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推断技巧.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435647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虚词推断技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文言文虚词推断技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虚词推断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虚词推断技巧.ppt(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要求: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之之 其其 而而 以以 焉焉 乃乃 所所 者者 与与 于于 则则 若若 为为 因因 何何 且且 也也 乎乎 一、回顾虚词一、回顾虚词 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有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或或功能意义功能意义的词。的词。汉语虚词包括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代词、语气词、连词、助词、代词、语气词、象声词。象声词。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

2、是实词,哪是虚词。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1.1.分清虚实分清虚实学法指导学法指导谁谁为为大王大王为为此计者此计者 鸿门宴鸿门宴介词介词“替替”、“给给”动词动词“作出作出”、“制定制定”2.辨明用法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其智乃反不能及,智乃反不能及,其其可怪也欤可怪也欤代词代词代上文的代上文的“君子君子”副词副词相当于相当于“难道难道”,加强反诘语气,加强

3、反诘语气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3.3.通晓古今通晓古今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中那些词相当。A、少数沿用下来、少数沿用下来学不学不可以可以已已B、有的完全消失、有的完全消失发语词发语词夫、盖夫、盖,语气词,语气词矣、哉矣、哉C、有的用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有的用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此先汉此先汉所以所以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4

4、.4.注意特殊现象注意特殊现象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1)(1)兼词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投投诸诸渤海之北渤海之北(2)(2)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而已矣而已矣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用法灵活一、用法灵活 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往往一个字有好

5、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使用频率高二、使用频率高 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语法功能强三、语法功能强 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发展变化大。四、发展变化大。文言虚词推断八法文言虚词推断八法一、一、看语法结构看语法结构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不同的句子成

6、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所以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法。所以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虚词的用法。先妣抚先妣抚之之甚厚(归有光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项脊轩志)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之闻(闻(庄子庄子秋水秋水)师道师道之之不传也久矣(韩愈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师说)辍耕辍耕之之垄上(司马迁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陈涉世家)“抚之抚之”是动宾短是动宾短语,语,“之之”是动是动词词“抚抚”的宾语,的宾语,代词,代代词,代“妪妪”,可译为,可译为“她她”。“仲尼之闻仲尼之闻”是是偏正短语,偏正短语,“之之”用在定语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是结构助词,可

7、译为可译为“的的”。“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传”是主谓是主谓短语,作短语,作“久矣久矣”的的主语,主语,“之之”用在主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是结构助词,可不译。“之之垄垄上上”是是动动补补短短语语,“之之”是是动动词词,“去去”“往往”的的意意思思,“垄垄上上”是是补补充充说说明明“之之”的的处处所所。因因此此“之之”是是一一个个实词,而不是虚词。实词,而不是虚词。二、看对应位置二、看对应位置 语语言言结结构构相相同同或或相相似似的的词词句句构构成成的的对对文文,其其对对应应位位置置上上的的词词语语的的用用法法往往往往

8、相相同同或或相相似似。由由此此可可从从句句中中熟熟悉悉的的虚虚词词的的用用法法,推推断断对对应应位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木欣欣木欣欣以以向荣,泉涓涓向荣,泉涓涓而而始流。始流。【“而而”是是连连词词表表修修饰饰关关系系,“以以”也也和和它它相相同同,作作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因因利利乘乘便便,宰宰割割天天下下,分分裂裂山山河河(贾贾谊谊过秦论过秦论)【“因因”和和“乘乘”处处于于对对应应位位置置,“乘乘”是是介介词词“趁趁着着”的的意意思思,由由此此可可推推断断“因因”也也是是乘乘着着的的意意思思。此此句的句的“利利”“便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也是对文

9、,都是指有利的形势。】昔昔我我往往矣矣,杨杨柳柳依依依依;今今我我来来思思,雨雨雪雪霏霏霏(霏(诗经诗经 东山东山)【“矣矣”和和“思思”处处于于对对应应位位置置,由由“矣矣”是是语语气气助助词可推断词可推断“思思”也是语气助词。也是语气助词。】噫噫吁吁嚱嚱,危危乎乎高高哉哉!(李李白白蜀蜀道道难难)【“乎乎”和和“哉哉”处处于于对对应应位位置置,由由“哉哉”是是表表感感叹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乎”与与“哉哉”同义。同义。】三、看特殊标志三、看特殊标志 有有些些虚虚词词是是构构成成文文言言特特殊殊句句式式的的标标志志词词,它它们们在在句句子子结结构构中中有有着着特特殊殊的的

10、语语法法功功能能,因因此此根根据据语语境境认认定定这这些些虚虚词词特特殊殊的的语语法法功功能能,也也就就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例:例:1 1、“之之”在主谓之间,起有取消独立性的作用,在主谓之间,起有取消独立性的作用,无义。无义。2 2、被动句的标志:、被动句的标志:“见见”、“于于”、“见见于于”、“为所为所”。3 3、宾语前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是是”和和“之之”。4 4、判断句的标志:、判断句的标志:“者者”“”“也也”“”“乃乃”等。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哪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哪种标志,就找到它的用法和意义了。种标

11、志,就找到它的用法和意义了。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也。【该句是该句是“判断句判断句”,确定,确定“也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是助词,表判断语气。气。】臣之壮臣之壮也也,犹不如人。,犹不如人。【这是陈述句,这是陈述句,“也也”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晏子晏子见见疑疑于于景公。景公。【“见见”和和“于于”表被动。表被动。】婴婴之之亡,岂不宜哉。亡,岂不宜哉。【在主谓之间是助词,无义。在主谓之间是助词,无义。】四、看句位分析(句位分析法)四、看句位分析(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其:其:1 1、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

12、词。、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egeg:其其李广将军之谓乎。李广将军之谓乎。(20022002年全国卷)年全国卷)【因为因为“其其”不能作主语。不能作主语。“其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大概”。】2 2、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egeg:尔尔其其无忘乃父之志。无忘乃父之志。【语气副词,表命令语气,可译为语气副词,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一定”。】吾吾其其还也。还也。【“其其”是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可译为是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还是”。】3 3、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egeg:秦王恐:秦王恐其其

13、破璧。破璧。【“其其”作代词,代荆轲。作代词,代荆轲。】焉:焉:在句末动词后面,一般是兼词。在句末动词后面,一般是兼词。egeg:风雨兴:风雨兴焉焉。【“焉焉”兼词,相当于兼词,相当于“于此于此”,在这里,在这里】也:也: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表停顿。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表停顿。五、五、看具体语境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因

14、此,可根据句子因此,可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针针丛棘,青麻头伏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焉。(蒲松龄。(蒲松龄促织促织)【“焉焉”是兼词是兼词“于此于此”,在这里。,在这里。】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柳宗元。(柳宗元捕蛇捕蛇者说者说)【“焉焉”是代词,代文章。是代词,代文章。】颠而不扶,则将颠而不扶,则将焉焉用彼相矣。(用彼相矣。(论语论语季氏将伐颛季氏将伐颛臾臾)【“焉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何、哪里”。】圣心备圣心备焉焉。(荀子。(荀子劝学劝学)【“焉焉”是句末语气助词,译为是句末

15、语气助词,译为“了,啊,呢了,啊,呢”。】六、六、看删换变化看删换变化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所谓所谓“删换删换”就是指将加点的虚词删就是指将加点的虚词删除或替换,看是否影响句子的意思,若不除或替换,看是否影响句子的意思,若不影响,一般来说该虚词就是作连词的,删影响,一般来说该虚词就是作连词的,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受到影响的一般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受到影响的一般是介词。是介词。1998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年高考全国卷第1717题比较下列各句中题比较下列各句中“以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字的用法,判断

16、正确的一组是【】俅俅以以幸臣躐跻显位幸臣躐跻显位 得全首领得全首领以以没没扈从扈从以以行行 至至以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刃裂颈断舌而死A A、和和相同,相同,和和相同相同 B B、和和相同,相同,和和不同不同 C C、和和不同,不同,和和相同相同 D D、和和不同,不同,和和不同不同 【例例“以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表凭借某种身份,例“以以”表动作行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以以”都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由此得知正确是由此得知正确是C

17、 C。】七、七、看句式特点看句式特点 要要准准确确把把握握句句中中带带点点的的虚虚词词的的用用法法,可可根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石石之之铿然有声者(苏轼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石钟山记)【是定语后置句,是定语后置句,“石石”是中心语,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铿然有声者”是定语,是定语,“之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何何以以战(战(左传左传曹刿论战曹刿论战)【是宾语前置句,是宾语前置句,“何以何以”即即“以何以何”,“以以”是介是介词词“凭借凭借”的意思。的意思。】竖子不足竖子不足与与谋(司马迁谋(司马迁鸿门宴鸿门宴)【是省略句式,是省略句式,“与与

18、”后面省略了宾语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之”,“与与(之)(之)”是介宾短语,是介宾短语,“与与”是介词是介词“和、跟和、跟”的意的意思。思。】遂遂为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促织【是被动句,是被动句,“为为”表被动,是介词表被动,是介词“被被”的意思。的意思。】八、代入检验法八、代入检验法 用用所所知知道道的的课课内内例例句句中中虚虚词词的的用用法法和和意意义义或或将将其其中中能能确确定定的的一一句句中中的的虚虚词词用用法法和和意意义义,代代入入另另一一句句中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去检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Eg:与我银,与我银,为为君致阁职。君致阁职。谁谁为为大王为此计者。大王为此计者。【“为为”作介词,译为作介词,译为“替、给替、给”】总结:总结:解答虚词题的思路:解答虚词题的思路: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提醒: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