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美学第1章美学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574754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美学第1章美学基础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医学美学第1章美学基础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美学第1章美学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美学第1章美学基础知识.ppt(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美学基础知识 医学生为什么学美学?医学乃是一切艺术中最为卓越的艺术 希波克拉底2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3医乃仁术,仁者爱人,医学的至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统一。4一、美学史简介二、美学与相关学科三、美学的学科性质四、美学的学习方法五、美学的研究对象六、美的存在范畴及形态特征5一 美学史简介(既古老又年轻)美学之父?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 1750年出版 Aesthetics中国美学思想始于先秦 美与善、情与理、人与自然、认识与知觉的统一西方美学思想发源于古希腊6(一)美学是关于美的

2、科学 柏拉图 美本身是使美的事物之所以成为美的事物的根据,是无数美的事物共有的本质。美是难的7柏拉图区分了“美本身”(Beauty in itself)和美的事物8(二)美学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鲍姆嘉通(Baumgarten,1714 1762)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9鲍姆嘉通 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总是倾向于使用感性认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鲍姆嘉通把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科学”。人的心理活动分知、情、意三方面。两种认识形式(明确的理性认识、明晰的感性认识)10康德的继承和发展 真正为美学学科鉴定理论基础的是康德。因为康德从哲学的角度为审美判断确立的独立的原则(趣味判

3、断四原则)。11审美判断的无功利性 即审美判断与欲望满足无关,也没有利益的冲突,是超脱了任何利害关系的对对象存在无所欲求的一种快适感,强调了主体的自由性,无功利性。12无概念而普遍有效性 美是无概念的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美具有普遍有效性,但是他不是通过概念获得的。同时审美判断是主观的、感性的、当下的,不依赖于概念。13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凡“目的”总是与需要、利害相联系的,所以无目的,指审美既与伦理、功用、欲望无关,又无概念、逻辑等客观认识方面的目的,因而与任何特定的目的无关。14无规律的合规律性审美与口味不同,口味千差万别,各个民族有自己的口味,别的民族不适应,要适应也得过段时间。但在审美方面,

4、任何一个民族把真正美的东西拿出来,所有人都能接受,会都觉得它美,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15(三)美学即艺术哲学(黑格尔、谢林)脱离艺术实践抽象地寻找美,美是永远找不到的,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美最集中的反应在艺术中,艺术美是最高级的美,就是说,美和感性认识只有在艺术中才能得到最集中和最纯粹的表现,自然美不过是艺术的眼光审视自然的结果。16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7(四)中国美学思想儒家:仁为美 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墨家: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18庄子(约前369前286年):美建立在“道”的基础上,在于超功利的自然无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道体即美

5、”,“美即逍遥和自由”,“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19武举论美 无害为美。国语楚语:“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20近代中国美学的主要派别主观论主观论美学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他们主张,客观事物美不美全在于主体的主观感受。凡是能被人感觉到的美,就存在,凡是不能被人感觉到的就不存在。21客观论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22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 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23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派”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6、他认为,“美与善一样,都只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们都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24二 美学与相关学科哲学 历史看美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哲学的发展而逐渐成熟。美学要以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 美学和哲学研究的内容有共通之处。25心理学 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在解决美感发生的心理机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审美心理学成了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6三 美学的学科定位美学是一门研究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社会学科。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 美学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 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社会学科27四 美学的学习方法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坚持马

7、列第一义,古今中外要贯通。勤钻资料忌空论,放眼世界需外文。博学终须能守约,先打游击后攻城。锲而不舍是诀窍,凡有志者事竟成。28五 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观点: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的本质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表现活动29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代表:黑格尔他们认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美集中体现于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中,现实中有美,但艺术中的美是最经典的。30美的本质理论(Theory of beauty):代表人物:柏拉图代表性理论: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在比例和谐苏格拉底:美在适当、美在效用31美学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美的现象只存在于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之中

8、,没有这种审美关系,就没有美。重点是“关系”。然而,审美关系的本源是“审美活动”,没因怎么有果?32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表现活动代表人物:意大利现代美学家克罗齐美学是表现(表象、幻想)活动的科学,只有当幻想、表象、表现的实质被确认时,美学才会出现。33 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的审美活动:具体包括审美活动的起源、审美活动的经验形态、审美活动的本质和审美活动的形式呈现等。34六 美的存在形态及范畴(一)美的存在形态自然美 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自然界中自然事物的美 a.奇险美 b.壮丽美 c.幽静美 d.秀丽美35特点 客观性 形式感 联想性 易变性36社会美 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9、由人所组成的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各种制度、各种活动方式等之中的美。社会美又可分为:人的形象美、内在美、生产劳动美、社会变革美等方面。37艺术美 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作为人类美感物态化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内在心灵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表现,是最典型的美的存在形态 特点:直观性、协调性、典型性、情感性、独创性38科学美 自然界本身的美与和谐等特性在理论上的表现,包括理论美和实验美等,通常以理论美为主。特点:简洁性、对称性、新奇性、统一性39技术美 生产环境的美、劳动过程的美和劳动产品的美等方面。特征是通过对对象进行重新组合,使它们之间产生新的联系,从而在解决所面临的任务时产生一定

10、的质量效果。技术美学是应用美学的一个分支。40(二)美的范畴美的基本范畴,一般归纳为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等形态。41崇高崇高主要体现实践主体的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主体和客体在现阶段相冲突和对立的状态,并且在这一对立冲突中,显示出客体和主体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风雨雷电、火山地震英勇、豪迈、伟大、英雄主义42优美优美是美的比较普遍的表现形态阴柔之美、对称、比例、均衡43悲剧作为审美范畴中的悲剧,并不仅限于戏剧类型的悲剧,还存在于正剧、喜剧和小说、诗歌、绘画、雕塑、音乐、电影等其他艺术样式中,也广泛地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44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

11、,惟有“一个人遭遇不应遭遇的厄运”,才能达到这种效果。新生事物的悲剧性、旧事物的悲剧性、普普通人物的悲剧性45滑稽作为美学范畴的滑稽,亦可称为喜、喜剧、喜剧性。滑稽的本质特征是侧重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46美美是事物中使人产生愉快的当时的部分。其中的“愉快”,是人的舒服、满足、高兴、欢乐、愉快之类心情的缩略称,它包括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愉悦快慰在内47此定义表明,美之所指,是事物中的部分;事物中的任何部分,就其本身而言,无论怎么说都不可以称之为美,但是,当事物中的部分被人感受并使人产生愉快时,它就成为感受者的美了;美具有当时性,只存在于使人产生愉快的当时,是与感受者的愉快共存亡的:随愉快的产生而产生,随愉快的消失而消失。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