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N技术原理与城域网总体架构(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讲课稿.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5281122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TN技术原理与城域网总体架构(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讲课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PTN技术原理与城域网总体架构(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讲课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TN技术原理与城域网总体架构(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讲课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TN技术原理与城域网总体架构(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讲课稿.ppt(8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TN技术原理与城域网总体架构(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集团客户集团客户IP over WDM采用采用PTN、IP RAN,积极跟踪增强以太网积极跟踪增强以太网基站基站TDM/FE/GESR/BRAS家庭客户家庭客户/OLTONU/无源无源光分路器光分路器分组化城域分组化城域传送网传送网PON网络网络光缆网络光缆网络IP城域网城域网城域核心路由器城域核心路由器城域网总体网络架构城域网总体网络架构城域核心层城域汇聚层城域接入层以以PON为主为主(GPON/EPON两者并重,优选两者并重,优选GPON),热点),热点区域采用区域采用WLAN将基站接入及各类客户接入光缆有机结将基站接入及各类客户接入光缆

2、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建设合,统筹规划,建设”一张光缆网络一张光缆网络”。中国移动全业务城域传送网包括分组化城域传送网、城域光缆网络和中国移动全业务城域传送网包括分组化城域传送网、城域光缆网络和PONPON网络:网络:u专题一专题一“分组化城域传送网分组化城域传送网”的概述、的概述、PTNPTN技术原理技术原理 、IP RANIP RAN技术原理、建设方案技术原理、建设方案u专题三专题三“城域光缆网络城域光缆网络”建设方案建设方案u专题四专题四“PON”PON”技术原理和建设方案技术原理和建设方案IPIP城域网城域网u专题二专题二“IP IP 城域网城域网”建设方案建设方案21.业务IP化和大颗

3、粒化,导致城域网将由主要承载现有E1/STM-1(2M/155M速率)TDM业务逐渐转向承载FE/GE(10M/100M/1000M速率)IP业务。城域网技术需要由现有城域网技术需要由现有“以以TDMTDM电路交换为内核电路交换为内核”向向“以以IPIP分组交换为内核分组交换为内核”演进演进2.3G和全业务竞争,导致城域网不仅承载2G/3G语音和数据业务,还需承载集团客户和家庭业务。城域网需要扩大规模并考虑多业务统一承载城域网需要扩大规模并考虑多业务统一承载对于基站和高价值集团客户等高价值业务和对于基站和高价值集团客户等高价值业务和普通集团客户和家庭宽带等低价值业务,需要普通集团客户和家庭宽带

4、等低价值业务,需要合理选择组网技术合理选择组网技术增强对于大规模数据业务的控制和管理增强对于大规模数据业务的控制和管理3.TD-SCDMA空口精确时钟和时间同步需求,导致城域网需要提供更高精度的同步信号传送能力。改造现有改造现有MSTP/SDHMSTP/SDH网络成本较高网络成本较高新建分组化城域网应考虑新建分组化城域网应考虑1588v21588v2等同步功能等同步功能IP over SDH/WDMIP over SDH/WDM城域网核心层城域网核心层MSTP/SDHMSTP/SDH城域网城域网汇聚汇聚/接入层接入层路由器路由器+传输组网,传输组网,GE及以上及以上颗粒业务逐渐采用颗粒业务逐渐

5、采用IP over WDM,小颗粒业务仍采用,小颗粒业务仍采用SDH环网环网以以MSTP/SDH环网为环网为主,承载主,承载2G基站和少基站和少量集团客户业务;量集团客户业务;主要采用城域传送网MSTP/SDH,承载以小颗粒TDM业务为主的2G基站和少量集团客户业务缺乏集团客户和家庭业务,城域数据网规模较小现状现状需求需求和和挑战挑战二三层交换机星型二三层交换机星型组网,接入少量家组网,接入少量家庭和中小企业用户庭和中小企业用户城域网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城域网现状和面临的挑战63G3G对城域网带来的挑战对城域网带来的挑战TD回传网络的需求业务IP化,以承载分组业务为主TD回传网络的现状OAM和保护

6、等电信级能力以承载TDM/ATM电路业务为主TD回传网络的挑战传输接口和内核IP化平滑演进IP over Fiber/SDH/WDMBSCBTSNode BTDME1IMA E1RNC核心层核心层汇聚层汇聚层接入层接入层E1E1/STM-1E1/Ch-STM-1622M/155MSDH/MSTP2.5G/622M城城域域网网接口速率和带宽需求加大接口速率小、带宽需求小大容量传输,提高带宽效率对不同业务有不同QoS保证对所有业务都保证高QoS区分QoS传输提供精确频率和时间同步支持频率同步,不支持精确时间同步(目前传输都不提供)精确频率和时间同步传输IP over Fiber/SDH/WDMBS

7、CBTSNode BFE/E1FE/POSRNCFEGE/STM-1GE/POS2.5G/GE/622M10G/2.5G/GE?2G和3G共传输平滑演进新新新新技技技技术术术术?S SD DH H/M MS ST TP POAM和保护等电信级能力2G和3G共传输7主要内容主要内容l业务驱动力分析l分组化城域传送网技术概述l测试情况8MSTP增强以太增强以太MPLS/PWE3EthernetIPPBTSDH以太环网保护,提高可扩展性以太环网保护,提高可扩展性(QinQ)面向连接,面向连接,MacinMac,增强,增强OAM和可靠性和可靠性以太网接口、以太网接口、GFP、L2交换、虚级联交换、虚级

8、联提高转发效率、有连接分组交换、提高转发效率、有连接分组交换、QoS保证、支持多业务、保证、支持多业务、IGP收敛、收敛、FRRLayer 1ITU-TLayer 2IEEELayer 3IETFWDM分组传送网分组传送网(PTN)L1/L2/L3L1/L2/L3技术争夺城域市场,同时各种技术争夺城域市场,同时各种技术也在互相借鉴技术也在互相借鉴OTN成本太高成本太高OAM太弱太弱不满足电信级不满足电信级非分组化非分组化MPLS-TP9SDH/MSTPSDH/MSTP和和PTNPTN设备的交换方式设备的交换方式E1、STM-N、ATMVCVC交叉连接(交叉连接(TDMTDM)E1、STM-N、

9、ATM、FE、GE客户侧接口E1、STM-N、ATM、FE、GE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客户侧接口客户侧接口VCVC交叉连接(交叉连接(TDMTDM)SDHMSTPPTNl各种技术都具备完善的保护机制、组网灵活、网管能力强l现网96%的设备支持MSTP功能,满足接口IP化,但内核仍为TDMl为适应分组业务承载,MSTP正向传送IP化技术演进内核承载业务类型技术特点和现状SDH设备TDM交换(VC交叉)TDM业务无法承载分组业务MSTP设备TDM业务和分组业务在分组业务比重较大时承载效率较低PTN设备分组交换在分组业务比重较大时承载效率较高10SDH/MSTPSDH/MSTP和和PTNPTN设备的架构设

10、备的架构MSTP 组网PTN 组网统计复用 刚性管道,无统计复用弹性管道,有统计复用,带宽规划可按收敛比、提高带宽利用率速率核心层10G,汇聚层10G/2.5G,接入层622/155M组网核心层、汇聚层10GE,接入层GE组网组网环形、链形、MESH保护复用段保护、通道保护、SNCP 保护环网Wrapping/Steering保护、1+1/1:1 LSP线路保护保护性能 50ms电信级保护控制平面 可升级支持引入PTN的必要性业务IP化,网络设备以太网接口越来越普及EoS的代价总是存在业务量增加,统计复用提高带宽效率MSTP与PTN有明确的定位MSTP定位以TDM业务为主、分组业务为辅PTN在

11、分组业务占主导时(约70)才体现优势核心差别是交换方式和统计复用能力11优势继承MPLS的转发机制和多业务承载能力(PWE3)支持分组交换、QoS和统计复用能力(IP化)采用面向连接技术,提高业务端到端性能保证继承传送网的OAM和保护能力去除了IP的复杂的路由协议和面向非连接的特性,更适应城域网环网结构和汇聚型业务需求去除了SDH的TDM交换和同步不足暂不支持L3 VPN业务,后续可演进静态配置方式给网络调整带来复杂度国际标准未成熟,导致产品成熟度不高,目前仅部分厂家支持环网保护PTN(MPLS-TP)PTN(MPLS-TP)是针对城域网应用场景,是针对城域网应用场景,结合结合IP/MPLSI

12、P/MPLS和传送网技术而做的优化和传送网技术而做的优化可靠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可扩展性多业务承载多业务承载OAMOAM和管理和管理QoSQoS和和统计复用统计复用高精度同步定时高精度同步定时12最初,由ITU-T定义T-MPLS,后续由IETF/ITU-T JWT工作组负责标准制定,命名为MPLS-Transport Profile(MPLS-TP)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网络技术利用MPLS标签交换路径,省去MPLS信令和IP复杂功能支持多业务承载,独立于客户层和控制面,并可运行于各种物理层技术具有强大的传送能力(QoS、OAM和可靠性等)MPLS头LSP,LDP,流量工程PWE3,BFD/FR

13、R 增强增强取消IP增加双向LSP增加OAM和保护 简化和增强简化和增强IP headerIPPayloadIPEncapsulationPHYMPLS headerIPpayloadIP headerEncapsulationPHYMPLS(opt)EncapsulationT-MPLSMPLS headerpayloadEncapsulationPHY(opt)EncapsulationPTNPTN实现方式实现方式I I:MPLS-TP/T-MPLSMPLS-TP/T-MPLS技术技术MPLS-TP=MPLS-L3复杂性复杂性+OAM+保护保护13IP/MPLST-MPLS20052006

14、20072008200602:路由器厂商加入路由器厂商加入T-MPLS架构架构标标准(准(G.8110.1)的)的讨论讨论200606:IETF专专家介入家介入T-MPLS标标准制准制订订200709:Q12/15 采纳采纳Option 1200711:IETF 成立成立MPLS interoperability Design TeamJWT200710:Q9/Q11/15采纳采纳Q.12/15决议决议200704:G.8113/G.8114受阻受阻MPLS-TP200802:ITU-T成立成立T-MPLS adhoc groupITU-T和和IETF联联合合工作工作组组(JWT)成立成立20

15、0801:Q5/13采采纳纳SG 15的决的决议议G.8113修订为修订为Y.Sup4,G.8114 AAP关闭关闭更新截至更新截至2009012009200811:IETF 73次会议后,次会议后,4篇篇MPLS-TP drafts成为成为WG2009Q2:IETF WG LC200910:ITU-T SG15 consent200807:IETF 72次会议,次会议,10篇篇MPLS-TP drafts(v00)发布发布200804:MPLS-TP overview200903:IETF 74次会次会议议200905:ITU-T Q10/15&Q12/15联联合合中中间间会会议议,开始修,

16、开始修订现订现有有T-MPLS标标准准200812:ITU-T SG15全会审阅全会审阅MPLS-TP WG草案草案MPLS-TPMPLS-TP主要标准预计主要标准预计主要标准预计主要标准预计20092009年底可以成熟,全部标准预计年底可以成熟,全部标准预计年底可以成熟,全部标准预计年底可以成熟,全部标准预计20102010年成熟年成熟年成熟年成熟MPLS-TP/T-MPLSMPLS-TP/T-MPLS标准的演进标准的演进14T-MPLSMPLS-TPT-MPLS/MPLS-TPT-MPLS/MPLS-TP演进原因演进原因uITU-T提出T-MPLS的初衷是扩展IETF MPLS的功能子集用

17、于满足传送网络的面向连接的需求(如OAM、保护等)。u随后IETF发现这些扩展与现有MPLS标准不兼容u最终ITU-T和IETF决定成立联合工作组(JWT)重新评估T-MPLS的需求,得出结论ITU-T传送需求可扩展IETF MPLS架构实现,这些扩展被称为Transport Profile for MPLS(即MPLS-TP)15C-DAC-SAPayloadS-VIDC-VIDIEEE802.1adEthertypeEthertypeEthertypeQinQIEEE802.1ahC-DAC-SAPayloadI-SIDS-VIDC-VIDEthertypeEthertypeEtherty

18、peB-DAB-SAB-VIDEthertypeEthertypeMAC in MACC-DAC-SAPayloadI-SIDS-VIDC-VIDEthertypeEthertypeEthertypeB-DAB-SAB-VIDEthertypeEthertypePBB-TEIEEE802.1QayC-DAC-SAC-VIDIEEE802.1qEthertypeEthertypeVLANPayloadC-DAC-SAIEEE802.1EthertypeEthernetPayloadPBT(运营商骨干网传送)利用现有以太网的封装和转发机制建立面向连接的网络,取消了MAC地址学习、生成树和泛洪等以太

19、网无连接特性增强了OAM能力,实现了基于业务和网络的层次化管理采用主备隧道的线性保护,实现电信级保护PBT=MACinMAC L2无连接无连接+OAM+保护保护增强以太网增强以太网PBBPBTPTNPTN实现方式实现方式IIII:PBT/PBB-TEPBT/PBB-TE技术技术16PTNPTN的两种实现方式的共性和差异的两种实现方式的共性和差异PTN实现方式国际标准化组织设备商MPLS-TPIETF、ITU-T、MEF阿朗、华为、中兴、烽火、爱立信、UT斯达康、诺西、富士通、新邮通PBTIEEE、MEF、ITU-T北电MPLS-TPPBT共性内核以分组交换为内核以分组交换为内核承载业务 天然支

20、持分组业务承载,采用内嵌电路仿真方式承载电路业务天然支持分组业务承载,采用内嵌电路仿真方式承载电路业务QoS支持支持QoSQoS区分和统计复用区分和统计复用OAM和网管支持电信级支持电信级OAMOAM和网管能力,以及图形化界面和网管能力,以及图形化界面安全性采用面向连接技术保证业务的安全性采用面向连接技术保证业务的安全性可靠性支持线性保护支持线性保护同步支持精确频率同步和基于支持精确频率同步和基于1588v21588v2的时间同步能力的时间同步能力标准化在环网保护、同步、在环网保护、同步、OAMOAM、与路由器互通等方面的标准尚不成熟、与路由器互通等方面的标准尚不成熟差异 互通与与MSTPMS

21、TP兼容性较好兼容性较好与以太网兼容性较好与以太网兼容性较好关键技术关键技术实现方式实现方式PTNPTN的两种实现方式差异不大,技术选择主要由产业链情况决定。目前,的两种实现方式差异不大,技术选择主要由产业链情况决定。目前,MPLS-TPMPLS-TP更更占优势,占优势,PBT PBT仅北电主推。中国移动建议选择基于仅北电主推。中国移动建议选择基于MPLS-TPMPLS-TP的实现方式。的实现方式。17优势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智能性分组交换、QoS和统计复用能力强技术成熟,在核心层应用广泛支持三层业务(如L3 VPN)不足动态路由功能在汇聚型业务模型和环网环境下无法发挥动态优势电路仿真大多数采用

22、外挂方式在几千个节点的网络环境下,路由和LSP收敛慢,存在可扩展性问题目前路由器多采用基于软件的OAM,在大网环境下能否保证性能和保护倒换时间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缺乏对线路性能劣化故障管理;网管常采用命令行方式,维护人员要求较高三层安全隐患比二层相对高,需通过相应手段加强安全不支持1588v2时间同步技术投资成本和设备功耗较高二层报头隧道标签VC标签二层/三层用户数据标志外层隧道路径标志内层VPN信息IP/MPLSIP/MPLS路由型业务模型下的典型组网技术,路由型业务模型下的典型组网技术,多业务和组网能力强、但网管和多业务和组网能力强、但网管和OAMOAM能力弱能力弱18优势引入QinQ,提高

23、以太网的可扩展性引入以太环网保护和链路线性保护能力,提高网络可靠性存在以太的成本优势不足电路仿真大多数采用外置方式,E1往返时延偏大(要求16ms,实测46ms)不支持L3 VPN业务QoS能力不足以太网OAM机制不够完善,增强以太设备对于线路系统的性能监控和管理能力不足目前多采用基于软件的OAM,在大网环境下能否保证性能和保护倒换时间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缺乏对线路性能劣化故障管理;网管常采用命令行方式,维护人员要求较高不支持频率同步和1588v2时间同步技术保护协议均为私有协议,跨厂家互通组网时存在问题802.1adProviderBridges(PB)SADAPayloadS-VIDC-VI

24、D802.1qSADAPayloadVID802.1SADAPayloadS4MS2S3S6L1L2L3L5L6L4BS5客客户户侧侧客客户侧户侧CPEE-NTUCPE运运营营商商 A运运营营商商 B实现实现端到端服端到端服务务控制和控制和监监控控 接入接入链链路路 OAM802.3ah-EFME-NTU增强以太网在传统以太基础上进行增强的以增强以太网在传统以太基础上进行增强的以太网技术太网技术19各类各类IPIP化技术之间的关系化技术之间的关系IP/MPLSIP域内/域间动态路由和信令协议面向无连接特性L3业务承载,如L3 VPN业务、L3组播业务SDH/MSTPTDM电路交换和同步PTN(

25、MPLS-TP)MPLS帧格式、协议栈、转发机制电路业务承载面向连接特性,保证端到端业务性能OAM,线性保护和环网保护网管静态配置分组同步(同步以太网、IEEE 1588v2等)增强以太增强以太QinQ私有以太环网保护协议IP RAN核心/汇聚层:IP/MPLS接入层:增强以太分组交换L2分组业务承载,如以太网业务、L2 VPN业务、L2组播业务QOS策略和统计复用20主要内容主要内容l业务驱动力分析l分组化城域传送网技术概述l测试情况21测试情况测试情况l集团公司于2008年上半年启动了城域传送网IP化相关研究工作,目前已开展了实验室测试、试点测试及规范编制等工作l单厂家实验室测试(2008

26、.72009.1):PTN、增强以太网、IP/MPLS和IP RAN的技术摸底测试,承载基站业务和宽带业务测试l单厂家试点测试(2009.22009.6):PTN、增强以太网、IP/MPLS和IP RAN承载基站业务及宽带业务的现网试点测试,涉及8个省、9个厂家的20个测试,重点验证在现网复杂环境下承载实际基站业务的能力,长期运行性能和稳定性,以及故障定位等网管运维能力l多厂家组网实验室测试(2009.42009.6):对PTN、增强以太网、IP/MPLS、IP RAN等多厂家多技术组网进行实验室测试,重点验证不同厂家设备的互通性以及不同技术混合组网可行性l中国移动城域传送网IP化设备规范(2

27、009.12009.6),共5册测试技术测试厂家PTN(7)增强以太网(1)IP/MPLS(1)IP RAN(1)22单厂家单技术组网试点测试单厂家单技术组网试点测试地点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甘肃山东PTNMPLS-TP华为(4)YYYY中兴(3)YYY烽火(3)YYY阿朗(3)YYYUT斯达康(2)YY泰勒(1)YPBT北电(1)Y增强以太烽火(3)YYYIP/MPLS爱立信(1)YIP RAN思科(2)YY配合基站厂家2G TDM爱立信诺西诺西阿朗摩托华为爱立信2G IP诺西诺西爱立信3G中兴中兴大唐华为中兴中兴大唐中兴23试点测试拓扑试点测试拓扑l本次试点拓扑采用4个汇聚节点(10GE

28、汇聚环)和10个接入节点(GE接入环),承载TDM/IP化2G基站、ATM/IP化3G基站回传和集团客户接入24专题一:分组化城域传送网 第二部分:PTN技术原理总部计划部、研究院总部计划部、研究院主要内容主要内容lPTN技术原理lPTN分层模型lPTN设备功能l封装l保护lOAMlQoSl同步lPTN设备规范制定26类似类似SDHSDH的的PTNPTN(MPLS-TPMPLS-TP)分层模型)分层模型高阶通道层高阶通道层(HO-VC)低阶通道层低阶通道层(LO-VC)再生段层再生段层(RS)复用段层复用段层(MS)TMP通路层通路层(LSP/Tunnel)TMC通道层通道层(PW)物理媒介层

29、物理媒介层(Fiber/Copper)TMS段层段层(以太网以太网/SDH)为一个或多个客户业务提供更大的传送网通路提供传送网隧道的连接建立和监控提供对TMS段层的适配等效于MPLS的隧道层(Tunnel),而TunnelLSP唯一标识相同源宿的标签交换路径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传送网业务将业务净荷适配封装,实现最贴近业务层的监控封装后映射到TMP通路层承载等效于MPLS的PWE3协议的伪线层(PW)在物理媒介上,实现对比特流的传送,并具备对网络物理故障的监测和定位能力可以是光媒介或电媒介,例如光纤、铜缆甚至无线等保证传送网通路上相邻节点间信息完整性传递的物理连接完成对固定传送网通路的承载和支撑连

30、接的建立,并对链路的质量好坏进行监控例如以太网、SDH、OTH、波长通道等数据链路层业务净荷业务净荷TDM业务净荷业务净荷以太网、以太网、TDM、ATMSDHPTN27主要内容主要内容lPTN技术原理lPTN分层模型lPTN设备功能l封装l保护lOAMlQoSl同步lPTN设备规范制定28PTNPTN设备基本功能设备基本功能n传送平面:传送平面:实现各种业务的传送处理功能,如封装、转发、流控、交换等,并实现保护和OAM开销处理n管理平面:管理平面:完成设备拓扑管理、配置管理、告警性能管理、安全管理n控制平面:控制平面:通过信令和路由协议实现业务的建立、保护恢复MPLS-TP/T-MPLSPWE

31、3IP、Ethernet、ATM、SANE1/T1、STM-NEthernet/SDH/OTH传送平面传送平面传传送送平平面面控制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管理平面控控制制平平面面管管理理平平面面29OAM分组交换矩阵分组交换矩阵TDM CES同步处理同步处理设备管理监控设备管理监控Ch STM-1IMA/TDM E1控制平面控制平面ATM CESEMS保护保护PTNMSTPRouter基站基站CPEETH 通道通道ETH通道通道流量管理流量管理PTNRouter10GE/GE/FE10GE/GE/FETDM EOSATM STM-1ETH通道通道ETH通道通道ETH通道通道UNINNIPTNPTN

32、设备功能框图设备功能框图传统业务预处理,如SDH映射、TDM业务的电路仿真等故障定位性能监控故障检测时间3.3ms310ms保护倒换时间3000W3000W2000W1000W500W160G以上 120Mpps 汇聚节点1500W1500W1000W500W200W40G以上 30Mpps 接入节点500W500W300W100W50W3G以上2.25Mpps 69PTNPTN功能和性能指标(二)功能和性能指标(二)网络可扩展性指标QoS要求支持8级优先级,支持流分类、与本地优先级映射、队列调度、拥塞控制、带宽控制和层次化QoS网络可靠性要求支持线性保护和环网保护保护倒换时间/业务中断时间5

33、0ms性能指标支持本地终结的最大双向路径数支持最大点对点业务实例数支持最大MAC地址数总的带保护的核心节点40962048102464K汇聚节点1024512102464K接入节点6432648K70PTNPTN功能和性能指标(三)功能和性能指标(三)OAM要求支持PW、LSP、段层、以太网业务和接入链路OAM故障管理(连续性检测、告警抑制、远端故障指示、环回检测、踪迹监视等)、性能监视(丢包率、时延测量)、通信通道网络管理要求拓扑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物理接口要求支持E1、STM-N、FE、GE接口互通要求支持多厂家设备在转发平面互通,后续支持在控制平面互通支持基于UN

34、I接口的业务互通和保护互通,后续支持基于NNI接口的业务互通和保护互通同步要求支持CES业务同步支持基于同步以太网的频率同步支持基于1588v2的时间同步71端到端业务时延指标要求端到端业务时延指标要求话音业务端到端指标要求和分配3GPP(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组织)规定250ms(推荐150ms),其中IP骨干网为50ms城域核心层为单向25msBSS/RAN(从用户终端到BSC/RNC)为单向75ms,其中空口一般分配单向55ms,基站和RNC一般分配10ms,建议IP化城域传送网分配E1业务单向时延8ms(即双向16ms)参考3GPP标准,中国移动TD-SCDMA技术体制规定话音业务端到端业务

35、时延指标为300ms,其中BSS/RAN(从用户终端到BSC/RNC)为单向90msIP化城域传送网要求在各种城域网规模(如30跳、1000km)和各种网络负载(如网络拥塞)情况下,满足双向16ms的E1业务时延指标,现网试点是在10跳、200km左右且网络未拥塞情况下的测量结果。处理时延:两端节点处理电路仿真业务的时延:单节点2.5ms中间节点或两端节点处理以太网业务的时延:单节点100us传输时延:200km约需要1msIP BACKBONEIP BACKBONE BSS/RANBSS/RAN 75 ms75ms25ms25ms50ms端到端:250ms Metro Core Metro

36、Core72OAMOAM要求要求A:必选,B:未来必选,C:可选 73QoSQoS要求要求类别DSCPIP优先级EXPVLAN PRIPS业务类型CS业务类型其他类型CS756777PS信令CS信令CS648666网管EF46555CS语音AF434444PS ConversationalAF326333PS StreamingAF218222AF110111PS InteractiveBE0000PS BackgrounduVLAN业务:遵循VLAN PRI值(3位)uMPLS业务:遵循EXP值(3位)uIP业务:遵循IP Precedence值(3位)或扩展的DSCP值(6位),DSCP分

37、为4类:CS(Class Selector)、EF(Expedited Forwarding)、AF(Assured Forwarding)、BE(Best Effort)74VLANVLAN要求要求PTN主要承载各类基站和重要集团客户,VLAN规划原则如下:每个IP化基站的业务和网管采用相同VLAN进行标识,其中业务优先级采用VLAN 优先级方式不同IP化基站采用不同VLAN进行标识在同一个城域网内,承载各类基站和重要集团客户的VLAN资源应不重复使用应用场景业务类型VLAN标记方式VLAN上行标识位置说明VLAN资源分配基站基站2G2G单层单层SVLANSVLANPTN UNIPTN UN

38、I侧添加侧添加VLANVLAN,NNINNI侧透传,侧透传,BSCBSC将其终结将其终结标识标识客户(基站)客户(基站)323230713071中的奇数中的奇数3G3G单层单层SVLANSVLANPTN UNIPTN UNI侧添加侧添加VLANVLAN,NNINNI侧透传,侧透传,RNCRNC将其终结将其终结标识标识客户(基站)客户(基站)323230713071中的偶数中的偶数重要集团重要集团客户客户网管网管单层单层SVLANSVLANPTN UNIPTN UNI侧添加侧添加VLANVLAN,NNINNI侧透传,侧透传,SRSR将其终结将其终结标识业务标识业务8 81515高速上网高速上网单

39、层单层SVLANSVLAN标识标识业务和客户业务和客户3072307231993199VOIPVOIP单层单层SVLANSVLAN标识标识业务业务3456345635833583视频会议视频会议单层单层SVLANSVLAN标识标识业务业务3424342434553455L3 VPNL3 VPNSVLANSVLAN标识业务和客户标识业务和客户3312331234233423L2 VPNL2 VPNSVLAN+SVLAN+企业企业VLANVLAN或单层或单层SVLANSVLAN企业自带企业自带VLANVLAN,PTN UNIPTN UNI侧添加外层侧添加外层标签,标签,NNI NNI 侧透传。侧透

40、传。SRSR将其终结(无将其终结(无内网)或透传企业内网)或透传企业VLANVLAN(有内网)(有内网)标识业务和客户标识业务和客户3200320033113311注:预留VLAN包括17,1631,3584409475Thank You!uPTNPTN的电信级分组交换架构设计的电信级分组交换架构设计 (1:11:1主备,信元交换):主备,信元交换):正常工作时,只有一块交换板在工作,另一块备用双倍交换容量保证倒换时性能不下降流量均衡Cell信元交换,业务无阻塞u路由交换机的通用交换架构设计路由交换机的通用交换架构设计 (1:11:1负荷分担,包交换):负荷分担,包交换):主备交换板同时工作,

41、每块20G线卡处理芯片把业务分别送给主备交换板交换板倒换时性能下降一半Package包交换,存在流量均衡和拥塞错序问题主交换板主交换板备交备交换换板板线卡线卡线卡处理芯片交换芯片交换芯片路由交换机的交换架构(路由交换机的交换架构(1:11:1负荷分担)负荷分担)10G10G总线总线 Package Package线卡处理芯片10G10G总线总线 Package PackagePTNPTN的电信级分组交换架构设计(的电信级分组交换架构设计(1:11:1主备)主备)主交换板主交换板备交备交换换板板线卡线卡线卡处理芯片交换芯片交换芯片20G20G总线总线CellCell20G20G总线总线CellCellPTNPTN(MPLS-TPMPLS-TP)与)与IP/MPLSIP/MPLS设备差异设备差异78Requirements on PTN equipmentRequirements on PTN equipment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