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作文两篇.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409051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作文两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作文两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作文两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作文两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作文两篇 篇一:爱心与教化读后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居住空间有限而闲暇时间也极少的老师来说,读书无疑是开阔视野最好的捷径。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便经常感叹于"开卷有益"的道理所在。读书是一种享受,可以短暂忘却自己所处的空间位置,忘却繁杂的琐事。尤其是读教化类的书籍时,常常对号入座,感觉身边发生的好多事和书上讲的比较类似,在书中可以学习怎样教化教学,能从中获得很多启迪,让自己的教化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从容,这样的感觉很真实也很充溢。"做一个有才智有人格魅力的老师,过一种有尊严的教化生活。"是我作为人民老师的一个目标。读

2、了李老师爱心与教化的书,感受颇深。作为老师,应当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文学名著更要捧读不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老师常常向学生举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化的动力。当然,举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这一点特殊值得我学习,虽然我是教数学的,但我本身始终认为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须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

3、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供应适当的精神养分。老师应当真诚地宠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净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相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有时和学生之间难免因为急躁而发生不该有的误会,特殊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常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懊悔不迭,但学生从来不跟我记仇,有时我真诚地向他们致歉,他们却说:"没事,老师,你都是为我好&quo

4、t;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经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烂漫呀!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特别留意树立老师的形象,用真心宠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爱学生,才能对学生的缺点宽容处之,渐渐等待他们战胜自我,取得进步,并和学生一起成长;爱学生,才能细心指导学生,如李镇西老师在给新生的信中,对新学期的打算就提出了详细的要求;爱学生,就有耐性和学生真诚沟通,用谈心、写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指责去教化学生。李老师转化万同的方法和耐力很值得借鉴。这学期里的"阳光体育"运动中,我们班级那么多弱小的家伙,输给别的班级是不行避开的了,按着我以前的急性子

5、,也会指责他们的。但我深深的感到,他们尽了很大的努力,也想为班级争光,也特别富有集体荣誉感,我不能损害他们,所以我始终劝慰他们,始终激励他们,其实这个过程中不仅他们很快乐,我也很快乐,有些事很简单释然的。过后,他们还邀请我去和他们一起练习打球呢。做老师是一件华蜜的事情。老师职业,当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特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化的规律。在爱心与教化的前半部分,李老师教给学生的自我激励方法是"每日九问",而在"手记三"中他在指导优生学习时提出了&qu

6、ot;每日十问"的要求:"一问今日在家早读外语没有?二问今日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日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日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日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日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日"过电影"没有?八问今日安排完成没有?九问今日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日有无奢侈的时间?"他要求学生把这十个问题制成表格,每天按实际状况填写。并激励学生"一两天做到这每日十问并不难,但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唯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步入学习的良性循环。"我对比了一下,我也常常建议学生问问自己今日学习了什么内容,今日复习巩固了吗?今日预习下一课了吗

7、?一部分学生真的在做这些事了,而有一部分学生还是学无习惯,乱了一团,所以必需常常指导个别学生学会学习,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爱心与教化给我感受颇深的就是:老师首先必需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敬重、信任甚或崇拜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教化,学生受到的教化会更深刻,效果也更好!还有,老师也应当努力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正如李老师在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化胜利事例反复证明的那样:"师生间的感情,是教化胜利的第一块基石。"而离开了老师的爱心,感情的建立便是无源之水。对于我这个年轻的老师,要学习还许多,要把握好素养教化的实质,着眼于人的培育,不

8、断探究,不断完善,形成自己的教化风格,对得起学生那一声声"老师"的呼喊! 篇二:爱心与教化读后感 什么是教化经典?经典就是你反复阅读,每一次回味都会有新发觉;经典就是你随意选取书中的一个片段也能对教化教学有所启发;经典就是贴近生活,贴近教化工作者的工作,或许有那么一幕情节刚好与自己的经验发生了交叠。今日,我捧起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化,细细体会书中的教化故事,每一次阅读,脑海里都是他的经验与我的学生,我经常想是要怎样的一位老师,能得到每一位学生的爱戴,是要怎样的一位老师,能够将学生管理得秩序井然,又是怎样的老师,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心中充溢希望的孩子祖国的将来,我好像在书中找到

9、了一些答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李镇西老师真的是将这句话用自己的行动书写在他的教化道路上。你看书中那一幕幕师生的画面:学生生日时老师亲自送上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意的祝愿,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实行篝火晚会,始终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珍贵!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细心打算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莫非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华蜜吗?经常有老师说,我们是在苦中作乐,苦的是教

10、化的过程艰辛,乐的不就是学生对老师的关切与支持吗?当一个老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华蜜!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华蜜者!从高校接触教化专业起先,我就经常会想以后成为一名人民老师我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是上好每一节课教会他们专业学问?还是管理好班级秩序培育他们的行为习惯?其实这些都很重要,每一位孩子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须要老师或家长的正确引导,我希望能做好每一位学生的指路人。但是现在真的成为了一名老师,我发觉要做的远不是想得那么简洁,所谓志向总是美妙的,而现实往往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看到李老师在刚步入教化行业的时候也曾有过迷茫,有过困惑,但是他有他的精神目标,

11、他坚持自己的教化理念,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华蜜地度过一生。"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教化思想,对于李老师来说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而是深深融入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他始终以来的教化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给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犹如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密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艳丽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呈现自己的勃勃朝气。"他把学生比作"容器",要向这个容器里面注入高尚的道德思想,美妙的情操教化。李老师这种广袤的胸怀、对教化的

12、坚守不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化工作者所须要不断追求的吗? 书中的事例太多太多,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万同学生的故事。万同是书中的一个典型的后进生的形象,在李老师对他所写的近五十页的教化手记中,我深深地感到转化一名后进生究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与耐性。教化无法速成,它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渐变的,甚至会常常周而复始地回到原点。而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总是不免浮躁与急功近利,而教化是最不能急躁的事,所以每个教化工作者对孩子的耐性与恒心就显得特别难能珍贵了。万同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的思绪翻涌,我问自己,假如你的学生中也有一个"万同"你会如何待他?如何去对待他的反复?我或许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想没有那么多的志气与毅力。面对一个"万同"尚且那么困难,可想一个老师面对那么多的后进生该是多么大的挑战,但是,李镇西老师是怎么做的呢长期地像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在万同的身上,我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我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性与信念。合上书,我告知自己,教化之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整理好思绪,我要接着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