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监测指南精选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6578616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精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精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麻醉监测指南精选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临床麻醉监测指南第一页,本课件共有29页(一)前言临床麻醉学是最具风险的医学领域之一.研究显示麻醉期间未及时全面地 监测患者是围术期麻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10%)之一.我们没有任何策略可以保证麻醉科医师完全防止麻醉或手术的不良后果,但是麻醉科医师可以通过 加强监测,针对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来减少不良反应或意外事件的发生.美国麻醉学医师协会(ASA)于1986年首先制定了麻醉期间的监测标准,此后全球 各国麻醉学会都结合自己国家的国情制定了相应的监测标准或监测指南,并多次 进行修改.为了提高中国临床麻醉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减少麻醉意外的发生,降低 麻醉死亡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组参考

2、其他国家麻醉监测标准或指 南,结合当前我国经济条件,医疗设备现状和麻醉科医师队伍结构制定临床 麻醉监测指南.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9页(二)临床麻醉监测指南 鉴于中国各级医院麻醉科监测设备配备参差不齐,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专家组提出的监测指南将成为医院科室建设和评定的参考标准;本指南适用于 全身麻醉,区域阻滞,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监测管理以及术后恢复等所有麻醉科 医师参与的临床麻醉活动.第三页,本课件共有29页一临床麻醉监测指南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29页附注:(1)监测基本要求和基本监测是完成每个麻醉必须做到的;(2)本标准暂不适 用分娩镇痛和疼痛治疗;(3)在转运,搬动过程中或急救现场或监测仪

3、器出现故障时持续监 测可允许有短时间的中断.麻醉患者从手术(监测)床搬到转运床时,麻醉科医师的首要职 责是保护患者的头颈部和维护气道通畅;(4)某些临床麻醉过程中,麻醉科医师可以进行补 充监测或采用其他可靠的监测手段来替代基本监测,例如体外循环期间采用血气分析替代常 规通气,氧合监测;(5)任何监测设备和设施都不能取代麻醉科医师的临床观察和判断.第五页,本课件共有29页(三)麻醉期间生命体征监测第六页,本课件共有29页一 麻醉科医师1,在麻醉管理过程中,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监测麻醉,静脉局部麻 醉以及体外循环期间,要求具有执业资格的麻醉科人员在岗.2,麻醉科医师交接班过程应有足够的时间,接

4、班麻醉科医师须充分了解进行 中的麻醉和患者的病情,必要时应将相关情况记录在案.3,特殊情况(例如另外的患者需要紧急抢救或更换氧气气源等)麻醉科医 师可以暂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医师监护患者;必要时麻醉科医师可以要求手术 医师暂停手术操作.第七页,本课件共有29页4,在一些存在明显对麻醉科医师有害因素的条件下(如放射线),麻醉科医师可以间断地在安全的可视距离内监测患者.5,麻醉科医师在麻醉前必须确保麻醉设施和基本监测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报警功能),必须了解影响监测设备正常工作的常见原因,合理解释监测参数,综合分析监测结果,并确保一旦需要,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监测设备.麻醉科医师对监测数据产生怀

5、疑而又无法解释时,应更换另一台监测设备进行监 测.及时维护和更新麻醉设施和监测设备是管理机构的责任.手术室内必须配有 呼吸囊以备不时之需.第八页,本课件共有29页 二 基本监测在麻醉期间,所有患者的氧合,通气,循环状态等均应得到连续的监测评估,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正常.第九页,本课件共有29页1 氧合氧合监测的目的是保证患者组织器官氧供正常.(1)吸入氧气浓度麻醉期间,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吸入不同浓度的氧,必须保证供气源正确.第十页,本课件共有29页(2)脉搏血氧饱和度 低通气,气道梗阻,循环异常,设备故障等最终会引起机体缺氧.麻醉期间,麻醉科医师必须认真观察患者皮肤,指甲或

6、粘膜颜色以及手术野 血液颜色来判断患者氧合状态,必须持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使用SpO2 监测仪时,应开启脉搏音和低限报警功能.血氧含量与血色素和血氧饱和度密切相关,SpO2通常能及时,可靠地反映机 体的氧合状态.成人SpO2正常值95%,SpO2 90%94%为失饱和状态,90%为低 氧血症.吸入氧浓度过低,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肺内分流量增加,循环功能 障碍等均可导致低氧血症.如果没有合适的部位放置指夹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建议选用膜贴式脉搏 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如也没有膜贴式脉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必须加强临床观察,并间断进行动脉血气体分析.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29页2 通气(1

7、)所有麻醉患者必须观察胸廓运动和呼吸频率,全麻患者还需观察呼吸 囊运动,听诊呼吸音,评估气道是否通畅,通气是否正常;(2)机械通气时,必须连续监测气道压,潮气量,呼吸频率,并使报警(包 括气道高压,低压报警)功能正常.建议采用声光联合报警.正压通气时,气道3压不宜低于 10cmH2O(防止通气不足或通气管路漏气);不能高于 35cmH2O(防止压 力性肺损伤).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29页3 循环(1)所有麻醉患者必须从麻醉前到离开手术室或检查室时均应连续监测心电图,观察心率,心律和心肌是否缺血;(2)所有麻醉患者,可触诊脉搏,听诊心脏,通过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观 察脉搏波形来协助判定循环容量;(

8、3)所有麻醉患者必须进行无创血压监测,测量间隔时间不超过 5min.低 血压(通常收缩压180mmHg)反映麻醉过浅,容量超负荷或高血压病等.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29页三 扩展监测长时间,复杂大手术及高龄和高危患者手术时应该使用扩展监测,以保证手 术患者围术期的各器官功能正常和内环境稳定.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29页 1 体温(1)在预期体温可能出现明显改变或怀疑体温已经发生明显改变的长时间 体腔暴露或失血量较大需大量快速输血输液手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低温 麻醉,热灌注治疗等情况下,必须进行体温监测;(2)新生儿体温变化快,婴幼儿体温调节不健全,对长时间小儿手术和高 龄患者手术必须进行体温

9、监测,并采取保温措施;(3)对有恶性高热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必须进行体温监测;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29页(4)全麻术中温度测定:最常监测食道和鼻咽温度,其与大脑温度接近;监测膀胱和直肠温度可用于反映低灌注器官的温度,利于椎管内麻醉及镇静患者 使用,但要注意导尿,膀胱冲洗及直肠内粪便的影响;皮肤是最常用的监测外周 温度位点,休克患者中心体温与外周肢端皮肤温度差值对判断休克严重程度有帮 助.中心体温的正常范围是 36.837.2,除非临床需要人工低体温,手术 中的中心温度不应低于 36.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29页2 尿量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及内脏器官灌注(与有效血容量和微循环有关)情况.术中尿量应

10、维持在 1.0 mL/kg/h 以上,必要时测定尿比重,了解肾脏功能.长时间,复杂手术,失血量较多手术,高危和高龄患者手术须行尿量监测.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29页3 有创动脉压通常经桡动脉置管,也可以经足背动脉置管测定有创动脉压,能实时了解动 脉血压变化,也可以了解心肌收缩力和外周血管阻力,动脉压力波形随呼吸的变 化情况有助于判定血管内容量.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29页 4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 全麻患者应连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02),当采用 PETC02 监测时,应 确保报警功能处于功能正常状态.PETC02 的正常值为 35mmHg45mmHg,PETC02 监测 和呼吸 C02

11、波型可用来评价整个气道及呼吸回路的通畅情况,通气功能,重复吸 入情况及循环功能.必要时测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帮助判定通气功能.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29页5 中心静脉压临床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用来评估循环血容量及右心功能.对于危重患 者,各类心血管手术及心功能受损的患者,嗜铬细胞瘤手术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显 著或失血量较大需大量快速输血输液的患者,须行 CVP 监测.CVP 正常范围为 4-12cmH2O(39mmHg),小于 4cmH2O(3mmHg)表示循环血容量 不足,大于 15cmH2O(11.25mmHg)提示右心功能不全或容量超负荷.测定 CVP 应注 意及时完成零点校正,CVP

12、的动态变化比单次测定值重要,必要时进行容量负荷试验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29页6 失血量监测机体正常的血容量对维持生命至关重要.外科手术时难免会有血液丢失,围 术期机体失血量的评估极为重要,是围术期临床监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29页(1)失血量的评估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29页(2)失血量的测定 麻醉科医师监测失血量应根据患者术前的整体状况(包括年龄,性别,肤色,口唇颜色),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 MAP,HR,SpO2,尿量)及其 Hb,Hct,血糖,凝血功能,电介质及其他特殊监测(CVP,SV,CO,EDV,PAWP,SVV,pHi)的结果等多方面进行失血量的综合评

13、估.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29页7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监测术中多次给予大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患者,特别是肝,肾严重疾患及重症肌6无力患者,神经外科,显微外科等要求绝对无体动的精细手术,需要拔出气管内 导管但不宜用拮抗药或存在电解质失衡患者以及手术结束无法确定肌松药肌松 作用已完全消退患者应进行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监测.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29页8 心排血量监测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是指心脏每分钟将血液泵至周围循环的血量(SVHR),可反映整个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如心脏机械做功,循环容量和外周 血管阻力,了解心脏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指导对心血管系统的各种治 疗,包括药物,

14、输血,补液等.心排血量测定有无创和有创监测两大类.对于重 要器官移植,复杂心脏手术或大血管手术和合并心脏功能障碍患者手术应进行心 排血量监测.静息 CO 正常范围是 4 L/min6L/min,心指数(心排血量/体表面 积)正常范围为 2.53.5L.min-1.m-2,SV 为 6090ml.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29页 9 脑功能监测人脑的功能是最复杂和最精密的.围术期监测脑功能状态是了解镇静深度 和意识状态,防止患者术中知晓及避免过深麻醉.目前临床上监测脑功能状态变 化是神经电生理监测,包括自发脑电和诱发脑电,如脑电图(EEG),定量化脑电 图(qEEG),双谱指数(BIS),脑电功率谱

15、(PSA),脑功能状态指数(CSI)以及 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等.双谱指数是目前麻醉中应用最广 的意识状态监测方法,BIS 以 0100 表示,BIS60 表明患者意识消失,BIS40 表示麻醉过深.其他与脑功能变化密切相关的脑部监测方法有近红外光谱(NIRS),脑氧饱和度(rScO2),经颅多普勒(TCD),有创和无创颅内压监测(ICP)等.脑功能监测参照 CSA 已经制定的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专家共识.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29页10 超声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食道超声(TEE)将超声探头置入食管内适当部位,从心脏的后方对心脏及 大血管进行连续,无创检查,可对心肌舒缩运动情况,瓣膜活动,瓣口大小,血 流速度与方向,心脏充盈情况和心脏内有无栓子等进行有效的监测.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29页11 其他监测包括肺动脉压监测(见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凝血功能监测及其他血液 生化监测等,根据临床需要必要时采用.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29页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2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