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知识整合.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5723440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4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章末知识整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章末知识整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末知识整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末知识整合.ppt(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章末知识整合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1 1夏初,副高西伸北进,暖湿的偏南气流沿副高西缘北上,夏初,副高西伸北进,暖湿的偏南气流沿副高西缘北上,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交锋在长江流域一带,形成长江中下游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交锋在长江流域一带,形成长江中下游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盛夏,副高进一步北进,雨带北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盛夏,副高进一步北进,雨带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移到华北、东北地区;9 9月,副高南移,雨带也随之南移。月,副高南移,雨带

2、也随之南移。2 2异常年份: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异常,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异常年份: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异常,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区的水旱灾害。(1)(1)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2)(2)当副高季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发生干旱。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

3、发生干旱。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 1(2008(2008江苏卷江苏卷)()(双选双选)我国东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 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 热带高压脊线以北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 58 8个纬度距离处,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 移动。右图为移动。右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线位置示意图线位置示意图”.”.读图读图,回答回答(1)(1)(2)(2)题。题。(1)(1)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长江三角洲地

4、区都吹东北风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华北地区干燥少雨(2)(2)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雨纷纷 B黄梅时节家家雨黄梅时节家家雨 C雨滴梧桐秋夜长雨滴梧桐秋夜长 D清风细雨湿梅花清风细雨湿梅花 解析解析:第第(1)(1)题,从图中看出副热带高压脊在长三角的南部题,从图中看出副热带高压脊在长三角的南部(或东或东南部南部),此时长三角多盛行东南风,此时长三角多盛行东南风,A A项错误

5、;台风从低纬度北上项错误;台风从低纬度北上遇到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时,不能继续北上,只能在其南侧活动,遇到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时,不能继续北上,只能在其南侧活动,B B项正确;台湾海峡正好处在副高的控制之下,天气晴朗干燥,项正确;台湾海峡正好处在副高的控制之下,天气晴朗干燥,C C项错误;图中副热带高压脊大致位于项错误;图中副热带高压脊大致位于2525N N附近,材料中的附近,材料中的“雨雨带位于高压脊以北带位于高压脊以北5 58 8个纬度个纬度”,说明华北地区不处于雨带范围,说明华北地区不处于雨带范围之内,所以干燥少雨,之内,所以干燥少雨,D D项正确。第项正确。第(2)(2)题,此图所示的雨带位于

6、题,此图所示的雨带位于江淮地区,梅雨和秋雨最为恰当。冬末春初时节,锋面雨带尚未江淮地区,梅雨和秋雨最为恰当。冬末春初时节,锋面雨带尚未登陆我国大陆,所以登陆我国大陆,所以A A、D D两项与副热带高压脊线出现的位置不两项与副热带高压脊线出现的位置不符合。符合。答案:答案:(1)BD(2)BC二、等潜水位线图判读二、等潜水位线图判读1 1概念概念 等潜水位线图就是潜水的等高线图,即把潜水面海拔高度等潜水位线图就是潜水的等高线图,即把潜水面海拔高度 相同的点连接成线。相同的点连接成线。2 2水流方向与等潜水位线的关系水流方向与等潜水位线的关系 (1)(1)潜水流向:在重力作用下,垂直于等潜水位线,

7、由高值潜水流向:在重力作用下,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 流向低值。如右图:流向低值。如右图:(2)(2)河流流向与等潜水位线的关系:一般由高等潜水位线向低等潜河流流向与等潜水位线的关系:一般由高等潜水位线向低等潜水位线流,原因是等潜水位线数值越大,一般地势越高,而河水水位线流,原因是等潜水位线数值越大,一般地势越高,而河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由高处往低处流。3 3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的确定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的确定 (1)(1)等潜水位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流水位低于等潜水位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流水位低于 潜水水位,则是潜水补给河流水。在剖面图上,由河流潜水水位,则是潜水补给河流水。在剖

8、面图上,由河流 向两边等潜水位线数值越来越大。向两边等潜水位线数值越来越大。(2)(2)等潜水位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流水位高于潜等潜水位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流水位高于潜水水位,则是河流水补给潜水。在剖面图上,由河流向两水水位,则是河流水补给潜水。在剖面图上,由河流向两边等潜水位线数值越来越小。边等潜水位线数值越来越小。4 4等潜水位线图的应用等潜水位线图的应用 (1)(1)等潜水位线图与水井等潜水位线图与水井 在等潜水位线图中,水井位置设置:为了有利于最大限在等潜水位线图中,水井位置设置:为了有利于最大限 度地积累潜水,各水井并列应与等潜水位线平行。如图度地积累潜水,各水井并列

9、应与等潜水位线平行。如图 中中,1,1、3 3布置水井是合理的布置水井是合理的,1,1、2 2取水有冲突取水有冲突,是不合理的是不合理的.水井中水面离地面高度的计算:水井中水面离地面高度的计算:H=HH=H海拔海拔-H-H潜水位潜水位 H HA A656550501515米,米,H HB B555546469 9米米(2)(2)等潜水位线图与排水沟:排水沟线应平行于等潜等潜水位线图与排水沟:排水沟线应平行于等潜水位线且潜水埋藏深度较浅的地方。如图中,排水沟水位线且潜水埋藏深度较浅的地方。如图中,排水沟5 5是合理的,而是合理的,而4 4不合理。不合理。2.(20102.(2010无锡市高三统考

10、无锡市高三统考)下图中实线代表地形等高线,虚线下图中实线代表地形等高线,虚线 代表潜水等水位线代表潜水等水位线(单位:米单位:米).).读图分析回答读图分析回答(1)(1)(2)(2)题。题。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1)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图中河流流向为由图中河流流向为由a a到到b b图中河流流向为由图中河流流向为由b b到到a a 此图表明该处潜水补给河水此图表明该处潜水补给河水此图表明该处河水补给潜水此图表明该处河水补给潜水 A B C D (2)(2)有关图中潜水流向和潜水埋藏深度的叙述,正确的是有关图中潜水流向和潜水埋藏深度的叙述,正确的是()潜水

11、流向为潜水流向为AB 潜水流向为潜水流向为BA E E处潜水埋藏深度为处潜水埋藏深度为5 5米米FF处潜水埋藏深度为处潜水埋藏深度为8585米米 A B C D解析解析:第(:第(1 1)题,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由图中数据可看出,)题,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由图中数据可看出,应是由应是由a a向向b b流,此处河流周围潜水水位高于河流,只能由潜水流,此处河流周围潜水水位高于河流,只能由潜水补给河水。第(补给河水。第(2 2)题,潜水流向由高处向低处流,可以推知)题,潜水流向由高处向低处流,可以推知ABAB;潜水埋藏深度为该地点实际地面海拔与相对潜水水位的;潜水埋藏深度为该地点实际地面海拔与相对潜水水位的高度差值。高度差值。E E处潜水水位为处潜水水位为8787米,地面高度为米,地面高度为9292米,则潜水埋米,则潜水埋藏深度为藏深度为5 5米。米。答案答案:(1)(1)A(2)(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