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絡療法中醫針灸經絡理論的新詮釋.doc

上传人:景云 文档编号:643180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遠絡療法中醫針灸經絡理論的新詮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遠絡療法中醫針灸經絡理論的新詮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遠絡療法中醫針灸經絡理論的新詮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遠絡療法中醫針灸經絡理論的新詮釋.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遠絡療法中醫針灸經絡理論的新詮釋遠絡療法中醫針灸經絡理論的新詮釋板橋同仁堂中醫診所板橋同仁堂中醫診所 周献剛醫師周献剛醫師摘要:摘要:遠絡療法是源於找出疼痛發生的原因及疼痛醫療理論上的盲點,經過突破傳統理論思考與修正之後而研發出消痛效果極佳的全新醫療理論及方法,其治療方式是以調整身體內所有的流動即所謂的生命體流來達到消除疼痛、酸痛、發麻等症狀,特別是以治療各種難治性疼痛為主要目的,而其治療的最大特色在於不使用止痛藥物、不注射、不針灸、不觸摸疼痛處,僅藉由穴點之按壓,就能將長年疼痛問題於瞬間消除。關鍵詞:關鍵詞: 遠絡療法 按點 絡穴 五行前言:前言:遠絡療法是旅日醫師柯尚志醫師於 2002 年

2、 2 月在日本東京主講一場疼痛治療之改革的醫學研討會,公開發表的一種創新疼痛治療方法, 即遠道相應穴位經絡療法,柯醫師訂名為遠絡療法。這種治療方法改變了中醫的傳統思考模式,也改變了許多中醫傳統理論,為中醫界投入一顆震撼彈,但也可望將中醫的經絡針灸理論在國際醫學上再度掀起一股學習熱潮,只是在這股熱潮掀起時,中醫界可能也正在進行一場醫學革命。本文:本文:一、簡介:一、簡介:遠絡療法顧名思義,就是遠處經絡穴位治療法,亦即傳統中醫學中不在病位下針的異位施針法,而中醫的異位施針法又有 1.遠道刺: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如靈樞終使篇云:病在頭取之足,病在腰取之膕。2.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如素問

3、調經論云:痛在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3.缪刺:亦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與巨刺的區別在於,邪客於經用巨刺,邪客於絡用缪刺。但是遠道刺、巨刺、缪刺,所選取的經絡是依循經取穴的原則,如右側腰痛是膀胱經部位疼痛,取右腳委中穴即所謂的遠道刺,若取左側腰部穴位即所謂巨刺或缪刺,而取左側委中穴則是遠道刺和巨刺的結合手法。而遠絡療法比上述手法應用更加複雜,但卻又有一套完整的規律取穴原則。遠絡療法除了應用遠道刺、巨刺、缪刺的原理,另外還結合了中醫陰陽五行生剋理論、經絡的表裏關係、子午流注的循行關係、臟腑通治的應用、迎隨補泄的原理、還有類似五俞穴原理的手腳取穴原則、絡穴的應用原理、生物全息律的應用等理論的結合。試

4、想中醫針灸單一理論的應用,即能發揮一定療效的功用,結合了多項理論原則的遠絡療法在療效上當然能大大提高,尤其是對一些傳統針灸療效不佳的病症,利用遠絡療法治療,常令人有驚訝的療效結果。除了療效提高外遠絡療法對傳統中醫的最大貢獻,應是把中醫許多凌散的理論加以系統整合,甚至把一些可能早已失傳的理論重新開發,讓無所依循的針灸經驗手法,變成如公式般的應用,使學習遠絡療法者都有一套共通的溝通語言。二、治例:二、治例:茲以右側腰痛為例,用遠絡療法治療來作一簡單說明。右側腰痛,在經絡上屬膀胱經,治療可選擇左手肺經對應點 4 的位置尺澤穴下約 1 吋左右,使用泄法即可立即使疼痛改善,此治療點即結合了遠道刺、巨刺、

5、臟腑通治、迎隨補泄、五俞穴的手腳取穴、絡穴的應用、生物全息律的理論結合,就一個治療腰痛即應用到多種原理的結合,看似複雜,但實際了解後可發現原理其實很簡單,只是前人沒有加以整合而已,遠絡療法就是將上述理論加以整合並提出一套合理的解釋,讓中醫的針灸理論找到一個全新的詮釋,甚至可說是把中醫的針灸經絡理論推向更高的境界。三、遠絡按點和五俞穴之不同點:三、遠絡按點和五俞穴之不同點:遠絡療法的取穴原則是以十二經絡的手腳部位為原則,這和五俞穴的原理相同,但是五俞穴取穴不超過手腳的肘、膝關節,而遠絡療法則打破此一規則,取穴可超過肘、膝關節,五俞穴每條經絡取穴 5 至 6 個穴位,合計六十一穴,但是遠絡療法在每

6、條經絡卻有 9 個按點,總計有一百零八個按點,這一百零八個按點中有許多和五俞穴相同位置,但也有許多不同位置,也因此不以穴位命名,而改以按點稱之。五俞穴於每條經絡上的穴位位置沒有規律性可循,而遠絡療法因結合了生物全息律的原則,所以按點有規律性可循,也就因此在學習遠絡療法時,能讓人有駕輕就熟的可親性。附注說明:遠絡療法的按點,在每條經絡上於手腕及腳踝以下有 a,b,c 三點,以上有 1,2,3,4,5,6 六點,一條經絡上有九點,且各個同名按點之高度皆相近,按點均在肌肉骨骼之凹陷處,循找容易,不必像傳統穴位須背誦記憶才能取穴。四、遠絡療法的治療取穴原則:四、遠絡療法的治療取穴原則:遠絡療法在經絡治

7、療上的選取原則,則是利用手腳陰陽的排列組合方式,訂出了四條經絡的選取原則,這也讓中醫在循經取穴治療原則上,另外又開創出異經取穴的新路徑,這些路徑的選擇不僅符合傳統的中醫經絡原理,更符合現代科學研究的一致性,不會讓人有摸不著頭緒的感覺,初學者都能簡單上手,而也因治療時不選用疼痛經絡,故標榜不觸摸疼痛部位。附注說明:遠絡療法之治療經絡選取組合如下圖所示:手陰經手陰經 手陽經手陽經腳陰經腳陰經 腳陽經腳陽經每條經絡可連接三條其它經絡,在加上本身故有四條經絡可供選取應用。五、絡穴的應用:五、絡穴的應用:中醫的絡穴是經氣和絡氣相交會的樞紐,通常用法是和十二原穴互相配合應用,稱為主客原絡法,用法單純。而遠

8、絡療法對於絡穴的應用卻複雜許多,甚至是整個治療理論的重心點,絡穴的功能已超出陰陽表裏經氣的連接功能,經由絡穴的按壓能讓治療發生變化提升療效,這是值得中醫界深入研究的課題。附注說明:遠絡療法之絡穴和傳統中醫之絡穴只有部分相同,相異點差別很大,使用功能差別亦很大,須另設專題才能詳細解釋,有興趣者請參考消痛革命一書。六、五行相生的新理論:六、五行相生的新理論:至於陰陽五行的相生相剋理論,遠絡療法顛覆了傳統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單一相生原則,更改成水土生木的二次元相生的父母理論,此一改變勢必掀起中醫界一個爭論不休的議題,但在科學邏輯上二次元的相生理論卻似乎比傳統的單一相生理論站的住腳

9、,既然相生做了修改,當然相剋關係也就有所不同,這也是值得中醫界探討的課題。附注說明:遠絡療法之五行相生關係為二次元的立體相生關係,如下圖所示:相火水 土 君火 金木如圖所示:遠絡療法之每一五行元素均會有另二元素的箭頭指向它,而這兩個箭頭來源即是生其之父母,如水、土生木,可見由水、土出來之箭頭指向木,其餘依此類推。七、五行相剋的改變:七、五行相剋的改變:傳統中醫五行之相剋為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而遠絡療法把君火和相火獨立開來,改成水剋相火、相火剋君火、君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這一改變的解釋不像上述相生關係的改變容易讓人接受,值得大家進一步研究討論。八、臟腑通治的應用:

10、八、臟腑通治的應用:臟腑通治原載於內經,其內容如下:心與膽通,心病征忡,宜溫膽為主,膽病戰慄顛狂,宜補心為主。肝與大腸通,肝病宜疏通大腸,大腸病宜平肝經為主。脾與小腸通,脾病宜泄小腸火,小腸病宜潤脾為主。肺與膀胱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膀胱病,宜清肺氣圍主。腎與三焦通,腎病,宜調三焦,三焦病宜補腎為主。在傳統中醫的應用上以治療內科疾病用藥為主,而遠絡療法把臟腑通治擴大應用到治療所有酸痛問題,如上所舉腰痛之治例即臟腑通治之應用,在遠絡療法使用廣泛的臟腑通治,傳統中醫在針灸上卻鮮少使用。九、遠絡同名:九、遠絡同名:遠絡同名在傳統中醫指的是手三陰對足三陰、手三陽對足三陽,以手太陰對足太陰、手太陽對足太

11、陽的規則對應,而遠絡療法之同名對應是根據子午流注的經氣流注規則而來,手三陽和足三陽的對應和傳統中醫一樣,但三陰經的對應是手太陰對足厥陰、手厥陰對足少陰、手少陰對足太陰,對應雖不同,但從子午流注之循行來看卻有合理解釋。十、遠絡療法的科學符號化:十、遠絡療法的科學符號化:傳統中醫的經絡及穴名皆以文字做敘述,對初學者和不懂中文之外國人來說,常照成記憶背誦之困擾,遠絡療法把經絡符號化,以 Tx、Ty、Ax、Ay 來代表手腳之陰陽經絡,以 I、II、III,來代表經絡之位置,而按點則以 a、b、c、d、1、2、3、4、5、6 來描述,讓學習者能輕鬆接受,也因符號化的結果,讓原本雜亂無章的經絡理論,整理出

12、有統一規則可循的原則,讓研究推廣者能符合國際科學原則的討論。附注說明:TxI:即手陰經第一條肺經、TxII:即手陰經第二條心包絡經、TxIII:即手陰經第三條心經,其餘依此類推。結論:結論:遠絡療法雖然不是所有的中醫理論,但在往後的中醫界勢必佔有一席重要地位,也勢必造成未來中醫養成教育上的改變,只是在這改變之前大家如何去尋求一個可達成共識的平衡點,因為改變傳統理論所牽涉的問題決非易事,期待中醫界的有心學者共同研究,讓中醫的學術能有超越古人的成就產生。參考資料:參考資料:1. 消痛革命 柯尚志 原水文化出版社2. 2005 年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第 49 次聯合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New adva

13、nce of Orthopedic treatment in Enrac therapy(遠絡療法與骨科醫療的新發展)3. 2005 年中華民國疼痛醫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Advance in Management of Intractable Pain(頑固性疼痛處理新發展:遠絡療法)4. 2004 年中華民國疼痛醫學會演講及論文海報摘要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Pain 多元性的疼痛護照:遠絡療法亦即遠道相應穴位經絡治療法(Collateral Meridian Therapy)5. 2001 年上海針灸雜誌(TCM)柯尚志醫師發表的 Case Report:A Discussion on Experience in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by Distant Point Press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医学相关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