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文献综述定稿.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386440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合文献综述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农合文献综述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农合文献综述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合文献综述定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献综述作 者: 李洁 市级电大: 绵阳电大 专 业: 卫生事业管理 年 级: 2010春 学 号:66 指导教师: 欧荣册 一、 概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 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是惠及我国亿万农民的一项新制度【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成败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几亿农民的健康和利益,而且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2002年10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 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正式提出在农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明确指出 在资金上予以财政补助1。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

2、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十一五规划”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更对上述目标进行了分阶段细化,提出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了补助标准”2。二、目前我国新农合的研究现状我国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行以来,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对我们探讨我国新农合工作,为相关部门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具有重要意义。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是影响参合意愿的一大因

3、素。“逆向选择”(adve rse selection),即医疗保险的投保者向健康风险高的人群集中的现象,即作为理性人, 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和年轻人可能选择不参加医疗保险,而健康状况不佳的人和老人更愿意参加医疗保险3。通过对比参合农户组和非参合农户组,发现参合农户组的健康状况要比非参合农户组低,而平均年住院人次和医疗费用支出都要大于非参合农户组,说明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解决的办法是继续提高参合率甚至实行强制保险。随着新农合的参加率逐年提高,这个问题将会逐渐得到克服。一项研究发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访者家中有老人的比例高达78.5%,回归分析也表明家中有老人及平时医疗支出 较大的农民更愿意参加新

4、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状况的回归系数则进一步说明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的逆向选择问题突出4。由于农民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态度有较大差异,在自愿模式下,会 出现“逆向选择”,长期实行自愿参加原则,将会使农村合作医疗达不到风险共担的目的,从而造成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入不敷出。通过在一定范围内的强制性参加,用制度建设来约束 利益各方,农民的参保率才会不断提高,也才能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统筹层次和范围, 降低合作医疗管理成本,增强合作医疗的筹资能力,把“基金”蛋糕做大、做强,扩大报销 范围,提高报销比例5。在实践中,只保住院、不保门诊的做法,使得这项制度受益率等于大病的发生率,受益面窄,由此突出了保险

5、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即很多身强力壮、疾病风险小而支付能力强的年轻人不愿意参加,参与率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从而使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许多地方的合作医疗在刚恢复时还有一定的覆盖率,但后来,一部分人因没有享受到合作医疗的好处,对合作医疗的热情降低,因而参加人数越来越少。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形式的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筹资来源是政府预算。2003年2005年,政府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合者以最低2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自2006年起,最低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40元。另外一个来源就是个人筹资,在全国多数地方,个人缴费标准在1020元之间,东部发达地区较高一些,大约在30元60元之间。在筹

6、资过程中,政府、集体和农民是这项制度的主体,但是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主体,为农村合作医疗注入资金、提供财政支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可以说,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集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的筹资意愿和筹资能力是影响基金筹集的核心因素6。虽然自2006年起中央政府对中西部省区参合农民每人转移支付提高到20元,但是,政府拨款是有前提的,要在农民个人和地方政府分别负担的10元资金到位之后。这样就存在着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筹资博弈,最终只会使农民丧失参合机会或者损害参合农民的受保障程度,进而影响参合率的提高。3、新型合作医疗报销方式的研究新农合住院医疗补助采取先支付全额医药费的措施,对于医疗风险较

7、高的 贫困 农民而言,是难以承受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7。我国目前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多年以来,由于筹资水平低,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因而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以外,各地普遍存在报销比例与封顶线偏低的状况,与农民的期望值相距遥远,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的状况中,所起到的作用很小,以至于许多农民认为它根本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合作医疗中的农民自付比例问题,虽然各地方案不同,差异较大,但相对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而言一般都是比较高的,造成许多农民即使参加了合作医疗也没有承担自付费用的能力,因此也就不敢住院,使得合作医疗基金反而流向相对收入高的农村居民,而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人口反而得

8、不到支持8。这种贫困人口帮助相对富裕人口的趋势,降低了合作医疗的效率,违背了社会保险促进公平的原则,必然会影响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的参保意愿。此外,报销过程中,手续的繁杂也成为让农民对合作医疗信心不足的一个原因。有人研究出一个利用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规定的医疗费用实际报销额公式:患者获得的新 型合作医疗补 偿费用=(门诊费用门诊补偿比率+住院费用住院补偿比率)增加系数。得出,在封顶线 以 下,参保农民在患病就诊时他的预付能力越大,则其可获得的医疗费用补偿越高,而那些低 收入的参保农民则可能囿于限而得很少甚至得不到补偿9。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的研究有人研究指出农民“参与行为”与“参

9、与意愿”并非完全对等; 高的且上升的 “参与率”并不能真正反映农民自身的意愿10。在一些地区,尽管通过行政手段获得很高的“ 参与率”,但实际上农民的“参与意愿”并不高,即内心的认可程度、热情不高,信任和信 心不足。影响农民参与意愿的因素涉及农民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报销水平、补偿模式、医疗服务提供及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等。也有认为影响农民参合态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管部门的问题,也有医疗机构的问题,主要存在的因素为报销困难、报销比例达不到帮助贫困家庭医疗保障的目的、宣传和监管不足11。在兴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收入和不同教育水平农户的支付

10、意愿和能力,可以设计不同的个人筹资标准,并给予相应的卫生服务待遇,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参保人群的覆盖面,以体现公平性12。一项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的经济因素不会影响该市农村居民的参与意愿,制约农村居民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不 高;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13。湖北省随州市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运行了1年后,农民在是否继续参加合作医疗的态度上不是很一致。其中表示肯定会继续参加的农户20%,70%的农民表示不一定会参加14,这充分说明了农民对政府的此项政策并不是很拥护,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政府的信誉出现了问题。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府宣传力度

11、、农民满意程度和知晓程度、收入与农民加入行为都是高度正相关15,说明随着他们收入的提高,农民更倾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化程度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对新农合有着较高的认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倾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未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来说,通过研究得出了两种相互矛盾的影响因素 ,一种是认为自己家庭成员都很年轻,多年都未生过病,交钱只在1年内有效;另一种现象 是认为自己年纪大了没必要参加,让年轻人参加16。有人通过对全国333个试点区的研究,认为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支持是保证参合率的决定因素。中央政府对中西部的资金补

12、助,民政部门对贫困人群的个人筹资部分的补助都体现了政府的支持同时也是政府实现合作医疗筹资公平性的手段17。在贫困群体的参合率分析中发现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其贫困人群的参合情况反而不如经济水平低的地区,这并不能说明经济水平富裕的地区更重视筹资的公平性。同时也应该清楚认识到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与民政部门的积极配合是提高其公平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三、研究意义综上所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实施以来,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方面,说明制度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是制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一大 障碍,需要寻找合适的办法解决逆向选择的问题;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方式,说明筹资过程中政府、集

13、体、个人三者的作用;对新型合作医疗的报销方式进行研究,说明报销补偿费用与自付比例之间存在的关系;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的探悉,包括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的关系、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等。因此,尽管我国新农合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它带给人民群众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新农合制度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切实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造福广大农民,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DB/OL2 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 点工作的通知R w106

14、02/27555.htm.3 蒋远胜,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农户的逆向选择寻医行为和住院决策J 农业经济问题,2009,(3).4 王兰芳,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07,(7).5 宫晓霞建立和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 5,(8).6 侯文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集中的政府作用分析J工会论坛,20 08,(5).7 方黎明,顾昕.突破自愿性的困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参合的激励机制与可持 续发展J.中国农村观察, 2006,(4).8 王艳论医疗给付结构对农民参与合作医疗意愿的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 ,2005,(5).9 代志明新型村合

15、作医疗补偿机制歧视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 (2).10 杨文选,杨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重视农民的参与意愿J农业经济问 题,2007,(8).11 彭现美,周静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与农民参与意愿研究J卫生软科 学,2007,(8).12 汤质如,等安徽省肥西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三)农村居民参加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的意向调查J中国卫生经济,2004,(12).13 曾晓琼,等绵竹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参与意愿调查J临床和 实验医学杂志,2008,(11).14 朱恒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农民参合意愿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5 杨春,刘耀光农户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愿分析J农业经济,2008 ,(4).16 彭现美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愿及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 2008,(2).17 左延莉,等2004年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分析J卫生软科学, 200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