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一流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406123 上传时间:2022-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排水一流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给排水一流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排水一流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排水一流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给排水一流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摘要: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育中存在的实践教学基地不能有效支撑一流专业卓越创新人才培育的问题,依托国家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西省高校卓越工程师培育打算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以学问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引领,以卓越创新人才培育为导向,深化科教融合,加强江西省饮用水安全重点试验室和给排水重点开放试验室等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给排水专业卓越人才培育基地等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在人才培育、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发挥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

2、程专业;一流本科教育;卓越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实践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核心任务、重要内涵、基本特征和重要基础,培育卓越创新人才是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是培育卓越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调查发觉,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已成为困扰“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难题。为适应新形势下培育卓越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需要,建设以学问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引领的校内外创新实践教学基地显得尤为重要。华东交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育打算试点专业,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年月被评为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优势专业,月获批为国家级

3、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高等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的专业评估和复评。依托国家及江西省试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试验中心,在校内外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肯定的成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培育卓越创新人才为目标,聚焦提高学生解决冗杂工程问题能力,加强了给排水专业校内外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架如图所示。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深化科教融合,提升学问创新能力,加强江西省饮用水安全重点试验室和华东交通大学给排水专业重点开放试验室等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江西省饮用水安全重点试验室建设。针对饮用水水源水质污染和管网水质污染问题,从基于微涡流

4、的强化混凝及膜处理技术、功能性复合材料对水体中微污染物高效去除、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等方向开展基础讨论和应用基础讨论,为饮用水安全学问创新能力培育提供平台支撑,与江西省水务水科学检测研发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申报并获批江西省饮用水安全重点试验室,给排水专业师生可以在重点试验室从事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提升学问创新能力。江西省饮用水安全重点试验室建筑面积多,拥有连续流淌分析仪、凝胶净化色谱、絮凝光学检测仪、倒置摄影生物显微镜、电位分析仪、测定仪、正磷酸盐分析仪、硝氮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水中放射性总蒸发浓缩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液质质谱仪、

5、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离子色谱仪等仪器设备,自由沉淀、过滤、气浮、充氧、污泥比阻测定、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涡旋澄清池等试验装置,价值多万元,备有一辆移动式检测车,具备了大类项参数的检测能力,利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创新性实践教学活动。给排水专业重点开放试验室建设整合水和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学科讨论方向科研成果,以科研反哺教学,增添学科本身的实力与竞争力。利用华东交通大学现有给排水实践教学基地具有靠近污水排放口和孔目湖的特有条件,整合、优化、扩展建设成涵盖给水处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加强给排水专业重点开放试验室建设。新增微涡旋、网格絮凝、砂滤净水工艺系

6、统,整合给水处理工艺系统,建设“给水处理设计讨论型实践教学基地;利用池、鼓风机等科研设备及装置,增加在线测定仪、在线硝氮分析仪、在线正磷酸盐分析仪等在线仪表和自控设备如变频器、可编程掌握器,建设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后,组建华东交通大学校级重点开放试验室,应用于开放试验、认识实习与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和实践环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体教学中的比例由提高到约,提供多种净水、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学生在创新实践基地自主设计、操作,讨论净水、污水处理效果,探究工艺运行规律等,提升高素养创新人才培育力度,促进学生的团

7、队协作意识,强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流专业的卓越创新人才的培育。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加强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校外卓越人才联合培育基地建设。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深入融合学校教学、科研及企业行业优质资源,引企入教,与南昌水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联合建设江西省水污染掌握技术“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主要讨论方向: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讨论;铁路如含油废水、医药、化工、印染、制革、染料、食品、电镀、纺织、畜禽养殖等行业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等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讨论,水污染处理工艺、技术、装备等原创性讨论;各行业的污水资源化技术及相关产品设备的讨论;

8、产品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大型化讨论。以企业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创新创业训练打算为平台,与南昌水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单位共同完成课题余项,为高新技术成果孵化提供基地,实现了校企优势互补和科技实力融合,加快潜在生产力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速度和效能,并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打造平台和良好机遇,提升了专业技能与综合技能,强化了工程创新能力。给排水专业卓越人才培育基地建设。依托江西省高校卓越工程师培育打算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构建高校和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与南昌青云水厂、南昌朝阳水厂、南昌牛行水厂、南昌双港水厂、南昌长堎水厂、南昌朝阳洲污水处理厂、青山湖污水处理厂、南昌水业集团、深圳粤鹏建筑设计有限

9、公司等多家单位签订给排水专业卓越人才培育基地协议,实施“产学联合的培育模式,企业行业深度参加人才培育过程,联合制定培育方案,共同设计和指导实践项目,商定“顶岗实践训练与考核机制,增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实习机会,夯实了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强化了工程实践能力。实践与成效人才培育。给排水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已应用于本专业开放试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近年,开设开放试验项目余项,接纳学生实习多人次,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打算项目项、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打算项目项,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项、省赛一等奖项,第三届“深水杯全国大学

10、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学问竞赛三等奖项,科技创新大赛团体三等奖项,提高了人才培育效果。科研反哺教学,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设备引入到创新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的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申请发明专利余项,发表科研论文余篇。作为教师科研基地,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素养和能力。社会服务。建设后的给排水实践教学基地入选首批国家环境爱护培训基地城市污水处理,江西省专业技术人才学问更新工程高级研修打算培训基地。承办了由江西省住建厅和环保厅联合组织的省城镇污水处理专业人员培训、全国首届及第二届“排水杯江西省选拔赛、惠州城镇供水行业协会、南昌铁路局、沈阳铁路局、兰州铁路局、洪城水业等技术人员培训,为省

11、内外兄弟院校、行业企业培训中高端人才余人次。拓展对外联系,深入融合行业企业,以“产学研培赛为抓手,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内外创新实践教学基地,更好地培育适应社会进展和企业需求的卓越创新型人才。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我校给排水专业卓越创新人才培育所取得的成效年月日被中国教育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年我校给排水专业被评为江西省一流专业优势专业,同年月,被评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讨论成果“工程教育认证引领、协同育人驱动,给排水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育的探究与实践年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结论依托国家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西省高校卓越工程师培育打算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以学问创新和实践创

12、新能力提升为引领,培育给排水卓越创新人才为导向,加强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并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深化科教融合,提升学问创新能力,整合、优化、扩呈现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科研基地,加强江西省饮用水安全重点试验室和华东交通大学给排水专业重点开放试验室等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整合学校教学、科研及企业行业优质资源,学校、企业行业协同,以“共管、共享、共赢为原则,共建共育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校外卓越人才联合培育基地建设。经多年的应用与实践,在人才培育、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接纳了本校人届的课程试验、开放试验、认识实习、生产实

13、习、毕业实习、“挑战杯、“创青春、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等实践教学任务,为省内外兄弟院校、行业企业培训中高端人才余人次,发挥了专业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参考文献钟秉林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基础中国高等教育,:周萌,曹政才,吴启迪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五位一体的机器人技术教学改革讨论高等工程教育讨论,:刘自团,彭华安“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学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讨论基于江苏省所高校的调查与分析中国高教讨论,:陈洪捷,巫锐“集群还是“学科:德国卓越大学建设的启示江苏高教,:周光礼,薛欣欣德国“卓越打算行动路径与阅历启示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现代大学教育,:胡锋平,戴红玲,张玉清,等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及应用试验室讨论与探究,:戴红玲,胡锋平,彭小明,等工程教育认证视阈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试验技术与管理,:作者:胡玉瑛 戴红玲 魏杨 彭小明 胡锋平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