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成长的硬汉——《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形象分析.doc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6573312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苦难中成长的硬汉——《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形象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苦难中成长的硬汉——《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形象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苦难中成长的硬汉——《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形象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苦难中成长的硬汉——《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形象分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南 京 师 范 大 学 泰 州 学 院毕 业 论 文(设 计)(2019届)题 目: 苦难中成长的硬汉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形象分析 系 部: 人文传媒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师范) 姓 名: 周晓莉 学 号: 04150842 指导教师: 方紫云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务处 制5独创性声明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

2、方式标明。作者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声明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位办办理。作者签名: 日期: 摘要平凡的世界一书中塑造了硬汉孙少平坚韧、聪慧、的形象,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实现了走出双水村走向新城市的转变,在磨难中磨砺出自强意识和奋斗精神,在爱情苦旅中积淀人格品质,同时,孙少平的苦难的人生赋予了他鲜明的性格“烙印”,也进而成为他

3、实现精神归属感的重要缘由。本文通过对孙少平人物性格的分析来给予迷失在前进路途上的人们些许指引,因为孙少平的成长之路对如今正在成长或正面对苦难的人们有启迪之用,鼓励着他们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人生的价值。关键词: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人物形象 AbstractOrdinary World portrays the tough man Sun Shaopings tough, intelligent and image. Through his diligent hands, the protagonist realizes the transfo

4、rmation from Shuangshui Village to a new city, hones his self-improvement consciousness and struggle spirit in the hardship, and accumulates his personality quality in the arduous journey of love. Meanwhile, Sun Shaopings miserable life gives him a distinct brand of personality and also advances. An

5、d it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him to realize his sense of spiritual belong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n Shaopings personality, this paper gives some guidance to people who are lost in the way of progress, because Sun Shaopings growth road enlightens people who are growing up or facing hardship,

6、 and encourages them to pursue their ideals and dreams step by step, and realize the value of life through their own efforts and struggles. Key words: Ordinary World; Sun Shaoping; Character Image目 录摘要IABSTRACTII一、绪论1(一) 研究目的1(二) 研究方法1(三) 研究现状1(四) 研究意义1二、硬汉形象形成的外部原因2(一)所处的时代背景2(二)艰辛生活与求学历程2(三)书籍丰富其精

7、神世界3(四)对家庭的感恩造就丰盈心灵3三、硬汉形象的多重特征3(一)执着而勇敢3(二)自信而自强4(三) 宽容而善良4(四)开放与平等意识5(五)硬汉的柔情5四、硬汉精神的现实意义6(一)孙少平生存困境的普适性6(二)敬畏苦难 造就精神凯旋6(三)担当责任 彰显时代精神7五、结语8参考文献9谢辞10一、绪论(一) 研究目的平凡的世界中的主角孙少平出身寒微、成长之路坎坷而又艰辛,但他将自己所经历的痛苦与欢乐、挫折与追求都变成了完善自我人格的垫脚石,更是凭着自己的双手与苦难中磨砺出的坚毅性格逐渐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不凡之路。故研究此题的目的是通过研读、分析出作品中孙少平人物形象之一二并挖掘人物形象背

8、后投射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二)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各种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教材等关于孙少平形象的相关资料,了解其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研究进展,整合、析出有效信息。2.内容分析法。在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研究,并对其做出详细的内容分析。(三) 研究现状平凡的世界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收获”。由于孙少平是作品中最为深入人心的人物,他因自身的不懈奋斗而赢得读者的赞赏与青睐,作者笔下的他生动、鲜活、不尽完美。因此,孙少平这一人物形象成了读者争相恐后研读的对象。徐志强者的卑微生存论孙少平形象及其现实意义认为在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坛上,农民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作品以孙少平为代表着力表

9、现有着普通背景的精神强者的卑微生存并且着力挖掘了平凡民众的内心世界;胡艳恒中孙少平的艺术形象则认为作品写出了人生的真谛,告诉人们要勇敢面对艰难的环境,用双手去创造、体验生命;崔广宇浅析中孙少平的悲剧美认为孙少平承受着巨大生命的折磨和沉重的精神负担的英雄,依靠勤劳的双手和坚定的信念支撑,坚持不懈地与苦难斗争。爱情也融入了这种悲剧性的感情,表现出在爱情中的铁血柔情。(四) 研究意义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作品中的主人公孙少平作为苦难生活的承担着却有着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虽然遇到种种艰辛与挫折,但他从未向命运屈服,也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是以顽强拼搏的硬汉精神在平凡的世界

10、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他的战斗精神激励着在人生道路上迷茫的普通青年,鼓励他们脚踏实地地努力工作。在任何时代,这种勇于奋斗和探索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作者路遥曾把人生的坎坷道路理解为人生的必修课,把痛苦理解为走向成熟的最佳途径。因此,孙少平的形象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相反,它会随着生命的延续而产生永恒的社会意义。二、硬汉形象形成的外部原因(一)所处的时代背景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路遥先生在开头写道“在这样雨雪交加的日子里,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人们宁愿一整天呢足不出户。”、“空荡荡的街道上,有时会偶尔走过来一个乡下人,破毡帽护着脑门,胳膊上挽着一筐子土豆或萝卜,有气无力地呼唤着买主。”

11、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这正是体现了当时国民经济的落后、人民的疾苦,农民过着食不饱腹的日子,他们等待着一场变革,一场能让他们吃饱穿暖的变革。1975年,整个国家也处于动乱时期、政治时局异常不稳定,全中国由上到下都在进行革命批判运动,人心惶惶,此时也正处于人民公社时期,人们出工不出力,土地归公社所有,干多干少都有的吃。而主人公孙少平及其一家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之中,受尽苦难,家中哥哥早早辍学下地劳动、妹妹寄宿他人家中、奶奶和母亲病重无法挣得工分、姐姐虽已嫁人但姐夫却不争气。不论是当时的社会环境还是家庭环境,对于主人公孙少平来说都是及其不幸的,但人们常说“

12、环境造就人”,也许正是这样艰苦甚至恶劣的环境造就了一个人格近乎完美的孙少平。(二)艰辛生活与求学历程孙少平家境贫寒,在最需要营养的成长岁月中,烂衣薄裳,缺吃少喝,长年寄住在邻居家的破窑洞里。孙少平的生活无疑是艰辛的,寒冷的冬季他穿着单薄的棉衣,那身衣服虽然剪裁的是学生装的模样,但一看就是自家织的那种又土又粗糙的布料,颜色染得也是很不均匀,看起来脏脏的,棉衣上更是补丁上补补丁,裤子已经遮不住他的纤细的双腿,寒冷的冬天露出两条白花花的脚脖子,鞋,是哥哥穿旧的黄胶鞋,鞋带更是用的不知道是哪扯来的细绳随意缠绕起来的。县高中操场上有十几个长队,每个班的当班学生都在向公众提供菜肴。有趣的是,这些菜分为甲、

13、乙、丙三类,第一类无疑是最好的,主菜是大白菜、土豆和粉条,还掺杂着些让人流口水的肉丁,乙餐呢,稍次于甲餐,主菜都一样,只是少了肉,丙餐差别可就大了,清水煮萝卜,偶尔能见到汤上漂了点油花。主食也是份三等,分别是白面馍、黄面馍和黑面馍,学生们私下称为欧洲、亚洲和非洲。孙少平吃的是黑面馍和丙餐,对于正值高中的高个男生,这点吃食真的支撑不了他的日常生活,由于营养不良、他的脸上总是蜡黄,丝毫没有他这个年纪特有的青春朝气。孙少平的渴望仅仅是“和别人一样领一份乙菜,每顿饭能搭配一个白馍或者黄馍。”为了能给家中减轻生活负担,在学校给老师家掏烟囱灰,勉勉强强完成自己的学业,毕业后在叔叔孙玉亭的帮助下,进入村里的

14、小学当老师,好景不长,村里的小学被取消,他选择了走出双水村,前往城市的洪流,走向更深的苦难。对于一个陌生的城市,他是一个没有自尊的廉价劳动力。他到黄原市揽工,在那里无情的石头压碎了他的皮肤和肉体;在大牙湾煤矿当矿工,他面临着每天的生死考验,他仍然坚持学习并且报考煤炭学校。血汗洒干了,可光景还是像筛子一样到处是窟窿眼。(三)书籍丰富其精神世界 书籍才是少平的终身伴侣。在县城读高中时,为了避免被别的同学看到他吃的是黑馍馍独自等待的时候,是书籍陪他度过的那段尴尬而又无处言表的时刻;当他受寒挨饿的时候,也是书籍陪伴他;当他爱慕的对象郝红梅另攀高枝的时候,是书籍陪伴他度过了那段苦涩难熬的日子;当他为自己

15、那烂包的家而苦恼时,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陪他在草垛子上度过一夜;也是书籍,为他带来了这一生中最重要的灵魂伴侣晓霞,他与晓霞相识在公告栏,此后晓霞为他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最新的报纸和社论消息;在县城当揽工汉时期,顶着背上数十道血口子,到了晚上依然要拿出书本夜读;就连在大亚湾煤矿,如此险恶的环境和紧张的工作节奏,他都依然将红与黑揣在怀里。他读书的欲望如此强烈,以致于无法克制自己。他饥肠辘辘地在知识的海洋中游荡,为自己充电和加油,沉浸在书本为他创造的美丽世界中。(四)对家庭的感恩造就丰盈心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少平从小生活在乐于助人的大哥少安身边,他深知大哥早早辍学回家种地是为了能让自己和妹妹兰香继续读书

16、,在大哥娶了嫂嫂贺秀莲之后住的一直都是牛棚改建的旧窑,当少安通过砖厂赚取第一桶金之后主动要求少安为自己的小家箍新窑,并主动揽下妹妹兰香今后上学的一切开销及老父亲孙玉厚的养老。对于家里常年卧病在炕的奶奶,总是把润叶姐给的钱省下来给奶奶在县城买眼药水和止痛药,还想着要带奶奶去省城看这个爱忘事的毛病;对于妹妹兰香当时在大亚湾煤矿的少平听说妹妹考上了大学,像是母亲一样不仅给妹妹汇去了生活费更为兰香准备好入学的一应物品。少平在读高中时期,不计前嫌地在危难关头救了跛脚女生侯玉英;初到大亚湾煤矿,是班长王世才一家给了他家的温暖,班长更在他因疑似高血压不能下井时给了他实际的帮助,在王班长遇难后,少平拒绝了医学

17、高材生金秀对他的炙热爱恋,不顾流言蜚语毅然决定回到大亚湾照顾遗孀惠英嫂和明明,这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更是一种爱与感恩。三、硬汉形象的多重特征(一)执着而勇敢没有理想的灵感,生活将是空虚和微不足道的。精神追求是生活成功的代码,是灵魂的家园。少平在一个难以预料的炼狱地下环境中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原因只有一个:他有一个目标。他想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让亲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为父亲箍起双水村最美丽的新洞穴,让父亲挺胸站在双水村所有人面前!甚至让他像旧社会的地主一样,穿着黑缎棉衣,拿着一个长长的玛瑙嘴的烟袋,在双水村的“八卦中心”里大声闲聊。哥哥孙少安走在改革的前沿,带领着双水村的男女老少走上脱贫致富之道

18、,淳朴的少安并没有忘记在外务工的弟弟,想让弟弟回家乡一起办好烧砖厂,可是少平拒绝了少安的好意,决定继续坚守内心的理想。即便是日渐瘦削的身形、破旧的衣服都阻挡不住他对世界的向往。为了能比别人干得多,主动揽下那些不愿吃苦的关系户要干的活,除了吃饭就是下井、下井、下井.每个月领到的薪水除了留下自己必须的生活费,其余的全部寄回双水村,供日夜操劳的老父亲孙玉厚、卧病在床的母亲和奶奶生活,他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生活是艰苦的,可每当他在邮局寄出这些钱的时候,他的内心又是自豪的。很显然,炼狱般的生活,既没有让少平退却,也没有失去崇高的精神追求。相反,它激发了他改变命运的冲动。他愿意接受生活的“苦难”,他要依靠

19、自己的力量,用劳动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用坚强的自信心一个接一个地迎接生活的艰辛,脱离和超越出身阶级,成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二)自信而自强在今天看来,少平的理想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但这是农民的现实。在过去的20年里,贫穷和羞辱给父亲的心脏留下了深深的伤痕。新窑的意思是“实现梦想,创造历史,建造纪念塔”,以消除多年的苦涩和羞辱。少平不仅实现了家庭的人生梦想,还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他积极为该单位的工作提供建议。他希望通过先进技术加快煤炭开采,提高煤炭产量。这是陕北人,有能力爱自己,爱国和人民。因此,不难理解少平的行为:虽然他穷困潦倒,但他仍然尽力帮助苦恼,为痛苦的郝红梅挺身而出,为生命危险

20、的侯玉英而战,为之奋斗被羞辱的小翠,并使有益于和明明,孤儿和寡妇的母亲。尽管大亚湾煤矿生活单调乏味,工作流程繁琐,但少平认为它是一个创造财富和激动人心的生活阶段的地方,他对矿工身份的认可使他在大亚湾过着充实而幸福的生活。如果说高中时期的孙少平是因为家庭拮据而自卑的话,那么从黄原做揽工汉到在大亚湾煤矿做工人,随着他个人能力的体现,他已经完全摆脱了自卑,走向了自信。少平在给妹妹兰香的信中写道“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视我们的出身,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受益一生,但我们一定要从我们的出身的局限性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十月文艺出

21、版社,2011年版,第279页。(三) 宽容而善良也许是受到了双水村淳朴的民风,也许是从小受到了父亲玉厚老汉憨厚实诚的性格影响,少平从小就是个善良的孩子。热情而又真诚的对待身边的一切人和事。在县里上高中时,结识了同吃黑馍馍的郝红梅,也许是青春期懵懂的异性相吸、也许是同是穷苦出身的惺惺相惜,通过借书还书借书逐渐熟悉起来,暗生情愫。可郝却另攀上了班长顾养民,这让少平心痛不已,红梅是他第一个喜欢的女孩子,是难忘的初恋。临近毕业,郝却因在供销社偷了几块手绢而犯下大错,少平再次挺身而出,为郝四处奔波,他的大度、助人精神感动了供销社的侯主任。侯主任的跛脚女儿侯玉英平时没少在明里暗里讽刺少平,而少平却在一次

22、集体外出劳动时救了她一命,当无情的洪水冲向她时,没有人敢向她伸出援手,生怕自己被一个浪给卷了去,是少平给了她生的机会。(四)开放与平等意识读过高中的少平有着丰富而精彩的精神世界,他总觉得远方对他来说有种莫名的引力,在呼唤他,高中毕业后他不甘留在双水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工作中消耗自己对未来的激情,他有着外出闯荡的远大抱负,即使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往哪去,但他知道最起码要先走出双水村。他满怀希望地走出了双水村、来到了原西县、黄原地区、再走到铜城市。磨难和历练使得少平变得视野开阔,逐渐摆脱了狭隘的农村生活,在处事中形成了一种开放的性格。“人就得闯世事!安安稳稳活一

23、辈子,还不如痛痛快快打几下就死了,即使受点磨难,只要能多经历一些世事,死了也不后悔。” 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399页。种种都显示出新时期的农民再也不愿意被束缚在这狭隘的农村生活之中,他们要打破束缚的枷锁,到更广阔的世界里大展拳脚。此时,他们搭上了改革开放的顺风车,给了他们对未来的殷殷期盼。在少平给妹妹兰香的信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丝毫不为自己出身农村而感到羞愧,反而认为这给自己带来好处将终身受益。在他看来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只是社会分工不同,他更认为自己当揽工汉所走的路不比在城里上大学的大学生失色分毫,所以当他以揽工汉的身份去大学里看妹妹兰香

24、时,与田晓霞、顾养民聚会时很坦然、自然。他的平等意识更体现在他与晓霞的恋爱上,哥哥少安与润叶姐感情的不了了之没有发生在他和晓霞的身上,他接受了晓霞热情而又勇敢的追求。尽管他们的身份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普通的农民子弟的苦出身,另一个是省上领导的女子。他们真诚相对、互相勉励,尽管这段超越世俗的恋爱因晓霞的不幸离世未果,但已经展现出了唯一真诚善良具有平等意识的农家子弟了。(五)硬汉的柔情作为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孙少平也热情生动地表达了爱情。它既真实又动人,充满曲折和痛苦,但也有诗意和浪漫色彩。中学时,孙少平喜欢同学郝红梅。初恋是带着苦涩和悲伤的味道,它很美、很有诗意。孙少平和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

25、同吃丙餐,不幸的环境和生存的痛苦使他们彼此怜悯。异性的关注使得正值青春期的少平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一面,这样的情感不免会被他人说闲话。久而久之,他们疏远了。郝红梅移情他人伤害了邵平稚嫩的心,却也支撑了他抗争生活的勇气,帮助他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使他变得更加成熟和坚韧,他们之间所传出来的更多是种惺惺相惜的怜悯之情。田晓霞,从路遥先生对她的描绘来看,她是少平心目中的女神,也是每位读者心中的女神。她有着优秀的出身、省城的师范院校里的大学生、省报的记者。美丽而又娇小的外表下是一套成熟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眼界。少平通过润叶姐的关系认识了当时还是同校的晓霞,他们一起交流思想、评析最新的社论,为他带

26、去最新的报纸和珍贵资料。在少平眼中,晓霞这个女子与其他女子不同,她像男子一样披着个外套,嘴巴里说出的也都是他从未听到过的言论。而在晓霞眼中,少平是个坚毅而又沉稳的男子。直到晓霞上大学,少平才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社会差距扩大了太多,主动中断了联系。然而,他无法抹去晓霞在他的精神和情感深处的印记。晓霞就像是他行走在黑暗道路上忽然点亮的一盏灯,时刻给他温暖,给他希望,给他活力。在黄原揽工期间,他们重逢了,在此期间,他们从相互钦佩到相爱,最终发展成了心灵契合的恋人。当他们第一次在古塔下的树林里拥抱,品尝到爱的甘醇时,少平感觉到自己的青春如云霞般灿烂。他真的感到幸福。但当他们的爱情成熟时,一场洪水夺去了为搭

27、救落水小女孩而英勇献身的田晓霞年轻而美丽的生命,这对孙少平来说是当头一棒,田晓霞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平凡的世界,给他们这一浪漫传奇的爱情故事画上了悲剧的休止符。四、硬汉精神的现实意义(一)孙少平生存困境的普适性艺术是现实的反映,现实主义文学非常重视现实原生态的表现。在我看来,孙少平是对路遥本人的描述,是对农村知识分子青年生命斗争的描述。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有无数的孙少平。许多人都沿着孙少平走过的路走下去,无数人正在努力工作,为日常生活而奋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能够让自己在痛苦中重生,在诱惑中醒来,并坚持精神家园。(二)敬畏苦难 造就精神凯旋孙少平,是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草根奋斗者,一位在

28、城乡结合的交叉地带苦苦坚守的新时代农民。他可以说是物质上的穷人、精神上的富人。他面对苦难的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正鼓励着一代又一代迷失在前进路上的年轻人。他家境贫寒,在生长发育的年纪依然吃着味同嚼蜡的黑面馍馍,飘雪的时节,穿着自家织的黑布做的单衣。他的梦想仅仅是吃上和大部分同学一样的一份乙餐,为父亲箍一窑新窑洞。高中毕业后他独自一人,背井离乡去黄原做揽工汉,刚开始是做任人挑选的小工,后来去工地做背石头的苦力,再后来,去大牙湾煤矿做工人,每天都面临着生死考验。生活上的苦,并没有在爱情上回馈他。上中学时,喜欢上与他一样遭遇的同学郝红梅,可郝红梅却攀上了班长顾养民这个高枝;当少平沉浸在悲伤中时,田

29、晓霞出现了,他们志趣相投、一起学习、成长,成为恋人后不久,晓霞却在洪水中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报答煤矿班长王世才的恩,照顾班长遗孀和儿子,却又不幸在一次矿难中毁了容貌.当我们都以为少平从此将一蹶不振的时候,他却依然坚守着善良、宽容、孝顺和纯洁高尚,在各种问题出现的时候都以自己的行动守住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将“要排斥舒适,斩断温柔,只有在暴风雨中才能有豪迈的飞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弹拨出绝响”称为“苦难的学说”。 孙绪敏:孙少评形象的时代价值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生活的艰苦,打不断他对明天的希望;命运的捉弄,压不垮他对美好的向往,他坚信,“有白享的福,没有白受的苦

30、”,他学会了和苦难和解,和自己和解。正视苦难、理解苦难、接受苦难、战胜苦难,这是每一位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所必要经历的。贝多芬曾经说过,“痛苦可以摧毁人,而受苦的人也可以消除痛苦。创造需要痛苦,这是上帝的恩赐。优秀人才的一大优势是他在不利和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不懈。” 罗曼罗兰:名人传M,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54页。今天,我们常常面对生活的困境,多次在困惑的生活中,我们不能盲目抱怨,不能总是迷茫。像孙少平一样,我们应该努力在困惑中认识自己,在思想中找到新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觉醒的状态,使新的自我能够克服旧的自我,追求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时代在不断变化,孙少平是20世纪70年代农村知识分子青

31、年的典型代表,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远远优于当初,但像孙少平这样的人却很少,反而多出了几分浮躁与抱怨。少平敬畏苦难的精神让现代社会的青年认识到生活的艰辛和直面苦难会在无形之中给予我们勇敢生活的力量。(三)担当责任 彰显时代精神责任,对于孙少平来说,是他继续努力下去的精神支柱。尽管在外务工,也从未忘记他肩上的重担,在外务工如牛马般的艰辛日子,在井下不见天日的日子,如此这般的辛苦,原因只有一个:让自己和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他的梦想在上学时是能吃上一份乙餐,工作后,他的愿望变成了要给父亲箍一孔新窑洞,把这个烂包的家的光景给过好。在现在看来,这些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但这正是农村生活的真实一面。除了对于家庭的

32、责任,对待自己的工作也是热情而又积极。他关心自己的工友,在前任班长王世才牺牲之后,他下定决心不让任何一位工友将生命留在井下,以致他为了救一位班组兄弟而毁容;在班组的管理上,他制定出一套赏罚分明的制度,提高了所带领的小组在全矿的工作绩效。少平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全矿对他的赞赏甚至当初那位说他闲话的安锁子也信服于他。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尽管自己穷困潦倒,还是会为了犯下大错的郝红梅四处奔波,甚至愿意倾其所有替她赔偿;不顾自身安危,跃进波涛汹涌的河水之中搭救说过自己闲话的跛脚女子;三番五次救助被欺辱的外来打工女子小翠;不顾外界的流言蜚语去照顾世才班长的遗孀和儿子只为报答当初的知遇之恩。面对生

33、活的诸多不顺,他也绝不因现实而改变自己的初衷。他,追求的是生命的高度,塑造的是生命的价值,坚守的是时代所需要的责任感。五、结语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作品都是经过经典人物的塑造来完成的,孙少平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一个,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处于人生困境和痛苦边缘是怎样卑微而又可敬的生存着。他代表的是精神的强者,他的形象意义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鼓舞着众多和他一样出身的人,扛起沉重的忧伤,奋勇前进,让我们感受到辉煌的人生意义。孙少平当时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广大农村青年所面临的困境,而孙少平在读者阅读生活中占据越来越中心地位的原因就在于时间错位。对于许多想自力更生的学者和工人来说,他们甚

34、至面临着更为残酷的生活压力,而孙少平的形象给处于道德危机时期挣扎的下层青年带来了难得的温暖和强烈的慰藉。作者路遥通过对孙少平这个人物艰苦奋斗的苦难历程和他悲剧性结局的刻画,引起了读者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给读者们以深刻的教育意义。注释10参考文献1崔广宇: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悲剧美N,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2孙绪敏:孙少平形象的时代价值J,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16年。3刘智尧:谈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现实影射N,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4郑倩:浅析路遥平凡的世界D,科技信息,2011年。5童子祥:论孙少平性格背后的精神归属J,安徽文学(下半

35、月),2014年。6姚维荣:色彩斑斓浪漫苦涩的爱情世界N,安康师专学报,1999年。7刘艳:论孙少平人物形象的矛盾性N,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8高明:路遥文学的历史命运和当代内涵评厚夫的路遥传N,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9孙钦礼: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形象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1年。10包玉梅:第一次和新课改亲密接触探究式学习活动的一次实践和思考R,现代语文,2006年。11姚维荣:路遥研究之三色彩斑斓浪漫苦涩的爱情世界R,陕西安康,1999年。12孙建超:论路遥小说的思想文化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6年。13邵燕君:不平凡“现实主义常销书”生产模式分

36、析D,小说评论,2003年。14金自强:论路遥小说中的苦难意识D,河南大学,2008年。15李生宝:路遥作品新探现实与理想的交相突围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6张振亭:距离与欲望:路遥小说的诗意D,延边大学,2004年。17童晓云、张子燕、李剑莉:坎坷人生昂扬不屈浅析孙少安的形象内涵N,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谢辞毕业论文的结束意味着我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学习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回首往事,感慨良多,但无论如何,这些实实在在的经历都将会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记忆。在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方紫云老师。方紫云老师有着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

37、作风以及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感谢方紫云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论文阶段对我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她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并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指导及富有创造性的建议。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她放弃了自己的课余休息时间,当我遇到写作瓶颈时更是多有叨扰,在此向她表示诚挚的歉意和谢意。感谢在南师泰院的所有任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居琨、常艳老师。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能够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桃李满天下!感谢我们一起在学校努力的同学,感谢在校一起生活的舍友,我们彼此关心、相互支持和帮助,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父母是我求学路上坚强的后盾和强大动力,一直尽最大努力给我提供最好的生活,他们对我的无私奉献是我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感谢他们对我求学之路的包容与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