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课内阅读(共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437778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课内阅读(共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课内阅读(共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课内阅读(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课内阅读(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练习班级:_姓名:_ 家长签名:_一、跨越百年的美丽阅读练习:(一)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他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是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

2、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_,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_,变成一条条_,她变成了科学史上_。1、“卓”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2、按课文内容填空。3、“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指的是_4、“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中“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_,而玛丽居里发现人生的意义是_ 5、按要求写词句: (1)形容玛丽奉献的:_(2)表示玛丽钻研:_6、分别用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介绍一下玛丽对人类的贡献。 _ _7、请把这段话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画上横线,并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 _8、居里夫

3、人在科学事业上贡献了一生,她美丽健康的容貌隐退,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你觉得这样值得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_ _9、读了短文,你是怎样理解“美丽”的?课文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_ _(二)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1、“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

4、、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_ _2、找出文中表明居里夫人爱国情感的句子。 _ _3、文中“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中的“躺”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_ _ _ _4、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 _ _ _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练习:(一)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纵观千百年采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注重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溯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

5、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 _2、第二自然段:从( )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不断( ),追根求源,最后

6、把“_”拉直变成“_”,找到了真理。3、文中举了( )( )( )三个例子。4、见微知著的含义是:( )。5、本文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_ _ _ _6、第2段中加点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不能互换,为什么? _ _7、第2段中画直线的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_ _ _ _8、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A例证法 B引证法 C对比论证法 D比喻论证法。9、这段文字中画“ ”的词语在含义上与文章结尾段落的一个词相照应,这个词是_。10、语句中“?”指_“ !” 指_11、“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在这句话中,“这样的事”是指怎样的事? 请列举两个类似的事例。 _ _ _ _(二)1、“看得多了,不以为奇。”可用文中的“_”一词概括。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敏锐( ) 普通( ) 3、你觉得谢皮罗教授是个怎样的人?谢皮罗教授的“?”是什么?“!”又是什么? _ _ _ _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 )。 5、这篇课文在表达上比较突出的特点是( )A、用具体事实说明真理。 B、前后照应的写法。C、运用比较的写作方法。6、结合文中的事例或课外了解的例子,谈谈你对片段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_ _ _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