性的工业企业以保证军队的需要。战争中大批参军应战的士兵成了国家雇员。战后伤残人员的安置,阵亡战士家属的抚恤,都成为国家的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发表贝弗里奇报告强调:(1)建议政府要统一管理保障项目;(2)建议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实施社会保障措施;(3

15、)社会要保证使人民免遭贫困、疾病、愚昧、肮脏和失业之苦等。表现之三,社会保障内容和保障项目的全表现之三,社会保障内容和保障项目的全面化面化 有些国家设立的保障项目达几十种之多。西欧各国还纷纷设立各种补助和救济项目,其中包括孕妇补贴、产妇补贴、幼儿补贴、学童补贴、住房补贴、低收入家庭补贴、寡妇补贴等等,不一而足。号称要“从摇篮到坟墓”实行全面保障。战后,美国的社会保障措施也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到60年代,美国各种保障项目约有300多种。表现之四: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攀升 社会保障制度沿着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的台阶不断向上攀升。社会保障内容产生“质”变化,由过去以“济贫”为主社会保障转向今天以“福利

16、”为主社会保障。由于战后西欧各主要工业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使得原来主要是解决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的社会保障,转而变成如何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问题。西欧许多国家由于经济繁荣,已有能力用“福利保障”代替“济贫保障”。3、发展的后果与影响(1)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与繁荣由于社会保障有效地调节了收入分配关系,平衡了社会利益结构,稳定的社会秩序,推动西欧各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战后西欧各国的经济繁荣。战后西欧大多数国家年经济增长率都在3-5%之间,工业发展的年增长率超过6%,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上升。(2)扩大了社会平等与公正由于社会福利的全民化,西欧各国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在社

17、会政治权利上不断趋于平等。(3)平衡了社会阶层的利益对于在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哪些社会阶层获得的利益最多,由于统计的方法不同,结论也不一样。四、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四、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一)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其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其面临的突出矛盾面临的突出矛盾(二)(二)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一)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其面临的突出矛盾(一)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其面临的突出矛盾二战结束以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并向高水平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形成了以高福利为特征的强大社会保障网

18、络。这种“普遍福利”的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但是当这种社会保障超过经济承受能力时,就显现出它自身的固有弊端。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石油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出现了“滞胀”,导致失业率和财政赤字大幅度上升,福利国家先后陷入困境,出现了所谓“福利病”现象,其最集中地体现在高额的社会保障支出超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窘象。这些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所暴露出来的弊端这些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削弱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导致经济长期处于“滞胀”和缓慢增长状态 在许多西欧国家,社会保

19、障费用在劳动力成本中的比重很大。如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瑞典等国,社会保障费用已占劳动力成本的 25%-30%;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失业率已达10%左右。西欧经济长期处于“滞涨”和缓慢增长状态。早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欧经济“滞涨”的迹象已有所表现。从1973年底石油危机爆发、1974-1975年西方国家爆发了深重的经济危机以来,西欧经济结束了持续20多年的大发展时期,转入一个“滞涨”和缓慢增长的时代。经济增长速度普遍大幅度下降,通货膨胀严重,失业人数剧增,对外贸易显著减慢,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四高”(高失业、高赤字、高负债、高通货膨胀)现象如幽灵一样紧紧纠缠

20、着西欧各国。2 2、导致国家财政负担沉重,政府对承担庞大、导致国家财政负担沉重,政府对承担庞大社会保障网感到力不从心社会保障网感到力不从心 由于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严重,企业和政府的收入不断下降。同时,由于失业和贫困者增多,社会保障开支必然随着增加,其结果导致西方各国的社会保障开支迅速膨胀,成为西欧各国经济和财政的沉重负担。特别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先进、昂贵的医疗设备的采用,医疗保险开支惊人地增长(见表1)。表1、法国1980年部分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GNP和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资料来源:社会保障初论,徐放鸣等,中国财经出版社1988年版 国国 别别人均人均GNPGNP占占GNPGN

21、P比重比重占中央财政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支出比重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瑞瑞 典典德德 国国丹丹 麦麦法法 国国奥地利奥地利1488214882133041330412964129641213712137102881028832.032.023.823.826.926.926.826.822.422.448.548.550.450.441.341.344.444.445.545.5表2、西欧部分国家福利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资料来源: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苏振芳:社会保障概论第50页。英国英国法国法国联邦德国联邦德国荷兰荷兰丹麦丹麦19721972年年16.716.719.419.

22、422.722.723.123.121.021.019811981年年23.523.527.227.229.529.531.731.729.329.3图表3、西欧国家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调研1984年8月20日 瑞典瑞典挪威挪威荷兰荷兰法国法国意大利意大利19791979198119811983198349.549.551.251.250.750.745.745.748.648.646.646.645.045.045.045.047.047.041.141.142.742.744.144.130.530.539.439.439.939.9爱尔兰爱尔兰西德西德芬兰

23、芬兰瑞士瑞士比利时比利时19791979198119811983198333.033.037.837.840.640.637.537.537.437.437.237.235.035.036.836.836.536.531.131.130.630.630.930.9(1982(1982年年)45.645.645.245.246.646.6(1982(1982年年)(1)国家机构庞大,雇员过多,官僚主义严重,效率低下,浪费过大。(2)由于有些具体规定不合理而造成各种漏洞。如法国医院的预算是由一年中病床使用率来决定的,因而医生就有意使病人延长治疗时间,这样,造成国家在保健开支上每年要增加15-20%

24、。(3)办事人员利用职权徇私舞弊。许多人为了享受社会福利,总是想方设法少报收人,争当“穷人”,千方百计偷税漏税。3 3、国家主导的管理体制僵化,效率低,成本、国家主导的管理体制僵化,效率低,成本高,不能适应社会变化高,不能适应社会变化(二)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二)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典型的观点有以下两种:观点一:认为必须用“选择性”的社会安全网制度,去取代建立在“广泛性”基础上的全民福利制度。观点二:认为必须实施“工薪者基金”的社会保障措施。西欧各国政府在实际的改革中,并没有选择这两种观点中的任何一种,更没有放弃“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模式,而是采取现实主义的稳步推进策略,

25、在原有的制度框架内开源节流。其具体思路是:扩大社会保障基金来源,改革社会保障付费办法,扩大就业以增加社会保障费源与减少社会保障支出,对社会保障的实施办法进行结构性改革以降低管理成本和减少浪费。1、提高个人缴费上限,征收社会保障税,扩大社会保障经费来源2、改革社会保险给付制度,节约社会保障经费3、扩大就业,增加社会保障费用的收人4、改革养老保险制度,降低政府风险5、对社会保障的实施办法进行结构性调整社会保障改革的两种典型观点主张社会保障改革的两种典型观点主张1、用“选择性”的社会安全网制度取代建立在“广泛性”基础上的全民福利制度 这种观点是1983年7月,由英国泰晤士报提出来的,其立足点是把社会

26、保障局限于只帮助“真正贫困者”层次,因此,必须限制现在所有公民已经取得的福利,不再实行建筑在“广泛性”基础上的社会福利计划。但反对者认为,以“选择性”代替“广泛性”是一种历史的倒退。2、实施“工薪者基金”的社会保障措施 1983年10月由瑞典提出来的,其基本观点是:工薪者基金的来源是增收两项企业税:一项是20%的超额利润税;另一项是0.2%的工资总额税。基金主要用于投资,所得利润的3%作为职工养老金,以补充国家养老金。这种观点认为,设立这一基金有利于增加资本积累,加强生产性投资,从而增加社会就业,减少通货膨胀,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缓和劳资矛盾。社会保障改革措施1、提高个人缴费上限,征收

27、社会保障税,扩大社会保障经费来源扩大社会保障经费来源主要是两种途径:一是提高雇主和雇员有缴费率,取消个人的缴费上限,二是征收社会保障税。提高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率是许多国家的选择。例如,德国提高了养老保险缴费率,法国在1993年提高了综合社会保险费率。提高或取消个人缴费的上限,也是西欧许多国家先后采用的办法。为了增加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收入,有些国家还对某些保险项目彻底取消了缴费上限,即在限额以上的工资要全部按照百分比缴纳社会保险费。征收社会保障所得税,以弥补社会保障经费的短缺。1981年至1985年间,征收社会保障所得税的国家主要有: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等。基金征收途经有如下几个方面:(1)从退

28、休金征收所得税。(2)从残废补偿金和提前退休金超过一定限额的部分征收所得税。(3)从其他途径征收所得税。2、改革社会保险给付制度,节约社会保障经费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措施有:(1)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2)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降低支付水平。(3)改革养老金调整方法。在失业保险方面的措施有:(1)限制领取失业保险的期限。(2)延长领取失业保险的等待期。在医疗保险方面改革措施有(1)引入竞争机制。(2)改革住院医疗办法。(3)改革药品付费制度,节省医疗保险开支。(4)病人承担部分医疗费。(5)改革病假补助办法。3、扩大就业,增加社会保障费用的收入为了面对失业津贴越优惠,失业率反而居高不下,使平均失业

29、时间延长,社会保障负担日趋沉重情况,许多发达国家将工作重点从失业救济转向就业援助,转向以再就业为龙头的新思路。在促进再就业的方法上,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比较完善,所以,它们将培训作为主要措施。同时,政府出台一些措施,鼓励企业雇用失业者。例如,提供政府补助,降低企业为新雇用失业人员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等。4、改革养老保险制度,降低政府风险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是从政府负担养老保险转向个人储蓄式的个人账户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多由私营机构经营。虽然不同国家在这方面的步伐快慢不一,但都在朝着这一方向进行改革,趋势明显。养老保险制度变革的另一内容,是从给付确定制(defined benefit)向缴费确

30、定制(defined contribution)转变。给付确定制与缴费确定制所谓给付确定制,是指雇员未来领取养老金的待遇标准,在其就职期间已经确定,如事先规定退休时按照退休前工资报酬的一定百分比领取退休金。所谓缴费确定制,是指雇员在退休时能领取多少退休金完全取决于雇员和雇主对基金的缴纳水平以及基金的增值状况。5、对社会保障的实施办法进行结构性调整20世纪70年代初,通货膨胀席卷整个西方世界,严重地削弱了社会保障金的实际购买力,引起广大社会保障金享受者的强烈不满。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国家相继通过议案,实行“社会保障金自动指数化”的制度,即社会保障金随物价、工资或生活费用指数进行调整,以维持实际购买

31、力。由于通货膨胀的势头持续不减,各国不得不进一步加快了社会保障金的调整频率。五、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转型五、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转型(一)全面转型(一)全面转型(二)转型思路(二)转型思路1.全面转型全面转型20世纪世纪90年代进入全面转型时期。年代进入全面转型时期。第三条道路这个名称最早于1900年代庇护十一世提出,他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也不合适,希望找到走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中间的“第三条道路”1938年,英国保守党代表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写了一本名为中间路线(The Middle Way)的著作,其后他在1957年至1963年就任英国首相也是套用这个政治理念来管

32、治英国。在1960年代,著名的捷克经济学家奥塔塞克(Ota Sik)对理论化整套第三条道路作出重大的贡献。率先提出“第三条道路”主张的是美国总统克林顿。1992 年,在美国进行的总统选举中,克林顿以“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为竞选主题,采用一种灵活、实用的中间派立场,取代民主党人长期坚持的僵化信条。他的主张使他获得了美国“激进中间派”的称号。1.“第三条道路”思潮理论基础的提出 在英国,1994 年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的安东尼吉登斯出版了超越左与右一书。对以苏联社会主义为代表的现实社会主义和西欧左翼政党的社会民主主义进行了批判,对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批评,试图摆脱左与右的对立而建构一种既包

33、含左也包含右的独特的思想体系。1990年代,撒切尔政府和罗纳德里根政府,将经济上缓和管制、个人主义以及全球化等理念融合进主流的左翼思想,许多政治家倾向于用“第三条道路”来形容这种新政。而这个名称也经常被作为新自由主义社会经济政策的别称。曾任英国首相的工党领导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受到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纪登斯(Anthony Giddens)影响,他在竞选期间以“第三条道路”作出竞选口号,结果使工党在野18年后,终于在1997年赢得了大选,重新上台,故他被视为体现“第三条道路”理念的表率者。布莱尔使用“第三条道路”来描述自己的政治哲学 从 1995 年开始,英国工党主席布莱尔在公开场

34、合频繁使用“第三条道路”来描述自己的政治哲学,表示工党要超越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建构新的思路。1997 年,布莱尔竞选首相成功。于是,“第三条道路”成为新政府的口号。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1998 年 5 月,吉登斯又出版了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一书,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和阐明了工党的新思路。第三条道路:新世纪的新政治 1998 年 9 月,布莱尔出版了第三条道路:新世纪的新政治,详细阐发了工党的执政思想。认为“中间的和中左道路的基本价值观念”是指“团结、社会公正、责任和机会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念”。德国“第三条道路”的总设计师 几乎在布莱尔出书的同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候选人格

35、哈德施罗德竞选总理成功。他打出了“新中派政策”的旗号,加入了风行于欧美政治舞台的“第三条道路”的大合唱。施罗德因之被世人称为“德国的布莱尔”、德国“第三条道路”的总设计师。欧洲新道路 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1998 年 11 月 22 日,欧元区 11 个由社民党人执政的国家共同签署了名为欧洲新道路的文件,从内容来看带有明显的布莱尔倡导的“第三条道路”的色彩。“第三条道路”思潮成为西欧各种思潮的主流。在布莱尔的影响下,西欧其他社会党、社民党也提出了类似的第三条道路主张:法国的若斯潘(共产主义与绝对自由主义之间的民主社会主义);意大利的普罗迪、瑞典的佩尔森、丹麦的拉斯姆森,都成为第三条道路的热

36、心支持者和鼓吹者。第三条道路主要内容为:在社会民主主义的基础上,肯定自由市场的价值,强调解除管制、地方分权(非核心化)和低税赋等政策。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德国总理格哈特施罗德以及西班牙总理萨帕特罗等人的政策就体现了“第三种道路”的核心理念。在比尔克林顿领导下的美国参议院中间党派,强调政府在财政上的保守、用一系列所谓“工作福利”的政策来代替旧有的“高福利”政策以及对于自由市场的维护功能。但是同时,这些政治家避免将自身与纯粹的“自由放任主义”经济学和其他自由主义相混同。2.转型思路“福利多元主义”、“混合经济”、“从福利国家到福利社会”积极福利社会投资国家总结1.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轨迹?2.每一阶段呈现什么特点?3.你怎样看待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