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65298125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湛江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湛江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古代文论思维方式的整体浓缩性具体表现在文体论、作家作品论和时序论等方面。曹丕典论论文首开文体论,用“雅、理、实、丽”四个字分别概括“奏议、书论、铭谏、诗赋”四科八类文体的艺术特质。陆机文赋直承典论论文的言说方式,用并列词组形式描述十种文体的特质。刘勰的文体论,多一言以蔽之。如文心雕龙定势“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

2、丽;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范于核要;箴铭碑,则体制于弘深;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作家作品论虽为只言片语,却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精妙传神地把握住了作家作品的艺术神髓。评阮籍、嵇康文学风格的异同,刘勰有“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李、杜才学风格迥异,严羽着“飘逸”与“沉郁”而风神足俱。郊岛并称,同为苦吟,苏轼有“郊寒岛瘦”,堪称妙评。在对一个朝代的文风的把握上,古代文论也时常运用整体浓缩性的表述。古代批评家往往有俯瞰宇宙、弥纶百代的眼光和胸襟。他们以这种眼光和胸襟“统百代而论诗”(叶燮原诗内篇下),雄视上下几千年,往往会有许多独到的体会和领悟。如“建安风骨”“盛唐气象”,非常允当地

3、抓住了一个时代的风神气貌。古代文论整体浓缩性特征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从文化传承来说,中国文化善于以简治繁,举重若轻。世间万象,千变万化,其运转之规则理应纷繁复杂,中国的哲人却一言以蔽之“一阴一阳”。这一思维方式直接启示了后代的文论表达。姚鼐复鲁絜非书提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受周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文论浓缩性特征还受文化经典的启示。道家的整个思想可以用一个“道”字来概括。儒家的经典春秋,内容上“微言大义”,语言上“一字褒贬”。文心雕龙宗经说“春秋辨理,一字见义。”儒道文化是古代文论思想智慧的基石,其思维方式是中国文论浓缩性特征的滥觞,促使文论家们用最精要的语言去把握文学的真谛。(摘编自李建

4、中吴中胜论古代文论思维方式的整体浓缩性)材料二片语精微、言约意丰,把丰富的含义浓缩在极小的篇幅之中,是论诗诗之诗性特征在文体形式上的一个显著标志。例如反对模拟,主张创新,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从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变、萧子显的南齐书文学传,至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叶燮的原诗内篇,无一不再三强调,反复阐明。只因散文不便记忆,时间一长,很少有人记住他们的原话了。而赵翼的一首论诗绝句“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其浅近的语言就把“文律运周,日新其业”的道理,说得鞭辟入里。如果说片语精微、言约意丰是论诗诗之诗性特征在文体形式上的标志的话,那么比兴、意象、象

5、征、暗示等方法的运用则是论诗诗之诗性特征在语言文辞及表现方法上的体现。韩愈的论诗诗喜用惊人的比喻和奇崛的语言来喻示沉雄光怪的诗境,如调张藉以“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破”喻李、杜诗风的宏阔神怪,用“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喻诗语之雄怪和笔力之高洁。像这样用具体的形象来喻示作家作品风格,阐释诗歌创作的规律,与西方解释学的抽象说理、条分缕析迥异其趣,充分体现了论诗诗这种诗性批评文体的民族特色。但是,从根本上决定“论诗诗”的诗性特质的,还是它的诗性思维方式,即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这是远较论诗诗特有的文体形式和比兴、意象、象征、暗示等具体的表现方法更能决定论诗诗的诗性本质的东西,也是论诗诗这种中国古代特有

6、的诗性批评文体与西方分析思辨型批评文体大异其趣的关键所在。我们不妨以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为例来说明这一点。司空图对于二四种诗歌风格意境的阐释并不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是以直觉象征思维的方式来展开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是书亦深解诗理,凡分二十四品各以韵语十二句体貌之”。这里的“体貌”一词正是对二十四诗品论诗不取抽象论说,专用直觉象征的诗性思维方式的精当概括。试看司空图对“冲淡”一品的解说,本来“冲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定的诗歌风格类型或意境类型是极难用逻辑的推论和精确的语言加以界说的,因为中国诗歌本身就具有含蓄朦胧、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作为对中国诗歌艺术的这一特点有着深切了解的诗

7、论家,司空图极富智慧地选择了直觉象征的思维方式,即用两幅具体感性的形象画面来“体貌”冲淡的韵味“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前一幅画面表达的是清虚淡泊而沉默自处,心意幽隐而妙合天机。如饮生生万物的太和之气,与孤鹤齐飞在天外邀游。后一幅画面表达的是如和暖春风,柔和地吹拂着衣襟听门前风吹竹林的声韵,让人载美而归。司空图正是借助这两幅形象画面的叠加描绘,把本来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有关诗歌风格和韵味的“冲淡”概念具象化、形象化了,从而帮助人们去真切地体味和领会“冲淡”一品自然、淡泊、空灵的审美特质。这种化抽象为

8、具象、以形象为思维的中介、借此而言彼的思维方式正是包括论诗诗在内的整个中国文论所独具的。(摘编自邓新华(“论诗诗”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诗性批评文体)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清峻”与“遥深”、“飘逸”与“沉郁”、“郊寒”与“岛瘦”,把嵇康与阮籍、李白与杜甫、孟郊与贾岛的作品风格概括得入木三分。B.中国哲人以阴、阳来统观世间万象,姚鼐(复鲁絜非书提阳刚和阴柔之美,可见以简治繁的思维方式直接启发了他的文论表达。C.论诗诗之诗性特征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片语精微、言约意丰的文体特征,比兴、意象、象征、暗示等方法的运用,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D.论诗诗的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

9、能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画面表达,还有利于读者领会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有关诗歌风格和韵味的概念。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诗诗通常用具体的形象来喻示作家作品的风格,阐释诗歌创作的规律,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色。B.化抽象为具象的思维方式是中国的论诗诗独具的,而抽象说理、条分缕析的解释学是西方独有的。C.司空图深切了解中国诗歌言在此而意在彼等特点,他选用具体感性的画面来体貌冲淡的韵味。D.“纤秾”一品中的“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展现了一幅生气蓬勃的春景图。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立片言以居要。文赋B.简言以达旨。文心雕

10、龙征圣C.一言穷理。文心雕龙物色D.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文心雕龙神思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和论证方法。(4分)5.如何理解和评价初唐“四杰”?针对当时文坛一些轻薄之徒对四人的讥笑,杜甫写了一首戏为六绝句(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请结合材料二对这首诗进行评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大红袄李海燕奶奶并不看俩人的脸,只说了一句,回来了。其实奶奶不用看,也知道俩人脸上的憔悴和疲惫。昨天,小远爸打电话来,妈,小远只是受了伤,已经无大碍,我和小远他妈明天回去。奶奶就明白他们打算瞒着她了。两个人疲

11、惫地坐了下来,奶奶问了那个姑娘。你们见着那姑娘了?见着了。那么大团长的千金能看上咱家小远?嗯嗯。儿子儿媳妇一起点头。奶奶从炕上下来,步子有些蹒跚。她打开柜子,拿出那件大红袄。小远妈用手掩住嘴,眼泪就下来了。小远爸忙上前一步挡在小远妈的前面。妈,红袄你不是做完了吗,又拿出来做啥?奶奶说,我把扣重新得一下,这个没襻好。原来奶奶襻的是喜字扣。今年春天小远回家探亲,告诉奶奶,他有女朋友了。奶奶刨根问底,是你们边防站里的女兵吗小远告诉奶奶,是他军校的同学。你俩相爱吗?小远被奶奶逗笑了,奶你也知道相爱呀咋不知道,奶天天看电视,在电视里我还看过你们边防站呢。那你看到我了吗?那倒没有,等你成了英雄,奶奶就能看

12、到你了。奶奶抱着大红袄回到炕上,开始动手拆那些缝好的襻扣。那件大红袄,是奶奶为未来的孙媳妇做的。小远妈曾制止过,现在啥样的衣服都有卖的,妈您就别费心了。奶奶固执地说,我做的是我的心意,再说,我的孙子媳妇,那天必须穿我做的大红袄拜堂。大红袄是绸缎面料,缓着本色的小朵玫瑰花,亮闪闪的。奶奶开始重新襻扣。奶奶拿针的手微微颤抖。屋子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只听见奶奶的针线缝合声。过了好一会儿,小远爸说,妈,不急着做,小远今年结不上婚,他女友小蕊明年才毕业呢。奶奶头也不抬,做好了放着,我都是土埋脑瓜顶子的人了,万一妈,您能活一百岁呢。又沉默了。秋风在窗外纺着线,嘤嘤嘤地响。偶尔有一两片树叶刮过来,打在窗玻璃

13、上,又被风旋走了。小远妈站在柜子那儿,看着墙上小远的照片,默默地掉眼泪。儿子说,妈您歇会儿,睡个午觉,走一个星期了,我去地里看看庄稼啥时候能收。说完上前拉了拉小远妈。小远妈忙说,我也去。奶奶抬头隔着玻璃窗,看着儿子儿媳的背影,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我的小远,我的宝贝孙子,你成了英雄,奶在电视里看到你了老天爷呀,我都七十七岁了,咋不让我替我的小远死呢你爸妈怕奶奶受不了,瞒着奶奶他们就你这一个孩子,他们比我还难奶奶给大红袄重新襻好了扣,这次襻的是蝴蝶扣,然后整整齐齐地叠好,放进柜子里,在上面落了一把锁。从此,奶奶再也没打开过那口柜子,直到小蕊来。小蕊来的那天,下着春天的第一场雨。清清瘦瘦的小蕊说

14、她去北京,顺路来看看奶。小蕊还说,小远本来也想跟她一起回来的,但因为临时有任务,没回来。小蕊说得真切,奶只好问小远的伤。小蕊说,跟过去一样活蹦乱跳了,就是想奶奶,让我替他抱奶奶。小蕊说完,抱住了奶奶。奶奶的眼泪在前面流,小蕊的眼泪在奶的身后流,俩人松开的时候,又是两张笑脸。三天的时间,奶奶要小蕊跟她睡,一老一少两个爱着小远的女人,一唠就是大半宿,唠的都是小远。小蕊给奶奶讲她跟小远的相遇,从相知到相爱,说她这辈子就认准小远了。奶给小蕊讲小远小时候的事,从孩提时开始讲起,一件件一桩桩,几列火车都装不尽。三天后,小蕊要走了,奶打开那口柜子,拿出那件大红袄,给你做的,试试合身不?小蕊把大红袄穿在身上。

15、奶奶上前抻抻前襟儿,拽拽后身儿,蛮好看的,喜庆,只可惜有点儿肥了。脱下来吧,以后奶给你做件合身的。小蕊说,奶奶,我喜欢,给我吧。小蕊抱着那件大红袄在前面走,小远爸妈和奶奶在后边送。出了村口,奶说她要单独送送小蕊。小蕊挽着奶奶,俩人慢慢地向前走着。走到村前那条小河边,小蕊说,奶回去吧。奶奶说,我送你过河,再来就不容易了。小蕊说,以后我会跟小远常来看奶奶的。奶奶攥着小蕊的手,俩人过了河。奶奶说,走吧,孩子,过了前面那道坡,就是大道了。小蕊上前抱住了奶奶,奶奶,我走了,您多保重。小蕊的眼眶再也关不住汹涌而至的泪水。她转身快步走去,不再回头看奶奶。小萬小蕊奶奶追了过来,小蕊站定。奶奶说,红袄还给奶奶吧

16、,袄太肥,你太瘦,穿着累。小蕊说,奶奶,我回去好好吃饭,袄就不肥了。不给了,不给了。奶坚持要回了大红袄。春风带着一股春天才有的湿润,从南边吹过来,吹湿了奶奶的眼睛。奶突然说,奶奶知道小远已经不在了,这么好的姑娘,怪就怪我家小远没福气啊。奶奶哽咽了。小蕊憋着眼泪,一个劲儿地摇头。三天来,小蕊终于在奶的面前哭出了声音。(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交代奶奶做大红袄的用意,展现了奶奶对孙子的疼爱与美好的期盼,反衬出此刻奶奶内心巨大的悲痛。B.文中关于季节的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时令,也显示了时间的推移,又有力地烘托了人物内心的情绪。C.“奶奶拿针的手微微

17、颤抖”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手法,意在表现奶奶因为年事已高,襻扣时很吃力。D.“秋风在窗外纺着线,嘤嘤嘤地响”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秋风嘤嘤就像他们内心在啜泣、呜咽。7.关于文中伏笔、照应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嗯嗯。儿子儿媳妇一起点头”表明在“小蕊爱小远”的事上儿子儿媳妇没有骗奶,为春天小蕊的到来埋下伏笔。B.“你成了英雄,奶在电视里看到你了”与“等你成了英雄,奶就能看到你了”相呼应,交代了奶奶知道真相。C.“奶奶打开那口柜子”与“在上面落了一把锁”相呼应,暗示了奶打算打开悲痛的心锁,开始直面孙儿的牺牲。D.小蕊给奶奶讲她与小远的故事,目的是让奶奶相信小远还活着,呼应了“今

18、年春天小远回家探亲”这一段的内容。8.大红袄是小说的线索,随着情节展开,围绕大红袄,奶奶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6分)9.“小蕊把大红袄穿在身上”这个情节有很强的艺术效果,请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谓秦王曰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骄忿非伯主之业也。臣窃为大主虑之而不取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与终。何以知其然?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19、围遇晋阳,卒为三家笑。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谩无礼于宋溪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土二诸侯以朝天子王孟津,后子死,自布冠而拘于秦。三者非无功也,能始而不能终也。今王破宜阳,残三川,而使天下之士不敢言;雍天下之国,徙西周之疆,而世主不敢交阳侯之塞;取黄棘,而韩、楚之兵不敢进。王若能为此尾,则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王若不能为此尾,而有后患,则臣恐诸使之君,河、济之士,以王为吴、智之事也。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今大王皆有骄色,以臣之心观之,天下之事,依世主之心,非楚受兵,必秦也。何以知其然也奉人援魏以拒楚,楚人援韩以拒秦,四国之兵敌,而未能复战也。

20、齐、宋在绳墨之外以为权,此曰先得齐、宋者伐秦。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韩氏铄,则楚孤而受兵也。楚先得齐,则魏氏铩糖氏铄,则秦孤而受兵矣。若随此计而行之,则两国者必为天下笑矣。”(选自战国策秦策五,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B.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C.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D.

21、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与“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两句中的“窃”字含义相同。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与“求之靡途”(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靡”字含义相同。C.会稽,古郡名,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中的“会稽”指的是同一个地方。D.“自布冠而拘于秦”与“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两句中的“拘”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引用诗经中“摩不有初,鲜克有终”,引出

22、始与终的话题,劝谏秦王在取得胜利后,要戒除骄傲的心理,做到善始善终。B.智伯瑶、吴王夫差、梁君开始都取得了很大的战功,但是在胜利之后开始骄纵,最后都被对手杀死,只有善始没能善终。C.劝诫人认为,秦王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威震诸侯之后,如果谨慎到底,王霸之业指日可待;否则,就会后患无穷。D.齐国、宋国在秦、楚、魏、韩四国兵力势均力敌而相持不下的局面中显得举足轻重,跟宋、齐两国置身于四国之外有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4分)(2)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4分)14.请简要概括劝谏者劝谏秦王的目的。(3分)

2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岁暮到家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蒋诗领联写御寒的冬衣针针线线缝得十分细密,问候的家信墨痕还是新的.一个密字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思念和关爱。B.蒋诗颈联叙写母亲与儿子相见的情景母亲因思念儿子而面容清瘦,儿子十分怜惜;母亲问长问短,反反复复,不厌其烦。C.蒋诗尾联写诗人出外谋生却没有成就,惭愧没有尽儿子照顾母亲

24、、安慰母亲的责任,因此不敢直率诉说在外的风尘之苦。D.两首诗着意表现的母子之情并没有停留在单纯、抽象的叙写上,而是借助衣物、行为和心理活动等使之具体化、形象化。16.蒋士铨的岁暮到家与孟郊的游子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者在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里仁中,“_,_”两句是指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两句以云鸟自喻,写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疲倦的鸟儿飞回巢中。(3)花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古

25、代诗人常用“花朝”来表现百花盛开的春光。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过这样的诗句,如“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华灯初上,蓝丝绒般的夜幕拉起,夜幕下开始铺陈别样的繁华。登上圆通寺或西山山顶俯瞰,穿云的高楼与璀璨的灯火,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勾形涂色。你看,比肩而立的东壹塔、西寺塔,倒影成型你瞧,霓虹闪烁的金马碧鸡坊,流光溢彩你观,遗世独立的大观楼,身姿挺拔夜晚最让人的便是美食,“一二一大街”上,大概就是昆明夜晚最迷人的模样。近百家商铺档口经营着来自昆明各地的特色美食,老奶洋芋、腾冲饵丝、官渡粑、汽锅鸡、烧饵块、路南乳饼、过桥

26、米线,尤其是石屏包浆臭豆腐。民谣云臭豆腐,要数临安府,闻着臭,吃着香,胀鼓圆圆黄灿灿,四棱八角讨人想,三顿不吃心慌慌。林林总总的店铺中冒着热气的美食,无不刺激着来自_的游客的味蕾,令人口舌生津。一个地方若有了美食,就有了人的烟火气。_的食客完美诠释了“民以食为天”的俗语。光影交织间,一座城市最具活力的一面被无限释放。伴随在璀璨如画的夜墓中,惬意地漫步街头,酣畅淋漓地享受美食,使你会不由得感叹,昆明真是一座秀美灵动而烟火气的城市!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与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

27、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璀璨如画的夜幕中,惬意地漫步街头,酣畅淋漓地享受美食,你会不由得感叹,昆明真是一座秀美灵动而极具烟火气的城市!B.伴随在璀璨如画的夜幕中,惬意地漫步街头,酣畅淋滴地享受美食,你会不由得感叹,昆明真是一座秀美灵动而烟火气的城市C.伴随在璀璨如画的夜幕中,惬意地漫步街头,酣畅淋漓地享受美食,你会不由得感叹,昆明真是一座秀美灵动而极具烟火气的城市!D.在璀璨如画的夜幕中,惬意地漫步街头,酣畅淋漓地享受美食,你会不由得感叹,昆明真是一座秀美灵动而烟火气的城市!(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可能我们会有疑问,明明地球70%都是被

28、水覆盖,其实,这些水大部分都是海水,75亿人在地球上可以直接饮用的安全水只有3%而已。面对缺水问题,科学家一直在探讨如何利用好海水资源-如何高效把海水变成饮用水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氟基纳米材料成功从水中过滤出盐。研究小组通过化学合成的纳米级氟环来制造测试过滤膜,纳米级氟环被堆叠并嵌入到不透水的脂质层中,类似于组成细胞壁的有机分子。一根头发大约有10万纳米宽,研究人员制作出的测试样品纳米环直径在1到2纳米之间。为了测试膜的有效性,研究人员测量了膜两侧盐水中的氯离子浓度。研究结果显示,测试样本比典型的工业设备运行速度快几千倍,比基于碳纳米管的海水淡化实验设备快2400倍。这是因为作为阴离子的

29、氯离子立马引起同是阴离子的氟注意并排斥,然后不知疲倦将水团打破,形成松散结合的水分子团,使得流体能更快地通过。当然,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研究。期望科学家们继续研究新方法、好方法。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不用因缺水而烦恼,而是能好好利用海水资源!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2.上面这段文字是一档科普类电视节目的解说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文体特点。(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苏联研制生产了一款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使用的零部件比美国战斗机的零部件要落后得多。但是,米格-25喷气式

30、战斗机的整体作战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同期生产的战斗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米格公司在设计时从整体考虑,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组合,从而使该机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战斗机。这种因组合协调而使性能出众的现象被人们称为“米格-25效应”。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湛江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可见以简治繁的思维方式直接启发了他的文论表达”理解错误,原文“这一思维方式直接启示了后代的文论表

31、达。姚鼐提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受周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的这一思维方式指一阴一阳的哲学思想,不是指以简治繁的思维方式。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是中国的论诗诗独具的”说法错误,应该是整个中国文论独具的,根据材料二最后一句话可以知道。3.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证相关知识的能力。D项是有关创作论的言论,是说在文学创作中联想所发挥的作用。4.行文脉络首先,指出古代文论思维方式整体浓缩性的三种具体表现;然后,对三种表现分别进行阐述;最后,从文化传承和受文化经典的启示两个方面分析古代文论整体浓缩性特征形成的原因。(2分)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如论述作家作品论时举了

32、刘勰评阮籍、嵇康和严羽评李、杜以及苏轼评郊岛的三个例子;引用论证,如材料一最后一段引用“微言大义”“一字褒贬”等。(2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行文脉络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回答行文脉络时最好用“首先”“其次”等提示性词语,回答论证方法时要举出例子。5.这是杜甫的一首论诗诗,诗性特征明显。该诗片语精微、言约意丰。诗歌用28个字肯定了王杨卢骆的文学贡献和地位,告诫那些轻薄之徒不要讥笑王杨卢骆,王杨卢骆的诗文将流传久远。用江河万古流比喻四杰等优秀作家的名字和作品万古流传。抽象的说理、议论借助可感的形象来传达,理自现,情由生,使偏于理论批评的论诗诗读来富有诗意,情趣盎然。体现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杜甫用

33、大河东流的具体感性的形象画面,来赞美四杰的艺术成就与山河同在。(答对一点得1分,三点全对得4分)【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情境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的意思,即肯定了王杨卢骆的文学贡献和地位,承认他们在诗歌发展史上所起的承先启后的历史作用。结合材料二中“片语精微、言约意丰,把丰富的含义浓缩在极小的篇幅之中,是论诗诗之诗性特征在文体形式上的一个显著标志可知,杜甫采用论诗诗短小精悍的形式将丰富的含义表达出来。结合材料二中“比兴、意象、象征、暗示等方法的运用则是论诗诗之诗性特征在语言文辞及表现方法上的体现”可知,“不废江河万古流”用比喻的方式意指四杰的名字和作品将像长江黄河那样万古

34、流传。结合材料二“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这是远较论诗诗特有的文体形式和比兴、意象、象征、暗示等具体的表现方法更能决定论诗诗的诗性本质的东西”分析,杜甫用具体可感的画面来表达抽象的文学理念。6.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意在表现奶奶因为年事已高,襻扣时很吃力”分析错误,应该是“意在刻画奶奶因小远牺牲而内心伤痛却又极力克制的状态”。7.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写作技巧的能力。“目的是让奶奶相信小远还活着”说法错误,小蕊和奶奶睡在一起,互相唠小远,都是在表达她们对小远的思念。8.奶奶改大红袄的扣,思念小远,内心悲痛。奶拿出大红袄给小蕊穿,追念小远,充满了对小燕的怜惜与

35、喜欢。执意要回大红袄,惋惜小远,希望小蕊获得幸福。(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比如回答“奶奶锁红袄,准备压制悲痛”,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首先概括出文章围绕大红袄有哪些情节,再分析奶奶情绪的变化。9.情节上起到了情节转换过渡的效果,“穿上大红袄”既承接了前文奶奶为孙媳妇做大红袄的内容,又引出了结局奶奶借口要回大红袄,希望小蕊开始新的生活。人物上“大红袄穿在身上”,是成就奶奶、小蕊彼此的心愿与梦想的仪式,展现了她们的内心世界。主旨上这一情节的设置,是对英雄的告慰,是对善良人的美好祝愿与期许。(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

36、【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艺术效果的能力。可以从情节内容、人物形象、主题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0.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11.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自布冠而拘于秦”中的“拘”字是拘禁的意思,“不拘于时,学于余”中的“拘”字是拘泥的意思。12.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最后都被对手杀死”说法有误,文中并未提到梁君被对手杀死,而是太子死于马陵一役,自己为形势所迫,素衣布冠为秦所囚。13.(1)胜

37、利了却不骄纵,所以能让世人信服;约束自己而不怨恨,所以能让邻国随从依顺(或与周围和睦共处)。(“服世”“忿”“从邻”各1分,句意1分)(2)诗经上说“走一百里路,即使走了九十里还只算是到了一半。”这是说最后一段道路是十分艰难的。(“行百里”“半于九十”“末路”各1分,句意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时,注意要重点关注重要词汇,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4.请秦王“胜而不骄”,并且和楚国结束对抗,两国搞好关系。(3分)【解析】本题考查概括相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综合全文内容,语言尽量简洁、层次清晰。

38、【参考译文】(有人)对秦武王说“臣私下十分疑惑大王何故轻视齐、楚,而且待韩国就像对待奴仆。臣听过这样的话,胜而不骄是王者作为,约束自己而不怨恨是霸主胸襟。胜利了却不骄纵,所以能让世人信服;约束自己而不怨恨,所以能让邻国随从依顺(或与周围和睦共处)。现在大王很看重和魏、赵两国的关系,不惜广施恩德,却淡薄与齐国的交往,这可是骄傲的表现;取得宜阳大捷,就疏远楚国,这是使人愤怒的原因。骄忿难以成就霸业。臣私下认为大王应当加以深思而不该这样做。诗经上说“做任何事情总有个开头,但是很少能做到善始善终。因此先王特别注重善始善终。何以见得如此呢?过去智伯瑶灭掉范氏、中行氏,又围攻晋阳以求灭赵,结果为韩、赵、魏

39、三家所耻笑;吴王夫差把越王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又在艾陵一役中大败齐国,后来在黄池(地名)主持诸侯会盟,对宋无礼,最后为勾践所擒,死在干隧这个地方。梁惠王当年讨伐楚国战胜齐国,使赵、韩屈服,还邀集十二家诸侯朝天子于孟津(地名),最后太子死于马陵(地名)一役,自己为形势所迫,素衣布冠为秦所囚。这三人并非没有赫赫战功,而是能善始而不能善终。如今大王攻破宜阳,占领三川,使得天下策士闭口无言;隔绝诸侯之间的呼应,使东、西二周疆界因秦兵的进逼而屡屡更改,使各路诸侯不敢聚合策划图谋奏国;还夺取了黄棘之地,使韩、楚之兵不敢西进。大王如果兢兢业谨慎到底,王霸之业绝不只是三代圣王之后的第四个,五位霸主之后的第六个

40、(可指日而待)。假如慎始而不能善终,就会后患无穷,臣担心诸侯之君,河、济一带的有识之士,会认为大王步夫差、智伯瑶之后尘。诗经上说走一百里路,即使走了九十里还只算是到了一半。”这是说最后一段道路是十分艰难的。如今大王常常有骄傲的情绪,臣曾经留心观察,方今天下之事,根据诸侯的心意,不是联合对付楚国,就是并力收拾秦国。何以见得?秦人援魏抗楚,楚人援韩抗秦,四国的兵力势均力敌,正处在相持不下的局面。而齐、宋两国置身四国之外,就显得举足轻重。所以说先争取到齐、宋的就能攻伐秦国。秦国如果争得两家外援,就能遇制削弱韩国;韩国受到逼制,那么楚国便孤立无援而遭到打击。假如楚国先得到齐国的援助,魏国就会衰败,魏国

41、衰败之后,秦国就会陷入孤立,饱受战祸。如果按这条路走下去的话,那么秦、楚两国必然有一方被天下人嘲笑。”15.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母亲因思念儿子而面容清瘦,儿子十分怜惜”理解错误,应是“母亲看到儿子面容清瘦,十分怜惜”。16.(1)内容两首诗都通过具体衣物来表现母爱,“寒衣针线密”“临行密密缝”,通过母亲为儿子缝制寒衣,突出母亲对儿子的关怀;蒋诗描述了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情景;孟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来表现母子之爱。(3分)(2)艺术手法两首诗都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如“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谁

42、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蒋诗通过语言、行为刻画了一位慈母形象,“喜”“怜”“呼”“问”等刻画了一个对儿子无尽地关怀和怜爱、思念和期望的慈母形象;孟诗用白描、比兴手法来表现母子深情,将儿女比作小草,母爱比作阳光,巧妙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3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本题要求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可以分成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大的方面来回答。17.(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3)示例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等均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要注意抓住语境中的关键词,如第(1)题中的“先进典

43、型”“反面典型”“对照反省”等,如第(2)题中的“以云鸟自喻”“疲倦的鸟儿”等,如第(3)题中的“花朝”“白居易”等。18.垂涎欲滴五湖四海络绎不绝(每处1分)【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19.“比肩而立”生动形象地写出东、西寺塔并排耸立的形态,“遗世独立”写出夜间大观楼远离尘嚣、游客稀少的特点,“身姿挺拔”又写出其高耸挺立的状貌。(2分)2连用“你看你瞧你观”,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加强语势,写出昆明夜景下繁多的美景,流露出作者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分)【解析】本题考查使用修辞的能力。本题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都要回答出来,要结合句子具体内容,不能只答一些套话。20.A

44、【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成分赘余,去掉“伴随”;成分残缺,“烟火气”前加上“极具”或“具有”等。C项,成分赘余,去掉“伴随”。D项,成分残缺,“烟火气”前加上“极具”或“具有”等。21.为何我们人类会缺水呢我们人类无法直接饮用这种技术要使用到日常(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空根据前面的问号和后面的一句话可知;第空根据前面的“海水”和后面的“可以直接饮用的安全水”等信息可知;第空根据上一段的内容和后面的“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研究”等信息可知。22.使用了做比较的解说方法,更具体、形象。一根头发大约有10万纳米宽,研究人员制作出的测试样品纳米环直径在1到

45、2纳米之间。如文段在解说测试样品纳米环直径大小把它与一根头发的长度进行对比,将测试样品纳米环大小更形象、具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巧妙运用第一人称。第一人称“我们”的使用,拉近了解说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引起注意”“不知疲倦”等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使解说形象生动,饶有趣味。(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解说词的特点的能力。解说词的特点可从解说方法、修辞手法、叙述人称等角度进行分析。解说方法,科普知识一般是深奥难懂的,而在科普类电视节目中介绍科普知识,其受众是广大普通民众,要使用恰当的解说方法,使被解说的事物更形象、具体地展现在观众

46、面前。修辞手法上,要分析有没有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也是介绍科普知识常用的手法,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叙述人称上,文段中多次使用我们,拉近了解说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23.【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写作能力。(一)材料解读本道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主要讲述了“米格-25效应”。其基本要素是“零部件落后得多”和“整体作战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背后的关键原因是“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组合”。材料的核心概念是二元的,一是个体,二是整体。“零部件落后得多”是集体中的单一个体能力、水平不出色,“整体作战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是团队水平的优秀、集体事业的卓越、国家实力的强大。而介于

47、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是协调配合,即团队协作、统筹布局、资源整合。(二)写作任务任务段中“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材料背后的生活哲理、人生启迪。“结合材料”要求学生写作中扣住材料所蕴含的内涵来构思行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意为文章应偏向道理阐述,适合写成诊论性文章。(三)写作要求要求段为常规要求,考生应根据材料确定立意,最佳立意应遵循“材料中心即作文中心”的原则。根据材料性质,适合写成议论文。记叙文可以写,但要能通过叙事体现材料内涵。(四)参考立意以二流人才打造-流团队。精诚合作方能发挥出整体优势。充分挖掘个体潜能才能打造出伏秀集体。树立大局意识才能取得成功。完美并不重要,适用最为重要。内部和谐是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题意评分解说】【补充说明】(一)错别字等扣分缺标题扣2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二)字数等扣分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50个字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