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docx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6573138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完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建立完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立完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完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立完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摘要:此前,我国以国家信誉为担保、依靠政府“兜底”来维持公众对银行清偿能力的信心,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金融风波频频发生,该模式的局限性也日趋明显。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出现无论是在引导银行经营者自担风险还是在减轻政府负担上带来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该制度与一般商业保险一样带来的道德风险以及本身存在的基础条件不配套等问题导致实际结果与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初衷相悖,值得我们重视。因此,本论文将对其诱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对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高效实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保证银行间的良性竞争,使其获得长足的发展

2、,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与安全性。关键词:银行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投保费率Reflection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eposit Explicit Insurance SystemAbstract:Before that, China relied on the government to maintain the publics confidence in the banks solvency with the national reputation as the guarantee, bu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3、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financial turmoil occurred frequently,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model are increasingly obvious. The emergence of bank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s self-evident in guiding bank operators to bear their own risks or reducing the burden of the government. However, this syst

4、em, like the general commercial insurance, has brought about moral hazard and its own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matching basic conditions, which lead to the actual results contrary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ank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which deserves our attention. T

5、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make an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its incentives, and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play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the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nk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so as to ensure the benign competitio

6、n between banks, make it obtain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and secur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China.Key Words:The bank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Moral Hazard,Insurance Rate目 录第1章 绪 论11.1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进入我国的背景分析11.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11.3国内外文献综述1第2章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基本概述32.1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含义32.2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在

7、我国的建立32.3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特点32.4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4第3章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73.1储户监督积极性下降73.2投保银行风险偏好提升73.3存款保险机构“监管宽容”83.4投保费率没有考虑经济周期因素83.5增加银行运营成本93.6存在信息不对称9第4章 建立完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议114.1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建立银行间信息共享机制114.2完善银行用人机制,加强内部管理114.3加大培养引进监管人员114.4优化投保费率计算124.5加强成本管理124.6健全银行信息披露制度13参考文献14致谢15第1章 绪 论1.1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进入我国的背景分析我

8、国居民高储蓄的传统加之较为保守的风险偏好,在各种投资渠道面前,更倾向于将资金存放在银行存款账户之中。不可否认,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模式在经济平稳发展时维持了公众的信心,但是从长远来看,逐渐凸显的诸如国家财政负担加重、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扭曲、国有银行风控漏洞加大、中小银行的发展受到限制等问题使得该模式难以为继。同时,我国全面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存贷款利差逐渐缩小,利率竞争的加剧把更多的高风险借款人留在了市场,这放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为了保持本国经济高效运转、维护社会稳定,“防范于未然”就显得尤为重要。国际经验表明,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不失为防范金融风险的一大可行性措施。1.2本课题的研究意

9、义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是大势所趋,该制度的建立在保护存款者利益、维护银行信誉、维持金融稳定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运行所需的基础性条件缺失与随之产生的道德风险等问题使各相关主体如投保银行、储户、存款保险机构等都有可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在相互博弈中出现损害其它主体甚至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无法发挥该制度的预期功能。因此,本课题将对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可行性建议,这对提高其效用具有一定的意义。1.3国内外文献综述对于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西方学者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银行

10、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其带来的传统效应降低会被银行激进的投资行为所抵消,增加的成本甚至高过传染性效应所引发的预期社会成本。比如David CWheelock和Subal CKumbhackar选择了1910年到1920年美国堪萨斯州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对比未参加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银行,参保银行资本充足率更低,道德风险相对上升。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道德风险是所有保险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不能就此否定它。KamHonChu也用实际数据进行验证,他对比了多个国家在1981年至1998年间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前后出现金融危机的次数,得出该制度在短期内能稳定银行系统的结论。我国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认为

11、该制度的实施对于投保银行的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但也肯定了该制度存在的意义和效果。尹杞月(2012)认为投保银行在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下,为了追求超额利润,出现的高风险性投资行为最终会给整个银行体系带来巨大的道德风险,导致该制度运行成本高昂。周昆平指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会给银行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但是该制度对于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具有较大的意义。魏裕茹通过两个简单的纳什均衡模型,得出该制度能缓解居民因对银行“大而不倒”的预期而出现的资源配置扭曲问题,但也会带来道德风险,出现存款搬家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出现争议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该制度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与带来的正面效用之间谁占据更大的比

12、重。基于此,中西方学者们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并提出了许多防范措施与改革建议。西方学者比较集中的建议是改革保险费率,我国学者认为该制度给银行带来的各方面压力促使银行从事高风险行为,投保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化解这一难题,一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二是提高盈利能力,进行成本约束;三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第2章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基本概述2.1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含义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作为我国金融安全网三大支柱之一,是指为经营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成员以吸收的存款为基数,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用,日后出现资金困难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将向其

13、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持金融服务不中断,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银行信誉。2.2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为挽救当时金融危机冲击下濒临崩溃的银行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各国纷纷抓紧设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而我国起步较早但是正式施行较晚,1993年开始着手研究,经过长达22年的准备,其间召开多次会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最后在3月31日公布了存款保险条例并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也成为全球第114个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与其它国家“

14、从无到有”的变化不同,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实现了“由暗转明”的过渡。存款保险机构也由传统的“支付箱”功能逐渐转变为风险与损失的管控者,这对我国来说既是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制度的完善,更是对政府的“减负”。2.3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特点银行存款保险具有一般保险的特点,如关系的互助性、时期的有效性。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保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1)不以盈利为目的。一般商业保险仅具有保障个别标的的功能,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品种更加多样化,根本目的也都是为了发展经济。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属于政策性保险的范畴且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旨在积极运用各种防范处置措施保护存款人的资金安全,即通过存

15、款保护建立一种保障机制,在扣除必要管理费用后将剩余的所有资金全部运用在投保银行的救助以及存款人的赔偿上,在保证自身得以持续运营的同时更注重政策的实施效果。(2)集事前预防、事后补救为一体。一般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定约的目的并非保障保险标的不发生保险事故,而是实现保险经济保障。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有所不同。一方面,投保银行缴纳保费后,存款保险机构有职责对其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紧密跟踪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及时发现问题并勒令整改,确保其稳健经营。另一方面,若投保银行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经营不善等问题时,可以从存款保险机构获得资金支持或者兼并入实力更强的银行从而渡过难关。(3)银行存款保险基金“取之于市场,

16、用之于市场”。该制度通过众多投保银行互助共济精神来保护存款人利益,存款保险基金的运用将安全性作为首要原则,仅限于通过购买国债和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来获取利息。2.4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1)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国有银行资金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强,在出现经营困难时,往往能优先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因此备受储户青睐。反观中小银行,公众对其信心不足,存钱意愿小。中国银行业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使中小银行停滞不前、发展困难,而国有银行有恃无恐、效率不高。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国有银行竞争优势逐渐淡化,中小型银行天然缺陷得以克服、存款市场份额明显上升。下图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前后,大型银行与中小型银行吸

17、收存款数量的对比。从下图可以看到,15年之前,大型银行吸收的存款数量明显多于中小型银行,甚至为中小型银行的2-3倍。但是,15年之后,中小型银行吸收存款数量加速上升,与大型银行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尤其是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当月到15年12月期间增加幅度十分明显,中小型银行财务状况得到改善。(2)加速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随着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银行规模的大小不再是储户考虑的唯一问题,而把目光集中转移到最高赔付限额之外的资金,试图寻求其它投资渠道以便规避风险。加之传统银行较为单一、趋同的金融产品不能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优胜劣汰机制促使各银行在产品研发设计、营销推广等方面下功夫,从而吸引更多的新客户

18、、留住老客户,以提高存款吸收能力和抗风险能力。(3)完善银行破产退出机制银行不同于一般企业,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为主要业务,这关乎绝大多数居民的利益。一旦一家银行出现经营不善,必将引发挤兑风潮,甚至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体系性金融危机。银行投保后,存款保险机构将代破产倒闭银行对储户进行补偿,参与其破产清算,合理分摊财务损失,将银行退出带来的负面效应降低至最小,尽量减少因个别银行出现问题而对整个银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防止以一传多的劣性事件出现,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解除后顾之忧,维持金融体系正常运转。(4)保护储户的利益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储户不用担心银行破产倒闭会给自身带来经济损失。大

19、型银行垄断经营的局面被打破,中小型银行不断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社会公众在该结构下获得的利益更大。加之该制度有效稳定了存款人的预期,提升储户对银行的信心,使储户形成一种共识,选择存款利率相对较高的银行,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第3章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3.1储户监督积极性下降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旨在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储户不用再担心银行因资不抵债而无力偿付存款的问题,而将更加关注存款的收益率,监管积极性随之下降,主要表现在选择存款银行时在银行信息的收集分析上有所懈怠,事后也不再像从前一样实时跟进存款银行的经营风险状况,从而形成单向约束机制,抵消了市场竞争的效果。中小储户在无

20、风险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将存款从经营稳健、利率较低的好银行中取出,转而存入因信用评级较低被迫以高利率吸收存款的坏银行中。在此过程中,问题银行因大部分存款的流入而得以存续,经营稳健的银行反而陷入财务危机,银行业将偏离正常的运行轨迹,这在利率完全放开的环境下表现得更加突出。对于大储户来说,存款超过50万元的部分不在保障范围内,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部分储户不会因此加大对银行的监管,而是将存款分散存放于多家银行中,确保每个账户的存款额都在保险限额以内,加大了存款保险机构的经济负担。3.2投保银行风险偏好提升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与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冲击下,各种压力的叠加客观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21、。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银行借此将存款偿付的风险转移给存款保险机构,有了追逐高风险高收益投资的动力,以弥补减少的利润。在此过程中,抗风险能力较差、经营不善的银行将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倾向于做出有损储户利益的行为,利用相关救助孤注一掷,加大力度开展中高风险表内外业务,过度投机行为不仅加剧了自身的风险,也使得经营稳健、遵守规则的银行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到强烈冲击。该制度间接允许与鼓励了银行内部资产质量的恶化与风险的积聚,这为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不稳定因素,最终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对整个金融体系风险的管控作用带来的是正面效应还是负面效应,无法判断。下列数据为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在各个时期的

22、不良贷款率。从中可以看到自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即从2015年第一季度开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之前有所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银行贷款条件有所放宽,资产质量的恶化不利于银行的发展。表1 不良贷款率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2014年1.04%1.08%1.16%1.25%2015年1.39%1.50%1.59%1.67%2016年1.75%1.75%1.76%1.74%2017年1.74%1.74%1.74%1.74%2018年1.75%1.86%1.87%1.83%3.3存款保险机构“监管宽容”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银行存款保险机构可能存在“监管宽容”。即监管人员与

23、投保银行相关主体关系过密,对其高风险投资行为不予及时制止,而是存在侥幸心理,试图借机收取更高的保费与减少保险资金的支出来维持任职期间的良好业绩,甚至在出现问题时,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职行为,宁可事后对储户进行补偿也不愿意加以管控遏制,而是拖延时间让银行自己解决,错过了对问题银行进行处置与救助的最佳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风险不减反增,这无疑加大了解决潜在问题需要付出的代价,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3.4投保费率没有考虑经济周期因素银行经营状况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内部条件,还受外部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众多数据与经验表明,银行资产负债表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呈现反向变化。当经济处于

24、上升时期时,银行经营状况较好,信用评级较高,但是此时银行对贷款人的前景过度乐观,信贷条件放宽,进而导致过度放贷,经济的高速增长为风险逐步积累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而较低的费率无法对银行这一过度扩张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反之,当经济萧条时,银行的经营风险加大,由此计算出的费率偏高,这无疑加重了银行的财务负担,加剧了银行资产流动性不足等问题,银行经济在低谷徘徊时间延长。3.5增加银行运营成本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强制性规定银行需定期缴纳保费,同时为了应对存款保险机构的检查,银行还需留存一定的资金以达到监管要求,这无形中增加了银行的成本,降低了资金使用率。广发证券对此做出的研究显示,以国际平均水平0.07

25、%的基准费率计算,需缴纳的保费将降低银行净利润2%左右,提升成本收入比1%左右。各银行需要缴纳的保费不尽相同,费率的高低依据多个指标确定。对于市场份额较大、资金充足的大型银行来说,经营风险较小,信用评级较高,以此计算出来的风险差别费率较低,但是存款基数相对较大,基准费率也较高,两者相加后将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假设费率统一,分别计算出我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在0.02%、0.04%、0.06%、0.08%的国际平均费率水平下需要缴纳的保费。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五大行需要缴纳的保费数额极大。表2 五大行需缴纳保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客户存款15

26、.56万亿12.9万亿12.53万亿10.89万亿3.98万亿0.02%31.12亿25.8亿25.06亿21.78亿7.56亿0.04%62.24亿51.6亿50.12亿43.56亿15.12亿0.06%93.36亿77.4亿75.18亿65.34亿22.68亿0.08%124.48亿103.2亿100.24亿87.12亿30.24亿反观中小型银行,其风险管控能力相对较弱,吸收的存款较少,因此更容易接受部分带有风险的投资,较高的风险更容易被市场识别,面临的保费也更高。这对于本来资产质量不是很好、利润微薄的中小型银行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利润空间更加狭小,经营状况更加困难。以湖南临湘农村商业银行

27、为例,2017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38.13亿元,假设按照万分之十的费率计算,该银行需要缴纳保费381.3万元,此外,根据现行贷款利率4.35%以及一年期存款利率3.25%,可得需要支付利息123922.5元,获得利息165865.5元,共计增加支出289788元,这对于具有同样性质的中小型银行来说,盈利和利润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3.6存在信息不对称风险差别费率的高低主要依赖于信用评级机构对银行做出的评价。由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用评级机构能获得信息的渠道少,所需的成本高,数量非常有限,真实性也难以分辨。有的银行甚至通过金融创新等方式如资产证券化来降低资产负债表中总风险资产的比重,银行实际风险难

28、以度量,财务状况恶化的事实被掩盖,风险较高的银行不仅放缓了调整速度甚至可以以低费率投保,众多遵守规则的银行看到有利可图便纷纷效仿。一方面银行业出现危机的几率增大,金融体系变得更加脆弱,无法发挥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预期监管功能,另一方面银行存款保险机构收到的保费与实际差距较大,不足以应对多家投保银行同时出现的投资失败带来的巨变,最终还是需要依靠政府的救助。第4章 建立完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议4.1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建立银行间信息共享机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服务的好坏体现了一家银行的软实力与竞争力。为了避免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大量储户转移存款造成的资金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一方面,银行应重视

29、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不断完善、创新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提高客户的信任感与忠诚度,从而留住更多的客户,获得充足的投资资金,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部分存款人可能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对该制度的内涵及意义了解不够深入,这就需要银行从业人员在提升风险讲解的规范性和精确性的基础上,在日常服务中加大宣传力度,让客户对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人权益有更理性的认识,引导储户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增强风险防范与监管意识,从而更好的发挥消费者的选择机制,促进银行间竞争的公平性,使各银行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金融市场的运营效率。同时,为了减少大额储户分散投资的行为,最高赔付限额可做适当的调整,规定总存款额超

30、过50万元的储户,各行对其提供的保险额度可以定为法定额度与储户在该银行的存款占所有银行的存款总额的比例的乘积,这就需要银行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予以配合。4.2完善银行用人机制,加强内部管理银行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道德自觉也是同等重要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可能导致个别员工为了个人业绩,将大量信贷资产配置于高风险投资中,这种做法有悖于该制度存在的初衷,加剧了银行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基于此银行可加强对风控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同时,对内部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考核,培养其对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正确认识,增强保护客户存款权益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树立合法合规的经营理念,在工作中平衡好利益与风险之间的

31、关系,始终把防范风险作为生命线,实现银行安全、可持续发展,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保险费用的支出,降低成本。银行还需注重从制度入手强化内控,从流程管理上做好风控。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事前积极主动对风险进行预估、识别、防范、化解,事中对风险的高效管控,事后对风险管理效果的评价。采取约束和激励机制,采用必要的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加大奖惩力度,既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要做到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及时对不良行为进行制止,规范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切实防范重大风险的产生。4.3加大培养引进监管人员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保障制度,需要广纳贤士,构建

32、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的队伍,并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明确各方职责,避免监管职责重叠,提高监管效率。该制度重在早期纠正,这就要求监管人员具有扎实的基础、超强的风险识别和快速的应对能力,能核查投保银行上报的统计报表和账目的真实性,掌握银行的经营动态,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果断处理问题,高效、合理使用保险基金,维护投保机构的权益,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保证投保银行稳健、持续经营,事后加大对问题银行的持续跟踪与监管力度。同时建立自动反应机制,确保监管人员能够及时介入。为加强监管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避免徇私舞弊的行为,存款保险机构可以对监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充分挖掘人才,做好

33、知识储备、技术储备,同时通过建立风险管理问责机制,切实加大对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杜绝监管人员利用自身信息优势从事道德风险行为,将风险管理与监管人员绩效考核挂钩,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效率。4.4优化投保费率计算由于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结果的损益性,既要保证存款保险机构具有足够的偿付能力,又不能给银行业带来过大的压力,因此合理的缴费模式是该制度得以顺利运行的重要一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一是在已有费率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经济周期加权变量,削弱经济周期因素对银行经营状况的影响,使银行的风险能够得到充分的定价;二是提供优惠利率政策,一方面对持续风险管控能力较强,经营稳健的银行,可适当降低一

34、定比例的费率作为奖励,以此激励银行积极寻求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的最佳平衡而不是一味追求资金的效益。另一方面,针对以贯彻政府经济政策为目标、所在环境较为特殊的银行如支农支小、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银行,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保费进行灵活调整,帮助这类银行顺利完成目标;三是规范完善异议处理流程和办法,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提高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质量,提升银行的积极参与度;四是当银行存款保险基金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扩大基金的运用途径,如将基金投资于中央银行票据、政府债券、信用评级较高的金融债券等方面。在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始终要把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放在首位,确保

35、拥有足够的基金以面对各种突发情况。4.5加强成本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应该涉及多个方面,渗透各个环节。(1)在创新方面,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银行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重视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升级智能化服务,加快智能柜员机的普及,用机器代替人力,优化营业网点人员的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2)在人员方面,增强各岗位员工成本控制意识,以考核与检查的方式确保预算各项主要指标的完成。密切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合理分配资源,以提高执行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3)在业务方面,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强化了存款并非越多越好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银行应加速经营转型,拓宽增收渠道,通过大

36、力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鼓励员工加大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力度等方式,打造独特的产品,寻求更多的盈利。(4)在支出方面,充分挖掘降本增效潜力。一方面,将降本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具体的流程步骤中,在业务投入产出之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充分利用生产、销售、服务的大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科学计算可能获得的效益,据此选择最优方案。在质量得以保证的情况下,力求以最少的资金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与利用率。降低提存率,就有必要加快推动风险管控形式的改变,采取积极主动的事前风险预警模式,把风险防范放在经营之首,全面梳理排查内控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的关键点、空白点,补缺漏洞,减少损失,提高信用

37、评级,降低费率。同时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强化贷款资产质量的管理,全方位评估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明确限定贷款资金的使用范围,减少坏账损失。4.6健全银行信息披露制度为了便于存款保险机构对投保银行资产状况的全面了解与资产质量的把控,可以通过完善以下几项措施来健全银行信息披露制度。首先,立法强制规定银行存款保险机构有权要求投保银行定期报送相关数据资料,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对于信息提供不及时、不充分、不准确的银行予以警告,甚至以提高保费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其次,不定期到投保银行营业网点进行现场检查,相关从业人员必须积极主动配合,如实提供信息。再次,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有效的信息

38、分享平台,促进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获取有效信息。最后,制定信息披露模板,除涉及正当商业秘密而依法不可披露的信息之外,要求银行在网络上必须如实向社会公众公布相关信息,为储户理性投资提供数据支持,激发存款人自发监督的积极性,发挥市场约束的作用,减少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同时,银行存款保险机构应遵循保密原则,保证不能泄露投保银行内部重要信息,明确与其它监管机构的职责分工,避免重复监管,影响被监管银行的经营效率。参考文献:1王晶.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与建议J.财讯,2016(19).17.2柴丽.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影响J.经济,2016(4).04.3王超.存款保险制

39、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湖南: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财政金融系,2016.1-22.4李卉,李云焕.面向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管理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7(4).110-115.5张冰.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探究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7(20).27.6申乾兵.存款保险制度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68-69.7张力.存款保险制度在商业银行中产生的影响分析J.经营者,2018(19).118.8王剑.存款保险制度迎来首次实战检验J.农村金融研究,2019(6).4.9冯意.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及防范研究J.北方金融

40、,2019(11).66-71.10王璐.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2).5-7.11赵世明.存款保险制度的启动机制与特征分析基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特点分析J.中国商论,2020(2).33-35.12崔雅静.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5).41.13刘东亚.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13).214.14 Yiming Chang,Shangmei Zhao,Fei hu.The Payouts Choice for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J.Jou

41、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2019(5).1404-1425.15Zhiwei Zhang,Fei Wu.Moral hazard,external governance and risk-taking: Evidence from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J.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2019(10).1383.致谢本论文是在甘灿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非常感谢甘老师这段时间的耐心指导!甘老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有着极强的责任感。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离不开甘老师的耐心指导,包括对论文题目、中心章节标题提出的关键性建议以及内容的细心修改,让我的论文更加的严谨、主题突出、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在此,向甘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还有大学四年教过我的老师们,你们在学业上给我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循循善诱的教导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在此,我想向老师们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自不同地方、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舍友们,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以及含辛茹苦培养我长大的父母,你们的爱是我最大的财富,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的良苦用心和一如既往的支持与鼓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这里,向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