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预防》教案.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451272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鼠疫预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鼠疫预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鼠疫预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鼠疫预防》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预防鼠疫学习目标1、了解鼠疫症状、发病原因、传播方式等基本常识;2、通过学习,掌握鼠疫的预防方法。重点难点重点:鼠疫的基本常识;难点:鼠疫的预防。教法选择讲授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鼠疫的相关资料是否采用多媒体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课时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1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简述鼠疫常识: 鼠疫(plague)是鼠疫杆菌 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 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 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 自然疫源性疾病。了解鼠疫常识。、认识鼠疫:鼠疫(plague)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

2、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病死率极高。1992年全世界报告发生人间鼠疫的有巴西、中国、马达加斯加、蒙古、缅甸、秘鲁、美国、越南及扎伊尔等9个国家,共1582例,病人大多集中在非洲,病死率为8.7%。我国29例,集中在西双版纳。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中国证实的鼠疫疫源地分布在17个省(自治区)、216县,动物鼠疫不断。人间鼠疫由1985年二个省区(青海、西藏)扩大至云南、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六个省区。我国防治鼠疫的工作仍非常重要。、鼠疫的基本类型和症状表现: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该型起病急讲解鼠疫的基本类型和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

3、,在起病24症状表现。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1、肺鼠疫血痰或鲜红色痰;呼吸急促,并迅速呈现呼吸2、腺鼠疫困难和紫绀。3、败血型鼠疫2、腺鼠疫4、轻型鼠疫占8590%。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也可几个部位淋巴结同时受累。局部淋巴结起病即肿痛,病后第23天症状迅速加剧,红、肿、热、痛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剧烈触痛,病人处于强迫体位。45日1、肺鼠疫了解鼠疫的基本类型和症状表现。1、肺鼠疫2、腺鼠疫3、败血型鼠疫4、轻型鼠疫掌握鼠疫的预防施:后淋巴结化脓溃破,随之病情缓解。3、败血型鼠疫又称暴发型鼠疫。可原发或继发。原发型鼠疫因免疫功能差,菌量多,毒力强,所以发展极

4、速。常突然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无淋巴结肿。俗称“黑死病”。4、轻型鼠疫又称小鼠疫,发热轻,患者可照常工作,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见化脓。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三、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传染源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按紧急疫情上报,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互相往来;对自然疫源地进行疫情监测,控制鼠间鼠疫,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2、保护易感者自鼠间开始流行时,对疫区及其周围的居民、进入疫区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预防接种。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接种菌苗,两周后方能进入疫区。工作时必须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镜、穿胶鞋及隔离衣。避免去鼠类滋生地。如去鼠疫流行地区,采取对啮齿类动物和跳蚤的防护措施。四、课堂小结。讲解鼠疫的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传染源2、保护易感者小结本节课要点。1、严格控制传染源2、保护易感者分小组谈收获。作业设置写一篇有关鼠疫介绍的小短文。教学札记坐主相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品检查签阅文档评价:时间:签查(签章)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