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工程计划施工计划组织专家论证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54929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3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夯工程计划施工计划组织专家论证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强夯工程计划施工计划组织专家论证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夯工程计划施工计划组织专家论证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工程计划施工计划组织专家论证版.doc(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基强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地基强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专家论证后修改版专家论证后修改版) )岩土工程公司岩土工程公司二二一六年一月十八日一六年一月十八日#*地基强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地基强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编制: 审核:审核: 审定:审定: 批准:批准: 岩土工程公司岩土工程公司二二一六年一月十八日一六年一月十八日#*目 录1.施工编制依据.42.施工准备.93.施工部署.164.主要施工工艺.175.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186.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287.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298.现场文明施工措施.309.降低工程成本的技术措施.31#*1.1.施工编制依据施工编制依据

2、1.11.1 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以下文件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以下文件编制:1.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JGJ79-2012;1.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GB5020220022002;1.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300GB5030020132013;1.1.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GB5002520042004;1.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GB50007-2011;1.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JGJ3320122012;1.1.7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

3、2004)(JGJ146-2004);1.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JGJ59-2011);1.1.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某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2015 年 6 月)1.1.10基础平面图等设计图纸某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 年 10月)1.1.12 地基基础方案专家论证意见2016 年 1 月 10 日1.21.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拟建场地地处开发区,位于某路以北,某路以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该工程总规划用地10.561hm2,根据场区地形及地质情况,规划划分为 3 个区(A区、B区及C区) 。现场场地高低不平,操场部位有一深沟。操场、篮球场及实验楼部分区域因

4、回填深度较深,超过 7m。本工程0.000 所对应的绝对标高为 2102.15m。中学部室外坪-#*0.450m,承台梁顶面标高-0.700m,架空板顶面标高-0.700m,板厚100mm,板底标高-0.800m(相当于绝对标高 2101.35m) ,预计强夯夯沉量 400-500mm,夯后要留置 200-300mm厚扰动层人工挖除,故起夯面标高为 2102.05m。强夯施工前用挖土机将场地分区整平,整平标高允许误差为100mm,多余土方可向北侧需要回填区域挖运。本强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主要针对中学部场区回填土区域地基处理进行编制,其余部位根据建设单位及总包单位要求,如需要地基处理,可参考本方案

5、执行,或另行编制施工方案。依据中学部场区回填土地基处理意见 ,至 2016 年 1 月 5 日,中学部场区回填工程已基本完毕,原场地标高在2097.67-2099.17米之间,现回填至 2102.15-2103.87 米,经现场实地测量回填厚度在 3.0-6.0 米之间(施工单位实测) 。经勘察、设计部门协商一致同意采用强夯法对中学部场区回填土地段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具体要求如下:1、有效加固深度的确定:根据现场实测回填厚度在 3.0-6.0 米之间,经查阅地质报告,原地基存在杂填土,故有效加固深度确定为5.0-7.0 米。2、根据现行规范及当地地区经验确定单击夯击能2000kN.m-3000

6、kN.m左右。3、强夯后的地基土最小承载力特征值要求不小于120kPa,压缩模量不小于Es=4MPa,强夯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足尺载荷试验确定,强夯后地基均匀性应采用动力触探或其他原位测试手段#*进行测定并出具场地地基处理检验评价报告(应由有相应资质的部门出具检测报告) 。1 1. .3 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1.3.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自然气候条件勘察场地地处某开发区,该地气候属于北温带半大陆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容易旱涝、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常年风向以西南风为主,夏季偏南风,冬季偏北风,1-3 月风力最大,

7、平均 4-5 级左右。年平均气温 13,6-8 月平均气温 26,12、1、2 月平均气温-5左右,历年绝对最高温度42.1,绝对最低温度-23.0,年平均降雨量 553 毫升左右,年最大降水量 789 毫升左右,全年降水有 50%集中在 7、8 月份。气温变化冬、夏两季较小,春秋两季较大,最大冻土深度Zo=0.5m。自然地理条件对建筑物没有不利影响,但夏、冬季节对建筑施工有一定的影响,须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2. 区域构造及地形地貌向斜盆地位于某省马蹄形旋卷构造体系的外环东部边缘。全市构造特征是,褶皱平缓舒展而不甚发育,除较高一级的某向斜外,其它系与某向斜相伴生的次级小型褶皱;该处位于某向斜东

8、翼,区内断层构造较为发育,受某向斜构造的影响,构造以张性正断层为主,经调查及查阅有关资料,该构造已基本稳定,对该工程不存在影响,在勘察场区附近无全新构造活动迹象。由于场区构造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故可以不考虑地质构造对场地的稳定影响。场区地形起伏较大,钻孔地面标高最大值 2101.22m,最小值2097.67m,地表相对高差 3.55m。场地所处地貌类型属山前冲洪积微地貌单元。1.3.2 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及埋深本次勘察在钻探控制深度范围内,揭露到一层地下水,初见水位及稳定水位见表 1:初见水位埋深(米)初见水位标高(米)数据个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1.556.854.

9、4192.7696.6095.13稳定水位埋深(米)稳定水位标高(米)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341.256.484.0993.0496.9895.45该地下水主要赋存在层杂填土、层淤泥及层粉质粘土层中,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变化趋势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最高水位一般在 7-10 月份。水源主要由场区附近招村水库及大气降水、地表水渗漏补给。根据临近资料和区域地质资料,近年(3-5 年)来最高水位埋深标高在 2097.00 米左右。现中学部回填至 2102.15-2103.87 米,地下水位对强夯工程影响不大。该工程在采用换填处理时应考虑其地下水对该工程的影响,做好必备的排降水措施,降水

10、方法可采用集水明排。1.3.3 地层条件#*在本场区勘察控制深度范围内,揭露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细砂夹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强风化闪长岩、中风化闪长岩、强风化粉砂岩、中风化粉砂岩共十层。中学部原场地标高在 2097.67-2099.17 米之间,现回填至 2102.15-2103.87 米,经现场实地测量回填厚度在3.0-6.0 米之间(金城公司实测) 。以下勘察报告所提厚度及层底埋深参数皆为回填以前参数,现将上层土层分述如下:层杂填土(Q4ml): 褐色,松散,湿,粘性土含少量砖渣、灰屑、植物根系等。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40-4.10m,平均 1.

11、68m;层底标高:2095.43-2099.82m,平均 2097.87m;层底埋深:0.40-4.10m,平均1.68m。层淤泥(Q4al+pl): 黄褐色-黑褐色,流塑,土质较均匀,无腥臭味,含有机质,有机质含量在 5%-10%之间,土体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很低,该层为附近村水库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的拦水坝所形成,该层主要分布在A区(中学部)及小学部的西南角 32#孔附近,厚度:1.50-3.80m,平均 2.31m;层底标高:2092.89-2096.37m,平均 2094.21m;层底埋深:2.80-5.60m,平均 4.29m。层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pl):灰

12、褐色,流塑,土质较均匀,内含少量有机质,有机质含量小于5%,土体摇震轻微,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较低。该层为附近村水库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的拦水坝所形成,该层主要分布在 A 区(中学部)及小学部的西南角 32#孔附近,厚度:0.70-2.60m,平均1.40m;层底标高:2090.75-2095.66m,平均 2092.96m;层底埋深:3.10-8.20m,平均 5.47m。-1 层细砂(Q4al+pl):#*黄褐色,稍密,湿,砂的成分为长石、石英,颗粒较均匀、纯净,局部夹薄层粉土。场区局部揭露,厚度:0.60-1.40m,平均 0.98m;层底标高:2091.69-2093.31m,平

13、均 2092.77m;层底埋深:5.20-6.70m,平均5.75m。层粉质粘土(Q4al+pl):褐色,可塑,土质较均匀,孔隙较发育,局部含粉粒,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场区的局部有揭露,厚度:0.70-2.10m,平均 1.46m;层底标高:2090.17-2092.53m,平均 2091.19m;层底埋深:6.50-7.60m,平均 7.18m。2.2.施工准备施工准备2.12.1 设计及现行规范要求设计及现行规范要求2.1.1.设计要求1、强夯处理后的地基土最小承载力特征值要求不小于120kPa,压缩模量不小于Es=4MPa。2、强夯有效加固深度 5.0-7.0m。3、强夯处理范围

14、应大于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 1/2 至 2/3,并不宜小于 3.0m3.0m。考虑到地面沉降均匀,整个中学部及小学部西南角回填区域需全部进行强夯处理。中学部及小学部西南角强夯处理面积约 10674。2.1.2 强夯施工参数及工艺确定强夯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夯,根据试夯结果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作为正式施工的依据。试夯数据必须做到真实、细致。1、强夯处理厚度的确定及分区第 5 页已提到,起夯面标高确定为 12.05m,再根据勘察报告各个勘探点的杂填土层层底标高,计算出各个点的填土厚度,如下图#*所示:依据各个点的回填厚度,将整个中学部回填区域划分为两个强夯区域,中学

15、部B区、C区、办公区填土厚度 4.09-5.5m,采用强夯能量为 2000kN.m,中学部A区及小学部西南角填土厚度 5.37-6.63m,采用强夯能量 3000 kN.m,分区界限在中学部A区向北外扩4.0m处,具体强夯范围分区图详见下图所示:2、强夯施工参数根据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设计要求、参照施工规范,考虑到中考虑到中学部及小学部西南角存在第学部及小学部西南角存在第层淤泥及层淤泥及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为降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为降低强夯对软弱下卧层的影响,防止软弱下卧层地下水位上升,造成低强夯对软弱下卧层的影响,防止软弱下卧层地下水位上升,造成#*下部填土承载力下降,达不到预期效果,故点夯能量不

16、宜过高,下部填土承载力下降,达不到预期效果,故点夯能量不宜过高,本工程中学部B区、C区、办公区填土厚度 4.09-5.5m,采用强夯能量为 2000kN.m,中学部A区及小学部西南角填土厚度 5.37-6.63m,采用强夯能量 3000 kN.m,满夯 1000kN.m。其余回填较深部位如操场、篮球场、实验楼区域,可采用 2000kN.m夯击能量分层强夯进行地基处理,尽量控制每层填土厚度不超过 5.0m。本工程中学部及小学部西南角部位强夯施工的夯点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本工程中学部及小学部西南角部位强夯施工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2。#*强夯施工参数表 表 2 夯别夯能量 (kN.m)锤重/落距 (

17、kN/m)布点 方式夯间距 (m)总夯击 数工程量点夯2000165/12.2正方形5.05. 0810点夯2000165/12.2正方形5.05. 0810416 点中学 部B 区C 区办 公区满夯1000100/10搭接形搭接 1/4 锤印125176点夯3000165/18.2正方形5.05. 0810点夯3000165/18.2正方形5.05. 0810441 点中学 A 区 及小 学西 南角满夯1000100/10搭接形搭接 1/4 锤印125498注:夯点的夯击次数根据以下原则确定: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5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隆起。不因夯坑过深发生起锤困难。针对两种强夯能量

18、,选取 2 块试夯区,2000kN.m试夯区位于回填场地西北角,面积约 30m30m,3000kN.m试夯区位于回填场地西南角,面积约 30m30m。2 块试夯区位置及中学部及小学部西南角强夯夯点平面布置图如下页所示:#*2、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1)点夯施工点夯采用夯击能为 2000/3000kN.m,点夯两遍,主夯点正方形布置,夯点间距 5.0m5.0m,次夯点插于主夯点之间,每点 8-10 击左右,夯击数以最后 2 击的贯入度控制为主,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50mm。(2)最后进行满夯施工,满夯一至两遍,满夯采用 1000kN.m夯击能,每点 1-2 击,锤印搭接。2.22.2 施工技

19、术准备工作施工技术准备工作1、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的内容。2、审查工程的坐标、标高位置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熟悉地质资料。3、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熟悉有关本工程的技术规范与标准。4、了解建设单位可以提供的各项施工条件。5、向管理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6、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2.32.3 物资准备物资准备 材料、构 (配)件、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本工程主要的物资为柴油及钢丝绳等,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2.42.4 劳动组织准备劳动组织准备 2.4.1 管理

20、人员配置根据工程管理需要,本工程拟投入管理人员 9 名,根据施工准#*备和进展情况,全体人员将于施工前全部进驻现场。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 表 3上岗资格证明已承担在建工程情 况职务姓名职称证书名称级别证号专业项目数项目名称项目经理高级 工程师建造师一建筑工程无/项目总工/ 项目副经理工程师建造师二建筑工程无/安全员助理 工程师安全员建筑工程无/施工员助理 工程师施工员土建工程无/施工员助理 工程师施工员土建工程无/质检员助理 工程师质检员土建工程无/材料员工程师材料员建筑工程无/机械员/机械员建筑工程无/资料员助理 工程师资料员建筑工程无/2.4.2 主要劳动力计划表 4序号人 员 名 称数量1

21、强夯机司机2 名2施工班长2 名3测 量 工2 名4强 夯 操 作工2 名5机械修理工1 名6推土机司机1 名7后勤服务人员1 名2.4.3 主要机械设备#*对进场的设备机具及时进行安装和调试,开工之前应进行检查和试运转。主主 要要 施施 工工 机机 械械 设设 备备 表表 表表 5 5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台)国别产地制造年月备注1履带式强夯机W50A1国产2010强夯施工2强夯锤16.5T1自制2010点夯施工3强夯锤10T1自制2009满夯施工4水准仪DS2 型2国产2011高程测量5全站仪SET5001苏光2012定位放线6客货车施工服务2.52.5 施工现场准备施工现场准备

22、2.5.1.施工场地的测量定位放线1、整个施工场区的测量、定位及高程控制,应以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放线依据为准。2、所用测量仪器,应定期检验确保精度。对测量基准点需定期与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点进行核对,签认后方可使用。3、预先设置场地施工用测量坐标点(控制桩)和水准点。应对所有测量标志进行妥善保护,设明显标志和专人保管,直至竣工验收后。4、桩位及夯点的测量定位按三级管理模式进行;由专业测量人员施放,复核无误后交项目经理部质量负责人核查,签字批准后交施工机组。施工前再由施工机组进行复核。 2.5.2 安装、调试施工机具 于固定的机具要进行就位、搭棚、接电源、保养和调试等工作。对所有施工机具都必须在开

23、工之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3.3.施工部署施工部署#*3.13.1 工程施工目标工程施工目标质量目标: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施工质量确保合格。 安全目标:严格进行安全管理,确保伤亡零事故。工期目标:在建设单位和总包单位要求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考虑到遍间歇时间,强夯施工工期 40 个有效工作日。强夯施工完毕2 周开始做夯后测试。3.23.2、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和空间组织、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和空间组织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及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主要强夯施工内容为中学部及小学部 A 区 3-13-2*3-A3-B 区域,施工时应首先进行试夯区施工,然后自小学部 A 区3-13-2*3-A3-B 区域

24、开始施工。预计 年 月 日强夯开始施工,因回填土 30%位建筑垃圾,70%为粘性土,须考虑遍间歇时间不少于 23 周, 年 月 日强夯施工完毕, 年 月 日- 日做强夯地基静载荷试验及动探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试验, 年 月底出检测报告,2016 年 月上旬报质监站验收。空间组织(整体施工顺序)根据中学部回填区域图纸,包括小学部西南角强夯面积约10674 平方米,拟投入 1 台 50 吨强夯机施工,施工时应首先在场区西部地下污水管线东侧挖设隔振沟,然后先施工试夯区,然后自小学部 A 区 3-13-2*3-A3-B 区域开始施工 3000kN.m 区域。强夯由东向西,到达西部污水管线后调头,之字形施

25、工,整体由北向南施工。施工完 3000kN.m 区域后,再施工北部 2000kN.m 区域,最后进行满夯。以上皆采用先点夯施工两遍,再满夯施工一至两遍的工序。4.4.主要施工工艺主要施工工艺#*4.14.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本工程强夯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4.24.2 主要的施工方案及主要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施工措施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本工程场地地质条件,我公司对场区的强夯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严格执行试夯方案确定的强夯施工参数,强夯点夯夯击能采用2000/3000kNm,满夯夯击能量 1000kNm。单击夯击能为 2000/3000kN.m,施工工艺采用两遍点夯一至两遍普夯,夯击点布置

26、采用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点间距为 5.0m,正方形布置;第二遍夯点在第一遍四个相邻夯点的中间插点,间距也为#*5.0m,正方形布置;两遍夯击点整体呈梅花型布置,每点 8-10 击,且满足最后 2 击平均贯入度不超过 5cm。普夯夯能 1000 kN.m,单点夯击次数 1-2 击,按 1/4 锤印搭接。满夯应在解冻后进行,并考虑冻土层夯入地层深度的影响。专家组建议满夯后地面整平标高以下采用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作为隔水找平层,拟建场地周边做好截水、排水设计。4.34.3 施工方法及技术控制措施施工方法及技术控制措施4.3.14.3.1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

27、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坏。施工前用推土机将场地分区整平,整平标高允许误差为100mm。整平时进行初步压实,以便施工机械行走。强夯施工前应对原状土进行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与强夯处理后的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处理效果。强夯施工现场设置配电箱,一个为维护用电,一个为照明用电。由于每遍点夯后根据地层条件及设计要求应有一定的间歇时间,为保证吊车连续施工,施工时以每台吊车一周可完成的工作量为基准划分施工区域,以便完成一个区域后直接进入下一区域进行施工,这样既能保证间歇时间,又能形成流水作业,提高工作效率。4.3.24.3.2 强夯施工的基本要求强夯施工

28、的基本要求施工机械采用带有自动脱钩的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配备无缝钢管或角钢门架,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强夯施工应严格按规定的强夯施工设计参数和工艺进行,并控制或做好以下工作:#*1)起夯面整平标高允许误差为100mm。2)夯点位置允许偏差为 200mm。当夯锤落入坑内倾斜较大时,应将夯坑底填平后再夯。3)夯点施工中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为:每个夯点达到要求的夯击数;要求达到的夯坑深度;最后两击的夯沉量小于试夯试验确定的值。4.3.34.3.3 施工参数施工参数4.3.3.14.3.3.1 夯锤夯锤夯锤选用重 1018t、直径 2.02.5m、锤底静压力2540kPa、锤底带有 4 个对称排列圆

29、形气孔的钢锤,气孔直径宜为250mm300mm。4.3.3.24.3.3.2 夯击遍数及夯击能夯击遍数及夯击能强夯工艺采用二遍点夯,完成后进行一至两遍满夯。主夯、次夯的夯击能为 2000/3000 kNm,满夯的夯击能为 1000 kNm,施工前要通过钢尺检查提升高度,以保证夯击能。4.3.3.34.3.3.3 夯点间距夯点间距强夯夯点布置按梅花形布置,夯点间距第一遍夯击点间距5.0m,正方形布置;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间。满夯要求夯印搭接,搭接部分不应小于锤底直径的 1/4。#*4.3.3.44.3.3.4 单点夯击次数及收锤标准单点夯击次数及收锤标准根据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与夯沉量

30、关系曲线,确定每遍点夯的单点夯击次数 8-10 击,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夯坑的压缩量(夯沉量)最大、夯坑周围隆起最小为原则;(2)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2000/3000 kN.m 不宜大于 5cm;(3)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隆起量不超过 10cm) ;(4)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4.3.3.54.3.3.5 遍间间歇时间遍间间歇时间为保证土中超孔隙水压力的充分消散,每遍点夯完成后,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间歇再进行第二遍点夯的施工,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和饱和度较大的软土地基应不少于 2 周,对于渗透性较好且饱和度较小的地基,可以连续夯击施工。本工程场地为回填土,30%为建筑

31、垃圾,70%为粘性土,渗透性较差,宜考虑不少于 2 周的遍间歇时间。 4.3.44.3.4 强夯施工强夯施工本次强夯采用多遍夯击,次序为:主夯-次夯-满夯,能级依次减小.每遍夯完后应将地面推平。4.3.4.14.3.4.1 夯机拼装夯机拼装#*强夯机采用履带吊车,夯锤脱钩采用自动脱钩器。4.3.4.24.3.4.2 夯击步骤夯击步骤清理并平整施工现场;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吊车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段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重复步骤,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

32、一个夯点的夯击,并做好夯击记录;重复步骤至,完成第一工作区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然后进入第二工作区施工第一遍点夯;用推土机平整场地,并测量场地高程;在间隔时间后,由第二工作区返回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第二遍夯击,最后进行低能量普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4.3.4.34.3.4.3 施工监测施工监测施工过程中设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2)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4)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33、。4.3.54.3.5 强夯施工质量与验收强夯施工质量与验收检查施工过程中设专人检查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试验,应在施工结束后14d 方能进行。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的数量,应由设计单位明确。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强夯地基承载力检验的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地基载荷试验检验点不应少于 3 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通过载荷试验确定。强夯地基均匀性检验,可采用动力触探试验或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

34、试验等原位测试,以及室内土工试验。检验点的数量,可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按每 400m2不少于 1 个检测点,且不少于 3 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每 300 m2不少于 1 个检测点,且不少于 3 点。本工程属于重要建筑,应按后者确定检测点数量。应采用两种以上的原位测试手段对填土地基进行夯前夯后质量检测。强夯地基经检测后,当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达不到原定设计要求时,应采取补夯等其它措施。 4.44.4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测量放线施工方案4.4.14.4.1 控制点布置控制点布置与保护与保护#*对建设方提供的建筑施工控制方格网、控制点、高程

35、基准点等关键部位应重点保护,并列详细文字资料备案。同时对建设方提供的测量标志、图纸资料进行复核和复测,结果一周内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施工控制点应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用 404040现浇混凝土柱放置。为方便施工,在施工区内部加密布置临时控制点。所有临时控制点也应严格保护,防止机械或人员扰动,并且应不定期进行复检,发现异常或偏差超出规范要求之后要立即进行纠正。施工过程中对建设方提供的测量标志必须妥善保护,施工过程中覆盖的测量标志应妥善移出,施工完成后准确将原标志恢复。4.4.24.4.2 桩位(夯点)测放桩位(夯点)测放测量放线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测量放线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测量仪器测量仪器强夯施工桩基

36、施工夯点测放桩位测放测量员测量员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网测量控制网有关部门鉴定合格 在鉴定有效期内使用 监理工程师审定合格有关部门鉴定合格 在鉴定有效期内使用 监理工程师审定合格业主提供测量方格网点 有效的书面控制点资料 现场实际复测业主提供测量方格网点 有效的书面控制点资料 现场实际复测经过测量培训合格 测量员持证上岗 报监理工程师认可经过测量培训合格 测量员持证上岗 报监理工程师认可控制网布置与施工现场结合 提供测量控制网布置图 提供测量控制有效数据 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控制网布置与施工现场结合 提供测量控制网布置图 提供测量控制有效数据 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桩位坐标计算与三级复核 桩位

37、坐标输入全站仪与复核 桩位坐标一览表 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签字同意施工桩位坐标计算与三级复核 桩位坐标输入全站仪与复核 桩位坐标一览表 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签字同意施工四角桩的钉设与复核四角桩的钉设与复核 护筒下设及对中 钻机对中定期检查控制网点定期检查控制网点夯点测放偏差5cm 单排桩位测量允许偏 差1cm 群桩桩位测量允许偏 差2cm 边桩的允许偏差 10cm,单排桩或边桩的桩位 允许偏差10cm 中间桩桩位允许偏差 15cm#*桩位(夯点)测放及标高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水准仪和塔尺。桩位(夯点)测放前,应根据施工图和厂区坐标系计算出各控制点和桩位(夯点)的坐标,经复核无误后,填写施工桩位(夯

38、点)坐标一览表 ,以备测放桩位(夯点)时使用。向全站仪内输入坐标时应两人进行复核,防止出错。桩位(夯点)可根据施工进展用极坐标法分批测放。桩位(夯点)采用白灰做标识,夯点测放误差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4.4.34.4.3 测量放线的检查、验收与保护测量放线的检查、验收与保护测量放线采用三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即先由现场技术员进行复测检查,再由质检员检查确认无误,然后由项目总工审定,并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并签字。检查验收可分阶段进行,即在每批夯点测放完成经自检合格后,填写测量放线报验单和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 ,并提交监理工程师验收。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进行施工。不经验收的桩点严禁使

39、用。技术人员负责将已验收的夯点向施工机台进行交接,交接后的夯点由施工机台负责保护,发现桩点被破坏时应及时上报现场技术人员处理。5.5.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5.15.1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本项工程质量目为一次性验收合格,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建立各项管理制度,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1、所用测量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合格,确保精度。对测量基准点需定期与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点进行核对,签证后方可使用。2、为便于强夯施工放线,应预先设置施工用测量座标点(控制桩)和水准点。3、施工前应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向各有关人员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内容包括:施工参数、技术要求、质

40、量标准、施工步骤方法、有关设计图纸、测量依据、施工规程规范等。4、开夯前应标定夯锤的重量,检查夯锤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5、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力度,应随时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沉降量,发现偏差和漏夯应及时纠正。施夯若发现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6、施工中如发现地质异常或遇地下障碍物等问题时,不允许擅自处理,应及时报告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研究解决,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施工工艺参数(夯击能量、夯点间距、夯击遍数等)的调整,须征得建设单位技术部门同意或由技术部门下发变更通知后才能实施。7、施工记录内容包括:夯坑沉降观测(逐个夯点进行)。每遍夯击完成后,应交验施工记录,

41、由监理工程师和技术负责单位签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25.2 建立技术交底和质量检查制度建立技术交底和质量检查制度5.2.1 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各有关人员进#*行技术质量交底。让具体操作执行人员明白质量目标、具体要求、操作标准、方法等。交底人和被交底人都应签署有关责任文件。般交底内容包括:1、施工参数、步骤方法、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采取的技术措施。2、有关设计图纸、测量依据。3、施工规程、规范,特殊工序的施工或关键工序控制。4、施工设计变更。5.2.2 质量检查制度:要求专职质检员随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技术负责人巡回监检,每天的抽检次数不少于二次,以便于及时发现

42、问题及时纠正。施工机组的技术、质量负责人应跟班管理操作。夜间施工项目经理部必须增设一名专职质检员值班。5.2.3 各工序检查点的设立,检查的项目、内容、标准、方法及频度,应符合有关国家规范。5.35.3 建立严格的自检制度建立严格的自检制度对施工、包括测量放线所有施工工序进行全过程控制,以下述措施预以保证:5.3.1 进行施工质量中间自检,自检手段、数量可参照夯后检验标准进行。5.3.2 实行两级检查制度:施工机组的技术质量负责人先进行自检,认为合格后上报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审查,必要时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复检。5.3.3 实行审批签字制度:一般工序,检查合格后,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进

43、行下道工序。复杂、重要工序应由监理工程师签字批准。质量措施的修改制定、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也应报监理工程师签字批准。5.45.4 成品保护措施成品保护措施5.4.1 对已经施工完的区域 15 日内进行保护,严禁轮式车辆进入已施工区域,以免形成橡皮土。5.4.2 未经验收的场地不允许下道工序施工队伍进入。5.4.3 雨季的时候,挖好排水沟,避免积水对成品的长时间浸泡。6.6.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6.16.1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根据设计图纸工程量和土体间歇时间,按照“合理安排施工、保证施工安全”的原则,强夯施工面积约计 10674,考虑到回填土70%为粘性土,遍间歇时间

44、不少于 2 周,工期控制在 35 天。夯后地基检测在 2 周后进行。预计 2015 年 11 月 30 日强夯开始施工,2016 年 1 月 5 日强夯施工完毕,2016 年 1 月 20 日-27 日做强夯地基静载荷试验及动探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试验。2016 年 1 月底出具检测报告。施工部署按整体工程量,计划安排两台强夯设备。6.26.2 保证工期措施保证工期措施6.2.1 应充分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要做到分工到人,定时、定位。组建专门的班子,负责组织机械设备进场工作,保证机械设#*备按计划进场。6.2.2 加强设备的现场维护保养,推行定时强制保养制度,保障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确保

45、工期按时完成。6.2.3 及时充分地做好后勤保障供应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人、财、物,保障对施工第一线的供应。合理安排各工种、工序穿插施工,尽量避免窝工。6.2.4 牢固树立:没有质量的进度是零进度、是负进度;无安全保障的进度是零进度、是负进度的思想意识,对职工进行以安全生产保工期,以质量保工期的教育。7.7.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7.17.1 安全目标安全目标杜绝死亡、重伤事故,杜绝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治安事件,因工程轻伤率控制在 3以下。7.27.2 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安全管理是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施工进度计划目标和质量目标的基本

46、保证。必须给子充分的重视,加强管理。7.2.1 安全生产管理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全员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项目部专职安全员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2、施工前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增强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明确安全生产目标。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指定的专职安全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保证人员落实,跟班上岗。对机械设备、操作工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项目、内容、标准、应作出规定,对限期整改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反馈信息,坚决落实。4、严肃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注重安全考核,落实安全责任制,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开展安全生产劳动竞赛活动

47、。7.2.2 施工安全措施1、开工前应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交底人和被交底人都应签署有关交底文件。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必须保证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和操作。2、白天施工每个吊杆顶部必须配备明显的警示标志一悬挂红旗。在施工区域应设立警戒区或障碍标志。 3、项门部专职安全员对机械设特的转移、安装和调试进行监督实施。4、实施班前安全检查制度,发现设备、机具等安个隐患必须立即排除,绝不允许以任何理由使设备机只带病作业。 5、所有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必须戴好安全带。6、施工中必须强调随时垫平吊机,严禁斜拉、斜吊,以防发生机械安全事故。因夯坑较深造成拔锤困难

48、时,应先进行试吊待松动#*后,再正式起吊,防止夯机超负荷运转,造成夯机倾覆。7、夯机转移时起锤高度不得大于 0.5m,机组其他人员跟机观察地面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车处理。8、脱钩器失灵夯锤不能脱落时,必须采取慢降措施,严禁强制转向摆动吊臂或带钩自由下落。9、相邻机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不宜小于 30m。强夯机在遇 6 级大风时应停止施工作业。8.8.现场文明施工措施现场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开工前应先向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并在施工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8.1 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下设施的保护措施:事先应对强夯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进行调查、确认,施工中应设专人负责妥善保护。在强夯或推土作业前,应先向操作人员进行保护措施交底,并设置操作司机便于观察的明显标识。当强夯施工时,夯点与管线必须保留一定的安全距离,并明显标示管线的位置。本工程场地西部存在地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