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说课稿.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6560651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说课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说课稿 赤壁赋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的一篇文言文课文, 苏轼曾写过两篇赤壁赋,这篇为前赤壁赋,表现了作者豁达开朗的性格。以下是学习啦我为你整理的赤壁赋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诵读要领,熟读并背诵全文 2积累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语,如清风徐来。白露横江。如泣如诉。月明星稀。沧海一粟等 3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4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理解文中所含的人生态度和语言的哲理意义 2把握文章主旨,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体会苏轼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

2、。融情于事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讨论法。讨论法既可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又可在讨论中辨析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

3、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关于乌台诗案:(出示投影) 乌台,汉书朱博传记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数千栖居其上,因称御史台为乌台。 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的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了苏轼,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六月以来,权监察御史里行(权,代理;里行,见习)何正臣、舒亶(dn),国子博士(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官员)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后4

4、次上述弹劾苏轼。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认为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舆(皇帝的代称)。无尊君之意,亏大忠之节。宋神宗不得不下令御史台审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所以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二、作者介绍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

5、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诽谤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苏轼是北宋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善词,开词中豪放一派,对后代有深远影响。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想象丰富,成就卓越,因而有浑涵光芒,雄视百代的称誉。 放录音(著名播音员夏青的朗诵)学生听,谈谈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诵读指导,学生齐读,默读。疏通文意。 理清文章的思路 1、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6、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第一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2、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第二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3、第三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写主客问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是诗人又是英

7、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归纳:苏轼的悲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 重点研习 学生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赤壁之景到底怎么样?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明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万顷之茫然。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明确: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3.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些词句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

8、心情? 明确: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纵有听凭、随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于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飘飘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 总结 师:第一段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作者于秋夜月下泛舟江上所看到的月白风清、水天相连的景象,并抒发了作者对此景象的感受。可以看出,苏轼在刚刚开始游玩的时候的情感基调是乐。 赏析要点 1、赏景:学生用散文化的笔调改写第一自然段。 参考: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

9、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于是,羽化登仙、飘然世外。 2、品情:悲从何来?参考:乐极生悲为人之常情。 悲从歌中来: 明确: 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

10、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写作背景:乌台诗案。) (2)悲从箫声中来: 赏析箫声: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 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联想音乐传情的篇章,例如琵琶行) 探究:学生会很快找出两层原因,但往往会忽略苏子由乐转悲的第一层心境。联系两次诵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子被贬,内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见景而乐却不是真乐,而是借此来排遣心中苦闷。所以吟诗也是原因。 多媒体显示: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

11、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悲从怀古中来: 明确:赏析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 月明星稀的诗是由眼前的明月联想而起的,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苏轼的感叹

12、实乃千古一叹,例如: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南华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尤不能不以之为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3、明理: 宇宙变化哲理: 明确: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

13、,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4、以喜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小结 (出示投影)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

14、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摘自余秋雨:东坡突围) 赤壁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

15、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 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 2、教学目标 : (1)以文为赋学习

16、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

17、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

18、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 游 景 乐 (以景动人) 水月 歌 情 悲 (以情感人)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

19、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

20、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21、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看了赤壁赋教学设计的人还看了: 1.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案 2.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3.赤壁赋教案 4.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教学设计 5.高一语文课程赤壁赋预习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