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论文3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论文).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64443290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企业改革论文3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有企业改革论文3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有企业改革论文3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改革论文3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论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有企业改革论文3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论文)下面是我共享的国有企业改革论文3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论文),供大家参考。国有企业改革论文1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浅谈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巩固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加强国有经济对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限制力;发展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企是共和国的长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国初期,我们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加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2、拥有了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半个世纪过去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国家拥有国有资产和发展国有企业的目标更多地转化成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这种状况下,假如我们对大多数国有资产进行处置,将其变现充溢社会保障基金或者干脆用于社会救济,从实物或账面上来看,国有资产没有了,但这种处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那么,这种处置应当同拥有国有资产和发展国有企业具有同样的效果。事实上,这种处置方式正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长期目标取向。但是,在这种处置方式尚没有完全铺开之前,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仍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气。我国是世界上拥有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几乎涉足国民经济各领域全

3、部行业。改革开放后,伴随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在数量上呈现出不断削减的趋势,但是,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量始终保持着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依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很重要来源,是国家经济命脉的限制者,是国家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力气。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总体效益较差,发展状况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及所占有的社会经济资源极不相称,国有企业的改革尚有很多难点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致使它所驾驭的资源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反而出现经营亏损和资产流失。在中国近30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一个焦点。一、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不合理我国传统国有企

4、业管理体制不合理,突出表现为政企不分。国有企业不是独立意义上的经济实体,而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国有企业往往处于这种“条条”与“块块”的双重领导之下。政府干脆经营管理企业,对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统得过多,管的过死,国有企业缺乏经营管理自主权,导致企业和职工缺乏经营和生产主动性,企业缺乏活力。(二)内部体制不合理1、产权不清。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确定了国有企业的产权属于全体劳动者。国有企业的职工有着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生产资料的主子,又是一般生产者。但是,作为生产资料的主子,每个人并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支配企业的资产,而由政府代表他们统一行使这种权利,但政府部门众多,都能行使部分全部权,却无人

5、对企业财产担当经济责任。这种事实上的产权代表多样化等于是没有代表,结果造成传统国有企业产权虚置。造成事实上的全部者缺位,从而在企业内部也就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全部权的制约机构。2、责权利相分别。传统国有企业全部权被政府各部门分割行使,企业缺乏相应的自主权。企业职工的职责是供应劳动,权力是获得工资并享受企业供应的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保障;作为企业经营者的厂长经理的权力是组织生产,企业盈亏与自己无关,他们的奋斗目标又往往是多重的,不仅要尽可能完成国家任务,还要为企业的职工谋取福利,更重要的是在“官本位”思想影响下,一部分企业领导想方设法争取进入政府部门,驾驭更大的权力。这就造成了责权利相分别,造成

6、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平均主义。3、组织机构设置行政化。每个企业都具有肯定的行政级别,企业领导由政府委派或任命行政官员担当,按行政级别获得酬劳,享受政治待遇和其他待遇。在企业内部,除设置生产经营性机构外,还设置于上级各领导部门相对应的机构,作为贯彻上级各部门指示的组织机构。(三)社会负担沉重由于产权不清,吃大锅饭,因此国有企业普遍担当着办学校、医院、安置就业、离退休人员开支管理等本应由政府担当的任务,有的企业负担的离退休人员职工人数占总人数的20以上,富余人员高达企业职工总数的60,企业社会负担沉重。(四)垄断组织行业缺乏竞争力我国的大企业多为多为国有企业,主要涉及我国的电信、电

7、力、民航、铁路、供水、供电供气及其他专营项目上,这些产业涉及国家命脉和关键发展,有关社会的安定团结,居民生活的稳定,因此国有企业都是一家独大,行业垄断,缺乏竞争力,没有参加到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去,企业改革步伐滞后,须要建立和完善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70年头后期起先,先后经验了五个阶段:(一)第一阶段:19781984年,主导方针为“放权让利”,要求政府简政放权(经营自主权),并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利润分成、调整国家与“国营”(后改为“国有”)企业之间的安排关系。(二)其次阶段:19841986年,主导方针是“利改税”,即由国家以税收形式从企业收取以前

8、的“利润”,力求用行政措施影响企业经营,引入市场调整方式,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三)第三阶段:19871991年,力倡政企分开、两权分别,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租赁经营责任制(后者适用于中小企业),以求在不触动全部制的状况下,以契约的方式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四)第四阶段:19921994年,着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目的是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给予企业十四项经营自主权,并在部分企业试点推行“利税分流”与股份制改造。(五)第五阶段:19941996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确定指出:“以公有

9、制为主体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要求建立产权清楚、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997后,政府推广股份制改造,希望使企业的劳动者同时成为企业资产的全部者,实行按劳安排与按资产安排相结合。一方面解决企业聚集资本,弥补投资主体单一的不足,另一方面调动职工生产、工作主动性,以求国企刚好脱困。三、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思索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在此过程中还应留意:(一)推动国有企业调整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要着眼于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强化国有资本在战略性领域的限制力和影响力,加大结

10、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看法的要求,紧紧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培育发展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产业,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支柱、特色产业及行业的龙头企业集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做大优势国有企业。接着推动劣势企业关闭破产,努力探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劣势企业依法、有序、平稳退出市场的通道。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二)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健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是全部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楚、权责明确、爱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

11、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爱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淌和重组,推动混合全部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保障。推动国有企业平稳较快发展,必需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以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建设,依法促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完善。不断增加监督的时效性、灵敏性和针对性。(四)推动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把推动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引

12、导国有企业将发展方式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养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一是引导企业强化管理限制风险。严格现金流管理,强化投资管理。二是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加强产学研结合,进一步确定品牌定位,做好品牌推广,提高品牌影响力。三是引导企业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使国有企业成为节能减排、爱护环境的表率。大力开展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关的新技术研发,切实抢占新一轮节能减排技术制高点。总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是上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市场经济的旺盛,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然,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13、须要我们不断为之努力,从而实现我国国有企业的新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论文2国有企业改革经过30年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了巨大成果,主要成果有: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成效目前,公司制已成为国有企业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产权改革、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资本市场上市等途径,已经改制为多元股东持股或国家独资的公司制企业。2.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趋于完善一是实现了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初步分开;二是建立健全了董事会运作基本制度,各特地委员会起先正常运行;三是外部董事仔细履行职责,主动参加决策;四是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加。3.为加强企业管理和加快技术进步建立了制度基础建立现代企

14、业制度为企业加强管理、技术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很多国有企业努力实施管理创新,加强产权管理、财务资金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和战略规划管理,主动开展节能降耗活动。4.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加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一度困难重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后,由于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改变,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加。5.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有所改善接着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也加大了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力度。近年来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也有改善。一是国有企业户数大幅削减。二是国有资产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集中。三是国有资产进一步

15、向基础性行业集中。目前,国有企业在国防军工、石油石化、电力、电信、民用航空、航运、重要矿产资源开发等基础性行业的企业户数占全部国有企业户数的%,资产总额占到%,国有资产总量占到%,实现利润占到%。6.保证和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非国有和非公有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从而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有人认为,经过改革,国有经济比重降低了,现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已经不起主导作用了。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状况的。改革以来国有企业数量虽然削减了,但国有经济整体素养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限制力、影响力和带

16、动力大大增加。截至2023年底,全国国有企业户数共计万户,比2023年削减万户,年均削减8%,但户均资产亿元,比2023年增长%。国有资本向能源、原材料、交通、军工、重大装备制造和冶金行业集中的态势明显。2023年,基础行业的国有资本万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占用国有资本总量的%,比2023年提高%。国有资本的限制力不断增加,国有资本干脆支配或限制的社会资本万亿元,比2023年增长倍。目前,中心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军工、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担当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自然气和乙烯生产,供应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约占全国的55%,民航运输总周

17、转量占全国的82%,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9%,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8%,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占全国的60%,生产的水电设备占全国的70%,火国有企业改革1电设备占全国的75%。国有企业改革是空前艰难的事业,虽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是辉煌的,同时走出了一条胜利的道路,但是改革的任务尚未全部完成,还有许多任务包括一些难度很大的任务有待完成。1.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许多工作要做一些国有企业尚未根据公司法的要求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名义上已经建成现代企业制度的,也往往“形似神不似”。由于央企改制大多在子公司层面进行,假如话语权最多的大股东不改制,也难以要求下面改制的企业严格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行事。公司

18、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和内部人限制问题是普遍现象,多数根据公司法注册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成员与经理人员高度重合,董事会的决策职能与经理层的执行职能事实上合一,与根据企业法注册、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国有独资企业一样,都是“一把手”负责制。其结果是大企业的兴衰成败系于一个人身上,风险极大。2.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仍不尽合理虽然经过多次调整,国有企业小而散的状况尚未完全变更。还有不少企业盲目扩张,债务风险很大。而且管理层级过多,资本链条过长,很多二三级企业业务重叠交叉,专业化发展实力薄弱,主业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有的企业资产不多,却有四级或更多的管理层级,层级过多使有些企业出现失控现象。3.垄断企业改革任

19、务艰难垄断行业是中国国有经济中最集中和限制力最强的领域,垄断行业中的主要大型骨干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都是国有中心企业。垄断行业大多数是具有肯定自然垄断性的行业,如电力、铁路、邮电、民航、电信、邮政、自然气,但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理论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弱化了通过管制维持垄断的理由。从上世纪90年头以来,我国已对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进行了政企分别、政资分开、业务分别、引入新竞争者等方面的改革,如电力行业实行了“电网分开”,电信行业实施了“成立联通”“移动分家”“南北分析”等改革,改革取得了进展,但问题依旧严峻。总体上垄断行业改革仍滞后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现有改革偏重现有企业重组、忽视创

20、建公允准入环境和引入新企业,没有形成真正竞争的市场结构。而且在产权改革和监管改革方面也相对滞后,难以避开垄断行业滥用垄断优势地位。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交织在一起,抑制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使外部资本面临很高的进入成本,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和这些行业的低效率。4.国有企业创新实力不强国有企业,特殊是中心企业,在获得科技资源方面具有优势,大量的科研人才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过去几年,中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也不断增加。尽管如此,我国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实力还较低,而且总体上自主创新的活跃程度还不如非国有企业。5.改革遗留问题须要解决一个问题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职工转换身份的经济补偿标准偏低,有时偏低的补

21、偿标准都得不到严格执行。另一个问题是有些企业改制后陷入逆境。如有的地方股份合作制不但没有发展起来,反而再次使企业陷入困难。6.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待改进目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还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国资委在角色定位上,依旧存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对国有企业而言,基本上还是“婆婆”加“老板”的管理方式。其次,国资委在管控模式上,具有太多“淡马锡”的情结,具有把自身建设成为全国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倾向,但是,这种做法既不符合中国的大国国情,也不符合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思路。第三,国资委在整体工作部署上,缺乏战略向导,没有从国民经济和国有经济的高度去思索国有企业的定位,重

22、点只是关注企业之间的重组。第四,国资委在企业考核上,重视短期利益和对经济业绩的考核,忽视了对社会公共效益的考核,没有在考核上处理好国有企业本身具有双重职能定位的问题。第五,谁来监管国资委的问题?应当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许多是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有关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加主动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还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并提出了原则要求。我们肯定要把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快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步伐。这样做,我们肯定能成功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尚

23、未完成的任务。将进一步深化国企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将成为这方面改革的重点;国有经济布局将进一步优化,以增加国有经济活力、限制力、影响力;将对垄断行业改革,禁止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同时会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并且对垄断企业的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将会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将会日趋完善;出于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须要,中心企业的规模化经营程度将会大为提高目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心企业的规模化经营程度还比较低,还远远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须要。以炼油业为例,我国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央企都进入了世界500强(2023年营业收入总计约3000亿美元),但其规模之

24、和还抵不过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一家(2023年营业收入约3700亿美元)。国有企业改革论文3国有企业改革 论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探讨 摘要: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安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需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文章从国有改革的思路动身,分析问题,并提出国企改革的发展之路。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管理者收购一、国企改革的缘由(一)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依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很重要来源,是国家经济命脉的限制者,是国家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力气。我国目前国有企业

25、总体效益较差,发展状况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及所占有的社会经济资源极不相称。国有企业的改革尚有很多难点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致使它所驾驭的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反而出现大面积的经营亏损和资产流失。(二)全部者缺位我国国有企业的全部权属于全体中国人民,而经营权则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而中国人民全体作为一个总体的概念没有方法来进行详细的经营管理,所以只能由中国政府,也就是国务院来履行出资者职能,行使全部权。国务院也必需托付各个部委、省市等来代理行使职能,最终各部委、省市也只能托付其他的自然人来代行全部权并进行经营管理。在这种多级托付代理条件下,由于“人人全部,人人没有”,“人人享有权利,人人不尽

26、义务”,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来真正努力经营好自己所管理的企业。(三)出资人和管理者利益不同对于企业的投资人或全部者来说,企业的利润最终以投资收益的形式为其占有,投资行为的效用最大化可以简洁化为利润最大化。而经理人员只是资产的经营者,经营者的收入不等于企业盈利,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意味着经营者效用的最大化,因此,经理人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不足,有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侵扰全部者利益的可能性。假如对经营者的监督不完整,其可能会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扩大其权力基础,提高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或通过增加不必要的非生产性开支达到个人享受的目的;或者通过增加或多报成本的方式侵蚀企业利润。(四)国有资

27、产流失严峻国企改革为我国国有企业走出逆境、重振雄风、注入活力供应了政治保证。但由于一些企业在操作中的不规范,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其现象为:一是将国有资产低估或不进行评估就低价入股。最常见的手法是对其中有形资产部分按原值等价折合入股,例如,对土地、房产等大宗不动产按原购入价评估,不计其市场升值部分。二是将公有资产按比例送给个人,在改制中为爱护一己私利,将公有财产无偿量化给个人。三是在红利安排时,国家股、集体股、个人股同股不同利。四是改制企业发生的亏损由改制前单位负担。二、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安排经济向市场

28、经济的转型,必需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市场化是国企改革的中心目标。国企要实现市场化的目标,关键是建立起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而投资主体多元化、股东多样化是良好治理结构的前提,这就要求对国有独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简称为“国企改制”。国企改制的成果之一是“上市”,上市反过来有助于固化改制的成果,但上市并不是改制的唯一目标。三、国企改革的实践问题(一)证券市场效率问题将国企改制后在境内外上市,这是国企改革的重要路径。境外证券市场有严密的法律和规则,运作阅历也比较成熟。而基于承载国企改革与解困的历史使命,国内

29、证券市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缺陷,再加上不法分子的推波助澜,以及各方阅历的欠缺,证券市场渐渐失信于人,各类问题最终彻底暴露。目前,证监会制定了系统的解决方案:推动股权分置改革,强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等。国资委制定相关文件,限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最低持股比例,确保国家对某些行业的限制。作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外部环境,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优化国企法人治理结构,精确评价国企市场价值和经营业绩,并实行期权等手段有效激励国企高管人员。(二)管理层收购问题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管理者既是买家又是卖家,那么就不行避开的发生国有资产贱卖的问题。MBO一

30、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融资收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收购标的价一般都远远超出收购主体的支付实力,管理层往往只能够支付起收购价格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中的差额就要通过融资来解决,因此融资能否胜利是整个收购能否进行和胜利的关键。然而在我国,一方面由于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的现象特别普遍,这就意味着在我国完成MBO所须要限制的股权数量和动用的资金金额都很大;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安排经济的影响,管理层的收入相对较低,也导致了收购所需的资金缺口特别巨大,也就难免出现非法融资的现象。所以管理层收购中定价问题是关键,我们一方面要完善证券市场,使的证券的价格可以精确地反映资产状况,避开资产贱卖;另一方面

31、,完善管理层收购的中介机构,由规范的中介机构来操作国有资产的买卖,而且要在规范的交易场所内进行。(三)管理机制和制度问题国企改制有助于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做好做强企业的基础,但绝不能保证企业做强、做大。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激发企业组织的动力和活力,调动企业各层次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其中的重中之重,是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国家始终在推动“三项制度改革”,目标是“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这在市场化企业看来的基本常识,在国企改制之前简直比登天都难;职工身份问题是个症结,根本谈不上人员的市场化配置,造成冗员多而人才少。改制无疑是个最好的契

32、机,使得“三项制度改革”有了突破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起步点。国企要在改制的同时,顺势而为地开展人事改革,搭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董事会的功能,加强监督,打造职业经理人,和谐地解决国企改革过程中的职工身份转化问题。由于国企传统机制制度的起点不高,改革的成果也就更加显著。(四)垄断行业改革问题垄断行业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和限制力最强的领域。垄断行业中的主要大型骨干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都是中心企业。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重点是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引入竞争机制,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新的厂商,同时加强监管,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有效爱护消费者利益。已经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进行初步分拆、引

33、入竞争机制的电力、电信、民航、石油等行业,要完善改革措施,深化改革,放开市场准入,引进新的厂商参加市场竞争。尚未进行实体性体制改革的铁道、某些城市的公用事业等,则要主动推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改革。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必需和政府加强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既要加强对平安、环保、普遍服务等监管,也要加强对价格的监管,以维护公众的正值权益。(五)国有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数量仍旧太多,主要是地方中小企业太多,他们仍旧大量活动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很难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一般认为,国有企业在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规模效益显著、社会效益突出的领域有优势。因此,今后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就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平安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企业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学问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而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把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放开搞活。参考文献:1、王风刚.多元结合-国企改革之路J.商场现代化,2023(5).2、刘姿含.国企改革之深层次思索J.商场现代化,202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