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复习过程.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5361714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复习过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复习过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复习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复习过程.ppt(8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与护理与护理(hl)(hl)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一页,共81页。1 12 23 3了解我国医疗了解我国医疗(ylio)事故处理立法概况事故处理立法概况、医疗、医疗(ylio)损害赔偿损害赔偿;了解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报告、上报、通报;了解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报告、上报、通报;了解献血法的概念和立法;了解其他卫生法律制度。了解献血法的概念和立法;了解其他卫生法律制度。熟悉医疗事故处理的原则、预防熟悉医疗事故处理的原则、预防(yfng)和法律责任;和法律责任;熟悉侵权责任法的医疗损害的相关规定;熟悉侵权责任法的医疗损害的相关规定;熟悉传

2、染病防治法的管理职责、法律责任;熟悉传染病防治法的管理职责、法律责任;熟悉采血与供血管理、献血法的法律责任。熟悉采血与供血管理、献血法的法律责任。掌握医疗事故的概念及构成要件、分级、处理的方式;掌握医疗事故的概念及构成要件、分级、处理的方式;掌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消毒掌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消毒(xio d)管理;管理;掌握临床用血和血液制品的管理。掌握临床用血和血液制品的管理。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第二页,共81页。学习学习(xux)内内容容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医疗事故处理法律(fl)制度制度 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 一一二二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四四五五献血法献血法其他卫生其他卫生(wishng)

3、法律制度法律制度三三第三页,共81页。第一节第一节 医疗事故处理医疗事故处理(chl)(chl)法律法律制度制度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概述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概述 1 14 45 56 63 3 医疗事故的上报制度医疗事故的上报制度医疗事故的处置与预防医疗事故的处置与预防医疗事故处理的方式医疗事故处理的方式 医疗损害赔偿医疗损害赔偿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 2 2第四页,共81页。导学案例导学案例(n l)2009年11月3日上午,患儿徐某到某市儿童医院就诊,根据检查结果,急诊医生初步诊断为右眼眶蜂窝组织炎并收治入院治疗。患儿住院后进行输液,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消炎等治疗。同时头颅及眼

4、部CT检查。4日凌晨患儿病情迅速恶化(hu),经值班医护人员抢救无效于晨7时30分宣布死亡。经调查表明:急诊接诊医师、管床医生诊断明确,治疗措施符合规范,患儿生命垂危时多科参与的联合抢救措施符合规范。第五页,共81页。但管床医生对血象异常表现未及时请会诊,且未重点向值班医生交代病情,在患儿家长多次反映病情变化时,值班医生对该病引起的并发症认识不足,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未采取应有的措施,未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未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等。中班护士输液不及时,白班、夜班护士巡视不够,未按一级护理要求巡查。如果你是责任护士,请问:问题1:该医疗过失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护士有何责任?问题2:从上述案例中

5、我们(w men)应吸取哪些教训?第六页,共81页。一、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一、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zhd)概概述述(一)我国医疗事故处理立法概况(一)我国医疗事故处理立法概况 2002 2002年年4 4月国务院第月国务院第351351号令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号令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tiol)(tiol),并于同年,并于同年9 9月月1 1日正式实施。日正式实施。该条例该条例(tiol)(tiol)的公布与实施,在全社会尤其是医疗卫生的公布与实施,在全社会尤其是医疗卫生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处理医疗事故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处理医疗事故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它有

6、助于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据。它有助于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第七页,共81页。(二)医疗(二)医疗(ylio)(ylio)事故的概念及构成要素事故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1.医疗医疗(ylio)(ylio)事故的概念事故的概念 是指医疗是指医疗(ylio)(ylio)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ylio)(ylio)活动中,违反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ylio)(ylio)卫生管理法律、行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

7、造成患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第八页,共81页。2.医疗事故的构成医疗事故的构成(guchng)要素要素(1 1)必须)必须(bx)(bx)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在医疗活动中发生 (2 2)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3 3)医疗过失行为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医疗过失行为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4 4)医疗事故必须)医疗事故必须(bx)(bx)有符合规定的损害程度有符合规定的损害程度 (5 5)医疗过失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过失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第九页,共81页。(三)医疗事故的分级(三)医

8、疗事故的分级(fn j)医疗事故的分级医疗事故的分级一级一级造成病人死亡、重度残疾的。造成病人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二级造成病人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造成病人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三级造成病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造成病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四级造成病人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造成病人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第十页,共81页。(四)临床(四)临床(ln chun)上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上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形p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

9、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成不良后果的;p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意外的;p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的不良后果的;p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p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dozh)(dozh)不良后果的;不良后果的;p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第十一页,共81页。二、医疗事故的上报二、医疗事故的上报(shng bo)制度制度p条例第条例第1313条条

10、规规定了医定了医疗疗机构的内部机构的内部报报告制度告制度为为:p 应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负责(fz)(fz)人人报报告,科室告,科室负责负责(fz)(fz)人人应应当及当及时时向本医向本医疗疗机构机构负责负责(fz)(fz)医医疗疗服服务质务质量量监监控的部控的部门门或者或者专专(兼兼)职职人人员报员报告;告;负责负责(fz)(fz)医医疗疗服服务质务质量量监监控的部控的部门门或者或者专专(兼兼)职职人人员员接到接到报报告后,告后,应应当立即当立即进进行行调调查查、核、核实实,将有关情况如,将有关情况如实实向本医向本医疗疗机构的机构的负责负责(fz)(fz)人人报报告,并向患

11、者通告,并向患者通报报、解、解释释。对对有可能有可能导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危致医患矛盾激化,危及医及医疗疗安全的重大事件,安全的重大事件,还还要立即向所在地要立即向所在地卫卫生行政部生行政部门门或或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报报告。告。第十二页,共81页。p条例第条例第1414条条规规定了医定了医疗疗机构的外部机构的外部报报告制度,即告制度,即发发生下列生下列重大医重大医疗过疗过失行失行为时为时,医,医疗疗机构要在机构要在1212小小时时内向所在地的内向所在地的卫卫生生行政部行政部门报门报告:告:p导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为二二级级以上的医以上的医疗疗事故;事故;p导导致致3 3 人以上

12、人身人以上人身损损害后果;害后果;p国国务务院院卫卫生行政部生行政部门门和省、自治区、直和省、自治区、直辖辖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卫卫生行生行政部政部门规门规定的其他定的其他(qt)(qt)情形。情形。第十三页,共81页。医疗事故的处置医疗事故的处置(chzh)医疗事故的预防医疗事故的预防(yfng)(一)(一)(二)(二)三、医疗事故的处置三、医疗事故的处置(chzh)与预防与预防第十四页,共81页。(一)医疗事故的处置(一)医疗事故的处置1.1.医疗事故的上报医疗事故的上报2.2.医疗事故的紧急处置医疗事故的紧急处置3.3.病历病历(bngl)(bngl)资料的封存和启封资料的封存和启封 4

13、.4.现场实物的封存和检验现场实物的封存和检验 5.5.尸体解剖检查尸体解剖检查 第十五页,共81页。(二)医疗事故的预防(二)医疗事故的预防1.1.加强加强(jiqing)(jiqing)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2.2.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加强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加强(jiqing)(jiqing)医医疗机构的质量监控、接受患者的投诉、提供咨询疗机构的质量监控、接受患者的投诉、提供咨询服务。服务。3.3.强化病历资料的管理与监督:病历资料是判断医强化病历资料的管理与监督:病历资料是判断医疗活动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的最有力疗活动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

14、系的最有力的证据。的证据。第十六页,共81页。四、医疗事故处理四、医疗事故处理(chl)的方式的方式(一)医疗事故处理的原则(一)医疗事故处理的原则 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理恰当。(二)医疗事故处理的方式(二)医疗事故处理的方式 首先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其次是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首先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其次是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再次是经人民法院再次是经人民法院(rnmnfyun)(rnmnfyun)受理解决。受

15、理解决。第十七页,共81页。五、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五、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f l z rn)(一)行政责任(一)行政责任 处罚的形式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处罚的形式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su d)(su d);没收非;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及法律、行政规定的其他处罚。行政拘留及法律、行政规定的其他处罚。(二)民事责任(二)民事责任 包括:侵权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包括:侵权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三)刑事责任(三)刑事责任第十八页

16、,共81页。(三)刑事责任(三)刑事责任(xn sh z rn)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罪罪 受贿罪受贿罪 滥用职权罪滥用职权罪 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罪 刑事刑事(xngsh)责任责任第十九页,共81页。第二节第二节 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 2009 2009年年1212月月2626日中日中华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代表大会常务务委委员员会第十二次会会第十二次会议议(huy)(huy)通通过过了中了中华华人民共和国侵人民共和国侵权责权责任法,并于任法,并于20102010年年7 7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它重新界定了医它重新界定了医疗损疗损害的害的责责任,之后

17、出任,之后出现现的医的医疗损疗损害都按新害都按新规规定追究定追究责责任。任。第二十页,共81页。一、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的规定一、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的规定(一)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一)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和医疗措施。(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并(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妥善保管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麻醉(mzu)(mzu)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等病历资料。疗费用等病历资料。第二十一页,共81页。(三)医疗机构及其医务

18、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三)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四)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四)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gufn)(gufn)实施不必实施不必 要的检查。要的检查。(五)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五)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第二十二页,共81页。二、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的保障二、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的保障(一)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一)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二)医务人员在诊疗活

19、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二)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偿责任。(三)因下列情形之一,患者有损害的,可推定医疗机构有(三)因下列情形之一,患者有损害的,可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过错: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yj)(yj)其他有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第二十三页,共81页。(四)因下列情形之一

20、,患者虽有损害,但医疗机构不(四)因下列情形之一,患者虽有损害,但医疗机构不 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疗规范的诊疗(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已经尽到合理(hl)(hl)诊疗义务;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第二十四页,共81页。(五)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

21、输入不合格的血液(五)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jgu)(jgu)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jgu)(jgu)请求赔偿。患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者向医疗机构(jgu)(jgu)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jgu)(jgu)赔偿后,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jgu)(jgu)追偿。追偿。第二十五页,共81页。第三节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一、传染病防治法概念一、

22、传染病防治法概念二、传染病的分类二、传染病的分类(fn li)(fn li)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第二十六页,共81页。一、传染病防治法概念一、传染病防治法概念 传染病防治法是为预防、控制传染病防治法是为预防、控制(kngzh)(kngzh)和消除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公共卫生和人体健康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公共卫生和人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第二十七页,共81页。二、传染病的分类二、传染病的分类(fn li)p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鼠疫、霍乱。p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甲型乙

23、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甲型H1N1 H1N1 流感、人感染高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bn zhn shn hn)(bn zhn shn hn)、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

24、、登、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革热、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第二十八页,共81页。p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麻风病,流行性感冒(gnmo)(gnmo),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的感染性腹泻。第二十九页,共81页。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一)传染病的预防(一)传染病的预防(二)疫情信息(二)疫情信息(xnx)(xnx)的收集与分

25、析的收集与分析 (三)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三)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四)传染病的疫情控制(四)传染病的疫情控制(五)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法(五)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律责任第三十页,共81页。(一)传染病的预防(一)传染病的预防(yfng)1.1.提高全民提高全民卫卫生健康意生健康意识识 2.2.消除各种消除各种传传染病的媒介染病的媒介 3.3.改善公共改善公共卫卫生生设设施施 4.4.做好做好计计划免疫划免疫(miny)(miny)工作工作 5.5.国家建立国家建立传传染病染病监测监测制度和制度和预预警制度警制度 6.6.防止防止传

26、传染病的染病的扩扩散散 第三十一页,共81页。(二)疫情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二)疫情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疾病预防疾病预防(yfng)(yfng)控制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专门控制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主动收集、的部门、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接到甲类、乙类传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按照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规定的程序进行。第三十二页,共81页。(三)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三)传染病疫情的报告、

27、通报和公布1.1.传染病的疫情报告:义务传染病的疫情报告:义务(yw)(yw)疫情报告疫情报告 、责任疫情报告责任疫情报告 2.2.报告的方式和时限:网络直报报告的方式和时限:网络直报3.3.传染病疫情的通报和公布传染病疫情的通报和公布第三十三页,共81页。报告报告(bogo)时限时限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或疑似患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禽流感患者或疑似患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时,应于暴发时,应于

28、2 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 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信小时内以最快的通信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kngzh)(kngzh)机构报告,并于机构报告,并于2 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第三十四页,共81页。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者,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者,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

29、单位应于报告单位应于24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县级疾病(jbng)(jbng)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 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报。第三十五页,共81页。(四)传染病的疫情控制(四)传染病的疫情控制1.1.一般性的控制措施一般性的控制措施(1 1)医疗机构采取分类隔离措施)医疗机构采取分类隔离措施(2 2)疾病预防控

30、制机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2.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控制措施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控制措施 政府部门采取的控制措施政府部门采取的控制措施 、其他有关部门采取的控制、其他有关部门采取的控制措施措施 3.3.特殊处理措施特殊处理措施 疫区疫区 、检疫、检疫 、封锁、封锁(fn su)(fn su)、尸体处理、尸体处理 、物品消、物品消毒毒 第三十六页,共81页。(五)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五)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传染病防治法中对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规定为:医疗机传染病防治法中对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规定为:医疗机构

31、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凡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构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凡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gizhng)(gizhng),通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2、。第三十七页,共81页。p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或发生其他突发公共卫生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或发生其他突发公共卫生(wishng)(wishng)事件时,医疗机构应当服从调度和指挥,医护人员应当事件时,医疗机构应当服从调度和指挥,医护人员应当服从卫生服从卫生(wishng)(wishng)行政部门的调遣。如果不服从指挥行政部门的调遣。如果不服从指挥和调遣,卫生和调遣,卫生(wishng)(wishng)行政部门将对医疗机构责令改行政部门将对医疗机构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证,对负有责任的

33、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对于不服从调遣的医护人予以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对于不服从调遣的医护人员,卫生员,卫生(wishng)(wishng)行政部门将予以警告或责令暂停六行政部门将予以警告或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业证书的行政处罚。第三十八页,共81页。第四节第四节 献血法献血法一、献血法的概念一、献血法的概念二、采血与供血管理二、采血与供血管理三、临床三、临床(ln chun)(ln chun)用血的管理用血的管理四、相应的法律责任四、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三十九页

34、,共81页。一、献血法的概念一、献血法的概念(ginin)p我国的献血法律制度主要依据我国的献血法律制度主要依据19971997年年1212月月29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常委会第2929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p献血法是指调整保证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法是指调整保证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bozhng)(bozhng)献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的总称。第四十页,共81页。p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无偿献血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健康我国

35、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无偿献血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健康公民向血站自愿地提供自身的血液或某种血液成分用于临床,公民向血站自愿地提供自身的血液或某种血液成分用于临床,而不索取任何报酬的制度。而不索取任何报酬的制度。p国家国家(guji)(guji)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血第四十一页,共81页。二、采血与供血管理二、采血与供血管理 (一)血站采集血液的基本要求(一)血站采集血液的基本要求(二)原始记录和标本保存(二)原始记录和标本保存(bocn)(bocn)(三)颁发无偿献血证(三)颁发无偿献血证(四)血站供血的基本要求(四)血站供血的基本要求第

36、四十二页,共81页。(一)血站采集血液的基本(一)血站采集血液的基本(jbn)要求要求1.1.医医务务人人员员必必须须具有采血具有采血资资格格 2.2.实实行全面行全面(qunmin)(qunmin)质质量管理量管理 3.3.开展无开展无偿偿献血宣献血宣传传4.4.献血者的健康献血者的健康检查检查 5.5.严严格遵守采血量和采血格遵守采血量和采血间间隔隔规规定定 6.6.采血器材的使用采血器材的使用 7.7.血液血液检测检测 第四十三页,共81页。(二)原始记录和标本保存(二)原始记录和标本保存血站采集血液后要建立献血档案,记录献血者的姓名、血站采集血液后要建立献血档案,记录献血者的姓名、性别

37、、出生日期、血型性别、出生日期、血型(xuxng)(xuxng)、献血日期、单位或、献血日期、单位或地址、采血者签字,并加盖该血站采血专用章。地址、采血者签字,并加盖该血站采血专用章。献血、检测和供血的原始记录应当至少保存献血、检测和供血的原始记录应当至少保存1010年。血液年。血液检测的全血标本的保存期应当在全血有效期内;血清检测的全血标本的保存期应当在全血有效期内;血清(浆)标本的保存期应当在全血有效期满后(浆)标本的保存期应当在全血有效期满后6 6个月。个月。第四十四页,共81页。(三)颁发无偿献血证(三)颁发无偿献血证献血法规定对无偿献血者发给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献血法规定对无偿献血

38、者发给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并可给予适当奖励。作的无偿献血证,并可给予适当奖励。血站采集献血者的血液血站采集献血者的血液(xuy)(xuy),须在无偿献血证,须在无偿献血证中记录献血者的姓名、出生日期、血型、献血时间、中记录献血者的姓名、出生日期、血型、献血时间、地点、献血量、采血者签名,并加盖该血站采血专用地点、献血量、采血者签名,并加盖该血站采血专用章。章。第四十五页,共81页。(四)血站供血的基本要求(四)血站供血的基本要求1.1.保证血液保证血液(xuy)(xuy)质量质量 2.2.血液血液(xuy)(xuy)的包装、储存和运输符合要求的包装、储存和运输符合要求 3.3

39、.禁止买卖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禁止买卖无偿献血者的血液(xuy)(xuy)第四十六页,共81页。三、临床用血的管理三、临床用血的管理(一)献血法规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遵照合理(一)献血法规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遵照合理(hl)(hl)、科学的原则,制订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科学的原则,制订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二)献血法规定,国家鼓励临床用血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二)献血法规定,国家鼓励临床用血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因此,应倡导医疗、科研单位应当深入研究新技术的开因此,应倡导医疗、科研单位应当深入研究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发和应用。(三)献血法规定,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

40、,必须符(三)献血法规定,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血必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血必须进行核查。须进行核查。第四十七页,共81页。(四)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医疗机构因应(四)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医疗机构因应 急用血需要临时采集血液的,必须符合以下情况:急用血需要临时采集血液的,必须符合以下情况:1.1.边远地区的医疗机构和所在地无血站(或中心血库);边远地区的医疗机构和所在地无血站(或中心血库);2.2.危及患者生命、急需输血危及患者生命、急需输血(sh xu)(sh xu),而其他医疗

41、;措施所不能替代;,而其他医疗;措施所不能替代;3.3.具备交叉配血及快速诊断方法检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具备交叉配血及快速诊断方法检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条件。医疗机构应当在临时采集血液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条件。医疗机构应当在临时采集血液后后1010日内将情况报告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日内将情况报告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上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否则属于违法采血,将承担相应的法律以上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否则属于违法采血,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责任。第四十八页,共81页。第五节第五节 其他其他(qt)(qt)卫生法律

42、制度卫生法律制度 母婴保健法律制度母婴保健法律制度 1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2 2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3 3 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4 4第四十九页,共81页。一、母婴保健法律制度一、母婴保健法律制度母婴保健法是调整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母婴保健法是调整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t(t go)go)出生人口素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出生人口素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泛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泛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与其相配套实施的法规、规章和规范保健法及与其相配套实施的法规、规章

43、和规范性文件。性文件。第五十页,共81页。p文件明确规定了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的文件明确规定了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的工作内容,这些内容的颁布与实施将母婴保健的基础性、工作内容,这些内容的颁布与实施将母婴保健的基础性、常态化工作纳入法制化,促进政府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常态化工作纳入法制化,促进政府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对母婴保健工作的管理,对保障妇女儿童健医疗保健机构对母婴保健工作的管理,对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康、提高(t go)(t go)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大意义。第五十一页,共81页。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4、shjin)应急处理法律制度应急处理法律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国务院于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国务院于20032003年年5 5月月9 9日颁布了突发公共日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分级分类管理、日常监测、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分级分类管理、日常监测、应急预防控制措施及信息报告、通报、发布等内容做了明确应急预防控制措施及信息报告、通报、发布等内容做了明确(mngqu)(mngqu

45、)的规定,填的规定,填补了相关法律的空白,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补了相关法律的空白,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第五十二页,共81页。三、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三、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是根据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是根据(gnj)(gnj)医疗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的办法制定的 第五十三页,共81页。四、精神卫生法四、精神卫生法 2012 2012年年1010月月26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精神卫生法。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是

46、一部规范精神障碍病人治疗、保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是一部规范精神障碍病人治疗、保障精神障碍病人权益障精神障碍病人权益(quny)(quny)和促进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法律。新法和促进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法律。新法对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对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的规定。碍的康复、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的规定。第五十四页,共81页。自测题自测题1.1.关于医关于医疗疗事故正确的事故正确的说说法法(shuf)(shuf)是()是().医医疗疗事故是指医事故是指医务务人人员员故意造成病人的人身故意

47、造成病人的人身损损害害.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损害害.在美容院在美容院实实施美容手施美容手术时术时造成的造成的损损害称害称为为医医疗疗事故事故.护护理人理人员员忘忘记给记给病人病人测测量体温一次量体温一次.医医疗疗事故主体是医事故主体是医疗疗机构及其医机构及其医务务人人员员,违违法行法行为发为发生在医生在医疗疗活活动动中中第五十五页,共81页。2.2.下列正确的医下列正确的医疗疗事故的分事故的分级级是(是()A.A.造成患者器官造成患者器官(qgun)(qgun)功能障碍属于一功能障碍属于一级级医医疗疗事故事故B.B.造成重度残疾的属于二造成重度残疾的属于二级级医医疗疗

48、事故事故C.C.造成患者死亡属于一造成患者死亡属于一级级医医疗疗事故事故 D.D.造成患者中度残疾造成患者中度残疾为为二二级级医医疗疗事故事故E.E.以上均不以上均不对对第五十六页,共81页。3.3.医医疗损疗损害害赔偿赔偿(sn hi pi chn)(sn hi pi chn)原原则则不包括(不包括()A.A.与医与医疗疗事故等事故等级级相适相适应应B.B.与医与医疗过疗过失行失行为为在医在医疗疗事故事故损损害后果的害后果的责责任程度相适任程度相适应应C.C.原有疾病与医原有疾病与医疗损疗损害后果之害后果之间间的关系的关系D.D.不属于医不属于医疗疗事故的不承担事故的不承担赔偿责赔偿责任任E

49、.E.不属于医不属于医疗疗事故的,由医事故的,由医疗疗机构承担机构承担赔偿责赔偿责任任第五十七页,共81页。4.4.关于病关于病历资历资料的管理正确的是(料的管理正确的是()A.A.患者不能复印客患者不能复印客观观性病性病历资历资料料B.B.患者可以将客患者可以将客观观性病性病历资历资料拿走料拿走C.C.医医疗疗机构不保存机构不保存(bocn)(bocn)病病历资历资料料D.D.患者依法可以患者依法可以获获得病得病历资历资料料E.E.医医务务人人员员可根据需要涂改病可根据需要涂改病历资历资料料第五十八页,共81页。5.5.医医疗疗事故事故处处理理(chl)(chl)条例自(条例自()起施行)起

50、施行A.2002A.2002年年4 4月月4 4日日B.2002B.2002年年9 9月月1 1日日C.2003C.2003年年1 1月月1 1日日D.2002D.2002年年2 2月月2020日日E.2009E.2009年年1212月月2626日日第五十九页,共81页。6.6.以下医以下医疗疗事故事故处处理不合法的方式是(理不合法的方式是()A.A.双方自愿的原双方自愿的原则则上上协协商解决,并有双方商解决,并有双方签签字的字的协议书协议书B.B.在国家行政机关主持下达成在国家行政机关主持下达成(dchng)(dchng)和解,并在和解,并在协议书协议书上上签签字字C.C.私下解决私下解决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