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卑心理个案分析(共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525728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自卑心理个案分析(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生自卑心理个案分析(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自卑心理个案分析(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自卑心理个案分析(共7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打开心窗 携手健康 -小学生自卑心理个案分析 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存在,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自卑心理对个体的生活、学习、交际产生重要的影响.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外在表现在生活学习上。 自卑心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生活。父母、老师应当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导致孩子缺乏自信的真正原因所在,对症下药找到适合孩子的解决方法为例,从个体、家庭、学校三个。这次,针对我们班一个自卑的小女孩,层面进行阐述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改变形象法、发挥长处法、降低追求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基本情况一、 个案分析胡飞飞是我们

2、二(2)班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注意到了这个特别的孩子,她平时的表现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安静。自开学以来,每天来“告状”的孩子络绎不绝,但是从没有学生来说她的不是,也从没听见他来告诉我别人的不是。她上课从不举手,但也从不违反纪律,甚至没见她在上课做过小动作,两手叠放的姿势能保持整整四十分钟,这对有几个顽皮的孩子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下课后则一个人呆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愿加入到其他同学当中,这完全不符合一个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最让人心疼的是,每每在路上与我相遇,其他学生都是开心地大喊:“老师好!”在刚入学不久的他们看来能和老师碰到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她却是远远地看见我就把

3、头低下,远远的走开,我主动和她打招呼,她也只是低着头很小声地回答我一声。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还来得及和她交流,她早已泪流满面。我发现这个孩子不是单纯的内向,除了胆怯,更甚的是有一定的自卑心理。1、个人因素: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它是不成熟的阶段。小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够理性化、客观化 ,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处理事物。受小学生认识能力的限制,很难使他们避免产生偏激的一面,学生在发现自己的客观条件或者其它一些才能不及其他同学时就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偶尔一两次的失败便完全气馁,认为自己天生就这样,无法再改变。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受着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这也就直

4、接决定着他们的评价标准 ,正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够才导致了自卑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飞飞不仅个子比较小,说话也很小声,在平时课堂中,如果提问到她发,每次站起来回答问题,总是先看到眼泪夺眶而出,然后轻声细语的回答问题,如果其他孩子说听不到,她就直接趴在桌子上哭起来,每每得不到同学们的肯定,再加上长期害怕奶奶责怪而失去这份爱,都在他那小小的心房中压成了一些重量,所以,即使即使有时不用叮嘱她,她总会乖乖地坐在位子上,并且表现出一副郁郁寡欢、自卑沉默的样子。她的这些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2、家庭因素:自从发现孩子存在自卑心理后,我曾主动联系过孩子的爸爸,希望能找出问题的突破口,但爸爸并没能把家庭

5、的事告知我。在一次偶然中,孩子的姑妈主动给我打了一次电话,从他妈妈的口中得知:飞飞是家里的二女儿,妈妈长期在外,跟爸爸的感情一直处在僵硬的状态,爸爸也在外地做工,因此,一直以来,都是70多岁的奶奶来照顾,孩子从小就跟着奶奶,奶奶人老了,平时放学或周末都是在家里,孩子从来没得出去玩,与其他小孩没有过交集,再加上孩子一直由奶奶一个人照顾,奶奶已经成为孩子的全部,所以孩子很害怕奶奶生气就不要自己,所以不敢惹大人生气,表现得很乖。以至于来到学校,也有同样地表现,害怕表现不好就会被批评,再加上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孩子在同学面前比较自卑,继而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压力,以至于做什么事都是顾虑重重 ,对自己毫无信心

6、。3、环境因素飞飞平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我们这个班集体。这些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每天围着我问这问那。而且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小事情到我这里来“告状”,对于与同学相处,正处于学习阶段,没有人发现有个小小的小女孩每天都低着头不敢和他们说话。虽然大部分孩子喜欢主动与人交流,但如果一旦这个学生不愿搭理,他们便理解为这是不友好的表现,马上去找其他愿意和自己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这也是受到了儿童认识能力的限制。长此以往,她会离这个群体越来越远,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她的自卑心理。二、 辅导策略自卑与自信都是后天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它们是可以改变的。处于儿童期的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还没有完全形

7、成,所以他们的自卑常常是依赖性的或临时性的。但如果不注意在教育中克服,就会转化为性格的一部分。这时候,人或者被自卑所压倒,成为人生彻底的失败者;或者彻底反抗自卑从而产生不理智的、极端的、破坏性的行为。不论其往哪一个方向发展,都会加剧个人的心理冲突,失掉自己的幸福,有时还会给社会带来危害。作为飞飞的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是我的责任,并且义不容辞、刻不容缓。针对他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 密切联系家长, 互相了解家校情况, 及时调整教育措施。(1)、与家长交流,给孩子填补空缺的爱。飞飞平时在家里,唯一可以相陪伴的就是奶奶,奶奶已经成为孩子的全部,奶奶说的话不敢

8、违背,因为害怕奶奶生气,奶奶叫做得事,不敢不去做,因为怕奶奶扔下自己。她为了讨好自己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必须小心翼翼的去做每件事。再加上孩子平时很少出去和其他孩子玩,几乎都是关在家里。在学校里,只能孤孤单单在位置上发呆。以至于孩子的心理几没法放开的去接触一切新事物。在我看来,飞飞的自卑心理源于家长没能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主要有以下三点:1、忽视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失去和其他孩子相处的机会,使她变得软弱、自卑,缺乏勇气面对外面的世界,无法勇敢地表达自己的主张与需求。有此特质的孩子做事往往比较被动、畏缩、缺乏创新精神,不容易被同伴看重;2、不能给孩子成长上的关爱,不能陪伴孩子,不能跟孩子面对孩子每次

9、遇到的困难,不能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孩子的鼓励,导致她某些方面的能力明显低于同龄伙伴,从而自我价值感偏低,遇事畏缩。3、缺少父母的关爱,因此,孩子成长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心,因此,做事总是小心翼翼,导致自卑的心理。(2)与家长沟通,学会智爱。智爱是一种全面的关爱,尤其侧重对孩子心灵的关照。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一同商定,认为父母过少的关心,导致孩子的自卑感,就必须把握三条原则:1多陪伴孩子,即使没在身边,至少电话保持问候孩子,关心孩子的点点滴滴,保持跟老师联系,观察和注意到孩子的情绪;2、让奶奶尽量带孩子到小区下,与其他孩子相处,放手让孩子去跟每个人相处,孩子都有自我意识,有强烈的“自己来”的欲望

10、。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建议尽量给他们更多自我尝试的机会。如此,他们就会获得更多自我成长的能量,发展得更好。3在孩子需要保护的时候,成为他的依靠。当孩子的能力达不到时,我们需要给予他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让她感受到得到支持和被肯定的感觉。作为家长关心孩子,不仅要关照孩子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应该关照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在爱的陪伴下成长,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自己处理好力所能及的事情。2.运用各种方法,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1) 改变形象法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服饰保守,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等特点。,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应特别注意教育他们改变自己的形象:所以, 在平常的课堂上,我

11、侧重训练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大方的回答问题,对表现好的同学大力表扬,很多次我都会让小奖模仿表现好的同学,每次有一点进步,就对他大加赞赏。另外,在课堂中,我注意对飞飞的关照,表扬的方式变多样,意在引导她能改掉以前不自信的各种姿态,养成健康的、阳光的、被人认可的形象。从而改变她的心态。(2)、发挥长处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我发现飞飞在画画的时候,可谓是聚精会神,神采奕奕。鉴于此,我在班里发起了一个班级书画比赛,特意给小奖搭建了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评委成员由班队委员组成,秉持着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判。飞飞以98分

12、的成绩荣居榜首,这让全班同学对小奖刮目相看,飞飞自己也是兴奋不已。打铁需趁热,接着我召开了一次找优点主题班会。在发现别人优点的这个环节,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飞飞画画最厉害了!”飞飞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3、以爱育爱,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只要心中有爱,就能让世界变得温暖,所以,无论在学习上或在生活上,我关心孩子的一言一行,只要她稍有一点进步,我就大力的鼓励她,记得又一次,我要求孩子们交一张全家照,我知道飞飞她没有,我就让孩子们帮我和她拍一张,最后还贴在了班级的集体相册上,每次她走过去看相片,我总能看到她开心的笑。还有一次做手工作业,因为都是带回家跟父母做的,我知道到飞飞的奶奶不会做,放学后我特意让孩子留下来,和她一起完成手工作业,她喜笑颜开。三、 辅导效果经过辅导,飞飞变得开朗活泼,喜欢跟同学们相处,课堂上常常有她清脆的回答声,我也越来越频繁地看到玩耍的孩子中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那抬起头来脸上所洋溢的笑容似乎在告诉我:她不再是一只离群的孤雁。作为班主任,我倍感欣慰。 吕玉乔 2012年12月2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