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治通鉴500字读后感六年级范文(优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424575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资治通鉴500字读后感六年级范文(优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资治通鉴500字读后感六年级范文(优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资治通鉴500字读后感六年级范文(优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资治通鉴500字读后感六年级范文(优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资治通鉴500字读后感六年级范文(优选) 本文是精彩最新发布的关于资治通鉴500字读后感六年级范文(优选)的具体读后感参考范文,觉得有用就保藏了,这里给共享给同学们学习。 资治通鉴是北宋闻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资治通鉴500字读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爱! 资治通鉴500字读后感1 暑假期间,我仔细拜读了青少版资治通鉴,受益匪浅,让我爱不释手。 一段段历史情节,如同身临其境,历历在目。然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历史教会了我一个为人处事的道理-虚心。 “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

2、子。智伯一表人才,箭术高超,骑术精湛,身怀绝技,无所不通,文笔美丽,思维灵敏,还有意志坚毅、英勇坚决的品质。但他却妄自大,目中无人,当着韩、魏两家说:“汾河、綘河原来可以象晋水沉没赵一样沉没你们两家啊!”结果却是韩赵魏三家联合灭亡了智家。同此可见,做人肯定要虚心谨慎,一旦傲慢必将招来杀身之祸。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故事,从另一面告知了我们,唐太宗贵为天子,却能以虚心的看法,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治理国家。他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以谦和之心应付他人的劝谏,创建了唐朝初期的太平盛世,他的丰功伟绩载入史册,被后人称道。 傲慢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这虽是我们耳

3、熟能详的陈词滥调,却是为人处事的至理名言。从(资治通鉴)中很多故事可以看出,为人处世虚心,可以使前路平坦,免去不必要的纷争与忧扰,是人生的才智。 今年暑假期间,我报名了星乐培训学校的奥数尖子班。因为前几次测试,我都得了满分,所以我有点飘飘然,傲慢了起来,结果最终几次测试我只得了90分。看到老师在试卷上打的大大的“”,我懂得了虚心的重要性。 以史为鉴,面对当今困难的社会,虚心依旧是一种美德。我们应当怀着一颗谦和的心,在平凡中懂得感恩,对社会的感恩,在淡泊中,不忘对别人的感谢。 资治通鉴500字读后感2 资治通鉴成书以来,特别受人追捧,列举一二: 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4、 宋末元初胡三省:“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致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清代顾炎武:(资治通鉴和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行无之书”。 清代曾国藩:“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擅长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近代学者梁启超:“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雄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如此多的美誉,好像资治通鉴已成为君臣治国不行或缺之书,但我却纳闷:“自北宋神宗以来,至清末溥

5、仪为止,却没有发觉谁因资治通鉴而使一国大治的例子。”问者无心,听者是否张口结舌呢? 我原来就无知浅陋,当然不敢非议某些人心中的圣贤,也无能诽谤某些人熟读的经典,若此书真能“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何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明亡于清?莫非那些身居庙堂之上的人不明白圣贤经典的道理吗,何至于让“蛮夷之族”侵我中华,戮我妻子,毁我家园?这明显就有点让人无法理解了。 从内容上看,资治通鉴应有尽有,有政治、经济、制度、军事等方面的涉猎。特殊是关于政治和军事,是此书的重中之重,条理清楚,精彩纷呈,对此我也是不吝赞美。但这仍旧不能变更这部书只是司马光等人的一家之言,是对历史的一种阅历总结,究竟能对后人有多大

6、裨益,这唯恐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当然我并非否定此书的价值,只是希望不要迷信此书,终归现实社会不是武侠世界,凭借一部宝典抑或一把神剑,就能纵横江湖唯我独尊。假如有人将一本书与一国的盛衰联系起来,这简直就是风马牛相及的神逻辑,也好比有人把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拿出来洋洋得意一番,这种阿Q似的故事还是少信任为妙。 我不敢否定资治通鉴是一部好的历史书,我只是质疑将它推上无以复加的神坛。从史学价值来看,此书的确罕有其匹,但从一种历史总结的角度来说,它时至今日亦难担此大任。我们短暂放弃对此书的迷信,回来到一个原本的问题:我们学习历史究竟是为了什么? 很明显我们学习历史不是照猫画虎,把今

7、日当作历史的重演,假如执意生搬硬套,唯恐只会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笑话。学习历史,重要的是内涵,了解其中的精神、文化、制度,认清社会的状况,人性的本质。至于那些明君的忧国、昏君的庸聩、忠臣的耿直、奸臣的媚骨、斗争的诈谋、和平的珍贵、权力的血腥、平凡的真实如此等等,但愿都留在书中,别拿出来沾沾自喜。它们只是体现历史的厚度,并非今日炫耀的资本。 我们从历史中而来,面对将来而去。前方才是我们的道路,而不是转身向后看,艳羡那些三王五帝,否则我们的历史可就真成了陈年流水簿子了! 记住了,将来在前方,别回头! 资治通鉴500字读后感3 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雄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

8、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题记 历史上有一位大臣名叫司马光,他遵照宋英宗的吩咐,用十九年时间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其内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并朝代分为十六纪,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民族等等。不管是在史学史上还是文学史上,它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阅读完这部宏大的史书,让我最记忆犹新的是“安史之乱”:开元后期,唐玄宗成天过着尽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随意挥霍,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促使社会冲突不断加剧。朝廷是奸臣当道,上层的内部冲突斗争也很激烈。李林甫尸骨未寒,杨国忠就诬告

9、他与人谋反,因而剥夺了其官爵,清洗了其党羽。杨国忠与安禄山也势若水火,他奏请哥舒翰为河两节度使,以与安禄山相抗衡。均田制己破坏,官僚、商人大地主的势力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严峻,安禄山得到皇上皇后的宠爱后,由于胆怯杨国忠对自己不利,于是拉起造反的大旗,以“讨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哀的一个转折点,它不仅结束了盛唐的神话,让中华民族由开放转向保守,还使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假如我是唐玄宗,绝不会因为安定富裕就尽情享乐,给了奸臣和小人可趁之机。但是,安禄山的反叛也很失败,和他一起反唐的史思明竟倒戈了唐军,虽然史思明最终回来了,但是安禄山还是被自己儿子杀了,起义终究难逃失

10、败的命运。不过,唐朝要是不灭亡,那么今日说不定就会换个样子呢! 通过“安史之乱”,我想起了宋朝的岳飞和三国时期的赵云。岳飞不顾生死,在前线英勇抗击金军,但是却因朝廷奸臣当道,失去了收复中原的最好时机,他明知回去后定难逃一劫,却还是回到了朝廷忠于君王的吩咐,最终岳飞死在了秦桧的手里。而赵云在一场混战中和刘备等人走散了,他走出阵后又杀回阵中,从曹军的层层包围之下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救出了刘备的老婆和儿子。与赵云、岳飞这种臣子对君主的赤胆忠心相比,安禄山为了不死于杨国忠之手而反叛的行为,简直猪狗不如。我想:或许许多人都认为安禄山起兵反唐是为了当皇帝的利益,因为他反叛后独立为大燕皇帝,建立燕国。但其实

11、不然,刚起先奸臣杨国忠想杀死安禄山,导致安禄山反叛,在反叛的过程中,安禄山起先为利益所诱惑,才会在洛阳称帝。假如没有奸臣当道,或许安禄山也不会反叛吧! 一部宏大的史书,不仅能记载过去,还能像一面明镜一样,让人们从中学到好品质,舍弃坏习惯,可真是不同凡响! 资治通鉴500字读后感4 我从小以书为伴,以书为友,自然读了不少好书:有伴我成长的童话;有让我知人情懂事故的文学名着;还有令我学问丰富的科普读物总之我博览群书,读过的书数不胜数,但我最爱的还是史书资治通鉴。我从小别出心裁,喜爱别人眼中所谓枯燥的历史。自从一次在书店里独具慧眼的挑中了资治通鉴后就爱不释手。自己时常沉醉于书中,看得废寝忘食也是常事

12、。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北宋宋神宗时期着名的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 主要讲叙了三强分晋到五代十国的沧桑历史,其中的改朝换代,人文风云令我感慨万分。 书中的人物不少,其中令我钦佩的人也不少。蜀国的诸葛亮足智多谋,足智多谋,一手缔造了蜀国;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文韬武略,使封建王朝达到鼎盛;女皇武则天,有治国之才,用人之术,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还有完璧归赵的蔺相如,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令我钦佩的人数不胜数,更重要的是我应当学习他们的优点来充溢自身,将来才能像他们一样有一番大作为! 人无完人,金无赤金,历代虽有雄才大略之人,但臭名昭着之人也不计其数。秦始皇虽有统一六国的盖世功勋,但其凶恶

13、残暴也是妇孺皆知的,他焚书坑儒,荒淫无度,建立无比豪华的阿房宫,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还有隋炀帝杨广他心机颇深,虚伪做作,又荒淫暴虐,使得原本的旺盛盛世变得民不聊生。请君入瓮的来俊臣,笑里藏刀的,李林甫。他们遗臭万年,为世人所唾骂。我更应当牢记前车可鉴。资治通鉴的本意也是如此。 这本资治通鉴令我受益匪浅,它使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我读它不仅丰富了学问更让自己终身谨记前人之事。记住小人的下场,学习圣天的品质,奋勉向上,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历史是辉煌的,这茫茫史海,让我畅游其中。毛主席的沁园春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数风流人物还看

14、今朝。”看来我们宏大的毛主席也认为,只要我们综合历史上那些所谓的英雄的优点,真英雄还在现代。在如今的康泰盛世中我们更应当吸取前人的优点,牢记前人的过失,奋勉向上,成为一个“真英雄!” 资治通鉴500字读后感5 今日我看了资治通鉴的楚霸王自刎乌江。它讲的是刘邦追击项羽来到固岭,商定与韩信、彭越汇合,可到日期了,韩信和彭越还没来,刘邦很焦急,最终将韩信和彭越封王以后,两人马上支援,几面合攻项羽,项羽被打的措手不及,好简单逃到乌江边了,却迟迟不渡河,手拿短兵器与刘邦作战,砍了几百人,自刎而死,刘项两家的争夺也就以刘邦成功而结束了。 可刘邦为什么会成功呢?以前是项强刘弱,刘邦为什么会扭转战局呢?我觉得

15、是因为他会听从别人的看法,擅长招募人才,比如张良、萧何、韩信等都是他的部下,他还舍得拿钱,当时赏张良就是金百溢,珠二斗,而项羽呢,恰恰相反,他是妇人之道,他望见士兵受伤甚至会流眼泪,可将领有功他又迟迟不愿封赏,所以人们才会静默离开他,刘邦听取张良的看法,给韩信封为大将军,项羽却只是对待他像对待一个小兵一样,从不听他的看法。 刘邦年龄也很大,他取得王位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足足比项羽大了二十四岁,他还有长者的风范、没有杀秦王子婴。 但是刘邦也有不好的地方,他爱破口大骂,萧何去追韩信时他回来就对萧何破口大骂:“那么多好将领你不去追,便去追一个韩信”直到萧何说明后他才止住。 总之,刘邦是得到王位了,它的优点是大于缺点的,应当留名千史。 haha资治通鉴500字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