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造强区“十四五”规划.doc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65134889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智造强区“十四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建设智造强区“十四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智造强区“十四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智造强区“十四五”规划.doc(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智造强区“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新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新使命落实在城市大地上的关键五年,也是江北区全力建设城市市“两高”示范区、争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示范区的关键五年。为深入贯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着眼江北区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智造强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

2、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率先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化,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为城市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江北区建设全市“两高”示范区、争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示范区做好支撑,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20212025年。一、建设智造强区的新起点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城市市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加快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的战略任务。抢占制造业发展制高点,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是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重心,也是江北区在“十四五”时期建设“两高”示范区的重要支撑。(一)发展基础“十三

3、五”以来,江北区工业和信息化以提升质量效益为核心,以“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发展为主线,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为建设智造强区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业经济发展效益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工业总产值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长6%,2020年达到871.4亿元。工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150.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32.4亿元,年均增长10%,高于总产值增长速度,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工业经济在江北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稳定在20%左右,“十三五”末规上企业数量121个,提供了约4.4万个工作岗位,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工业经济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十三五”期间,在巩固长

4、安汽车为龙头的汽车产业和以海尔为龙头的电子电器产业两大优势产业基础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储能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十三五”末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6户,2020年实现产值202.8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3.3%。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鼓励传统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全区数字化装备普及、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应用、上云上平台、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等方面的项目达48个,累计涵盖智能化改造企业31户,市级数字车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项目达25个。鼓励企业

5、建立各级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全区建设了12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推进工业互联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服务型制造等发展,市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达23个。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智能改造和技术创新,工业技改投资占比显著增强,技术改造投资占比名列全市前茅。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5个,获得市级审批的独立法人新型研发机构达7个。27个项目通过技术创新指导性目录立项,32个企业通过研发准备金备案,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高标准建设平台集聚度不断强化。港城园区围绕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园区,争创国家级人才孵化基地、市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军民融合

6、产业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了以电子电器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两大传统主导产业和以都市楼宇为载体的设计咨询、检验检测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以及培育发展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大数据、生物医药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鱼复园区大力发展以汽车、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多元产业格局,加快延长三大主导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上下游的配套产业,打造“以产促城市、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新区。(二)发展问题与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相比、与市内工业大区相比,江北区在建设智造强区新的起点上还存在以下发展问题。一是工业经济整体抗风险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业总产值在全市占比不高,汽车产业集群和电子电器产业集

7、群规模还不够强;生物医药产业处于研发培育阶段,产值规模不大;龙头企业除百亿级长安、海尔之外,十亿级中坚企业缺乏。二是支柱产业价值链有待进一步完善。汽车产业畅销车型不多、市场培育还存在短板,发动机、新能源动力系统等环节还存在不少“卡脖子”技术瓶颈;电子电器产业产品以白色家电制造为主,在研发和市场营销和流通环节还“两头在外”。三是产业发展平台功能亟待进一步完善强化。鱼复工业园产出强度还较低,港城工业园楼宇工业发展不太理想,整体土地利用率不高;软件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平台在园区平台建设、创新资源集聚、龙头企业引进、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功能还比较薄弱。四是两化融合协同度不够高。信息产业的发展规模与工业经济功

8、能定位还不够匹配,规上信息服务业企业偏少;信息产业品牌效应不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有待加强,产业链协同效应难以充分发挥。五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深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工业设计、技术服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还未形成集聚效应;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的力度不足,自动化车间、数字化工厂的占比不高;产业数字化整体水平相比发达地区还有明显差距,智能化改造的投入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高端工业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有待完善。二、建设智造强区的新环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方式稳步转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动力加快转变。城市市经济稳中有进,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同时,外部环境

9、发生剧烈变化,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接发展新挑战。(一)发展机遇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时代机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量子计算等数字技术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最活跃的领域。新科技的加快成熟和产业转化正在对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和全球价值链分布产生深刻的影响。具体到工业领域,颠覆性的科技创新不断涌现,这些颠覆性创新的成熟和商业化应用又催生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随着市场接受

10、程度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形成新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工业革命条件下新的工业化与历史上的工业化将呈现在发展理念、能源基础、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等方面的根本性不同,大规模定制在汽车产业、智能家电产业领域的变革首当其冲,为江北区抢抓新赛道、实现换道超车建设制造强区提供了时代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成渝地区定位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十四五”期间城市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战略空间不断拓展、战略潜能加快释放,极大提振市场预期、社会预期。围绕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产业协作补链成群、推

11、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升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成渝两地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生物医药等产业上具有深厚发展基础和紧密联系,为江北区通过招商引资协同和产业链协作建设制造强区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新发展格局下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国际新兴市场机遇。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伟大胜利,“十四五”时期国内市场需求规模的持续扩张与需求层次的提升,将会形成显著的本土市场优势。“国内大循环”新市场新需求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新型耐用消费品、新型消费电子产品等市场规模将呈现结构性高速增长态势。同时,“一带一路”等发展

12、中国家高增长形成国际新市场,一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展现出强劲增长的势头,对中等技术制成品的需求将显著改善中国的外需结构,“国内国际双循环”对高技术制成品的需求将会对中国相应产业发展形成强劲拉动力。新发展格局下,依托强大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江北区汽车、智能家电、生物医药产品拓展等带来重要市场拓展机遇。新时期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平台政策机遇。城市立足“四个优势”、发挥“三个作用”,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扎实推动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八项行动计划

13、”,全市经济稳中有进。国家为应对疫情冲击、恢复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巩固城市高质量发展向好势头。江北区作为两江新区的主战场、自由贸试验区和“中新(城市)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主要承载地,在市级重大项目安排、重大改革政策先行先试方面具有平台优势,为江北区更高层面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带来重要政策机遇。(二)发展挑战全球及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14、仍然突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和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江北区建设智造强区外部环境带来挑战。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推动高端制造业回归挑战。发达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制造业对支持创新、促进就业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制造业离岸外包造成产业空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纷纷出台一系列“再工业化”的法律、战略和政策,希望能够保持在高科技产业的世界领先地位,通过推动相对较低技术产业的回流,吸纳国内就业,振兴“锈带”经济。加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给江北区智能制造招商引资、市场开拓带来挑战。新兴经济体利用要素成本

15、优势参与全球分工挑战。许多发展中国家利用土地、水电、劳动力等要素低成本优势,积极吸引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环节的转移。一些跨国公司加大了向中低收入水平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包括城市汽摩行业在内的不少企业加大了东南亚的投资。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中国从业人员平均月收入大约相当于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的4 倍以上,预计“十四五”期间这一差距不会明显缩小。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资源约束方面更具备竞争力,为江北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统筹国际资源带来挑战。(三)发展优势“十四五”期间江北区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国,建设智造强区具有独特优势。区位优势。城市立足“两

16、点”定位,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城市)、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渝满俄”班列等四个方向通道构建铁公水空四式联动物流运输体系。江北区处于城市中心城区,江北机场、火车北站、果园港等枢纽近在咫尺,同时拥有众多的优质发展平台,在区位上具有重要优势。生态优势。城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具有好山好水的自然基础。学好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江北区生态文明大发展为高品质生活增加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也为江北区打造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带来优势,将进一步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和大数据信息服务业产业发展空间。产业优势。城市是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工业底子厚、

17、产业门类全,正在加快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高质量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为江北区智能制造新时期发展奠定了产业集聚发展的基础。江北嘴开启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新征程,鱼复新城以长安为龙头的千亿汽车城初具规模,港城工业园以海尔为龙头的智能家电产业稳步发展,形成集群发展的基础优势。体制优势。城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加快构建,江北区在统筹要素资源、政策资源、招商引资等方面具有一定体制优势。辖区内可利用优质平台众多,拥有江北嘴中央商务区、鱼复工业开发区、“两港一区”等市级开发平台,果园港、寸滩港等重大基础设施,将提升江北区集聚优质产业资源的能力。(四)发展劣势从内部的

18、困难看,一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土地资源对产业选择和产业布局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二是要素价格相对较高,特别是软件、大数据、金融科技等以园区和楼宇为载体的产业,入驻成本和运营成本在中心城区内较高。三是还存在结构性“用工荒”矛盾,平均工资水平不足上海、广东50%,与高新区、西永微电园等周边采取按月补贴相比,对技术工人的吸引力较低。四是产业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塔尖人才”较为缺乏,储备项目还较少,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大数据智能化领域。五是产业服务机制有待优化,营商环境有待持续优化提升,招商引资协调性不足,用地、财税、人才等产业培育政策合力有待提升,产业统计数据滞后。在新的时

19、期谋划江北区建设智造强区,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三、建设智造强区的新要求(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20、,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以建设智慧赋能、结构优化、绿色低碳、质量效益领先的智造强区和全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为目标,坚持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推动“存量”变革巩固提升支柱产业,推动“增量”变革培育新兴未来产业,率先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化,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上走在全市前列,为城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江北区建成全市“两高”示范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示范区提供坚强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领导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建设

21、智造强区、支撑城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根本保证。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各产业的发展规律,构建产业链图谱,掌握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布情况,深入发掘江北区在市场空间、产业基础、物流通道、开放平台、服务支撑等领域的竞争优势。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把创新摆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创新攀升产业链和价值链,把协调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把绿色作为产业选择和培育的基本要求,更高层面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开放型产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破

22、解制约产业培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产业活力。主动融入两江新区开发开放,积极承接“中新(城市)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坚持产业集群发展。坚持国土空间的产业错位布局、协同布局、产城融合,引导促进产业向重点区域、产业园区、产业楼宇集中,形成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辐射带动效应和产业间扩散溢出效应。(三)总体思路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并重,补短板和锻长板并举,推动“存量”变革和“增量”变革,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十四五”期间江北区建设智造强区的总体发展思路是“3个3+X”。升级“

23、3+X”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3”即汽车(含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电子电器、生物医药3大支柱产业。“X”即智慧家电、高端装备制造、3D打印、“芯屏器核网”等相关产业。培育“3+X”大数据智能化信息服务产业体系。“3”即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数字内容3大软件及信息服务业。“X”即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服务、物联网、“云联数算用”等大数据产业。完善“3+X”产业承载平台体系。“3”即鱼复新城、港城工业园、信息服务业产业园3大产业承载平台体系。“X”即轨道装备产业园、氢能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园中园”和玉带数字产业园、新型网商产业园、江北嘴金融云基地、保利中心大数据产业基地、南桥智慧港等智

24、能信息服务业发展平台。(四)发展目标1“十四五”发展目标到2025年,形成“3+X”多点支撑的先进制造业和大数据智能化融合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数字经济占比超过全市水平,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能制造中发挥高地作用,基本建成智慧赋能、结构优化、绿色低碳、质量效益领先的智造强区和全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在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上走在全市前列。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工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占比保持在16%左右。产业结构开创新局面。形成具有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力的汽车、智慧家电、生物医药3大支柱产业,战略性

25、新兴产业占比明显提升,大中小企业实现融通发展。智能制造攀升新高度。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全面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模式广泛应用,智能制造总投资累计达到200亿元以上。绿色制造实现新提升。能耗、水耗、物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量持续降低,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持续提升,为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奠定基础。质量效益达到新水平。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稳定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处于市内领先位置。发展动能展现新活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能力显著增加。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融入国家和市级开放战略,开放型经济初显成效。

26、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加快发展的混合动力。量化发展目标如表3-1所示。专栏3-1 江北区建设智造强区“十四五”主要目标序号指标名称2020年2025年指标属性1工业总产值(亿元)971.41300预期性2工业增加值(亿元)232.4320预期性3智能制造总投资(亿元)200预期性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1540预期性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3.03.5预期性6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36.040.0预期性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市级下达约束性备注:为期间累计值。2二三五远景目标按照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到二

27、三五江北区将与全市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展望二三五年,江北作为智造强区在城市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中的独特作用更加凸显、支撑更加有力,制造业在江北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保持持续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突破发展,集成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以鱼复新城为中心建成西部最大的集“汽车研发、汽车制造、汽车后服务、汽车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汽车城,以港城为基地、海尔为依托建成覆盖西部、面向东盟的智慧家电产业集群,以港城为中心建成基因检测、体外诊断、生物芯片、手术机器人、干细胞治疗等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大数据智能化信息服务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一个产

28、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化的“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将崛起于巴渝大地,为江北区建成全市“两高”示范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示范区作出贡献。四、建设智造强区的重点任务推动“存量”变革,围绕主导产业进一步强链、补链、建新链;推动“增量”变革,围绕“芯屏器核网”全产业、“云联数算用”全要素、“住业游乐购”全场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按照“3个3+X”总体发展思路,构建“3+X”先进制造业产业新体系,培育“3+X”大数据智能化信息服务产业体系,完善“3+X”产业承载平台体系。(一)转型升级构建“3+X”先进制造业产业新体系1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向突破引

29、导优化汽车整车结构。结合汽车消费升级发展趋势,加快现有优势产品升级换代和新产品的研发上市,推动产品向中高端方向发展,加强高效节能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全新变速系统研发应用,不断提高先进汽车电子、轻量化材料、高强度车身、先进制造工艺等应用比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动汽车品牌品质跃升。推动已有汽车项目尽快投产达产,重点加快推动现有整车产品转型升级,控制微车等低端产能,聚焦市场与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全力引进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北京现代等重点整车企业的中高端畅销车型,重点发展15万元以上轿车、SUV和MPV等乘用车产品,提升汽车产品档次和产业能级。力争新引入12个高端合资整车品牌,特别是SUV

30、、MPV、C级车等优质车型的生产平台。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瓶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长安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和东康新能源汽车为基础,加强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技术开发、配套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体系构建,以电池、电机、电控、电桩为主的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主要零部件、以及整车厂,打通全产业链。加快建成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形成电芯系统、电池系统、电驱系统等关键零部件50万台套以上产能。推动金康新能源汽车优化市场定位,加强与华为汽车生态链的战略合作,吸引外部投资实施资本重组,优化营销渠道,加大互联网营销,推动投产量产达产。支持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电动空调、电动转向、

31、电动制动器等电动化附件的研发,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驱动系统项目的生产建设,建立覆盖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以及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系统集成产业板块。围绕产业链条延伸填补缺失,重点推进中航锂电动力电池及核心配套项目,打造1000亩纯电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引进或组建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企业,推进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充电桩建设,打造一批小区充电桩示范项目。攻坚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快汽车“卡脖子”技术的自主研发,引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机构,聚焦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如高功率密度电-机械转换器、活塞杆耐腐蚀涂层技术、高压微流量液压元件、轴承动态仿真算法与自主设计软件、大马力发

32、动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大马力发动机与新能源动力的系统集成技术、齿轮系统寿命与可靠性设计技术等领域组织技术攻关。推动新能源汽车自主关键技术研发与配套产能升级,重点突破纯电动汽车电机、电制动、电转向、电空调等系统,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电堆、制氢、储氢、气体压缩循环等系统,大力推动电池电芯、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回收相关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新技术路线和新商业模式落地。密切跟踪新能源汽车多技术路线演进动态,大力引进插电混动项目和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加快布局氢燃料产业,打造2000亩氢燃料基地,规划布局高端燃料电池电堆、空压机等产业链重点项目,推进中国汽研国家氢能质检中心、明天氢能项目尽快落地启动,打造氢能产

33、业发展高地。推进长安新能源换电模式成为国家标准,支持其在全国加快布局换电市场。鼓励发展智能化汽车及配套产业。顺应软件定义汽车等新趋势,鼓励智能汽车研发投入,推动无人驾驶、泊车辅助、并线辅助、自适应巡航、自适应悬挂等先进技术研究。加快发展智能座舱,鼓励企业开展车载信息娱乐终端的集成化布局,引导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智能座舱系统和嵌入式车载操作系统(IVI),重点突破物理操控、语音交互、触摸控制、生物识别、手势交互等新型人车交互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中央决策算法、环境感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集中综合控制系统,包括将发动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集成为动力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

34、(PCM)系统,将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综合在一起的制动控制系统,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将制动、悬架、转向动力传动等控制系统通过总线进行连接形成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UCC)等。大力发展以提升安全、油耗、驾乘感受为主的电子系统,包括汽车盲点检测、泊车辅助、高级胎压监测系统、抬头数显等主动安全技术,提升驾驶者驾乘感受的智能悬挂控制系统、汽车实景导航、车载传感技术等。大力推进长安等整车企业和运营平台在智能网联无人驾驶车方面的示范应用,助推长安汽车等整车厂搭建基于5G网络的工业协同制造平台,大力支持基于5G技术的车路协同场景化建设,与百度、阿里、

35、腾讯等造车新势力寻求商业模式的示范运营。促进汽车零部件制造升级。加快汽车零部件企业集聚,引导平伟、韩泰轮胎、伟世通、本特勒等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升级创新,重点引进发动机、冲压件及模具制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制造、管路总成制造、汽车原材料制造、汽车内饰等零部件生产企业,支持二、三级关键零部件企业实现专业化发展,形成模块化、层次化的零部件供应结构。支持零部件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与结构,增强研发能力,重点发展高效节能环保发动机、发动机电控系统、汽油机增压器、双离合和无级自动变速器、电动助力转向器、以及总线控制系统、数字化仪器仪表、车载故障诊断仪、防抱死制动系统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着力突破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

36、器、重型商用车底盘集成、轻量化材料等关键技术。专栏4-1汽车产业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对象“新能源+智能”项目。推动5G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重点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到2025年,建成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智能出行科技项目。为构建生态共享开放的整车操作平台,长安汽车致力打造长安汽车软件中心,建立“5+1+5+1”核心能力,为汽车行业突破软件技术壁垒提供解决方案,加速芯片和软件技术自主化、高度聚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云等软件研发。预计研发投入30亿元,引进全球软件人才1000人,打造中

37、国整车制造企业最大规模的智能平台。氢能产业园。在鱼复工业园打造2000亩氢能产业园,布局高端燃料电池电堆、空压机等产业链关重项目,推进中国汽研国家氢能质检中心、明天氢能项目尽快落地启动,打造氢能产业发展高地。总投资300亿元以上。纯电动产业园:围绕产业链条延伸填补缺失链,重点推进中航锂电动力电池及核心配套项目,打造1000亩纯电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重点招商引资对象: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项目;北京现代整车配套厂商;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北汽、奇瑞、吉利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产线。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上市企业或拟新投入研发的企业

38、,电机电控领域大洋电机、江特电机、方正电机、湘电股份、宁波韵升、中科三环、银河磁体等,电池领域比亚迪、科力远、万向集团、多氟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德赛电池、吉恩镍业等。充电设备制造及设施运营商,发电和电网公司、普天新能源、特斯拉、特锐德、中石化等。2推动电子电器产业向现代智慧电器方向升级巩固海尔智慧家居家电产业。依托海尔打造西部智能家电、智能家居制造基地,紧跟世界家电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家电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大批量生产”向“大规模定制”升级。进一步深化与海尔集团的战略合作,推动海尔集团在城市布局发展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大引进卡萨帝等高端品牌产品生产。推动联

39、合海尔与本地高校合作,培育成立智慧家居电器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海尔集团在国外多个研发机构的力量,对城市研发机构予以重点支持,将全球领先的更多研发产品和专利放在城市。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城市)、渝满俄班列国际物流大通道,积极拓展城市海尔海外市场特别是面向东盟的海外市场,打造城市海尔出口基地。大力引进压缩机、电机、集成电路、线路板、新型元器件等家电产业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增强本地配套能力,逐步培育形成“研发设计+家电整机装配、调试+零部件制造+安装及售后维修”于一体的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拓展智慧家居家庭全场景解决方案。引进海尔“三翼鸟”智慧家庭厨房、浴室、全屋空气、全屋用水、视听等全场

40、景解决方案,推动线下体验店建设和经营实体落户落地,提供“交互、场景和感知”全流程无断点的体验,为用户定制覆盖衣食住娱需求的美好生活。大力发展大健康智慧家居电器。以大健康新兴消费市场为驱动,重点发展需求快速增长、盈利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的医疗电子和智能穿戴设备等大健康领域应用电子产品,通过智能家居、智慧家庭的应用场景采集、监测人体生理数据和行为习惯,调整和改善人体健康状态,解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以促进智能健康融合的互联网和物联网智慧家居电器产品为主攻方向,与城市其他区域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实现差异化发展。大力发展智能汽车智慧电器。以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汽车智慧电器产业。鼓励相关

41、的汽车配件、电子产品企业进入汽车电子重点领域,扩大产业规模。打造基于半导体、芯片、IC设计技术的传感器、数字仪表及GPS模块、无线网络为部件的车载电子产业链和高端车身控制模块BCM+、自动空调系统和车灯光控制等技术的车身电子产业链。在车载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高性能传感器、电控系统、专用芯片等关键基础零部件领域有所突破,在智能驾仓、车身控制、总线系统等领域深化与汽车电子核心芯片供应商等龙头企业的合作。专栏4-2智慧家居电器产业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对象重点产业项目:推动海尔空调器公司、海尔制冷电器公司、海尔智能电子公司智能制造技术升级改造;推动海尔智慧家居研发机构、三翼鸟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机构

42、落地;培育海尔配套产业体系。引进大健康智慧家居电器项目、汽车电器项目。重点招商引资对象:家电产业链上游零部件及配套企业,巴西恩布拉科、意大利扎努西、日本松下、浙江加西贝拉、飞凯材料、三爱富、烟台万华、红宝丽等。国内外领先汽车电子电器企业,博世汽车、德尔福、TRW、UAES、法雷奥、马瑞利、航盛、万象、北京精进、航盛电子、特瑞科、上实交通、海纳川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3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补链成群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发展基因检测产业链。聚焦高通量基因捕获筛查、定点突变超灵敏定量检测等核心技术,加快基因检测产业化进程。支持基因测序仪器产品、生物检测产品以及与仪器配套使用检测品、试剂耗材、软件开发等细分领域

43、的研发和产业化。引进面向终端用户的基因检测服务商,引导消费级基因检测产品研发,加大产品宣传和消费市场培育,开展科研级基因检测、临床级基因检测、消费级基因检测。积极争取纳入全市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网络化建设,培育造就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发展前景的高质量市场主体。大力发展体外诊断装备及试剂产业链。适应国产替代化需求,鼓励和扶持创新企业在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即时诊断等前沿领域尝试原始创新,力争在发光分析设备、生化分析仪、PCR仪(聚合酶连基因扩增仪)等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聚焦免疫诊断、临床诊断、分子诊断与即时诊断(POCT),研发便捷、高效、准确的体外诊断试剂和配套设备。支持现场快速检测的体

44、外诊断仪器、试剂和试纸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动便捷和准确的家用体外诊断产品的产业化,大力推动支撑肿瘤、遗传疾病、罕见病等疾病的体外快速准确诊断筛查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完善产业链的配套建设,发展配套的高精度的检测仪器、试剂和智能诊断技术,支持第三方检测中心发展与建设。大力发展细胞治疗产业链。聚焦细胞资源保存、细胞应用研究和干细胞临床移植成套核心技术研发,突破免疫细胞生物治疗关键技术,加快推动临床应用和产业化进程。建设城市干细胞和免疫细胞存储中心,鼓励医疗生物资源收集与储存的进一步开放,加快细胞产业发展。开展干细胞和血液病细胞免疫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加快干细胞药物和再生医学、基因治疗、免疫细胞治疗、

45、精准医疗、高端医疗等开发和应用。丰富生物医药服务场景引领产业发展。扩大高端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合作,抢抓城市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新建工程、城市市中医院康养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机遇,引进建设涉外医院、医技中心等高端医疗机构,大力支持各专科医院发展。引进一批连锁社区医养中心、大型医养机构,拓展提升医养产业发展内涵。建立企业、医院、高校三方联动机制,在市场信息、临床试验等方面扩大合作。推进人工智能医疗产业融合发展。围绕人工智能在智能医学方面的应用,重点发展精准医疗、智能医疗设备、生物医药研发、医疗云计算等产业,引进培育智能医疗器械与软件系统、精准诊断、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领域先进企业。鼓励建立医

46、学大数据、前沿检测技术、创新治疗技术等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医疗大数据产业基地,推动形成智慧医疗、精准医疗创新应用示范区。专栏4-3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对象重点产业项目:创建城市基因工程及医疗器械示范产业园,建设GLP、GCP等标准的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医疗器械工程转化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在体外诊断、手术机器人、治疗诊断设备、植介入材料、生物芯片等领域支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医疗器械,形成一批具备进口替代能力的拳头产品。加强与国内外专业优势明显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医疗机构合作,通过联合科研、成果孵化、市场合作等方式,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链条。支持智飞生物、博奥赛

47、斯等企业扩大规模。重点招商引资对象:从规模效应、投资强度和税收产值角度考量,大力引进行业“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优先考虑引进33家上市企业,其中医疗器械类企业22家、生物制药与医学材料企业5家。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菲鹏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世纪沃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仕达思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准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山东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

48、司、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怡成生物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瑞莱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诺沃兰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幸福益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新福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等。4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支撑点提升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长客轨道、中船重工和望江工业等企业为主导,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制造及维修、工业智能装备、采油气装备、风力发电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鱼复郭重装产业基地。轨道交通装备重点推动长客公司抓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契机,全面释放产能,按照“生产平台+创新平台+服务平台”的发展理念,以单轨车辆生产和维修为基点,打造集单轨列车前沿技术研发、单轨列车生产制造、轨道车辆维修、零配件制造以及系统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工业智能装备大力引进一批具备整体设计能力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工业智能装备系统集成企业,重点围绕汽车制造、港口物流、城市建设等领域发展特色工业智能装备制造业。推进发展特色新材料产业。围绕汽车、电子电器两大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依托本地的原料供应条件,加快发展车用新材料和电子新材料。以鞍钢为龙头,着力发展高强度汽车钢板、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汽车产业适用新材料,将“高、精、尖”的新材料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围绕面向新能源汽车的锂离子电池材料、面向环保的汽车尾气三元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