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65049046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11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pptx(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诗歌鉴赏高考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常见的比较类型(1)内容、情感比较。内容、情感比较。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要读懂诗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读诗歌的标题,标题往往点明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的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作者境遇、心情的不同,也会蕴含截然不同的情感。注意诗歌中的意象,诗歌往往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注意诗歌的末尾句,古人在写诗歌时常常卒章显志。相关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大热五首(其一)戴复古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注)陶镕:陶

2、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8此诗与白居易的观刈麦都表达出对农人艰辛劳作的同情,但在内容和方法上有异同,请简要分析。但在内容和方法上有异同,请简要分析。8同:两诗都在结尾表达了自己不从事农耕生产,却能饱食的惭愧之情。以此表达对农人劳作的同情赞美。异:本诗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极力描写夏日的炎热,以此衬托农人劳作的艰辛,从而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诗先描写农家人人忙于夏收的场景,再特写拾穗妇女的悲惨遭遇,以此突出农人辛勤劳作却生活贫困的现实。以此表现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点训练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闻笛 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

3、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注)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身在江淮。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2春夜洛城闻笛和春夜闻笛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2相同点:两首诗都 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李白诗中的“曲中闻折柳”,李益诗中的“吹笛唤春归”,“大雁尽北飞”都表达回乡的渴望。不同点:李益诗比李白诗感情更复杂。对大雁北归的自由的羡慕。诗人想归而不得归的愁怨。希望得到朝廷的赦免,重回仕途的春天。诗人作为一名迁客,看到春到大地却不暖人间,朝廷的恩赦并没有随自然的春天一同到来,含有不尽的怨望,难言的惆怅。(2)意象、意境比较。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感的组合。意就是作者的情感,象即诗歌

4、中的形象,不仅包括人物形象,也包括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一般来看,意象与具体语句相关,意境与诗歌全篇对应。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故在诗歌中,起点是意象,终点是意境。在比较时要做到:披“象”入“意”,由“象”至“境”。晓行巴峡晓行巴峡王维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 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5、。注释:注释:【1 1】树杪:树梢。树杪:树梢。11.11.同同样样是是描描绘绘山山峡峡,晓晓行行巴巴峡峡与与下下列列诗诗句句相相比比,在在运运用用意意象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6分)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秋兴八首)1111【答答案案】晓晓行行巴巴峡峡:所所用用的的“晴晴江江”“”“浣浣女女”“”“朝朝日日”“”“鸡鸡鸣鸣”“”“水水国国”“”“万万井井”等等意

6、意象象,显显示示了了巴巴峡峡水水乡乡的的祥祥和和,色色调调明明丽丽,诗诗人人置置身身其其中中,虽虽有有淡淡淡淡的的思思乡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对对比比诗诗句句:所所用用的的“猿猿鸣鸣”“”“玉玉露露”“”“枫枫树树”等等意意象象,显显示示了了巫巫峡峡的的萧萧瑟瑟阴阴森森,色色调调凄冷,情感悲苦。凄冷,情感悲苦。【解解析析】此此题题属属于于比比较较鉴鉴赏赏题题,题题干干中中已已明明确确给给出出了了比比较较的的角角度度,即即意意象象和和情情感感。解解答答此此题题,首首先先应应该该找找出出各各句诗中出现的意象,然后通过这些意象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句诗中出现的意象,然后通过这些

7、意象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巴巴东东三三峡峡巫巫峡峡长长,猿猿鸣鸣三三声声泪泪沾沾裳裳”中中,描描写写三三峡峡用用的的意意象象是是“猿猿鸣鸣”。猿猿鸣鸣极极哀哀,诗诗人人通通过过猿猿的的叫叫声声,渲渲染染了了巫巫峡峡的的凄凄清清,表表达达了了内内心心的的凄凄凉凉和和悲悲苦苦。“玉玉露露凋凋伤伤枫枫树树林林,巫巫山山巫巫峡峡气气萧萧森森”中中,描描写写三三峡峡用用的的意意象象是是“玉玉露露”“”“枫枫树树林林”。诗诗人人借借此此写写出出了了秋秋天天巫巫峡峡的的凋凋零零衰衰败败之之气气,表表达达了了内内心心的的凄凄苦苦。晓晓行行巴巴峡峡描描写写三三峡峡,选选用用了了晴晴江江、浣浣女女、朝朝日日、鸡鸡

8、鸣鸣、水水国国、舟舟中中市市、山山桥桥、万万井井、二二流流等等色色调调明明丽丽、富富有有巴巴峡峡乡乡土土气气息息的的意意象象,表表达达了了诗人身处清丽的景物之中的闲适之情;从诗歌最后一句诗人身处清丽的景物之中的闲适之情;从诗歌最后一句“稍解别离情稍解别离情”可知,诗人还有一点淡淡的思乡之情。可知,诗人还有一点淡淡的思乡之情。(3)语言赏析比较。鉴赏诗歌的语言时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最后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等;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插田歌插田歌(节选节选)刘禹锡刘禹锡冈头花草

9、齐,燕子东西飞。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竹枝。6 6与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有什有什么不同?么不同?答案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浅显,清新流畅。(4)

10、(4)手法、技巧比较手法、技巧比较。表现手法、艺术技。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比较巧的比较,既要熟知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既要熟知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的基本知识的基本知识,也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也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11313题。(共题。(共1212分)分)水调歌头苏轼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1】,使就声律,以遗之云。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2

11、】,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3】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注释:【1】隐括:指将其他诗文剪裁改写为词的形式。【2】尔汝来去:对话时你来我去,是关系亲密的表现。【3】寻:长度单位。1313为了将无形的音乐表现得更真切可感,本词与白居易的为了将无形的音乐表现得更真切可感,本词与白居易的琵琵琶行琶行用了很多相似的手法,请从中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两用了很多相似的手法,请从中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两首作品作一赏析。(首作品作一赏析。(6 6分)分)比比喻喻(2

12、2分分)。本本词词将将乐乐声声比比作作男男女女谈谈情情的的私私语语、勇勇士士猛猛进进的的呼呼喊喊、飘飘荡荡的的晚晚云云飞飞絮絮、百百鸟鸟和和鸣鸣、攀攀高高步步险险和和坠坠入入深深渊渊(1 1分分,举举出出一一例例即即可可)。琵琵琶琶行行将将琵琵琶琶声声比比作作“私私语语”“”“急急雨雨”“”“大大珠珠小小珠珠落落玉玉盘盘”“”“间间关关莺莺语语”“”“冰冰泉泉冷冷涩涩”“”“银银瓶瓶乍乍破破”“”“铁铁骑骑突突出出”和和“裂裂帛帛”(1 1分分,举举出出一一例例即即可可)。比比喻喻手手法法,变变抽抽象象为为具具体体(或或:将将乐乐声声转转化化为为易易于于感感知知的的其其他他声声响响或或形形象象

13、)(1 1分),将音色特质和节奏起伏表现得真实可感,产生了动人心弦的感染力(分),将音色特质和节奏起伏表现得真实可感,产生了动人心弦的感染力(1 1分)。分)。烘托(2分)。本词中“肠中冰炭”是写音乐一会儿让人感受到悲凉的寒意,一会儿又让人领略到欢快的热情,让人产生强烈的感情波动;“无泪与君倾”是写音乐之动人,让人连连泣下,以至最后再也没有泪水可以倾洒了(1分,举出一例即可)。琵琶行则有“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江州司马青衫湿”(1分,举出一例即可)。这都是通过听者的感受或环境的描写(1分),侧面烘托出音乐的艺术效果,令人沉浸在音乐世界里回味无穷(1分)。对比(2分

14、)。本词所写的音乐忽而轻柔,忽而雄壮,忽而切近,忽而悠远,忽而高扬,忽而低沉(1分,举出一例即可)。琵琶行中,有“大弦”的骤急粗重和“小弦”的轻柔细密,有“间关莺语”的流利宛转和“泉流冰下”的冷涩悲咽(1分,举出一例即可)。这种手法,呈现出音色、节奏甚至情感上的巨大反差(1分),突显了音乐表现的丰富性和弹奏者非凡的艺术功力(1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内容与情感的比较)登快阁登快阁 黄庭坚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注】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注】青眼:传说,阮籍能作“青白眼”:两眼正视,露出虹

15、膜,则为“青眼”,以看他尊敬的人。2.本诗颔联与杜甫登高颔联都写登高所见秋景,但着眼点和所表达的感情有很大的不同,试加以分析。写江水的着眼点不同,杜诗着眼于江水奔流之态,黄诗写到夜月下的江水,着眼于江水的明净;思想感情上,杜诗表达了对国运艰难和个人潦倒的悲情,黄诗则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心情。解析:“青眼”运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喜爱或尊重;诗人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蝶恋花蝶恋花范成大范成大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注】这

16、首词是词人隐居苏州一带所作。夷犹:犹豫迟疑,指船行迟缓。看看:转眼之间。尝面:品尝新面。2.请比较这首词与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思想情感上的异同。(1)相同点:都有对田园农家生活的热爱,对农村优美风光的赞美和向往。(2)不同点:范词内容:上侧重写江南水乡舟行所见之景,农人忙农事的井然有序,有丰收在望的期待。陆诗则表现丰收之后,农家盛情款待的淳朴民风。陆诗还蕴含哲理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17、 2小题,小题,9 9分)分)意象意境情感比较意象意境情感比较早寒 白居易黄叶聚墙角,青苔围柱根。被经霜后薄,镜遇雨来昏。半卷寒檐幕,斜开暖阁门。迎冬兼送老,只仰酒盈尊。和乐天早寒 刘禹锡雨引苔侵壁,风驱叶拥阶。久留闲客话,宿请老僧斋。酒瓮新陈接,书签次第排。翛然自有处,摇落不伤怀。16.同样是吟咏深秋,刘禹锡的用笔总体上比白居易明朗,请结合诗同样是吟咏深秋,刘禹锡的用笔总体上比白居易明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句作简要分析。16.白白诗诗选选用用黄黄叶叶、青青苔苔、薄薄被被、昏昏镜镜,寒寒霜霜、密密雨雨、“半半卷卷”的的帘帘幕幕、“斜斜开开”的的阁阁门门等等意意象象,烘烘托托了了凄凄凉凉、冷

18、冷落落的的氛氛围围;“迎迎冬冬兼兼送送老老”,仅仅靠靠饮饮酒酒消消愁愁等等活活动动,揭揭示示了了诗诗人人内内心心的的悲悲凉与凄惶。凉与凄惶。而刘诗虽然在首联呼应原唱时,也选用骤雨狂风、侵壁苔而刘诗虽然在首联呼应原唱时,也选用骤雨狂风、侵壁苔鲜、满阶黄叶等意象,鲜、满阶黄叶等意象,意境同样萧瑟,但意境同样萧瑟,但诗人接下去却以待客、诗人接下去却以待客、请僧、饮酒、读书等一系列足以怡情逸兴的活动来消解眼前的请僧、饮酒、读书等一系列足以怡情逸兴的活动来消解眼前的枯寂,枯寂,“翛然自有处翛然自有处”,从容若素。,从容若素。没有悲秋之叹,而是追求没有悲秋之叹,而是追求闲淡之致。由此可见,刘诗用笔比白居易

19、明朗。闲淡之致。由此可见,刘诗用笔比白居易明朗。三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12-14题。(共题。(共1212分)分)内容的比较内容的比较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李弥逊客至旋盥栉,出门惊两翁。山川十年隔,风雨一轩同。人事等飘瓦,生涯各转蓬。时危命如羽,忧乐酒杯中。客至陆游何处轩车客,能来桑麦村?一奴先入市,此老自应门。野果尝皆涩,村醅压尚浑。残年亦何恨,治世作黎元。14三首客至都提到酒,但酒中“滋味”各异,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14(6分)答案

20、要点:杜诗:有友来访,宾主尽欢,兴致盎然。李诗:时局危难,人事飘零,命途难测。陆诗:向往安定生活,期待太平盛世。【评分说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019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5题。(共12分)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陈与义其一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其四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5】。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3】从教:任凭。【4】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5】九方皋:春秋时相

21、马名手。15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不同: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妹气质。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解析】15本题考查综合比较阅读诗歌的能力。这道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以及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综合感知两首诗的情感,再根据问题回到诗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关于墨梅画的特点,“此花风韵更清姝”“桃李依然是仆奴”直接点出“清姝”;“造化功成秋兔毫”“

22、意足不求颜色似”点出艺术技艺的高超。分析两诗侧重点时不妨从内容、手法、情感上逐一思考,能说出两首诗具体内容,其区别也就体现出来了。【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鹄家宅在南昌东胡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举进士,屡试落第。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屠苏:

23、药酒名。10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答案】10相同点,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不同点:“又将憔悴见春风”是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春风”来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春风送暖入屠苏”则是以乐景写乐情,通过写新年的第一天,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全家老小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的热闹场景,抒发了作者的自信和愉快之情。【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2019届高三最后一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各题。浣溪沙韦庄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杆,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浣溪沙薛昭蕴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注:写作此诗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襄水,古属楚国。14两首词都表达了怀人之情,试就其异同加以比较。14韦词借月寄情,睹物思人,并用一意两写手法,从己之忆人想象人之忆己,又从相忆之深推到相见之难,婉转动人。薛词同样托景寄怀,先描绘渲染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再引出盛装佳人等待心上人的动人图景,又以愁煞船郎的侧面描写和“燕归帆尽”之以景结情手法,写出一种“尽在不言中”的怀人愁绪,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