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教案、反思.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450960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殇教案、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殇教案、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殇教案、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殇教案、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殇教案、反思(共8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课题国殇主者教授者年级及学科高二授课班级授课时数1课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三维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楚辞的一般特点;学习本文刚健质朴的语言。能力目标通过朗读和意境的分析来把握诗歌内涵。情感目标体会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诗歌第一段战斗的激烈场面。教学难点屈原对战士的高度评价,并上升到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归纳法板书国殇屈原叙述一场激战战前:“吴戈”、“犀甲”(衬托)战中:“士争先”、“击鸣鼓”(夸张、比喻)战后:“天时怼”、“威灵怒”、“尽原野”(渲染)赞颂英勇无畏简接抒情直接抒情教学反思这节课基本上完成

2、了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但任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朗读之间的平衡融合的把握上: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着重体会的重音、节奏,时间分配不足;在诗歌内容的分析理解上,没有做到深入浅出的点拨。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时重、难点1、诗歌第一段战斗的激烈场面。2、屈原对战士的高度评价,并上升到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一、导入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涌现 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屈原就是 其中最早最著名的一位代表;在群星闪 烁的中国文学长河中,有着无数歌颂爱 国主义、歌颂牺牲精神的光辉诗篇, 国殇就是其中最早,最著名的一 篇。二、学习新课1、学生初读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屈原车错毂兮短兵

3、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2、解题国殇是九歌中的一篇。楚辞是很有楚国的地方特点的诗歌。在诗句中大量使用楚地方言,诗行中大量使用“兮”字。九歌”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民间祭歌,屈原将其加工后,改造用来祭悼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殇,指夭折或在外而死。国殇,指为国战死的将士。楚国的年轻战士们为保卫祖国死在野外,所以称之为“国殇”。3、分析诗歌内容(一)、全诗可以分几层(赞叙结合的手法)叙述:1

4、-10句赞颂:11-18句(二)、叙述了什么内容赞颂的又是什么叙述:激战的过程。赞颂:对阵亡将士表示深切的哀悼,同时赞颂他们的英勇刚强、爱国主义精神。(三)、作者是分几个层次来描写这场激烈的战斗的(战前、战中、战后)1、分析“战中”部分找出描写楚军将士行为的词或句子。(士争先)楚军将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士争先”的?提示:敌我悬殊、“箭雨”楚军将士又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况下“援玉桴兮击鸣鼓”的?提示:战阵被冲乱,行列被冲垮,驾车的战马或死或伤。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作用?作用:烘托、渲染了楚国将士的英勇无畏。2、分析“战后”部分最后写战斗结束了,作者用“天时怼兮威灵怒”的诗句来渲染战场上的惊天地、泣鬼神

5、的悲壮气氛。后面一句“严杀尽兮弃原野”点名伤亡惨重,从而突出了战士们的牺牲精神。3、分析“战前”部分作者在这里借用“吴戈”、“犀甲”二词,是不是要说明楚军装备的精良?提示:是为了描绘出楚国将士的雄姿,为下文牺牲之壮烈打基础。4、请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这首诗的前半部分。教师改写前半部分示例:一场大战即将来临,楚国的将士啊,早已穿好犀牛皮做的盔甲,手持吴戈,严阵以待。敌人的旌旗遮天蔽日,他们人数众多,远远超出了我军,像是被狂风驱赶的满天乌云,黑压压地向我方阵地涌了过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面对着强大的敌人,楚国的将士们仍旧奋勇争先,冒着飞蝗般的箭雨,冲上前去,和敌人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我的

6、耳中仿佛听到了沉闷的战车相撞声,戈剑相击的叮当声,战士们嘶哑的呐喊声真是主客相搏,山川震眩,声析江河,势崩雷电”(李华吊古战场文)一场多么惊心动魄的厮杀呵!但是,毕竟敌我力量悬殊,楚国的将士渐渐力不能支了,战阵被冲乱了,行列被冲垮了,驾车的战马或死或伤,为国家献身的时刻到了!将士们将剩余战车的两轮埋入土中,用绳索将驾车的战马羁绊在一起这就是古代车战中所谓“方马埋轮”的战术。尽管这种战术“未足恃也”(孙子。九地),但将士们此刻正是运用这一战术行动,来表示他们必死的决心。而作为楚军统帅的将领呵,则拼尽全力,擂响了最后的战鼓。这震天撼地的鼓声,向敌人威严地宣告:楚国的将士个个都是英雄,他们至死也不会

7、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丝毫的怯懦和恐惧!但是不久,鼓声终于沉寂了,楚军将士们的尸体横陈在广阔的原野上,他们全体为国捐躯了!祖国的英雄们呵,你们一去不复返了在那遥远的旷野里,你们安息了,永远地安息了!(四)作者对牺牲将士的赞扬是从哪两个角度展开的?间接抒情将士出发前的雄心壮志一“出不入”、“往不反”将士牺牲后的姿势一首身分离、剑弓依然在手的作用:写出了楚国将士受命忘身,义无返顾的英雄形象。的作用:将士死后仍保持着战斗的雄姿,加深文章的悲壮气氛。作者又是怎样直接颂扬楚国将士的?直接抒情“出不入兮往不反”歌颂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平原忽兮路超远”,对烈士牺牲在遥远的地方表示钦佩和悼念。中间四句写楚军

8、将士首身分离,剑弓依然在手,这样的战士既勇敢又威武,他们的气概凛然,始终不可冒犯。高度赞扬了他们宁死不屈的的战斗精神。最后两句表示对烈士们的无限景仰和热情赞颂。他们虽死犹生,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颂扬他们生前的勇武刚强,凛不可犯;更颂扬他们死后威灵显赫,永为鬼雄。(九歌中大多祭山神、河神等自然神祗,唯独这篇用来祭悼为国捐躯的将士们。)5、教师小结:全诗通过对激烈悲壮战斗场面的描述,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英勇牺牲精神,表达了楚国人民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6、教师范读后学生带着感情再读这首诗。三、总结2017年七月和2018年一月有两部电影热映,它们分别是战狼2和红海行动,想必我们有不少同学看了这两部电影。这两部片子之所以会吸引大家,我想不仅仅是精彩的打斗场面,更主要的是主人公身上的爱国热情感染了我们。国殇不仅是那个时代的佳话,更是之后的传奇,它们不知激励了多少战士,也因此获胜了多少战役!那个时代的战士们已然不在,但他们的情感则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至今天的我们,永存于心。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