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对讲系统汇报.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473675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宇对讲系统汇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楼宇对讲系统汇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楼宇对讲系统汇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宇对讲系统汇报.ppt(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楼宇楼宇对讲系系统技技术汇报 楼宇楼宇对讲系系统技技术汇报标准:GA-T 72-2005 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269-2001 黑白可视对讲系统技技术要求:要求:5.1.使用环境条件环境温度:I 组:-10+55组:-25+70组:-40+70相对湿度:1095大气压力:86106kPa5.2 外观及结构要求5.2.1 主机、分机及配件的外形尺寸应符合产品图纸要求。5.2.2 塑料外壳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纹、褪色及永久性污渍,亦无明显变形和划痕。5.2.3 金属壳表面涂覆不能露出底层金属,并无起泡、腐蚀、缺口,毛刺、蚀点、划痕、涂层脱落和砂孔等。5.2.4 按键、开关

2、操作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5.2.5 在固定安装后,主机、分机的接线端子和插孔均不能暴露在可触摸的表面。5.2.6 接线柱应有防止转动和松动的措施。对快接接线柱进行20 次连接和20 次断开试验后,在最容易拉断的方向施加24.5N 的拉力作用60s,引出线、接线柱均不应脱落。5.2.7 主机外壳防护能力主机外壳防护能力分为二个等级。a)一级;符合 GB 42081993 中IP33 的规定。外壳应能承受49N 的压力试验,试验后不应产生永久性变形或损坏。外壳应能承受一个直径为50.8mm 的钢球从0.5m 高度垂直自由落下的冲击强度试验,试验后不应产生永久变形或损坏。b)二级:符合 G

3、B 42081993 中IP33 的规定。外壳应能承受111 N 的压力试验,试验后不应产生永久性变形或损坏。5.2.8 分机的外壳防护能力符合 GB 42081993 中IP30 的规定。外壳应能承受49N 的压力试验,试验后不应产生永久性变形或损坏。5.2.9 主机外壳的防拆要求主机的外壳应有防止非正常拆卸的保护措施。5.3 基本功能要求5.3.1 通话功能主机与分机间经按键接通后,能实现双方通话,话音音质清晰,不应出现振鸣现象。5.3.2 监视功能主机与分机间经按键接通后,在分机监视器上能观看由主机摄取的图像信号,便于识别来访者。5.3.3 夜视功能主机在正常安装的情况下,夜间可在分机监

4、视器上识别来访者。5.3.4 防破坏报警功能可视对讲系统应具有防破坏报警输出接口。当主机遇到非正常拆卸时,分机应立即发出报警。5.4 主要电性能指标5.4.1 音频指标5.4.1.1 主呼通道、应答通道音频响应在 5003 000Hz 范围内,相对于1 000Hz 的幅度变化应在3dB 范围内。5.4.1.2 主呼通道、应答通道谐波失真在主呼通道音频输出功率为 5mW,应答通道音频输出功率为50mW 条件下,主呼通道、应答通道的谐波失真均应不大于5。5.4.1.3 信噪比a)应答通道信噪比应不小于35dB;b)主呼通道信噪比应不小于40dB。5.4.1.4 通道输入信号电压a)应答通道输入信号

5、电压应不大于40mV;b)主呼通道输入信号电压应不大于30mV。5.4.1.5 振铃声压应不小于70dB(A)。5.4.2 视频指标5.4.2.1 系统摄像的最低照度不大于0.1lx。5.4.2.2 系统摄像的最高照度不小于4 5001x。5.4.2.3 系统监视器上的图像亮度鉴别等级不小于8 级。5.4.2.4 系统监视器上图像分辨力(中心水平)不小于320TVL。5.4.3 静态功耗静态功耗应符合企业产品标准的要求。5.5 电源电压适应范围在规定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内系统应满足 5.3 的要求。5.6 5.6 照明或指示要求照明或指示要求主机应提供照明或指示,以便来访者在夜间操作。5.7 安全

6、性要求5.7.1.1 绝缘电阻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或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应不小于 100M,湿热条件下应不小于5M。5.7.1.2 抗电强度a)对于交流220V 供电的系统,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或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交流有效值为1.5kV 试验电压,持续1 min 的抗电强度试验,试验时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b)对于直流12V 供电的系统,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或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交流有效值为0.5kV 试验电压,持续1 min 的抗电强度试验,试验时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5.7.2 过流保护5.7.2.1 如果在变压器的初级电路

7、中有断路器或保险丝,则它们的额定值应与产品的最大输入额定值相适应。5.7.2.2 对于不要求区分极性的接线柱与相邻接线柱短路或成对反接,或碰到电源端,均不应损坏产品,也不能使内部电路损坏。对于要求区分极性的接线柱,则应把极性标志放在最靠近接线柱的地方。5.7.3 阻燃要求外壳有开孔且有着火危险的产品,其外壳经火焰烧 5 次,每次5s,不应烧着起火。5.7.4 人为故障引燃无过载保护的产品在人为的造成最严酷的电路故障时不应有触电或燃烧的危险。5.7.5 过压运行要求产品在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 115时,应能正常工作。5.8 环境适应性要求5.8.1 根据其环境的严酷程度分为三组:I 组:能经受偶尔

8、的较轻振动,能适应中等程度的高低温和湿度的变化,在一般室内条件下使用。组:能经受突然跌落或承受频繁移动中较大程度的振动和冲击,能适应较大范围的高低温和湿度的变化。组:除组条件外,并在严寒露天条件下使用。5.8.2 气候环境适应性要求产品按表 1 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每项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5.8.3 机械环境适应性要求产品按表 2 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每项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且各元器件应无松动、位移或损坏,外壳应无机械损伤。5.9 抗干扰要求5.9.1 系统在GBT 17626.2 所规定的接触放电试验等级为4 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符合5.3.1 和5.3.2 的要求。5.9.2 系统在GBT

9、17626.3 所规定的试验等级为1 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符合5.3.1 和5.3.2 的要求。5.9.3 由交流220V 供电的系统在GBT 17626.4 所规定的试验等级为1 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符合5.3.1 和的要求。5.9.4 由交流220V 供电的系统在GBT 17626.11 所规定的40UT、10 个周期的电压暂降及0UT、10 个周期的短时中断干扰条件下进行试验,符合5.3.1 和5.3.2 的要求。5.10 稳定性要求可视对讲系统在正常气候条件下,连续工作 7 天,不应出现任何故障,且其通话音质清晰,图像信号稳定,能正确辨别来访者。5.11 可靠性要求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平

10、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不小于5 000h。6 产品分级按系统外壳防护能力和使用环境的严酷程度,将产品分为 A、B、C、D 四个等级,见表3。7 试验方法7.1 试验条件7.1.1 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验均应在以下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106kPa7.1.2 电源电压:交流 220V4.4 V直流 12V0.1 V7.1.3 电气性能的测试一般应在基本单元(包括主机、分机各一台,连接主机与分机的传输线长10m)组合的情况下进行。7.1.4 测量电气性能参数时,传声器不能接入。7.2 外观及结构检查7.2.1 外观检查a)用卡尺等量具对照图纸检验

11、产品外形尺寸,目视检验外观,用手检验控制机构,均应符合5.2.5 的要求;b)受试样品固定在正常位置,引出线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连接,沿着引出线向样品逐渐施加拉力至5.2.6 规定的值,保持60s2s,试验后检查引出线、接线柱,试验结果应符合5.2.6 的要求。7.2.2 外壳防护能力试验a)受试样品按GB 4208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外壳防护等级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2.7 和5.2.8 的要求;b)受试样品按GBT 15211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外壳压力试验和冲击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2.7 和5.2.8 的要求;c)受试样机在守候状态下,对主机外壳实施非正常拆卸,应有告警提示。7.

12、3 基本功能检查基本功能的试验方法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检查各控制机构功能及通话、监视等功能,检查结果应符合5.3 的要求。7.4 主要电气性能试验7.4.1 音频指标测试7.4.1.1 音频响应试验a)应答通道音频响应试验在分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输入 1 000Hz 的正弦波信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主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50mW)。然后将输入信号的频率从500Hz 逐渐上升到3 000Hz(保持输入电压不变),测其输出幅度相对于l 000 Hz 时幅度的变化量,以dB 表示,测试结果应符合5.4.1.1 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图1 所示。b)主呼通道音频响应试验在主机发话

13、传声器的输出端输入 1 000Hz 的正弦波信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分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5mW)。然后将输入信号的频率从500Hz 逐渐上升到3 000Hz(保持输入电压不变),测其输出幅度相对于1 000 Hz 时幅度的变化量,以dB 表示,测试结果应符合5.4.1.1 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图2 所示。7.4.1.2 谐波失真试验a)应答通道谐波失真试验在分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输人 1 000Hz 的正弦波信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主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50mW),用失真度仪测其输出电压的失真度。将信号发生器分别调为500Hz 和3 000

14、Hz,重复上述试验。测试结果应符合5.4.1.2 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图1 所示。b)主呼通道谐波失真试验在主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输入 1 000Hz 的正弦波信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分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5mW),用失真度仪测其输出电压的失真度。将信号发生器分别调为500Hz 和3 000Hz,重复上述试验。测试结果应符合5.4.1.2 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图2 所示。7.4.1.3 信噪比试验a)应答通道信噪比试验在分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输入 1 000Hz 的正弦波信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主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50mW)。然后去掉输入信

15、号,将分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并接屏蔽良好的电阻(阻值与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阻抗相同),用毫伏表在主机收话输出端测出噪声电压,算出信号电压与噪声电压分贝数的差值,结果应符合5。4.1.3a)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图l 所示。b)主呼通道信噪比试验在主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输入 1 000Hz 的正弦波信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分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5mW)。然后去掉输入信号,将分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并接屏蔽良好的电阻(阻值与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阻抗相同),用毫伏表在分机收话输出端测出噪声电压,算出信号电压与噪声电压分贝数的差值,结果应符合5.4.1.3b)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图2 所

16、示。7.4.1.4 通道输入信号电压测试a)应答通道输入信号电压测试在分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输入 1 000Hz 的正弦波信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主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50mW),用毫伏表测其输入信号的电压。将信号发生器分别调为500Hz 和3 000Hz,重复上述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5.4.1.4a)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图1 所示。b)主呼通道输入信号电压测试在主机发话传声器的输出端输入 1 000Hz 的正弦波信号,调整输入信号幅度的大小,使分机收话输出端的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5mW),用毫伏表测其输入信号的电压。将信号发生器分别调为500Hz 和3 000

17、Hz,重复上述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5.4.1.4 b)的要求。测试原理图如图2 所示。7.4.1.5 振铃声压试验振铃时,在环境噪声不大于60dB(A)的环境下,用声级计在扬声器中心轴线正前方500 mm 处测量,结果应符合5.4.1.5 的要求。7.4.2 视频指标测试7.4.2.1 最低照度试验受试样品按 GBT 123381990 中5.3 规定的方法进行最低照度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3.3 和5.4.2.1 的要求。7.4.2.2 最高照度试验受试样品按 GBT 123381990 中5.4 规定的方法进行最高照度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3.2 和5.4.2.2 的要求。7.4.2.

18、3 亮度鉴别等级试验受试样品按GBT 123381990 中5.6 规定的方法进行分机监视器亮度鉴别等级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4.2.3 的要求。7.4.2.4 分辨力试验受试样品按 GBT 123381990 中5.7 规定的方法进行分机监视器分辨力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4.2.4 的要求。7.4.3 静态功耗试验系统在守候状态下,在电源的供电端用功率表测量系统功耗。测量结果应符合 5.4.3 的要求。7.5 电源电压适应范围试验将受试样品的电源电压分别调至额定值的 85和额定值的110,按7.3 的方法检查系统基本功能。试验结果应符合5.5 的要求。7.6 照明或指示功能试验采用实际操

19、作及目视方法检查主机是否具有照明或指示功能。结果应符合 5.6 的要求。7.7 安全性试验7.7.1 绝缘性能试验7.7.1.1 绝缘电阻试验按 GB 167961997 中4.4.4 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7.1.1 的要求。7.7.1.2 抗电强度试验按 GB 167961997 中4.4.3 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7.1.2 的要求。7.7.2 过流保护试验按 GB 167961997 中4.4.9 和4.4.11 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7.2 的要求。7.7.3 阻燃试验按 GB 167961997 中4.6.2 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7.3 的要求。7.

20、7.4 人为故障引燃试验按 GB 167961997 中4.4.11 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7.4 的要求。7.7.5 过压运行试验把电源电压调至额定值的 115,以振铃10s、监视和通话30s 一次作为一个工作周期,循环工作50 个周期。试验结果应符合5.7.5 的要求。7.8 环境适应性试验经以下环境性试验后,均应符合 5.8 的要求。7.8.1 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a)低温试验按表1 和GBT 152111994 中5.2 规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b)高温试验按表1 和GBT 152111994 中5.1 规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c)恒定湿热试验按表l 和GBT 152111994 中5

21、.6 规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7.8.2 机械环境适应性试验a)振动试验按表2 和GBT 152111994 中5.4 规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b)冲击试验按表2 和GBT 152111994 中5.3 规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c)自由跌落试验按表2 和GBT 152111994 中5.12 规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7.9 抗干扰试验7.9.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受试样品按GBT 17626.2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9.1 的要求。7.9.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受试样品按 GBT 17626.3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9.2 的要求。7.9.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受试样品按 GBT 17626.4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9.3 的要求。7.9.4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受试样品按 GBT 17626.11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9.4 的要求。7.10 稳定性试验经初始检测的样品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 7 天,每天至少进行三次基本功能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10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