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人赵丽梅.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5290091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授课人赵丽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授课人赵丽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授课人赵丽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授课人赵丽梅.ppt(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授课人赵丽梅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新闻一新闻一:“地球今天怎么了?地球今天怎么了?”,这是中央,这是中央电视台电视台20042004年年8 8月月1010日日“共同关注共同关注”中的一中的一个节目的标题。说的是北京又是一个个节目的标题。说的是北京又是一个3232度度的桑拿天,又热又潮,闷得实在难受。而的桑拿天,又热又潮,闷得实在难受。而在上海,当日的气温至少也是在上海,当日的气温至少也是3636度。采访度。采访中,很多人表达了困惑:现在的

2、天气怎么中,很多人表达了困惑:现在的天气怎么一年比一年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年比一年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物理性质:1、通常状态下是、通常状态下是无色无味无色无味气体;气体;2、密度比空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密度大;3、能溶能溶于水于水(增大压强会溶解更增大压强会溶解更 多);多);4、降温加压下变为、降温加压下变为无色无色液体,继续降液体,继续降温变为温变为无色无色固体固体(名叫名叫干冰干冰CO2););20042004年年0909月月1515日日 哈尔滨日报哈尔滨日报家住松北的王老汉下菜窖清理时家住松北的王老汉下菜窖清理时,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头晕、咳突然感到胸

3、闷、气短、头晕、咳嗽,被拉上时人已昏迷。经紧急嗽,被拉上时人已昏迷。经紧急抢救,王老汉才苏醒过来。抢救,王老汉才苏醒过来。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1、本身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本身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 燃烧,燃烧,2、CO2+H2O=H2CO3 碳酸碳酸 3、CO2+Ca(OH)2=CaCO3+H2O 碳酸钙碳酸钙不供给呼吸不供给呼吸能与能与水水反应反应能与能与石灰水石灰水反应反应用用途途【讨论与交流】1、以下的事实或实验中,能证明二氧化碳以下的事实或实验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有(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有().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

4、会变成固体B.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要正放在桌面上;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要正放在桌面上;C.一个两端(均挂有纸袋)平衡的天平,往一个两端(均挂有纸袋)平衡的天平,往一端纸袋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天平向倒入一端纸袋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天平向倒入二氧化碳的纸袋一端倾斜;二氧化碳的纸袋一端倾斜;D.用二氧化碳气流吹肥皂泡,肥皂泡在空气用二氧化碳气流吹肥皂泡,肥皂泡在空气中下沉。中下沉。BCD2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的云雾缭绕、使人如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的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的是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的是_。3.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A它

5、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它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B它不能燃烧,在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它不能燃烧,在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并且密度比空气大,覆盖在物体表面隔绝氧气并且密度比空气大,覆盖在物体表面隔绝氧气C它能与可燃物发生反应生成不能燃烧的物它能与可燃物发生反应生成不能燃烧的物质质D它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它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干冰干冰B4、有关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物理性质的实验是()ABCDB【练习与实践练习与实践】1、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人们常在大棚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人们常在大棚内的不同角落里放适量的内的不同角落里放适量的“干冰干冰”,这,这是因为(是因为()A

6、、“干冰干冰”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虫害防治虫害B、施用、施用“干冰干冰”,可促进植物的光合,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作用C、“干冰干冰”可产生温室效应,抑制杂可产生温室效应,抑制杂草生长草生长D、“干冰干冰”能够灭火,施用后可防止能够灭火,施用后可防止火灾火灾C小明和小红特别喜欢吃巧克力派。因为蛋小明和小红特别喜欢吃巧克力派。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象一个小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象一个小“枕枕头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

7、、保质。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怎么检验?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怎么检验?动脑筋?动脑筋?2、检验某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检验某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是()A、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B、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C、将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将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D、在导管口点燃这种气体、在导管口点燃这种气体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都是碳酸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都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验证打开的汽水瓶所冒出

8、的运用所学的知识验证打开的汽水瓶所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B取四朵用取四朵用石蕊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生命活动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生命

9、活动的影响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矿质燃料的燃烧,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矿质燃料的燃烧,森林火灾、火山喷发等。同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林火灾、火山喷发等。同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从而维持大气成分的相对消耗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从而维持大气成分的相对稳定。二氧化碳是人体代谢的产物,每天人要呼出大约稳定。二氧化碳是人体代谢的产物,每天人要呼出大约1kg的二氧化碳。当人体血液中或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二氧化碳。当人体血液中或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一定浓度,会引发一系列不良的反应。当人进入久超过一定浓度,会引发一系列不良的反应。当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和山洞时,

10、需先做未开启的菜窖和山洞时,需先做灯火试验灯火试验,以确保人身,以确保人身安全。安全。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所以,在人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0.03%1%4-5%10%对人的影响对人的影响正常正常有害有害气喘、头晕气喘、头晕 死亡死亡探究性问题示例探究性问题示例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有红、兰两只彩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有红、兰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充有二氧化碳,蓝色气色气球,红色气球

11、充有二氧化碳,蓝色气球充有空气,两只气球沉在杯底。小亮同球充有空气,两只气球沉在杯底。小亮同学收集好一集气瓶学收集好一集气瓶CO2气体,倾斜倒入大气体,倾斜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一只气球浮起来了,用烧杯中,发现其中一只气球浮起来了,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重新上浮,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重新上浮,十分有趣。十分有趣。(1)请你判断一下,哪一只气球浮起来了?请你判断一下,哪一只气球浮起来了?如果继续倾倒如果继续倾倒CO2气体,另一只气球会浮气体,另一只气球会浮起来么?请说出理由。起来么?请说出理由。(2)小静同学觉得这个实验很有趣,也拿出小静同学觉得这个实验很有趣,也拿出两只气球分别充入两只气球分别充入CO2和空气做实验,可和空气做实验,可是两只气球都没有上浮,你认为实验失败是两只气球都没有上浮,你认为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红蓝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