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新解.docx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6573229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故而知新”新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温故而知新”新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故而知新”新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故而知新”新解.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温故而知新”新解摘要: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名言经常被人引用于教育学方面,认为“温故而知新”是“为师”的条件。除去在教育学方面的价值,这则论语也可从价值观角度理解,提醒人们要在身边常见的事物中有时也会发现不一样的道理,以常看常新的视角看世界。关键词:论语新解;温故而知新;价值观一、“温故而知新”原意探析在最早是何晏于论语注疏进行注解,他认为“温”是寻的意思,大意是往常所学得的知识要常常复习温寻从而使不忘记。而以往不知道的知识通过学习了解,这就是“知新”。而最普于人知的注解是朱熹于论语集注中所言,他认为“故”是指往常所闻所知,而“新”是指现如今所学得的。这一则

2、大意是指学习过程中能时常复习之前所闻就会在新学中有所得,这样每次学得的知识都是来自于自身,会源源不断的获得知识,所以自己可以作为别人的老师。反之“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历代对于这一则论语的注解求同存异,大意都在强调从旧知识的温习中追求新知识的获得。各位大家的注解差异基本围绕在“温”、“故”、“新”三字的解释上,还有部分集中于什么是“温故”、什么是“知新”和如何“为师”的讨论,并由不同的见解注释中衍生出各方领悟,但其最主要的争议还在于“新”与“故”的不同理解。二、注解争议论语中提到,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所认为的“故”可以分为两

3、个方面,一是文本形式,即书本典籍中的道理。另一方面则是文本之外的,例如社会中的礼仪习俗,实际上是道理转换于实际中的现实展现。无论是哪一方面,在孔子眼中都是可以学习的资源,普遍上讲,任何历史与现实能给人以启发的都是可以为后代所用的“故”。各位大家对于“故”字的注解就出现了很多差异,其中何晏、皇侃、邢昺、朱熹比较明确地指出“故”即指“旧所得”“所学已得者”“旧所闻”,即认为“故”是指之前学过的、已经总结出来的知识或真理。而刘宝楠、康有为、程树德则认为“故”是指“古也”、“已然之迹”,即为之前曾经出现的典故或事迹,“温故”也就是指知道了前代发生过的事迹得失,以古鉴今,对往事了如指掌以知道现代行事。与

4、笔者看来,对故一字的差异理解实则都可归为是以往的“知识”,这里的知识包含了自己体会过的道理和古代的事迹典故,简言之就是要以往鉴今。对于“新”的理解也是个人有个人的详解。何晏、邢昺、朱熹、钱穆等人认为“新”就是未曾习得的知识,如今得到的新的体会;而刘宝楠、康有为和程树德则更偏于理解为“新”是如今在现实中的领悟。因此,“温故而知新”就有了两种解释,一是从已有的知识中不断温习从而产生新的领悟,二是熟悉前代之典故同时又能知晓如今之变化。笔者认为这两种解释不矛盾,反而更加丰富了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无论是对旧知识的领悟还是通古晓今,都是在提醒我们要时刻学习借鉴以纠正自己的行事准则,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三、

5、新解阐述“温故而知新”一句包含新旧对比,因此就必须从时态上进行划分。新与故指的都是知识,而知识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事物的客观认识,其中包含了一个事实和人们对于这个事实的认知,但同一时间处于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位的人对于同一个事实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例如成年人都心知肚明的道理,但一个孩童却是新近得知,这对于成年人就是“故”,对于孩童就是“新”。而从客观角度看,实际这个知识本身早就存在,只不过是人们认知的先后顺序将知识本身定义为先后。由此可引申到对人对事的价值观层面,“温故而知新”并不仅是指自身重新温习书本而获得了不同的见解,还有从不同的熟人身上领悟到的新道理。人并不是一成不变,我们对于一个人拥有了刻

6、板印象就很难再发现他身上的其他亮点,当无意间发现不一样之处得到不同见解,也算是“温故而知新”。因此,“温故而知新”一句除去教导人们要不断复习曾经学过的知识,还在价值观角度提醒人们,在身边常见的事物中有时也会发现不一样的道理。以佛家言,人生在世,要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再回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并非熟知的人与事就没有了学习的价值,我们要不断丰富自身阅历,总结经验,以常看常新的视角看世界。参考文献: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孙道功:“温故而知新”新解J,讨论与争鸣2006年第4期。4金林祥,田春利:孔子“温故而知新”新解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5禄果:对“温故而知新”原意的探求J,文学界2012年第4期。6胡乐乐:孔子教育思想的五个新解D,江苏:南京大学,201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