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产业格局、碳纤维应用及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5401481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纤维产业格局、碳纤维应用及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碳纤维产业格局、碳纤维应用及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纤维产业格局、碳纤维应用及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纤维产业格局、碳纤维应用及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碳纤维产业格局、碳纤维应用及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纤维是一种含碳量90%以上的纤维状碳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抗蠕变、导电、导热等特性,强度比钢大、密度比铝小、比不锈锅耐腐蚀、比耐热钢耐高温、又能像铜一样导电,集优异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于一身。 一、碳纤维企业 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主要集中少数发达国家,日本企业尤为突出,在碳纤维行业具备寡头垄断的行业地位,主要生产商为东丽、帝人、三菱等,其他的德国的西格里和美国的赫氏等。 1、东丽集团 全球碳纤维行业龙头。东丽株式会社成立于1926年1月

2、,主营业务包括纤维和纺织品、塑料和化学制品、IT相关产品、碳纤维复合材料、环境和工程、生命科学等。FY2018净销售收入为22,048亿日元,营业利润为1,564亿日元。FY2018碳纤维复合材料净销售收入为1,779亿日元,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约为8.1%;碳纤维复合材料营业利润为208亿日元,在公司总利润中占比11.4%。2016-2018年东丽净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2016-2018年东丽碳纤维复合材料净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 2、帝人 全球第二大碳纤维厂商。帝人株式会社成立于1918年6月,主营业务包括高级纤维和复合材料(含高性能纤维、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两部分),电子材料和化工产品、医药医疗、

3、交易零售、IT及其他。FY2018净销售收入为8,350亿日元,营业利润为698亿日元。FY2018材料类(含织物及产品、材料、复合材料及其他)净销售收入为6,248亿日元,营业利润为336亿日元。2016-2018年帝人净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 3、三菱 全球唯一同时生产PAN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的厂商。三菱化学控股株式会社成立于2005年3月,主营业务包括功能性产品(电子应用、设计材料)、健康保健、工业材料(化学品、聚合物)。其中,碳纤维业务包含在设计材料模块。FY2018净销售收入为37,244亿日元,营业利润为3,557亿日元。FY2017设计材料(含碳纤维业务)净销售收入为8,067亿

4、日元,设计材料营业利润为815亿日元。2016-2018年三菱净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2015-2017年三菱设计材料净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 二、碳纤维应用 目前,碳纤维在飞机和风机叶片上的应用已比较成熟,在汽车上的市场也逐渐开启,并且在其他工业领域的应用也是层出不穷。随着规模化生产和产品技术提升导致的成本下降,碳纤维有望得到大规模普及。国内碳纤维需求领域及占比全球碳纤维需求领域及占比 三、碳纤维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碳纤维研究几乎与世界同步,中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碳纤维生产的研究,80年代开始研究高强型碳纤维。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在1976年建成了中国第一条PAN基碳纤维扩大试验生产线,生产相当

5、于东丽公司T200的碳纤维。大连兴科碳纤维有限公司很早就实现了工业化碳纤维生产,该公司拥有多项专利,2003年形成年产800t碳纤维的生产能力,可生产1K、3K、6K、12K至320K碳纤维、预氧丝、碳纤维布、防火保温材料、发热丝、电热丝等各种碳纤维制品,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可达到国外同类产品(T300)先进水平,还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碳纤维技术研发中心。 目前中国从事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制及生产的单位近百家,但国内碳纤维大部分是小丝束,单条线产能仅有百吨级,规模效应无法发挥,导致国产碳纤维成本甚至高于国外的市场售价,行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中国碳纤维企业名义产能总和达2.60万吨,其中年产能在一千

6、吨以上的公司有7家,分别是中复神鹰(6000t)、江苏恒神(4650t)、精工集团(3500t)、光威复材(3100t)、中安信(1800t)、兰州蓝星(1800t)、太钢钢科(1200t)。中国碳纤维生产企业产能扩张仍然十分迅速,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行发展。国内主要碳纤维企业产能(吨)2017年国内碳纤维上市公司销售收入(百万元) 2017年中国国内企业碳纤维销量大约是7400吨,销量/产能比为28.46%,同期国际销量/产能比为57.20%,剔除中国的产销量来看,其他国家的销量/产能比为63.40%,产能利用率远高于中国。可见,中国碳纤维企业的销量/产能比远低于其他国家平均水平,具备很大的

7、提升空间。 产销比低的主要原因是,碳纤维行业总体技术尚不成熟稳定,产品质量及性价比相对较低。但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端碳纤维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生产向规模化和稳定化发展,企业布局逐渐向高附加值的下游应用领域延伸,中国碳纤维行业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企业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市场走向良性健康的发展道路。中国已经攻克了国产T300级碳纤维、国产T700级碳纤维和国产M40石墨纤维的工程化和应用问题,解决了以上这3种材料的有无问题;突破了国产T800级碳纤维和国产M40J石墨纤维的关键制备技术,实现了工程化生产,主体力学性能达到东丽T800碳纤维和M40J石墨纤维水平;突破了国产T1000碳纤维和M50J、M55J、M60J石墨纤维实验室制备技术,具备开展下一代纤维研发的基础。碳纤维三大应用领域国内、国际成熟度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