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心得体会800字_读论语有感悟.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428442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论语心得体会800字_读论语有感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读论语心得体会800字_读论语有感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论语心得体会800字_读论语有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论语心得体会800字_读论语有感悟.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论语心得体会800字_读论语有感悟论语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间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带来的读论语的心得体会800字,欢迎观赏。 读论语心得体会800字范文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化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耀着才智的光线……论语十则主要讲两大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和学习看法;二是讲有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论语使我懂得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看法。其中有几句论语,我受益非浅。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2、它的意思是:温习旧学问后,就会有新的发觉,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小学时的课原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觉一些以前不曾留意的新的学问,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厌烦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爱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假如她/他发觉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立刻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当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假如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妙,多么的和谐啊!岁

3、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终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须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当坚毅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毅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镇静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隐私……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毅不屈的品行,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当坚毅面对,鼓起志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4、!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读论语心得体会800字范文2 小时候,我们大家都学过论语十则。虽然叫十则,但是论语可不光十则。他总共有二十篇,它的作者就是宏大的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它是我国古代闻名的思想家、教化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就是孔子的代表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见,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化原则等。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这一篇主要是阐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强调严于利己,仁爱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论语中的各篇一般都是以每一

5、章的前两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孔子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而不倦,注意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见。这些思想主见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此外,在做人方面,孔子和儒家注意人的实际行动。特殊强调人应当言行一样,千万不能空谈浮言,心中不一。这种踏实看法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而论语的其次篇主要是讲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索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这一篇里,孔子举出两种迥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开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

6、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超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孔子还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熬炼,要有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其次,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的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牵强去做。这篇里面提到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论语让我知道了每天都能学习到新的学问,这些新学问能扩大我的学问面,假如每天都能做到复习前面学过的学问,并且专心体会有自己的理解和领悟。那么,我就能不断进步了。学问积累丰富了,那么学习就能进步了。 读论语心得体会800字范文3 八佾是论语的第三篇。主要内容涉

7、及礼的问题,主见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表达了孔子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见。本篇重点探讨如何维护礼的问题。对于典型的破坏周记的事务,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行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看法。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必需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孔子在这里还说到君子无所争即便要争,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但也要发扬主动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

8、在思想教化方面,加强做人道理的教化,孔子不学礼,无以立。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巧言乱德等等。孔子把教化的作用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是说,在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形成完善的人格。孔子教化思想的精髓凝练老师人格力气,成才德为首,树德先树人。孔子提出的完人标准和发展模式,即使对今日的教化无疑有重大的主动意义。榜样的力气是无穷的,人格的力气是无言的呼唤。孔子的教化思想虽然经验了多数朝代变迁,却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土壤,生生不息,为我们供应了学习、思索和实践的典范。他的教化思想与当前的素养教化有很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探讨、学习和借鉴。例如,对教化对象,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强调的是人人都应有接受教化的权利:而因材施教的理论,体现了古代朴实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孔子主见仁、义、礼、智、信,作为一名教化家,他提出了好学敏求,不耻下问,学思结合,启发诱导,举一反三,因材施教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当然孔夫子还提到与人交往应当有气度。当一个人能够独立于天地之间,视野已达到肯定境界时,什么人不能容许我成为她的挚友?虽然时代早已不同,但是我们在交友上要切切、偲偲这一点上还是想同的。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