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河北清东陵的导游词范文.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433181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32 大小:10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河北清东陵的导游词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有关河北清东陵的导游词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河北清东陵的导游词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河北清东陵的导游词范文.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关河北清东陵的导游词范文 有关河北清东陵的导游词范文 篇1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皇家风水宝地清东陵参观巡游:我是导游员,接下来将由我为大家介绍清东陵的历史、建筑以及这里安葬的历史人物和有关传闻,希望大家在清东陵能够感受皇家山水福祉,并给大家带来好运和欢乐!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内的清东陵是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20xx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xx年10月15日,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公布,清东陵景区成为唐山市首家5A级景区。清东陵西距北京125公里,居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五大城市腹地,交通便利,每年

2、吸引大批中外游客旅游观光。20xx年,清东陵景区被北京市奥组委确定为唯一的一处京外景点,胜利地接待了前来参观的奥运来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清王朝统治时期,东陵分后龙和前圈两部分,陵区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20公里,占地面积达2500平方公里。后龙为风水来龙之地,从陵后长城起先向北延至承德,西接密云,东达遵化,层峦叠翠,山秀石奇,气象万千。当时,后龙禁地派重兵驻守,负责平安保卫。前圈是陵寝分布的地方,四周群山环绕,中间野阔川平,东、西各有一泓碧波缓缓流淌,形似一只完备无缺的金瓯,可谓景物天成。一座座陵寝依山面野,井然布列在这80平方公里的盆地之内,其间苍松翠柏、楼殿亭阁、门坊城垣、桥柱碑雕

3、,无一不精,无一不美。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前朝如持笏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浃流似两条玉带。群山环绕的堂局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共建有五座皇帝陵、四座皇后陵、五座妃园寝和一座公主园寝。全部陵寝以顺治帝的孝陵为中心,东侧有康熙帝的景陵,同治皇帝的惠陵,西侧有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以及孝庄、孝惠、孝贞(慈安)、孝钦(慈禧)四座皇后陵,还有景妃、景双妃、裕妃、定妃、惠妃五座妃嫔园寝。清东陵目前开放的景

4、点有裕陵、裕妃园寝、慈禧陵、慈安陵、展览馆、孝陵、景陵、昭西陵、二郎庙等9处景点。在清东陵14座陵寝之中,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当数座落在昌瑞山主峰下的顺治皇帝的陵寝孝陵。孝陵神道孝陵神道长达5600多米、宽12米、用砖石铺成。孝陵神路南起金星山下的石牌坊,北到昌瑞山下的宝城、宝顶,沿朝山、案山、靠山的三山连线,将孝陵的数十座形制各异、多彩多姿的建筑相贯串,形成一条气概雄伟、序列层次丰富、极为壮丽的陵区建筑中轴线。它虽然因势随形,多有曲折,但曲不离直,明确显现了南北山向的一贯,协作了山川形势,强化了主宾朝揖的自然秩序,产生了极富感染力的空间艺术效果。孝陵神路是清陵中最长的神路,也是

5、最壮丽、最富艺术性的神路。由于其他各陵的神道都与孝陵神道相连,所以孝陵神道也称为清东陵的主神道。孝陵石牌坊孝陵石牌坊是进入清东陵的标记性建筑,采纳仿木结构形式,五间六柱十一楼,面阔31.35米,高12.48米,是全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构筑而成。石牌坊虽然历经了康熙十八年北京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两次劫难,但依旧岿然矗立,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更显得宏伟壮丽。石牌坊南有天台山和烟墩山东西对峙,形成陵区的自然门户,被称为龙门口,常年水流不断,当年皇帝来谒陵要临时搭建浮桥通行。龙门跃鲤历来被誉为东陵八景之一。正南方的这作山峰因为它的形态象汉字的金字,所以叫金星山,此山在清东陵的

6、风水中,是清东陵的前朝山。大红门石牌坊以北是大红门,它既是孝陵的大门,也是整个清东陵的总门户。面阔58米,进深11.15米,单檐庑殿顶式建筑,是整个清东陵内等级最高的建筑。大红门是陵园的正门,是谒陵者和帝、后、妃棺椁的必经之处。大红门前左右各设一座下马牌,上面用汉、满、蒙三种文字雕刻有 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谒陵者在进入大红门前必需提前下马、降舆,步行通过。具服殿大红门北侧路东的这座建筑叫具服殿,也称更衣殿,是供前来谒陵的帝、后更衣、休息、便利的地方。整个陵园只有一座具服殿。神功圣德碑亭再往北,迎面的这座重檐歇山顶的高大建筑,是孝陵的神功圣德碑亭,简称大碑楼。大碑楼建在正方形的青白石须弥座上,通高

7、约33米,每面檐墙面阔25米多。每面墙各有一个拱券式门洞。楼内正中有一个巨大的形似海龟的神兽,叫赑屃。传闻龙生九子,皆不成龙,各有所好。赑屃是其中一子,因它天生喜文、善负重、长寿,故让它驮着巨大的石碑,以示万古长青,永垂不朽之意。孝陵的功德碑,高6.72米,宽2.17米,厚0.73米,屃头刻6条蛟龙,碑额篆刻大清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满文在右(西),汉字在左(东)。碑文内容主要记载了顺治皇帝一生的功德,故此碑叫神功圣德碑。按明、清制度,大碑楼要在先帝入葬后由嗣皇帝营建,碑文由嗣皇帝撰写。孝陵大碑楼始建于康熙七年(1668年)正月,碑文由康熙皇帝撰写。这篇碑文长达1700多字

8、。在大碑楼外四周是砖墁地,俗称海墁。海墁四角各有一根华表,亦称擎天柱。大碑楼在四根华表的衬托下,更显得气概恢宏。据传,清朝皇室家法规定:凡后世皇帝有失国土尺寸者,不得立神功圣德碑。可是,1840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斗争,中国战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道光皇帝对此只字不提,却以自谦的口吻说自己治理国家的功绩不能和列祖、列宗的功德同日而语,于是下了一道谕旨,自本朝起不再修建神功圣德碑。所以自道光以后,清代的皇帝陵前不再修建神功圣德碑,成为定制。石像生我们眼前的这座山是自然形成的影壁山,为清东陵的案山。过了影壁山就是孝陵的石象生。石像生是陵墓前神道两侧设置的石人、石兽的总称。石象生放置在神道两侧,象

9、征帝王生前的仪帐和护卫。石象生一般有两种,即石人和石兽。石人又称翁仲。据说,在秦朝有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身长一丈三尺,异于常人,力大无比。曾驻守临洮,折服匈奴有功。阮翁仲死后,秦始皇怀念他,特制翁仲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见到铜人,竟以为是活着的阮翁仲,吓得望风而逃。从今,人们便把宫阙或陵墓前的铜人、石人称为翁仲。清代陵制,只有皇帝陵设石像生,皇后陵和妃园寝不设石像生。清陵石像生以孝陵的规模为最大,共有18对,从北往南依次为:文臣3对、武士3对,马立、卧各1对,麒麟立、卧各1对,象立、卧各1对,骆驼立、卧各一对,狻猊立、坐各1对,狮子立、坐各1对,最南端为一对石望柱。孝陵石像

10、生从北到南长达870米,如同两列威猛雄壮的仪仗队,在迎接着谒陵者的到来。孝陵石像生不仅石雕像多,序列长,有立、有卧、有坐,而且雕刻手法古朴粗犷,突出写意的风格,刻意追求神似,而不追求形似,表现出清初八旗子弟以弓马折服天下,朝气蓬勃,不行战胜的气概。它们与苍松翠柏相互衬托,使神道圣洁、庄重、肃穆,气概非凡。清东陵的风水和选址风水一词最早出于伏羲时代,伏羲依据自己研创的简易图,推理出地球有过一段是风与水的时期。晋人郭璞传古本葬经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风水,又称堪舆、图宅、青囊、山水之术等,是东方神奇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

11、么,清东陵究竟有什么好风水呢。我们先看一下前方特殊尖的这座山,就是刚才我们看到的金星山。它是清东陵的朝山,相当于一位大臣手持护板向北朝拜;前方特殊平坦的山叫影壁山,也称案山,相等于皇帝批阅奏章的龙书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正北方向的这座高大宏伟的山峰叫昌瑞山,是清东陵的后靠山,相等于皇帝所坐的龙椅,这三座山自然形成一条直线,构成清东陵的风水线。西侧的山峰叫黄花山如白虎雄踞,东侧的山峰叫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这两列山峰犹如两列文武大臣侍立两侧。整个陵区的山川形势犹如天子临朝的壮丽场面。另外在陵区的东侧有一条马兰河,西侧有一条西大河,这两条河似两条玉带自北向南缓缓流淌。清代诗人张从孔曾作诗一首:万载隆

12、兴地,双峰锁口齐。金星高拱北,玉水曲流西,鸟语崖间树,鱼游石畔溪,举头陵上望,常有彩云栖。那么,清东陵的陵址究竟是谁选定的呢?据史料记载,清东陵这块风水宝地是由顺治皇帝亲自选定的。后又经钦天监杜如预,杨宏量等人进一步踏勘卜定。顺治八年(1652)十二月,14岁的少年天子爱新觉罗·福临来到京东一带巡幸。他来到昌瑞山上,向南望,平川似毯,尽收眼底;朝北看,重峦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雾霭霭;风吹海树,碧影森森,真是山川壮丽,景物天成。顺治帝心念闪动,遂宣谕曰: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于是从身上取下佩韘,向下一扔,对侍卫们说:韘落处定为穴,后来,清王朝在这里建立了清东陵的第一座陵

13、寝,即顺治皇帝的孝陵。龙凤门石像生以北的这座建筑叫龙凤门。龙和凤分别是皇帝、皇后的化身。据说龙凤门是按神话中的南天门修建的,皇帝、皇后之灵经过此门即可进入天堂。龙凤门是一座牌坊式的建筑,由三门六柱和四段琉璃墙组成,龙凤门是横向建筑,而石像生则为纵向建筑,与石象生形成犬牙交错之势,起到收拢视线,突出石象生的作用。当人们从南面进入石像生范围时,由于龙凤门横置石像生北端,忽然会使视线收拢住,目光集中在石像生上,从而突出了石像生形象。孝陵的石桥穿过龙凤门,沿神道北行,依次有一孔拱桥、七孔拱桥、五孔拱桥和三路三孔拱桥。这些桥座有一个奇妙之处,就是敲击这些桥的石栏杆,会发出像打击钟磬般的悦耳之声,或嘹亮悠

14、扬,或低沉雄浑。因为这些声音与我国古代的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像,故称之为五音桥。其中以七孔桥和五孔桥最为闻名。神道碑亭三路三孔拱桥北面就是神道碑亭。因其建筑形制与神功圣德碑亭一样,只是体量收小,故又称为小碑楼。楼内巨大的赑屃背上驮着一统高5.1米、宽1.77米、厚0.71米的石碑。碑额题大清两字,碑身阳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世祖体天隆运英睿钦文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之陵字样,满文居中,蒙文在左,汉字在右。东西朝房东西朝房在神道碑亭以北,神道两侧相向而建。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有前廊,黄色琉璃瓦顶。皇陵祭祀须要大量祭品,主要分膳品桌和饽饽桌两大类。东朝房是内务府差役制作膳品、熬

15、制奶茶的所在,所以东朝房又叫茶膳房。西朝房是内务府差役们制备饽饽供品的地方,所以西朝房又叫饽饽房,饽饽是满族平常和节日的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满族的饽饽很耐饿,携带便利,风味独具,至到今日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东西值班房在东西朝房北,宫门的东西两旁各有一座布瓦卷棚顶的小房子,面阔各三间,进深一间,两房相向对称而建。这两座小房子就是值班房,也叫守护班房。护陵值班的八旗官兵驻守在这里,昼夜看护陵寝。隆恩门隆恩门俗称宫门,是陵院的唯一门户,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盖顶。有三个门,中门上方的斗匾上题隆恩门三字,也是满、蒙、汉三种文字。左门(东门)

16、是皇帝出入的门户,故称君门。右门(西门)是大臣出入的门户,故称臣门。中门是帝、后棺椁经过的门户,故称神门。焚帛炉焚帛炉也叫燎炉,位于前院南部,东西相向而建。燎炉采纳砖木建筑形式。单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均为一间。螭吻、垂兽、跑兽、仙人、斗拱、椽飞、隔扇一应俱全,完全是琉璃件构筑而成。前面有一个炉口,炉座为须弥座形。炉体内部四壁及顶部均为铁板,顶部有出烟孔,下面有出灰口。整座建筑比例适中,色调和谐,精致秀致。每当大祭日,五色纸及金银锞等在此炉内焚化。东西配殿燎炉北面就是东西配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有前廊一步,黄色琉璃瓦盖顶。东配殿是存放祝版、制帛的地方。每当大祭前,先把祝版和制帛存放于此,届时

17、取出访用。东配殿还是临时供放神牌的地方。每当大修隆恩殿时,便把帝、后神牌移放到东配殿临时供奉。竣工后,再将神牌移回原处。皇帝谒陵时,有时临时到东配殿内休息。西配殿是喇嘛念经的地方,每当皇帝、皇后忌辰大祭之日,则有13名喇嘛在此殿内念经。隆恩殿隆恩殿俗称大殿,也称享殿。是供奉死者神牌,实行祭礼活动的场所。重檐歇山项,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色琉璃瓦盖顶。殿内设暖阁三间,中暖阁内供奉顺治皇帝和孝康章皇后的神牌。西暖阁内供放孝献皇后的神牌。东暖阁内陈设孝陵陵图和后宝山所产灵芝等物。殿前面为月台,上面陈设铜鼎式香炉一对、铜鹤、铜鹿各一对。大殿及月台环以青白石栏杆。隆恩殿是陵寝地面上最主要的建筑,大祭礼在

18、此殿内实行。陵寝门陵寝门叫三座门,也叫琉璃花门,位于隆恩殿后面,是后院的门户。它有三个独立的门口,均为单檐歇山顶,中门较大。其神门、君门和臣门一如隆恩门。每门前各有一座月台,月台前有石踏跺。中门门跺上身装饰琉璃料中心花和岔角花,下边是石须弥座。两侧的门则无琉璃花和须弥座。二柱门穿过陵寝门,迎面正中神道上就是二柱门。此门为礼制性建筑,由两根石柱和一个门楼组成。只有皇帝陵才可以建二柱门。从道光帝的慕陵起先,二柱门被裁撤不建。石五供石五供由五供和祭台组成。五供即一座香炉、二个烛台、二个花瓶共5件器物。祭台是长方形须弥座,通体雕刻莲花以及各种祥瑞图案。五供和祭台全部用青白石雕琢而成。香炉不能烧香,花瓶

19、上的花和烛台上的蜡烛均为石质,没有好用价值,只起到一种象征作用。只有帝、后陵才设石五供,清代妃园寝则无石五供之设。方城、明楼方城位于石五供以北,宝城之南,是一座用砖砌成的城台式建筑,台面为正方形。台面的东、西、南三面砌雉堞,北面砌宇墙。城身东、西、南三面用澄浆砖干摆,底座为石须弥座。下部有一条南北方向的隧道,两扇巨大的木门上分别钉着81颗铜门钉。明楼建在方城台面正中,碑亭式建筑,重檐歇山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四面檐墙各辟一个券门。楼内正中有石碑一统,因碑身涂以朱砂,故俗称朱砂碑。碑身阳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世祖章皇帝之陵字样。明楼是全陵最高的建筑。哑巴院哑巴院是方城和宝城之间的半封闭式小院。

20、北面月牙墙正中的琉璃壁遮挡着地宫的入口。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条转向马道,从今可达明楼、宝顶。传闻建陵时,为了保密,传闻所用匠夫皆为哑巴,以防泄密。只有皇帝陵有哑巴院。宝顶宝顶,就是坟头。孝陵宝顶为长圆形,其他陵寝宝顶多为圆形。宝顶在地宫上面,高高隆起,用三合土(黄土、白灰和砂子)夯筑而成。宝城宝城就是围护宝顶的马蹄形城墙。外面澄浆砖干摆。城面外侧做雉堞,内侧砌宇墙,之间是马道。宝城东、西两侧各设挑头沟嘴二个,伸出墙外,以排出马道上的雨水。地宫地宫也称玄宫,俗称地下宫殿。清制,皇帝陵地宫结构为九券四门,石门上浮雕八大菩萨。地宫的最终一券为金券,内有宝床,宝床上为3坛骨灰。顺治帝居中,左为孝康皇后,

21、右为孝献皇后。神厨库神厨库位于东朝房后偏南,小碑楼以东,由神厨、南北神库、省牲亭组成,环以红色院墙,西面有一门。整组建筑坐东朝西。神厨单檐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是做肉类祭品的地方。南、北神库是存放物品、材料的库房,也是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省牲亭为亭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重檐歇山顶,四面各显三间,内设锅灶、缸座、水池,是杀牛宰羊之所。神厨库全部建筑及围墙顶均覆以黄色琉璃瓦。孝陵墓主子顺治皇帝6岁登基,在位20xx年,终年24岁,是清王朝入关定鼎中原的皇帝。顺治帝1661年死于天花,火化后葬入孝陵,地宫中还葬有孝康章皇后和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顺治皇帝火化入葬,这是葬在关内的清朝皇帝中仅有的

22、,究其缘由,一是顺治好佛,这位法号行痴的皇帝选择佛门规则处理后事,圆寂后火化;二是遵循满族关外习俗,满族原为游牧民族,亲人死后弃之不忍,携之不能,故火化后把骨灰带在身边,皇帝崩后火化并不为讳。孝陵是清东陵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寝在清朝灭亡到新中国成立前的38年时间里,清东陵遭到了多次盗掘洗劫,不仅帝、后、妃陵寝均遭劫难,就是那些陪葬墓也无一幸免。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清东陵的主陵、规模最大的孝陵在38年兵荒马乱、盗陵成风的岁月里,竟奇迹般地幸免盗掘,地宫至今安稳无恙。这原委是什么缘由呢?一是野史和东陵地区盛传孝陵是空的,地宫里没有葬人。为什么是空的呢?因为传闻顺治皇帝自爱子荣亲王、宠妃董鄂氏死后,

23、哀思欲绝,万念俱灰,连皇帝也不想当了,弃天下如敝履,遁入五台山当和尚去了。康熙皇帝后来曾几次去五台山访父、认父。既然地宫是空的,没有葬人,当然也就没有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随葬地宫。盗匪自然就不去盗掘了。二是顺治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均死后火化,地宫里只有三个骨灰坛子。随葬珍宝是放在棺内的,既然没有棺椁,自然也就无法存放珍宝。没有珍宝,自然也就绝了盗掘之念。三是顺治皇帝平素节俭,反对厚葬。在孝陵的神功圣德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这就等于告知人们:地宫里没有随葬珍宝,盗陵也是徒劳无益的。对孝陵地宫存有觊觎之心的人也就丢失了盗陵的信念。康熙大帝的景陵康熙大帝的陵寝在孝陵东

24、面,称景陵。康熙大帝名玄烨,8岁登基,在位61年。他平定三藩叛乱;1683年收复中国台湾, 1689年又派兵驱除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并与之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两国东段边界;将喀尔喀蒙古(今日的外蒙古)正式归入清朝行政管辖;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派兵入藏,稳定西藏秩序。他一生励精图治,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完整统一,稳定了清朝的统治,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康熙一生显赫的文治武功都以满、汉两种文字记录在圣德神功碑上,因为康熙后人认为他功德隆盛,太多了,故立双碑。碑文是嗣皇帝雍正亲自撰写。清朝皇帝陵前立双碑自景陵始。康熙帝的景陵位于顺治皇帝孝陵以东1公里处,陵园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主体

25、建筑完工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这里北靠昌瑞山,南望象山,景物天成,是风水阴宅中的一处上吉佳壤。康熙大帝和他的孝诚、孝昭、孝懿、孝恭4位皇后以及敬敏皇贵妃六个人就落葬于此。虽然封建社会有皇帝登基就起先建陵的说法,但康熙皇帝登基时年方8岁,即位十几年始终没有给自己选建陵寝,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中宫皇后赫舍里氏因为生子难产死在了大内的坤宁宫,于是康熙皇帝根据传统的子随父葬的做法,派人在昌瑞山孝陵旁边选好了万年吉地,好先让皇后入土为安。当时,大清王朝正爆发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康熙帝特意对建陵事宜做出支配,上谕中说:仁孝皇后陵寝已卜定于孝陵旁边之山,理应备依典制营建,但目今军

26、需浩繁,民力维艰,著将地宫先行修造,其余一应工程候国用足够之日次第实行。从景陵诞生的历史背景可以看出,假如不是孝诚皇后意外离世,建立景陵很可能要向后推延。康熙帝景陵是清东陵内继顺治皇帝孝陵后的其次座皇帝陵,也是清王朝入关后营建的其次座皇帝陵。景陵满语译作安巴灵武。景字在典籍中有多种说明,光有令绪曰景,耆意大图曰景,明照旁周曰景,布义行刚曰景,由义而济曰景。 有关河北清东陵的导游词范文 篇2 各位游客挚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唐山旅游,我是旅行社导游,我代表旅行社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情的欢迎!这位司机师傅(手指向司机),他驾驶技术一流,阅历丰富,今日的唐山之旅就将由师傅和我共同为大家服务,我们肯定

27、努力让您感觉象家一样舒适、顺心,恳请您对我们的服务多提珍贵看法。在这里祝大家玩的轻松、游的顺心,感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今日的行程:今日我们将要巡游的是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和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清东陵。一同去观赏探寻这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皇家陵墓群。从现在起先到抵达我们的目的地也许须要两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我将向您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唐山。我们唐山是一座漂亮的城市,它南滨渤海,北依燕山,东隔滦河与秦皇岛市相望,西与北京、天津二市接临,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沿海重工业城市。大家往车窗两边看一下,看到什么了?对了,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和干净的街区,我们唐山啊,是一座震后崛起的新型城市,城市功能完善,19

28、90年在全国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1995年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而且在XX年11月已踏入全国园林城的行列,更是双拥模范城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唐山的交通四通八达,境内有京哈、京秦、大秦三条干线铁路和102、112、205国道穿境而过,京沈、唐津、唐港、西外环四条高速马路交织成网,京唐港已和120多家港口通航,跻身国内港口20强。说到这儿啊,让我想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的确,唐山不仅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更是特别雄厚,XX年唐山国民生产总值1295亿,占河北省国民生产总值的1/5,相当于三个中等城市。挚友们,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丰润区,说到丰润就不能不说一个人,对,就是

29、旷世巨作红楼梦的作者,文学巨匠曹雪芹,曹雪芹的祖籍丰润,现在丰润西约10公里处的辋川莲花堂就是曹雪芹老家的后花园,各位以后有机会不妨寻访一下一代才子给我们留下的诗情画意。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车窗外山川连绵,对了我们的汽车已驶入北部山区遵化市,遵化市盛产京东板栗、核桃、磨盘柿、山查、香白杏及大各扎……好了,游客挚友们,我们已经进入风水宝地清东陵,它位于北京以东125公里处的遵化市马兰峪境内,位居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五大城市腹地。清朝是中国最终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1664年入关到19xx年灭亡,共统治中国268年,其间经验了10个皇帝,除末代皇帝溥仪外,其他9位皇

30、帝分别在河北省遵化市和易县境内修建了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帝后妃陵墓群,即清东陵和清西陵,另外,在辽宁省沈阳市还建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以及在新宾县建有清代远祖的永陵。所以,清代陵寝共有5处,即永陵、福陵、昭陵、清东陵、清西陵,这几处陵寝都营造得个有特色。各具千秋,但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的就要数遵化市境内的清东陵了。挚友们,今日我们沿以前皇帝祭祀时的路途进入整个陵区,让您身临其境体验一下皇帝的感觉。大家请看,这座五间六拄十一楼的建筑就是清东陵的总门户石牌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石雕图案特别精致,整座石牌坊挺立高耸,华美壮丽,堪为不行多得的艺术杰作,虽历经300多年依旧岿然耸立

31、。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大红门,它是一座庑殿顶建筑,进入大红门后我们看到的是孝陵神路,它全长6公里,将孝陵几十座形制各异,大小不一的建筑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气概雄伟、层次丰富、极为壮丽的陵区中轴线。孝陵神路是清代陵寝中最长、最壮丽、最富艺术感染力的神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建筑就是供帝王谒陵时休息、更衣、沐浴之用的具服殿。我们看到眼前的这座耸立在神路中心的就是神功圣德碑楼,楼内荸荠背上驮着用满汉两种文字记载着清朝定鼎中原后第一帝顺治皇帝的丰功伟绩。碑楼四角处分别有四根华表,在华表的顶端,各坐着一个象龙一样的小动物,名字叫吼,两个向北望,两个向南望,寓意:望君出、盼君归,意思是提示皇帝即要走出深宫,去体

32、查民情,也不要贪恋青山秀水,不思国事。咱们眼前这座山叫做影壁山,我们向北看,北有昌瑞山,南有金星山,你们看象不象是皇帝座在昌瑞山这个龙椅上,面前这个影壁山是龙案,而金星山就是一个上朝奏本的大臣?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当年顺治皇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今昌瑞山便成了清帝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的万年吉壤。大家看到神路两边的雕像了吗?这就是孝陵石象生,是清陵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全长870米,共有18对,您看其中狮子、狻猊、骆驼、象、麒麟、马、一立一卧,错落有致,文臣、武将各3对,赤胆忠心的保卫着皇帝的陵墓。每座石雕像均用

33、整块石料雕成,古朴粗犷,突出写意风格,与苍松翠柏相映,使神道圣洁、庄重气概非凡。我们穿过石象生往北,望见的就是龙凤门了,它是根据神话中的南天门修建的,皇帝之灵经过此门就可以进入天堂。事实上,它起的是收拢视线、突出石象生的作用。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孝陵的七孔桥,此桥最具特色,它长过百米,型似长虹,最奇异的是它两侧的栏板是用一种特别质料的汉白玉雕砌而成,倘如轻轻敲击会发出金钟、玉簪一般奇妙和谐的声音,因其所发声音与五音相像,也被称为五音桥,可以称的上是当代奇桥。现在我们来到了孝陵停车场,我们的车一成天都会停在这里,大家请带好随身珍贵物品,大家肯定要记住我们车的特征是旅游车,车号是冀b,以免上错车。现

34、在就我们大家可以去参观由工作人员复原模拟的一个浩大的祭祀大典,即康熙9年17岁的康熙皇帝恭奉祖母孝庄文皇后来给其父顺治皇帝祭陵的场面。10点20分我们准时在停车场集合,一起去参观定东陵的慈禧陵。大家都到齐了,我们一起从这里步行去参观定东陵。定东陵是咸丰皇帝的孝贞皇后和孝钦显皇后的陵寝,一在普祥峪、一在普陀峪,两陵并排,表面看来规模、形制完全相同。与帝陵相比,后陵没有大碑楼和石象生,建筑布局相仿,规模较小。两座陵寝同时开工兴建,历时六年同时完工,耗费银两各超过200万两,在全部皇后陵中均属上乘,但慈禧还不满意。东太后驾崩后,西太后大权独揽,于1895年下令拆除三大殿重建,并严令原材料不得有丝毫迁

35、就,重修工程持续了XX年直至慈禧死时才休上。重修后的慈禧陵是清代皇陵中最豪华的一座陵寝。这就是慈禧陵了,我们望见重建的慈禧陵,用料之精致、工艺之超群、装修之独特,均居明清帝后陵之乎,堪称慈陵之三绝。来,现在我们到殿前看一下这丹陛石,它的图案打破了龙凤并排的格局,而是凤在上飞,龙在下追的图案,在雕刻手法上采纳高浮雕加透雕的工艺,凤足、凤冠、龙须、龙爪等10处透雕,增加了图案的立体感,这在当时可是最先进的雕刻艺术。总之,丹陛石图案的新奇,风格独具,风舞龙飞,活灵活现,可谓石雕中的珍品。大家请跟我来,我们看隆恩殿围以汉白玉石栏,为显示女人当政,在全部栏板上用浮雕技法刻成凤在前飞,龙在后追的图案。76

36、根望柱的雕刻打破了一龙一凤相间排列的传统格局,而是在柱头上全部雕刻翔凤,而龙则雕在柱身上,里外两侧各一条,形成了一凤压两龙的图案,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像这样寓意其中的雕刻,世属罕见,怎能不称这之为一绝呢!步入慈禧陵隆恩门,一眼就看独具一格的红褐色门窗菱花和梁枋斗拱,浑然一体,给人以清心悦目之感。乍看不如宫廷中常见的红漆彩梁柱那么明丽,细瞧才可发觉木质纹理精细、色调高雅。这是一种珍贵的黄花梨木,多产于海南岛。遍访各处建筑,用此木建殿堂者,唯有慈禧陵一处。这些珍贵的材料,构成了慈禧陵木质精致之一绝。隆恩殿和东西配殿内金龙和玺彩画,在原木上干脆沥粉贴金。三殿内外彩画共有3177条金龙,分为行龙、卧

37、龙、降龙,千姿百态、光芒耀眼。我们知道,代表皇权最高威历的紫禁城金銮殿(太和殿)内只有六根贴金明柱;而慈禧陵三大殿64根柱上都缠绕一条半立体铜鎏金的盘龙。龙首向下,龙尾向上,在龙须上设弹簧,随着空气流淌,龙须自行摇摆,奇妙无比。三殿墙壁也不同于其它后陵,内壁雕刻成五福捧寿、四角盘龙、万子不到头图案,全部筛扫红、黄金。整座殿堂金碧辉煌,其精致、豪华令人瞠目,据载,仅三殿用叶子金就超过4500两。使之显得更加金碧辉煌。金饰的豪华堪称一绝。现在我们进入地宫,慈禧的地宫由五券二门组成,金券正中汉白玉棺床上安放着慈禧太后的棺椁,棺椁分两层,里为棺、外为椁,均由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慈禧把自己的陵寝建的如此

38、富丽堂皇,她的葬礼也竭尽奢华。她企盼到了阴间仍能接着过骄奢淫逸的帝王生活。慈禧死后一年,葬入地宫。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仅仅20xx年后的1920xx年,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东陵盗宝案。慈禧陵和乾隆的裕陵,被军阀孙殿英的士兵掘开。在地宫中,棺椁内和慈禧身上多数世所罕见、价值连城的珍宝被洗劫一空。她的遗体被扔出棺外,惨不忍睹。现在棺椁内保存的是慈禧太后的一具干尸。如今,楠木棺椁华丽可辨,但棺内含恨吞辱的慈禧却恒久无法安卧。正是她对自己死后之葬也要如此骄奢,引来了整个清东陵(除顺治孝陵)屡屡被掘的奇辱大难。下面的时间里,我们大家可以自由参观,参观过程中请您留意爱惜文物,保持环境清洁,留意平安。午餐大家

39、可以按安排自由用餐。我们的车会始终停在停车场,不要遗忘16整准时集合返回市区。各位挚友们,今日我们巡游了山川秀丽、建筑宏伟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清东陵。通过这一天的接触,我发觉大家都特别友好,大家对我工作也很协作,很支持我,在此我向大家表示感谢!在此离别之际,纵有很多的不舍,也不得不说再见,我诚心希望咱们后会有期,重逢在假日。分别之前,希望大家对我的工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填在看法反馈卡上,以帮助我改进服务,感谢合作。 有关河北清东陵的导游词范文 篇3 欢迎诸位来河北旅游,祝各位在清东陵度过一段轻松满意的时间。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今日的行程:今日我们将要巡游的是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和国家4A级风

40、景名胜区清东陵。一同去观赏探寻这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皇家陵墓群。从现在起先到抵达我们的目的地也许须要两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我将向您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唐山。我们唐山是一座漂亮的城市,它南滨渤海,北依燕山,东隔滦河与秦皇岛市相望,西与北京、天津二市接临,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沿海重工业城市。大家往车窗两边看一下,看到什么了?对了,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和干净的街区,我们唐山啊,是一座震后崛起的新型城市,城市功能完善,1990年在全国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1995年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而且在20xx年11月已踏入全国园林城的行列,更是双拥模范城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唐山的交通四通八达,境内有

41、京哈、京秦、大秦三条干线铁路和102、112、205国道穿境而过,京沈、唐津、唐港、西外环四条高速马路交织成网,京唐港已和120多家港口通航,跻身国内港口20强。说到这儿啊,让我想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的确,唐山不仅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更是特别雄厚,20xx年唐山国民生产总值1295亿,占河北省国民生产总值的1/5,相当于三个中等城市。挚友们,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丰润区,说到丰润就不能不说一个人,对,就是旷世巨作红楼梦的作者,文学巨匠曹雪芹,曹雪芹的祖籍丰润,现在丰润西约10公里处的辋川莲花堂就是曹雪芹老家的后花园,各位以后有机会不妨寻访一下一代才子给我们留下的诗情画意。现在我们已

42、经看到车窗外山川连绵,对了我们的汽车已驶入北部山区遵化市,遵化市盛产京东板栗、核桃、磨盘柿、山查、香白杏及大各扎……好了,游客挚友们,我们已经进入风水宝地清东陵,它位于北京以东125公里处的遵化市马兰峪境内,位居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五大城市腹地。清朝是中国最终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1664年入关到1920xx年灭亡,共统治中国268年,其间经验了10个皇帝,除末代皇帝溥仪外,其他9位皇帝分别在河北省遵化市和易县境内修建了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帝后妃陵墓群,即清东陵和清西陵,另外,在辽宁省沈阳市还建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以及在新宾县建有清代

43、远祖的永陵。所以,清代陵寝共有5处,即永陵、福陵、昭陵、清东陵、清西陵,这几处陵寝都营造得个有特色。各具千秋,但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的就要数遵化市境内的清东陵了。挚友们,今日我们沿以前皇帝祭祀时的路途进入整个陵区,让您身临其境体验一下皇帝的感觉。大家请看,这座五间六拄十一楼的建筑就是清东陵的总门户石牌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石雕图案特别精致,整座石牌坊挺立高耸,华美壮丽,堪为不行多得的艺术杰作,虽历经300多年依旧岿然耸立。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大红门,它是一座庑殿顶建筑,进入大红门后我们看到的是孝陵神路,它全长6公里,将孝陵几十座形制各异,大小不一的建筑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气概雄伟、层次丰富、极为壮

44、丽的陵区中轴线。孝陵神路是清代陵寝中最长、最壮丽、最富艺术感染力的神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建筑就是供帝王谒陵时休息、更衣、沐浴之用的具服殿。我们看到眼前的这座耸立在神路中心的就是神功圣德碑楼,楼内荸荠背上驮着用满汉两种文字记载着清朝定鼎中原后第一帝顺治皇帝的丰功伟绩。碑楼四角处分别有四根华表,在华表的顶端,各坐着一个象龙一样的小动物,名字叫吼,两个向北望,两个向南望,寓意:望君出、盼君归,意思是提示皇帝即要走出深宫,去体查民情,也不要贪恋青山秀水,不思国事。咱们眼前这座山叫做影壁山,我们向北看,北有昌瑞山,南有金星山,你们看象不象是皇帝座在昌瑞山这个龙椅上,面前这个影壁山是龙案,而金星山就是一

45、个上朝奏本的大臣?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当年顺治皇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今昌瑞山便成了清帝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的万年吉壤。大家看到神路两边的雕像了吗?这就是孝陵石象生,是清陵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全长870米,共有18对,您看其中狮子、狻猊、骆驼、象、麒麟、马、一立一卧,错落有致,文臣、武将各3对,赤胆忠心的保卫着皇帝的陵墓。每座石雕像均用整块石料雕成,古朴粗犷,突出写意风格,与苍松翠柏相映,使神道圣洁、庄重气概非凡。我们穿过石象生往北,望见的就是龙凤门了,它是根据神话中的南天门修建的,皇帝之灵经过此门就可以进入

46、天堂。事实上,它起的是收拢视线、突出石象生的作用。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孝陵的七孔桥,此桥最具特色,它长过百米,型似长虹,最奇异的是它两侧的栏板是用一种特别质料的汉白玉雕砌而成,倘如轻轻敲击会发出金钟、玉簪一般奇妙和谐的声音,因其所发声音与五音相像,也被称为五音桥,可以称的上是当代奇桥。现在我们来到了孝陵停车场,我们的车一成天都回停在这里,大家请带好随身珍贵物品,大家肯定要记住我们车的特征是红色金龙旅游车,车号是冀B16888,以免上错车。现在就我们大家可以去参观由工作人员复原模拟的一个浩大的祭祀大典,即康熙9年17岁的康熙皇帝恭奉祖母孝庄文皇后来给其父顺治皇帝祭陵的场面。10点20分我们准时在停

47、车场集合,一起去参观定东陵的慈禧陵。大家都到齐了,我们一起从这里步行去参观定东陵。定东陵是咸丰皇帝的孝贞皇后和孝钦显皇后的陵寝,一在普祥峪、一在普陀峪,两陵并排,表面看来规模、形制完全相同。与帝陵相比,后陵没有大碑楼和石象生,建筑布局相仿,规模较小。两座陵寝同时开工兴建,历时六年同时完工,耗费银两各超过200万两,在全部皇后陵中均属上乘,但慈禧还不满意。东太后驾崩后,西太后大权独揽,于1895年下令拆除三大殿重建,并严令原材料不得有丝毫迁就,重修工程持续了20xx年直至慈禧死时才休上。重修后的慈禧陵是清代皇陵中最豪华的一座陵寝。这就是慈禧陵了,我们望见重建的慈禧陵,用料之精致、工艺之超群、装修之独特,均居明清帝后陵之乎,堪称慈陵之三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