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火系金科.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481661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点火系金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汽车点火系金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点火系金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点火系金科.ppt(9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汽车点火系汽车点火系点火系概述点火系概述:(一):(一)点火系功用点火系功用n将蓄电池或发电机提供的将蓄电池或发电机提供的低压电变为高压电低压电变为高压电n按照发动机的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工作顺序和和点火时间点火时间的要求,适的要求,适时、准确地将高压电分配给各缸火花塞,使之时、准确地将高压电分配给各缸火花塞,使之跳火,点燃可燃混合气跳火,点燃可燃混合气(二)点火系的要求(二)点火系的要求1 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高电压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高电压n击穿电压击穿电压火花塞电极之间产生火花的电压。火花塞电极之间产生火花的电压。n次级电压次级电压通常被限制在通常被限

2、制在30kV30kV以内。(过高?过低?)以内。(过高?过低?)2 2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 一般要求电火花的点火能量为一般要求电火花的点火能量为5080mJ5080mJ,起动时应大于,起动时应大于100mJ100mJ。3 3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况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况l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 指从火花塞跳火开始到活塞压缩行程上止点为指从火花塞跳火开始到活塞压缩行程上止点为止的一段时间内发动机曲轴所转过的角度。止的一段时间内发动机曲轴所转过的角度。l最佳点火提前角最佳点火提前角发动机发出发动机发出功率最大功率最大和和油耗最小油耗最小时的点火时的点火提前角提前角(三)点火

3、系的类型(三)点火系的类型1 1、按采用的、按采用的电源电源不同分为不同分为蓄电池点火系蓄电池点火系和和磁电磁电机点火系机点火系两大类。两大类。2 2、按、按点火控制方式点火控制方式不同分不同分(1 1)机械触点式点火系)机械触点式点火系(传统点火系)(传统点火系)由断电器触点的开、闭,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通断由断电器触点的开、闭,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通断。(2 2)电子点火系)电子点火系(普通电子点火系、微机控制(普通电子点火系、微机控制点火系)点火系)由电子点火器中的大功率三极管,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由电子点火器中的大功率三极管,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通断。电流通断。3 3、按、按储存点火能量储

4、存点火能量的方式分的方式分(1 1)电感蓄能式点火系)电感蓄能式点火系(2 2)电容储能式点火系)电容储能式点火系4 4、按、按点火信号产生点火信号产生的方式分的方式分(1 1)电磁感应式点火系)电磁感应式点火系(2 2)霍尔效应式点火系)霍尔效应式点火系(3 3)光电效应式点火系)光电效应式点火系(4 4)电磁振荡式点火系)电磁振荡式点火系(三)点火系的类型(三)点火系的类型二、传统点火系二、传统点火系二、传统点火系二、传统点火系(一)组成(一)组成(一)组成(一)组成传统点火系统:电源、分电器、点火线圈、火花塞、传统点火系统:电源、分电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点火开关等。点火开关等。1 1、

5、电源:电源:供给点火系统所需的低压电能。起动时供给点火系统所需的低压电能。起动时由蓄电池供电,起动后由发电机供电。由蓄电池供电,起动后由发电机供电。2 2、分电器分电器:主要包括配电器、断电器、电容器、:主要包括配电器、断电器、电容器、点火提前装置等部件。点火提前装置等部件。3 3、点火线圈点火线圈:将电源提供的低压电转变成高压电:将电源提供的低压电转变成高压电4 4、火花塞火花塞:将高压电引入气缸燃烧室,产生电火:将高压电引入气缸燃烧室,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花点燃混合气。5 5、点火开关点火开关:控制发动机起动、运转和熄火。:控制发动机起动、运转和熄火。(二)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二)传统

6、点火系的工作原理n高、低压电路高、低压电路(1)低压电路)低压电路 电流回路为:蓄电池或发电机电流回路为:蓄电池或发电机“+”、电流表、电流表、点火开关点火开关“ON”档、附加电阻、点火线圈初级档、附加电阻、点火线圈初级绕组、断电器活动触点、固定触点、搭铁、蓄绕组、断电器活动触点、固定触点、搭铁、蓄电池或发电机电池或发电机“”。(2)高压电路)高压电路 电流回路为:点火线圈次级绕组电流回路为:点火线圈次级绕组“+”、附加、附加电阻、点火开关、电流表、蓄电池或发电机、电阻、点火开关、电流表、蓄电池或发电机、搭铁、火花塞侧电极、中心电极、配电器、点搭铁、火花塞侧电极、中心电极、配电器、点火线圈次级

7、绕组火线圈次级绕组“”。(三)传统点火系的工作过程(三)传统点火系的工作过程1、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2 2、触点打开,次级绕组产生高电压、触点打开,次级绕组产生高电压n初级绕组产生初级绕组产生200200300V300V的自感电动势的自感电动势n次级绕组产生次级绕组产生151520kV20kV的互感电动势。的互感电动势。(三)传统点火系的工作过程(三)传统点火系的工作过程3、火花塞电极间火花放电、火花塞电极间火花放电 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产生的电压上升到火花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产生的电压上升到火花塞的击穿电压时,火花塞的电极间隙被击穿,塞的击穿电压时,火花塞的电极间隙被击穿,

8、产生电火花,产生电火花,储存储存在点火线圈及其系统中的能在点火线圈及其系统中的能量以电火花的形式量以电火花的形式释放释放出来。出来。(三)传统点火系的工作过程(三)传统点火系的工作过程(四)传统点火系主要零件的结构(四)传统点火系主要零件的结构1 1、分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 1)断电器)断电器周期性接通切断低压回路。周期性接通切断低压回路。(2 2)配电器)配电器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依次分配高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依次分配高压电至各缸火花塞。压电至各缸火花塞。(3 3)离心调节器:转速)离心调节器:转速(4 4)真空调节器:负荷)真空调节器:负荷(5 5)电容器)电容器-

9、保护触点;提高二次高压保护触点;提高二次高压分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断电器l断电器断电器由一对触点和凸轮组成。由一对触点和凸轮组成。l触点间隙触点间隙一般为一般为0.350.45mm。(触点间隙是怎么定义的?为什么要调整(触点间隙是怎么定义的?为什么要调整触点间隙?如何调整?)触点间隙?如何调整?)l凸轮凸角数凸轮凸角数=气缸数气缸数l凸轮由分电器轴驱动。凸轮由分电器轴驱动。触点间隙的调整触点间隙的调整(2)配电器)配电器n由分火头和分电器盖组成。由分火头和分电器盖组成。n分火头的导电片与壳体要绝缘。分火头的导电片与壳体要绝缘。n分火头插在断电器凸轮的顶端,随分电器轴

10、一起旋转。分火头插在断电器凸轮的顶端,随分电器轴一起旋转。(3)点火提前机构离心点火提前装置n随发动机转速变化自动调整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转速变化自动调整点火提前角n发动机转速越高,发动机转速越高,点火提前角越大。点火提前角越大。真空点火提前装置n在发动机负荷变化时,自动调整点火提前角。在发动机负荷变化时,自动调整点火提前角。n负荷增大,点火提前角随之减小。负荷增大,点火提前角随之减小。真空点火提前装置(4)电容器)电容器n与断电器触点并联。与断电器触点并联。n吸收触点打开时初级绕组产吸收触点打开时初级绕组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减少触点生的自感电动势,减少触点火花,火花,防止触电烧蚀防止触电烧蚀;同

11、;同时使初级电流迅速切断,时使初级电流迅速切断,提提高次级电压。高次级电压。2、附加电阻、附加电阻n附加电阻是附加电阻是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它由低碳钢丝、镍铬它由低碳钢丝、镍铬丝或纯镍丝制成,具有温度升高时电阻迅速增大、温度降丝或纯镍丝制成,具有温度升高时电阻迅速增大、温度降低时电阻迅速减小的特点。低时电阻迅速减小的特点。n作用:自动调节初级电流,可以改善点火系的工作特性。作用:自动调节初级电流,可以改善点火系的工作特性。3、点火线圈、点火线圈3、点火线圈、点火线圈3、点火线圈、点火线圈(1)开磁路式点火线圈)开磁路式点火线圈 3、点火线圈、点火线圈(2)闭磁路点火线圈)

12、闭磁路点火线圈优点是漏磁少,磁路的磁阻小,能量转变效率高。优点是漏磁少,磁路的磁阻小,能量转变效率高。3、点火线圈、点火线圈(2)闭磁路点火线圈3、点火线圈、点火线圈n开磁路点火线圈中,次级绕组在铁心中的磁通通过导磁钢套开磁路点火线圈中,次级绕组在铁心中的磁通通过导磁钢套构成回路,磁力线的上、下部分从空气中通过,磁路的磁阻构成回路,磁力线的上、下部分从空气中通过,磁路的磁阻大,磁通损失大,转换效率低(约大,磁通损失大,转换效率低(约60%60%)n闭磁路点火线圈的铁心是闭磁路点火线圈的铁心是“曰曰”字形或字形或“口口”字形,磁路中字形,磁路中只设有一个微小的气隙,闭磁路点火线圈漏磁少,磁阻小,

13、只设有一个微小的气隙,闭磁路点火线圈漏磁少,磁阻小,变换效率高,可使点火线圈小型化。变换效率高,可使点火线圈小型化。4 4、火、火 花花 塞塞n火花塞的作用是将高压电引进发动机燃烧室,火花塞的作用是将高压电引进发动机燃烧室,在电极间形成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在电极间形成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1)火花塞要求)火花塞要求1混合气燃烧时,火花塞下部将承受高压燃气的冲击,混合气燃烧时,火花塞下部将承受高压燃气的冲击,要求火花塞必须有要求火花塞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足够的机械强度。2火花塞承受着交变的高电压,要求它应有火花塞承受着交变的高电压,要求它应有足够的绝缘足够的绝缘强度,能承受强度,能承受

14、30kv高压。高压。3混合气燃烧时,燃烧室内温度很高,可达混合气燃烧时,燃烧室内温度很高,可达15002200,进气时又突然冷却至,进气时又突然冷却至5060,因此要求火,因此要求火花塞不但花塞不但耐高温耐高温,而且能而且能承受温度剧变承受温度剧变,不出现局部不出现局部过冷或过热。过冷或过热。4混合气的燃烧产物很复杂,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臭混合气的燃烧产物很复杂,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臭氧、一氧化碳和氧化硫等,易使电极腐蚀。因此要求氧、一氧化碳和氧化硫等,易使电极腐蚀。因此要求火花塞要火花塞要耐腐蚀耐腐蚀。5火花塞的电极间隙影响击穿电压,所以要有火花塞的电极间隙影响击穿电压,所以要有合适的电合适

15、的电极间隙极间隙。6.火花塞安装位置要合适,以保证有火花塞安装位置要合适,以保证有合理的着火点合理的着火点。火火花塞花塞气密性应当好气密性应当好,以保证燃烧室不漏气。,以保证燃烧室不漏气。(2)火花塞结构)火花塞结构n火花塞主要由接触头、火花塞主要由接触头、瓷绝缘体、中心电极、瓷绝缘体、中心电极、侧电极和壳体等部分侧电极和壳体等部分组成组成n火花塞电极间隙火花塞电极间隙多为多为0.60.60.7mm0.7mm,电子点,电子点火其间隙可增大至火其间隙可增大至1.01.01.2mm1.2mm。(3)火花塞的热特性)火花塞的热特性n火花塞热特性火花塞热特性火花塞发火部位的热量向发动火花塞发火部位的热

16、量向发动机冷却系统散发的性能。机冷却系统散发的性能。n火花塞的火花塞的“自净温度自净温度”要使火花塞能正常工要使火花塞能正常工作,其下部绝缘体(裙部)的温度应保持在作,其下部绝缘体(裙部)的温度应保持在500500700C700C,这样才能使落在绝缘体上的油,这样才能使落在绝缘体上的油滴立即烧掉,不致形成积炭。滴立即烧掉,不致形成积炭。n如果温度低于自净温度,就可能使油雾聚积成如果温度低于自净温度,就可能使油雾聚积成油层,引起油层,引起积炭积炭而不能跳火;如果温度过高,而不能跳火;如果温度过高,会形成炽热点,发生会形成炽热点,发生表面点火表面点火,使发动机遭受,使发动机遭受损坏。损坏。(3)火

17、花塞的热特性)火花塞的热特性n火花塞裙部的长度火花塞裙部的长度影响火影响火花塞热特性的主要因素花塞热特性的主要因素。n“热型热型”火花塞火花塞裙部较长裙部较长时,受热面积大,吸收热量时,受热面积大,吸收热量多,而散热路径长,散热少,多,而散热路径长,散热少,裙部温度较高。裙部温度较高。n“冷型冷型”火花塞火花塞裙部较短裙部较短时,吸热少,散热多,裙部时,吸热少,散热多,裙部温度较低。温度较低。三、普通电子点火系统三、普通电子点火系统1、基本组成、基本组成n点火模快点火模快接收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的点火电信号,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通断;n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产生与气缸位置气缸位置、曲轴转角位置

18、曲轴转角位置相对应的电信号2、电子点火系类型、电子点火系类型电子点火系按点火信号发生器的不同分为电子点火系按点火信号发生器的不同分为n电磁感应式电磁感应式n霍尔效应式霍尔效应式n光电式光电式n电磁振荡式电磁振荡式三、普通电子点火系统三、普通电子点火系统(一)电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一)电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解放CA1092(一)电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一)电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一)电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一)电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1、工作原理、工作原理2、磁感应信号发生器、磁感应信号发生器磁感应信号发生器产生与发动机曲轴位置相对应的磁感磁感应信号发生器产生与发动机曲轴位置相对应的磁感应电压脉冲信号(交变

19、的感应电动势)。应电压脉冲信号(交变的感应电动势)。凸齿数气缸数凸齿数气缸数 转子由分电器轴驱动转子由分电器轴驱动(二)霍尔效应式电子点火系(二)霍尔效应式电子点火系 -普通桑塔纳普通桑塔纳(二)霍尔效应式电子点火系(二)霍尔效应式电子点火系 -普通桑塔纳普通桑塔纳1、霍尔式分电器霍尔式分电器结构结构霍尔信号发生器霍尔信号发生器配电器配电器点火提前装置点火提前装置2、霍尔原理、霍尔原理霍尔电压:霍尔电压:UH=RH/dB 式中:式中:RH霍尔系数;霍尔系数;d半导体基片厚度;半导体基片厚度;电流;电流;B磁通密度。磁通密度。n当电流为定值时,霍尔电压当电流为定值时,霍尔电压UH随磁通密度随磁通

20、密度B的的大小而变化;大小而变化;n同时也可以看出,霍尔电压的高低与磁通的变化率同时也可以看出,霍尔电压的高低与磁通的变化率无关。无关。3、信号电压、信号电压3、信号电压、信号电压在霍尔元件上得到的在霍尔元件上得到的霍尔电压霍尔电压UH一般为一般为20mV左左右,需要进行放大、整形后,变为右,需要进行放大、整形后,变为信号电压信号电压UG再输送给电子点火器。再输送给电子点火器。4、工作电路、工作电路(三)光电式电子点火系(三)光电式电子点火系四、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四、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u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除转速和负荷外,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除转速和负荷外,还有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

21、节还有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节气门开度等。气门开度等。u微机控制点火系能满足发动机最佳点火微机控制点火系能满足发动机最佳点火提前角的要求。提前角的要求。u控制内容:控制内容:点火提前角控制;点火线圈点火提前角控制;点火线圈通电时间控制;发动机爆震控制。通电时间控制;发动机爆震控制。微机控制点火系的组成微机控制点火系的组成(一)微机控制点火系的组成(一)微机控制点火系的组成n监测发动机运行工况的监测发动机运行工况的传感器传感器;n处理信号、发出指令的处理信号、发出指令的微电脑微电脑;n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电子点火器电子点火器(点火模块)以及点火线圈、分电器、(点火模

22、块)以及点火线圈、分电器、高压线、火花塞等。高压线、火花塞等。1、传感器、传感器曲轴位置和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曲轴位置和发动机转速传感器u 用来检测曲轴转角、活塞上止点位置和发动机用来检测曲轴转角、活塞上止点位置和发动机转速。转速。u是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最基本的输入信号。是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最基本的输入信号。u磁感应式、霍尔式和光电式三类。磁感应式、霍尔式和光电式三类。n丰田计算机控制系统丰田计算机控制系统(1FCCS)采用的磁感应式曲轴与采用的磁感应式曲轴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由分电器改进而成,由上、下两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由分电器改进而成,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为检测曲轴位置基准信号分组成。上部

23、分为检测曲轴位置基准信号(即气缸识别即气缸识别与上止点信号,称为与上止点信号,称为G信号信号)发生器;下部分为曲轴转发生器;下部分为曲轴转速与转角信号速与转角信号(称为称为Ne信号信号)发生器。发生器。n n1)Ne信号发生器的结构特点:信号发生器的结构特点:nNe信号发生器安装在信号发生器安装在G信号发生器的下面,主要由信号发生器的下面,主要由 No2信号转子、信号转子、Ne传感线圈和磁头组成。信号转子传感线圈和磁头组成。信号转子固定在传感器轴上,传感器轴由配气凸轮轴驱动,轴固定在传感器轴上,传感器轴由配气凸轮轴驱动,轴的上端套装分火头,转子外制有的上端套装分火头,转子外制有24个凸齿。传感

24、线圈个凸齿。传感线圈及磁头固定在传感器壳体内,磁头固定在传感线圈中。及磁头固定在传感器壳体内,磁头固定在传感线圈中。n n2)转速与转角信号的产生原理与控制过程:转速与转角信号的产生原理与控制过程:n当发动机曲轴旋转时,配气凸轮轴便驱动传感器信号转当发动机曲轴旋转时,配气凸轮轴便驱动传感器信号转子旋转,转子凸齿与磁头间的气隙交替发生变化,传感子旋转,转子凸齿与磁头间的气隙交替发生变化,传感线圈的磁通随之交替发生变化,就会感应产生交变电动线圈的磁通随之交替发生变化,就会感应产生交变电动势势.因为信号转子有因为信号转子有24个凸齿,所以转子旋转一圈,传感个凸齿,所以转子旋转一圈,传感线圈就会产生线

25、圈就会产生24个交变信号。传感器轴每转一圈相当于个交变信号。传感器轴每转一圈相当于发动机曲轴旋转两圈,所以一个交变信号相当于曲轴旋发动机曲轴旋转两圈,所以一个交变信号相当于曲轴旋转转30。相当于分火头旋转。相当于分火头旋转15。ECU每接收每接收Ne信号发生信号发生器器24个信号,即可知道曲轴旋转了两圈、分火头旋转了个信号,即可知道曲轴旋转了两圈、分火头旋转了一圈。一圈。ECU内部程序根据每个内部程序根据每个Ne信号周期所占时间,即信号周期所占时间,即可计算确定发动机曲轴转速和分火头转速。为了精确控可计算确定发动机曲轴转速和分火头转速。为了精确控制点火提前角和喷油提前角,还需将每个信号周期所占

26、制点火提前角和喷油提前角,还需将每个信号周期所占的曲轴转角分得更小。的曲轴转角分得更小。n3)G信号发生器的结构特点:信号发生器的结构特点:nG信号发生器用来检测活塞上止点位置与判别是哪一个信号发生器用来检测活塞上止点位置与判别是哪一个气缸即将到达上止点位置等基准信号。故气缸即将到达上止点位置等基准信号。故G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又称为气缸识别与上止点信号发生器或基准信号发生又称为气缸识别与上止点信号发生器或基准信号发生器。器。G信号发生器由信号发生器由No1信号转子、传感线圈信号转子、传感线圈G1、G2和磁头等组成。信号转子带有两个凸缘,固定在传和磁头等组成。信号转子带有两个凸缘,固定在传感器

27、轴上。传感线圈感器轴上。传感线圈G1、G2相隔相隔180安装,安装,G1线圈线圈产生的信号对应于发动机第六缸压缩上止点前产生的信号对应于发动机第六缸压缩上止点前10、G2线圈产生的信号对应于发动机第一缸压缩上止点前线圈产生的信号对应于发动机第一缸压缩上止点前l0。n4)气缸识别与上止点信号的产生原理与控制过程气缸识别与上止点信号的产生原理与控制过程:n 当发动机凸轮轴驱动传感器轴旋转时,当发动机凸轮轴驱动传感器轴旋转时,G信号转子的凸缘便交替经过传信号转子的凸缘便交替经过传感线圈的磁头,转子凸缘与磁头之间的气隙交替发生变化,在传感线圈感线圈的磁头,转子凸缘与磁头之间的气隙交替发生变化,在传感线

28、圈Gl、G2中就会感应产生交变电动势信号。当中就会感应产生交变电动势信号。当G信号转子的凸缘部分接近传感信号转子的凸缘部分接近传感线圈线圈G1的磁头时,由于凸缘与磁头之间的气隙减小、磁通量增大、磁通变的磁头时,由于凸缘与磁头之间的气隙减小、磁通量增大、磁通变化率为正,因此传感线圈化率为正,因此传感线圈G1中产生正向脉冲信号,称为中产生正向脉冲信号,称为G1信号;当信号;当G信号信号转子的凸缘部分接近传感线圈转子的凸缘部分接近传感线圈G2时,由于凸缘与磁头之间的气隙减小、磁时,由于凸缘与磁头之间的气隙减小、磁通量增大、磁通变化率为正,因此传感线圈通量增大、磁通变化率为正,因此传感线圈G2中也产生

29、正向脉冲信号,称中也产生正向脉冲信号,称为为G2信号。当信号。当G信号转子的凸缘部分经过信号转子的凸缘部分经过G1、G2的磁头时,由于凸缘与磁的磁头时,由于凸缘与磁头之间的气隙不变、磁通量不变、磁通变化率为零,因此传感线圈头之间的气隙不变、磁通量不变、磁通变化率为零,因此传感线圈G1、G2中的感应电动势均为零。当中的感应电动势均为零。当G信号转子的凸缘部分离开信号转子的凸缘部分离开G1、G2的磁头时,的磁头时,由于凸缘与磁头之间的气隙增大、磁通量减小、磁通变化率为负,因此传由于凸缘与磁头之间的气隙增大、磁通量减小、磁通变化率为负,因此传感线圈感线圈G1、G2中将感应产生负向交变电动势信号。传感

30、器每转一圈相当于中将感应产生负向交变电动势信号。传感器每转一圈相当于曲轴转两圈曲轴转两圈,因为传感线圈因为传感线圈G1、G2相隔相隔180安装,所以安装,所以G1、G2中各产生一中各产生一个正向脉冲信号。其中个正向脉冲信号。其中G1信号对应于发动机第六缸,用来检测第六缸上止信号对应于发动机第六缸,用来检测第六缸上止点的位置;点的位置;G2信号对应于第一缸,用来检测第一缸上止点的位置。电子控信号对应于第一缸,用来检测第一缸上止点的位置。电子控制单元检测的对应位置实际上是制单元检测的对应位置实际上是G转子凸缘的前端接近并与传感线圈转子凸缘的前端接近并与传感线圈G1、G2的磁头对齐时刻的磁头对齐时刻

31、(此时磁通量最大、信号电压为零此时磁通量最大、信号电压为零)的位置,该位置对应的位置,该位置对应于活塞压缩上止点前于活塞压缩上止点前10。2、ECUn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工作时,ECU接收各种传感器送接收各种传感器送来的信号,用内存的程序和数据进行运来的信号,用内存的程序和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判断后,输出算、处理、判断后,输出最佳点火提前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点火线圈初级电流导通时间的控制角和点火线圈初级电流导通时间的控制信号信号(点火信号点火信号),并发送给电子点火),并发送给电子点火器(点火模块),控制点火模块动作,器(点火模块),控制点火模块动作,达到准确控制点火的目的。达到准确控制点火的目的

32、。3、电子点火器、电子点火器n电控单元的电控单元的执行器执行器之一。它按电控单元之一。它按电控单元输送的指令,通过内部的大功率三极管输送的指令,通过内部的大功率三极管导通和截止,导通和截止,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通断通断。n有的发动机不另设点火模块,大功率三有的发动机不另设点火模块,大功率三极管组合在极管组合在ECU内部,由内部,由ECU直接控制直接控制点火线圈中初级电流的通断。点火线圈中初级电流的通断。(二)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分类(二)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分类n按有无分电器分:按有无分电器分:1、有分电器、有分电器2、无分电器、无分电器n按控制方式分:按控制方式分:1、开

33、环控制、开环控制2、闭环控制、闭环控制1、有分电器2、无分电器(直接点火)、无分电器(直接点火)n独立点火独立点火n分组点火分组点火n二极管配电点火二极管配电点火(1)独立点火(2)分组点火(2)分组点火(3)二极管配电式 配电方式小总结(三)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控制(三)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控制1、控制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nECU根据传感器的信号,产生根据传感器的信号,产生点火信号(点火信号(IGt)送送至电子点火器。至电子点火器。n当当IGt信号为高电平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被接通,信号为高电平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被接通,点火线圈储存能量;点火线圈储存能量;n 当当IGt信号为低电平时,点火线

34、圈初级电流被切断,信号为低电平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被切断,次级绕组中感应出高电压,再由分电器送至相应次级绕组中感应出高电压,再由分电器送至相应缸的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缸的火花塞产生电火花。n点火线圈初级电流被切断时,触发点火线圈初级电流被切断时,触发IGf信号发生电信号发生电路,输出一个路,输出一个点火确认信号点火确认信号IGf并反馈给并反馈给ECU。n如果点火器中的功率三极管不能正常导通和截止,如果点火器中的功率三极管不能正常导通和截止,则则ECU的微处理器接收不到反馈信号的微处理器接收不到反馈信号IGf,即表明,即表明点火系统发生故障,点火系统发生故障,ECU稍后即中止燃油喷射。稍后即中止燃

35、油喷射。2、控制内容、控制内容(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n 发动机起动时点火提前角控制:发动机起动时点火提前角控制:电控单元不进行最佳点火提前角调整控制,电控单元不进行最佳点火提前角调整控制,而是根据发动机而是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转速信号Ne和和起动开关信号起动开关信号输输入,以入,以固定不变的点火提前角点火固定不变的点火提前角点火。当发动机。当发动机转速超过一定值时(大于转速超过一定值时(大于500rmin),则自),则自动转入由电控单元控制的最佳点火提前角计算动转入由电控单元控制的最佳点火提前角计算及控制程序。及控制程序。2、控制内容、控制内容n发动机起动后的点火提前角控制:发

36、动机起动后的点火提前角控制:首先根据首先根据G信号和信号和Ne信号确定信号确定初始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然后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确定然后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确定基本点火提基本点火提最后根据其他相关传感器的信号确定最后根据其他相关传感器的信号确定修正点火提修正点火提前角前角 最佳点火提前角最佳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或点火延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或点火延迟角)。迟角)。2、控制内容、控制内容初始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电控单元把发动机电控单元把G1或或G2信号出现后第一信号出现后第一个个Ne信号过零点定位压缩行程上止点前信号过零点定位

37、压缩行程上止点前10,并以这个角度作为并以这个角度作为点火正时计算的基准点点火正时计算的基准点,称,称之为初始点火提前角。之为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处于非起动工况时,电控单元根据发动机处于非起动工况时,电控单元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进气量)信号,从预置存发动机转速和负荷(进气量)信号,从预置存储在储在ECU存储器中存储器中基本点火提前角脉谱基本点火提前角脉谱(如图(如图3-43所示)中找出相应工况的基本点火提前角。所示)中找出相应工况的基本点火提前角。2、控制内容、控制内容2、控制内容、控制内容修正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 除了转速和负荷外,其他对点火提前角有影响

38、的除了转速和负荷外,其他对点火提前角有影响的因素均归入到修正点火提前角中。因素均归入到修正点火提前角中。修正点火提前角所包括的修正值有:修正点火提前角所包括的修正值有:暖机修正;暖机修正;过热修正;过热修正;怠速稳定性修正等。怠速稳定性修正等。2、控制内容、控制内容暖机修正暖机修正 发动机冷起动后,当冷却液温度低时,应增大点火发动机冷起动后,当冷却液温度低时,应增大点火提前角。提前角。暖机过程中,随冷却液温度升高,点火提前角的变暖机过程中,随冷却液温度升高,点火提前角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化趋势如图所示。2、控制内容、控制内容n过热修正过热修正 非怠速运行工况(怠速触点非怠速运行工况(怠速触点I

39、DL断开),冷却液温度断开),冷却液温度过高时,为了避免爆燃发生,应减小点火提前角;过高时,为了避免爆燃发生,应减小点火提前角;怠速运行工况(怠速触点怠速运行工况(怠速触点IDL闭合),冷却液温度过闭合),冷却液温度过高时,应增大点火提前角。高时,应增大点火提前角。2、控制内容、控制内容n怠速稳定性修正怠速稳定性修正 在怠速期间,由于发动机负荷变化(如空调、在怠速期间,由于发动机负荷变化(如空调、动力转向等)而使转速改变,动力转向等)而使转速改变,ECU不断地计算不断地计算发动机的平均转速,与目标转速进行比较后,发动机的平均转速,与目标转速进行比较后,对点火时刻进行调整:对点火时刻进行调整:当

40、平均转速低于规定的怠速目标转速时,当平均转速低于规定的怠速目标转速时,ECU根据两者的差值大小相应地增加点火提前角;根据两者的差值大小相应地增加点火提前角;当平均转速高于规定的怠速目标转速时,相当平均转速高于规定的怠速目标转速时,相应地推迟点火提前角应地推迟点火提前角。2、控制内容、控制内容(2)点火线圈通电时间控制(闭合角控制)点火线圈通电时间控制(闭合角控制)n控制最佳通电时间。控制最佳通电时间。通电时间短通电时间短初级断开电流小,次级高压低初级断开电流小,次级高压低 通电时间过长通电时间过长点火线圈会发热,并使电能消耗增大点火线圈会发热,并使电能消耗增大n影响初级线圈通过电流的主要因素有

41、:影响初级线圈通过电流的主要因素有:发动机转速、蓄电池电压。发动机转速、蓄电池电压。n闭合角控制闭合角控制 为了保证在不同的蓄电池电压和不同的转速下都具为了保证在不同的蓄电池电压和不同的转速下都具有相同的初级断开电流,电控单元根据有相同的初级断开电流,电控单元根据蓄电池电压蓄电池电压和和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转速信号,从预置的信号,从预置的闭合角数据表闭合角数据表中查处相应中查处相应的数值,对闭合角进行控制。的数值,对闭合角进行控制。2、控制内容、控制内容n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适当增大闭合角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适当增大闭合角n 当蓄电池电压下降时,适当增大闭合角。当蓄电池电压下降时,适当增大闭合角。

42、2、控制内容、控制内容(3)爆震控制)爆震控制 爆震控制的功能爆震控制的功能n 爆震是汽油机运行过程中最有害的一种故障现象爆震是汽油机运行过程中最有害的一种故障现象 n爆震与点火时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爆震与点火时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点火时刻提前,燃烧的最大压力就高,容易产生爆震点火时刻提前,燃烧的最大压力就高,容易产生爆震n爆震控制功能的点火系统能使点火时刻到爆震边缘只爆震控制功能的点火系统能使点火时刻到爆震边缘只有一个较小的余量,这样既可控制爆震的发生,又能有一个较小的余量,这样既可控制爆震的发生,又能更有效地得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更有效地得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2、控制内容、控制内容爆震控制

43、爆震控制 爆震传感器检测发动机有无爆震现象,并将信号送爆震传感器检测发动机有无爆震现象,并将信号送至发动机至发动机ECU,ECU根据此信号来调整点火提前角;根据此信号来调整点火提前角;爆震时,推迟点火;爆震时,推迟点火;没有爆震时,则提前点火。没有爆震时,则提前点火。保证在任何工况下的点火提前角都处于接近发生爆保证在任何工况下的点火提前角都处于接近发生爆震的最佳状态。震的最佳状态。作业作业n1、对点火系的要求有哪些?、对点火系的要求有哪些?n2、解释击穿电压、点火提前角、最佳点、解释击穿电压、点火提前角、最佳点火提前角。火提前角。n3、普通电子点火系信号发生器有哪几种、普通电子点火系信号发生器有哪几种类型?类型?n4、微机控制点火系由哪几部分组成?能、微机控制点火系由哪几部分组成?能实现哪几方面的控制?实现哪几方面的控制?n5、微机点火系的分类如何?、微机点火系的分类如何?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