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絮团技术在对虾养殖的应用.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502493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絮团技术在对虾养殖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絮团技术在对虾养殖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絮团技术在对虾养殖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絮团技术在对虾养殖的应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絮团技术在对虾养殖的应用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进展,以高产为目的的高密度养殖模式弊端渐渐呈现,养殖环境污染、病害问题频发。水产养殖业面临瓶颈,传统的养殖技术已远不能适应和满足产业进展的需求。因此,查找一种健康、高效、新型的生态养殖技术已迫在眉睫。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technology,BFT具有良好的水处理效果、高效的蛋白利用率等特点,并能显著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生态化、免疫和健康性水平,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养殖的生产中,成为国内外的讨论热点。生物絮团技术被誉为是一种有效替代传统养殖的新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产业进展瓶颈问题。1生物絮团技术的

2、概述1.1生物絮团技术的进展历程生物絮团技术于20世纪70年月在水产养殖领域得到进展,这项技术是受处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技术的启发。生物絮团的概念最初由法国太平洋中心海洋开发讨论所提出,法国学者和以色列学者在讨论过程中发觉了生物絮团理念的思想基础,并形成“异养型食物网原理。SteveSerfling1982将该养殖技术应用于罗非鱼的养殖并获胜利;美国学者Hopkins1990和以色列学者Avnimelech1999分别对凡纳滨对虾和罗非鱼开展了生物絮团的应用讨论。Avnimelech首次在水产养殖领域中提出“生物絮团技术,将该技术胜利应用到罗非鱼商业化养殖,并讨论认为罗非鱼40%的体重增长量来

3、源于生物絮团。2006年,相关学者在美国召开了关于“生物絮团对虾养殖的研讨会,在世界各地推举和大力提倡该技术的实际应用;2009年,Kuhn等讨论发觉生物絮团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有显著提升。目前,生物絮团已广泛应用于凡纳滨对虾、罗氏沼虾、草鱼、罗非鱼等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养殖中。1.2生物絮团的原理生物絮团是一种可被滤食性养殖对象直接摄食的生物絮凝体,它的形成过程是:向养殖水体中添加碳源,调整水体C/N,提高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含氮化合物转化成菌体蛋白质。理论方程式为:NH4+1.18C6H12O6+HCO3-+2.06O2C5H7O2N+6.06H2O+3

4、.07CO2。1.3生物絮团的组成生物絮团是一种絮状物,主要由异养微生物组成,通过絮凝作用结合水体中的有机质、原生动物、轮虫、藻类、丝状菌等。该絮状物核心以菌胶团、丝状细菌为主,附着微生物胞外产物聚合体和胞内产物聚-羟基丁酸酯、多聚磷酸盐、消化菌、脱氮细菌、藻类、真菌、原生动物等生物形成的絮团。有讨论说明生物絮团的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超过50%、粗脂肪含量为2.5%、纤维含量为4%、灰分为7%。2影响生物絮团的主要因素2.1C/N和有机碳源C/N是指在养殖环境中总有机碳与总溶解氮的比值。总有机碳可以被异养细菌利用,总溶解氮最终转化为无机氮。生物絮团讨论的方向主要集中在C/N,调整水体C/N,

5、可人为地添加有机碳源或使用低蛋白饲料。讨论说明,当C/N>10时,养殖水体就会变成以异养细菌为主的生物絮团系统,因此无机氮才会被固定。有机碳源可调控水体中C/N,同时还确定絮团的形成、组织结构及养分成分。生物絮团的有机碳源的选择需要依据实际状况,以便形成稳定高效的生物絮团。2.2水体搅拌强度和溶解氧生物絮团的培育需要大量的氧气和足够的水体混合强度,这可以通过充分的曝气和搅拌来提供。生物絮团中的颗粒主要通过适当的水体混合到达悬浮状态,完全的曝气让异养微生物、有机物、藻类等互相接触并处于悬浮状态,不易在局部形成死水区,从而防止絮团沉积,保证其完好性和稳定性。Wilen等讨论说明,合适的搅拌强

6、度可提高生物絮团的形成和均质化速度,通过匀称分布增加与养殖对象接触的机会;水体溶解氧的高低与生物絮团结构息息相关,在高溶解氧的环境下形成的生物絮团结构更加稳定。2.3pH生物絮团的形成需要养殖水体保持适合的pH,pH影响生物絮团颗粒的电荷进而影响絮团形成;生物絮团的形成也会转变水体pH,硝化作用消耗大量碱度,使水体pH下降。因此,需要添加调整剂维持生物絮团系统的pH。生物絮团的pH依据凡纳滨对虾的适合pH进行调整,凡纳滨对虾适合pH为7.5-8.5。3生物絮团技术对水产养殖的作用3.1水质调控生物絮团以异养微生物为主,异养微生物能够吸收氨氮,转化为自身蛋白,从而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

7、,进而调控水质,降低养殖用水。生物絮团中的益生菌也有明显的的水质调控作用,Azim、Hari和Crab讨论说明在罗非鱼、对虾养殖中应用生物絮团起到显著的水质净化作用,零换水系统中除氮效果到达70%以上。3.2提高饲料利用率生物絮团中异养微生物将氨氮转化为自身蛋白而被养殖对虾摄食,从而削减饲料的投喂量。在斑节对虾养殖中,促进其生长,提高特定生长率;Kuhn等讨论发觉生物絮团可降低凡纳滨对虾的饵料系数0.3-0.4。3.3提升动物免疫力生物絮团技术可以实现少量换水甚至零换水,削减外源病原的入侵;与此同时,生物絮团中含有的丰富益生菌、生物活性的多糖类物质、聚羟丁酸PHB等物质具有抑制病原体的作用。例

8、如益生菌可以明显提高对虾的存活率,增添对虾免疫力;聚羟丁酸可以有效的避开弧菌感染。4前景展望传统的养殖技术已远不能适应和满足产业进展的需求,生物絮团作为一种新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满足我国水产养殖行业一系列需求。它具有包括优良的水处理效果、提升养殖对象免疫力、低渔业药品使用和提高养成效果等,今后可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的粗放式养殖模式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添加蔗糖和葡萄糖为碳源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取得了较好的水处理效果和养殖效果。生物絮团具有良好的养分价值。添加糖蜜和米糠作为碳源后,平均日换水率削减了35%,降到5%,养殖废水的排放量削减了60%以上

9、,饵料系数降低了0.6到达1.2,饵料利用率提高了30%。生物絮团具有宽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如何确定添加的有机碳源的种类和具体的量;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生物絮团系统;以及生物絮团对于提升养殖生物生理健康的内在原理尚不清晰。综上,应进一步加强对于生物絮团技术内在机理的理论讨论,并加大生物絮团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进展零换水为可持续进展渔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于金红 韩学明 王林栋 王贵宁 兰岚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