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CNGLNG专项规划.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383856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CNGLNG专项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山东省CNGLNG专项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CNGLNG专项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CNGLNG专项规划.doc(8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专项规划综合报告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年3月目 录第一章 概述11.1规划背景11.1.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1.1.2能源消费现状41.1.3环境质量状况81.1.4城市交通现状分析101.1.5城镇体系建设情况141.2天然气利用基本情况141.2.1压缩天然气利用情况141.2.2液化天然气利用情况161.2.3LNG场站建设存在的问题201.3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201.3.1指导思想201.3.2规划原则201.4规划依据、范围、期限和目标221.4.1规划依据221.4.2规划范围231.4.3规划期限231.4.4规划目标23第

2、二章 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的应用262.1概述262.2 CNG和LNG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62.2.1CNG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62.2.2 LNG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82.3 CNG和LNG的生产与运输292.3.1压缩天然气的生产与运输292.3.2 LNG的生产与运输302.4 CNG和LNG的应用312.4.1CNG的应用312.4.2LNG的应用35第三章 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用气量预测433.1CNG和LNG的耗热定额433.1.1车用CNG气和LNG的耗热定额433.1.2小城镇压缩天然气的耗热定额433.1.3船用LNG的耗热定额433.2压缩天然气用气量预测443.2.1车用

3、压缩天然气用气量预测443.2.2小城镇压缩天然气用气量预测453.2.3压缩天然气用气量汇总463.3液化天然气用气量预测463.3.1车用液化天然气用气量预测463.3.2小城镇液化天然气用气量预测483.3.3船用液化天然气用气量预测483.3.4液化天然气用气量汇总493.4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用气量汇总49第四章 CNG和LNG场站规划504.1CNG和LNG场站规划概述504.2场站分类504.2.1CNG加气站级别划分504.2.2 LNG场站类别划分504.3CNG加气站规划514.3.1加气站站址规划514.3.2加气站规划数量与规模514.4 CNG供气站规划534.4.

4、1CNG供气站规划布局534.4.2供气站规划数量及设计规模534.5LNG场站规划544.2.2LNG接收站规划544.2.3天然气液化厂规划554.2.4液化天然气气化储配站规划564.2.5 LNG规划布局模式与储气量594.2.4LNG加气站规划594.2.5LNG气化站规划624.3场站建设实施规划634.3.1CNG场站634.3.2LNG场站634.4 LNG汽车发展规划644.4.1 近期LNG汽车发展数量规划644.4.2 LNG汽车改装规划64第五章 CNG和LNG场站事故应急预案665.1应急预案指导思想665.2应急预案基本原则665.3场站事故类型及预防675.4场站

5、事故应急处理的要点685.5事故应急处理的分工及培训68第六章 安全、节能与环保706.1安全规划706.1.1站区总图布置及建筑消防706.1.2消防给水和排水706.1.3电气设计716.1.4运行管理与消防措施726.2节能环保736.2.1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736.2.2防治措施746.2.3 天然气汽车的节能减排74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777.1工程量统计777.2投资估算编制依据777.3投资估算787.4经济效益估算79第八章 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808.1实施规划的措施808.2场站建设实施建议80第一章 概述1.1规划背景在我省管道天然气的快速发展中,存在两个制约天

6、然气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一个是储气调峰和事故应急问题,另一个是天然气管线到达不了小城镇天然气供应。同时天然气作为汽车及船只燃料发展迅速,缺乏统一规划。本规划主要研究一下四方面问题:(1)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的使用对调剂天然气供应起着巨大的作用,不但可以解决全省地区天然气的短缺,还可以起到应急调峰及供气安全储备的作用。LNG的储备与调峰是对专指防备周期性的天然气短缺或长输供气系统出现故障中断供气而言的,因此有地下气库的长输管线有时也需要这种调峰厂。山东省天然气供应季节峰差大,目前还没有地下储气库,因此,在山东省设区城市和一些县(市)所在地也要建设一

7、些LNG储配调峰站,解决天然气季节调峰问题和事故储备供气问题。(2)对于天然气管道无法输送到的中小城镇,可以采用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简称CNG)和液化天然气(LNG)等非管道运输方式对中小城镇进行天然气供应,对于提高城镇的天然气普及率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3)随着世界能源日益紧缺和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石油资源短缺,汽车是耗油大户,并且内燃机的热效率较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大约只有35%40%用于实际汽车行驶,汽车数量的增加加剧了这一矛盾;另一方面汽车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城市大气中CO的82%、NOx的

8、48%、THC(总碳氢)的58%和微粒的8%来自汽车尾气。此外,汽车排放的大量CO2加剧了温室效应,汽车噪声是环境噪声污染的主要内容之一。采用天然气后,由于天然气的储量大于石油,可缓解石油供应紧张的矛盾,同时汽车采用天然气可降低燃料成本和尾气排放污染。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中,天然气汽车被列为优先发展用户。(4)山东省海岸线长3345km,近海海域约16万km2,目前有渔船约7万余艘,动力容量约250万千瓦,每年耗燃料油约140万吨,如果改用天然气后,可大幅降低渔船的作业成本,并降低污染物排放,对促进蓝色经济区海洋渔业发展有重要意义。1.1.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社会经济发展现状2

9、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9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88.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398.9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429.0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比例为9.4:55.5:35.1。人均生产总值40129元,增长11.8%,按年均汇率折算为5858美元。2005年-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及比例分别如图1-1、1-2所示。图1-1 2005年-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变化趋势(最新数据)图1-2 山东省2005年-2010年各产业生产总值占总生产总值的比例20

1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43557家,比上年增加5369家,增长14.1%。按生产法与收入法加权计算,实现增加值18847.8亿元,增长14.9%,提高1.1个百分点。制造业发展较快,实现增加值168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86.3%提高到89.3%;实现利润3787.0亿元,增长26.3%,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比重由77.9%提高到86.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5402.8亿元,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6.1%提高到28.7%。十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3.5%,比重下降3.7个百分

11、点。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实现产值23558.7亿元,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9%,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31.0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城镇投资15439.1亿元,增长23.2%;农村投资3591.9亿元,增长23.6%。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6119元,增长8.5%。2005年-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趋势如图1-3、1-4所示。图1-3 山东省2005年-2010年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图1-4 山东省2005年-2010年农民全

12、年人均纯收入(2)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省为目标,调结构、稳物价、惠民生、促改革,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山东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以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力推进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首先,加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形成配套完善的水利设施、快捷畅通的交通网络和安全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先期要搞好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建设,增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支撑能力。再者是抓好重点项目,根据总体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渤

13、海南岸的东营、滨州、潍北和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环境友好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探索资源高效利用、生态持续改善、结构不断优化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路子。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蓝色经济区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示范园区项目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强环海防潮体系建设;强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重点支持海洋高科技研发、海洋优势产业、临海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

14、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是多年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化,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推动各地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实现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拓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1.1.2能源消费现状(1)能源资源状况山东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煤类多样,煤质优良,赋存条件好。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结焦性强等特点,为优质工业用煤。山东煤炭产量稳步增长,已成为全国产煤大

15、省和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2009年1-12月,山东省煤炭工业生产原煤1.44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90%。山东省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地区。胜利油田是我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2009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持续保持稳中有升,全年生产原油2,791万吨,连续10年保持稳定增长,连续13年保持储采平衡。山东电力工业进入快速、健康发展阶段。全省发电装机容量从1978年的293万千瓦增长到2009年的5762万千瓦,形成了“五横两纵”的500千伏主网架。2010年,山东全省净增装机34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98%。今后几年低碳经济将使新能源和环保节能产业及相应的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市

16、场前景广阔。按照有关规划,到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新能源企业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8%;实现替代常规能源990万吨标准煤,新能源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 3%;太阳能和地热能在建筑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在城市建筑普及应用率达到30%以上。(2)能源消费状况近年来,山东省一次能源及终端能源消费量逐年增加。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一次能源消费构成单一化,主要为原煤、原油,其他一次能源很少。其中2009年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原煤26637.35万吨标准煤,所占比重为77.13%;消费原油7345.74万吨标准煤,所占比重为21.27%;消费电力17.27万吨标准煤,所占比重为0

17、.05%;天然气所占比重为1.55%,约为43.39亿m3,而天然气在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约为3.6%,相差2.05个百分点。终端能源的消费构成仍以原煤为主,多年来所占比重都在30%以上;油品所占比重也相对较高,占20%左右;电力所占比重自年后有明显降幅目前占15%多;其他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近年来有所上升。山东省历年来一次能源和终端能源消费如图1-5所示。图1-5 山东省2002年-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旧图)山东省万元GDP能耗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高。2004年以前山东省的单位产值能耗一直在增加,2004年迅速下降,但进入2005年后,由于规模以上的高耗能工业工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

18、增长水平,因此万元产值能耗又出现大幅上升。十大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88.2%。与东部多数省区相比,山东省的能耗水平明显偏高,如2007年北京万元GDP能耗为0.714吨标准煤,广东为0.74吨标准煤,浙江为0.83吨标准煤。图1-6 山东省2001年-2010年万元GDP能耗指标(?)山东省各地市的万元GDP能耗区域差异较大,2010年青岛、东营、烟台、威海等东部发达地市万元GDP能耗均低于1吨标准煤,而淄博、枣庄两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万元GDP能耗为1.68吨标准煤,莱芜市更是高达3.70吨标准煤。山东省各地市的万元GDP能耗指标如图1-7所示。图1-7 山东省200

19、8-2010年各市万元GDP能耗指标(3)能源生产供应状况近年来,山东省的能源生产总量相对比较稳定,2010年能源生产总量为14600.08万吨标准煤,其中生产原煤10424.07万吨标准煤,所占比重为71.40%;生产原油4040.38万吨,所占比重为27.67%;生产电力15.66万吨标准煤,所占比重为0.11%;生产天然气119.97万吨标准煤,约9.72亿m3,所占比重为0.82%。山东省2007年-2010年能源生产状况如图1-8所示。图1-8 山东省2007年-2010年能源供应状况(4)能源供需结构山东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山东原油产量占全国的1/3,兖滕矿区是全国十大煤炭基

20、地之一,山东电网是全国六大电网中唯一的省独立电网,发电总量和总装机容量均居全国前列。但能源消费的日益增长使得能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山东省的能源形势已逐渐由丰盈转为原煤总量不足、成品油外调量大、依靠“外电入鲁”保证电力供需平衡。以2010年能源生产消费情况为例,当年原煤生产量为10424.07万吨标准煤,煤炭消费量为26637.35万吨标准煤,需调入16213.28万吨标准煤;原油生产量为4040.38万吨标准煤,原油消费量为7345.74万吨标准煤,需调入3305.36万吨标准煤;电力生产量为15.66万吨标准煤,电力消费量为17.27万吨标准煤,需调入1.61万吨标准煤;天然气生产量9.72

21、亿m3,天然气消费量43.39亿m3,需调入33.67 亿m3。山东省2002年-2010年能源生产消费变化趋势如图1-6所示。图1-6 山东省2001年-2010年能源生产消费变化趋势(修改图例)1.1.3环境质量状况(1)空气质量状况2010年17个设区城市中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泰安、威海、日照、滨州8城市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济南、枣庄、潍坊、济宁、莱芜、临沂、德州、聊城、菏泽9城市符合三级标准。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占污染负荷的42.5%;其次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分别占38.2%和19.3%。图1-7 山东省各地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良好率201

22、0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良好率90.9%。17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良好率范围在72.2%98.6%之间。其中,威海、日照、烟台、青岛、东营、潍坊、泰安、聊城、滨州、莱芜、济宁11个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良好率达到90%以上;临沂、淄博、德州、枣庄、济南5个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良好率达到80%以上。与2009年相比,全省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基本持平,全省无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2)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2010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59.03万吨,比上年下降了6.01%。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36.62万吨,占85.9%;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22.42万吨,占14.1%。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中,电力、热力的

23、生产和供应业排放量最大,为77.27万吨,占60.7%。图1-8 山东省各地市城市二氧化硫排放情况2010年全省氮氧化物排放总量138.22万吨,比上年增长了8.4%。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110.56万吨,占79.99%;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27.66万吨,占20.01%。在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排放量最大,为62.28万吨,占59.9%。图1-9 山东省各地市城市氮氧化物排放情况2010年全省烟尘排放总量41.72万吨,比上年下降6.15%。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30.2万吨,占72.4%;生活烟尘排放量11.52万吨,占27.6%。在工业烟尘排放量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

24、供应业排放量最大,为13.47万吨,占48.6%。图1-10 山东省各地市城市烟尘排放情况2010年全省工业粉尘排放量22.06万吨,比上年下降15.4%。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排放量最大,为13.52万吨,占65.4%。图1-11 山东省各地市工业粉尘排放情况1.1.4城市交通现状分析(1)交通运输设施现状分析1)公路截至到2010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可达22.9万km,其中,高速公路4285km,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占全省公路通车里程的15.8%。全省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动脉、以国省道为经络,以农村公路为毛细血管,干支相连、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网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

25、开放提供了强力支撑。山东省计划2012年时实现“五纵连四横、一环绕山东”高等级公路网,因此,山东省公路建设面临巨大发展机遇。2)港口截至2010年12月,山东省沿海港口已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8.36亿吨,同比增长11%,占全国沿海港口的15%。其中青岛港集团32312万吨,日照港集团18131万吨,烟台港集团16927万吨,山东至此也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三个亿吨海港的省份。山东省沿海主要港口的货物吞吐量统计如表1-1所示。表1-1 山东省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单位:千吨)港口名称2001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总 计青岛港烟台港199504506060760

26、日照港2933084208威海港7270153171803020949220624118045092石岛港4303878509082811238013494.214776张家埠港90947021195212.55233乳山港30216180230188205224羊口港150275520502515561615蜊江港230739790783616671735潍北港1410385055108502100171091811956牟平港350752850824804876960根据各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及业务能力对山东省沿海港口进行分级:亿吨以上港口: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1000 5000万吨港口

27、:东营港、潍坊港、威海港、龙口港、石臼地方港、岚山港;500万吨以下港口:莱州港、蓬莱港、长岛港、牟平港、凤城港、滨州港、俚岛港、蜊江港、石岛港、张家埠港、乳山港、龙眼港、羊口港、下营港。3)物流中心以市场为向导,以青岛、济南、临沂、烟台、日照、淄博、潍坊为物流中心城市,以青岛、日照、烟台、威海为海上物流门户城市,形成两纵两横(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青岛日照、威海烟台东营、日照潍坊东营)物流产业带和立足山东省及国内外的五级(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物流时域圈。(2)现状汽车保有量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山东省十七设区市及所辖县市的汽车保有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

28、0年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842.68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2.996万辆,年增长率为18.74%;全省营运性运输汽车数量达到91.4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68万辆,年增长率为16.1%。表1-2 山东省各地市营运性运输车辆统计情况(单位:辆)地 区营运性运输汽车合 计载客汽车载货汽车全省总计济 南912561535975898青 岛1646296685淄 博607361209848639枣 庄28384310125283东 营35045601529031烟 台780311358164451潍 坊926792367济 宁61905843553471泰 安35892440731

29、485威 海50729586444866日 照19922278417139莱 芜15394253612859临 沂744541005964396德 州45703792737777聊 城29361644922912滨 州33617428229336菏 泽39396723932157表1-3 山东省各地市民用汽车统计情况(单位:辆)地 区民用汽车合 计载客汽车载货汽车其它汽车全省总计济 南81471青 岛68411淄 博9129336329枣 庄4865549551东 营4482168576烟 台潍 坊济 宁94308泰 安4775455790威 海6068629450日 照3854331179莱

30、 芜840712023616080临 沂德 州58287聊 城45935滨 州49893菏 泽46601(3)现状压缩天然气汽车数量根据山东省十七设区市及所辖县市的压缩天然气汽车的数量统计,2010年全省共有压缩天然气出租车7.09万辆、公交车9300辆、社会车辆14.7万辆、环卫车296辆,压缩天然气汽车总量为22.75万辆,占全省汽车总量的2.7%。山东省十七设区市及所辖县市压缩天然气数量如表1-4所示。表1-4 山东省十七设区市现状CNG汽车数量统计表(单位:辆)城市十七设区市十七设区市所辖县市出租车公交车社会车辆环卫车出租车公交车社会车辆环卫车济南市9364129937501074 4

31、01020青岛市67928116550529 544580淄博市713787539360335 354480枣庄市932623870545 302300东营市36342508902668604 501589830烟台市125626075002017 2610460潍坊市2398312237483892 6524320济宁市14375012502453 605760泰安市13259005001409 301540威海市2339625620120 441020日照市2284108737100564 210810莱芜市1827187124900 23540临沂市31402507540403 1503

32、200德州市274674587101950 152618940聊城市159970175801453 22712540滨州市820501249502684 8040960菏泽市14951251000470 180350合计50524784622620400 145433475701.1.5城镇体系建设情况(1)城镇体系建设现状2010年,全省城镇人口457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3%,高于2005年3个百分点,年均增速超过0.7%,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快。全省共有6个100万以上城市、10个50-100万的城市、33个20-50万的中等城市、59个小城市(含县城城关镇)和1314个小城镇(不含

33、县城城关镇),初步形成以济南、青岛等核心城市为龙头、大中城市为中坚、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层级结构,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区、鲁南城镇带四个城镇化地域单元互动发展的格局逐渐清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开始显现。(2)城镇经济发展状况山东省城镇经济实力不断提升。2010年全省有10个区域中心城市位列全国城市综合实力前100名,27个县市位居全国百强,94个小城镇跨入全国千强。目前,山东省国家级中心镇有96个,省级中心镇有252个。2010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元,增长9.2%。城镇居民总收入中,人均财产性收入413元,增

34、长19.0%;人均转移性收入3559元,曾长16.0%。农民人均纯收入6119元,增长8.5%。其中,人均财产性纯收入196元,增长19.6%;人均转移性纯收入297元,增长18.2%。1.2天然气利用基本情况2010年山东省天然气消费量47.40亿m3,天然气生产量9.8亿m3,生产量占天然气消费量的20.67%,外购天然气37.6亿m3,占天然气消费量的79.33%。1.2.1压缩天然气利用情况(1)压缩天然气消费情况根据山东省20092010燃气运行基本情况统计年报表,可以得到2010年山东省十七设区市及所辖县市加气母站、加气常规站和加气子站现状压缩天然气的用气量为6.35亿m3,占全省

35、天然气用气量的12.93%,年替代汽油约48.85万吨,占全省年汽油消费量670.8万吨的7.3%。十七设区市及所辖县市压缩天然气的用气量如表1-5所示。表1-5 山东省十七设区市及所辖县市现状压缩天然气用气量(单位:万m3/年)城 市加气母站加气常规站加气子站合计济南市8487.481026.537665.709360.53青岛市1706.53709.86142.204343.3淄博市3319.861754.84569.585683.2枣庄市1067.637002115.002238东营市819.302333.2705.593123.05烟台市1061.27540.2987.001594.4

36、潍坊市2150.324502624.952852济宁市284.48422397.15761泰安市7028.2808460.007800威海市1690.13900799.002250日照市83.675201104.501040莱芜市0.00462595.49715.4临沂市6686.913128546.957945德州市14006.69385.652754.209927.85聊城市6.369.2686.9550.06滨州市1825.686601092.752216菏泽市1639.93420387.751565合计51864.5211605.4449034.7563464.79注:母站直接加气量2

37、824.6万m3/年(2)压缩天然气气源现状山东省十七设区市及所辖县市的压缩天然气气源约80%来自天然气加气母站。(3)压缩天然气场站现状山东省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发展迅速,目前全省17地市均建设了压缩天然气加气站,许多单独的区县也建设了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据统计山东省各地区现有各类加气站302座,其中加气母站37个、加气常规站94个、加气子站171个。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6所示。表1-6 现状天然气加气站数量统计表(单位:个)城市加气母站加气常规站加气子站合计济南市493649青岛市452231淄博市662234枣庄市1337东营市118322烟台市34310潍坊市252229济宁市381021泰

38、安市23611威海市1135日照市12710莱芜市0246临沂市221317德州市38415聊城市26311滨州市110718菏泽市1236合计3794171302 (4)加气站建设存在的问题1)加气站建设数量过快,有效利用率不足。母站的设计规模一般在520万m3/天,平均为7万m3/天,目前的能力为9.34亿m3/年,实际加气量为5.194亿m3/年,利用率为55.6%。常规站设计加气量为13万m3/天m3/天,平均为1.5万m3/天,目前的能力为5.08亿m3/年,实际加气量为1.16亿m3/年,利用率为22.8%。子站平均日加气量0.796万m3/天。2) 有些城市加气站布点不合理,造成

39、一些站点相距太近,既降低经济效率,有增加了安全隐患。3)加气站的建设标准、质量运行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1.2.2液化天然气利用情况(1)液化天然气气源现状我国LNG气源供应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港口LNG接收站进口国外LNG,二是国内LNG液化厂生产。截至2010年底,全球共有18个LNG生产国LNG贸易量为1.8亿吨年,其中亚太地区占总产能的41。加上在建、拟建和扩建的液化天然气生产线,全球液化天然气总供应能力大约为5.046亿吨;而拟建和扩建的130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将为全球新增5.124亿吨的液化天然气消费能力。目前我国从海上进口的天然气,全部为中海油接收的LNG。2006年进口LNG

40、约9. 5108m3;2007年进口LNG为40. 2108m3;2008年进口LNG达到44. 4108 m3;2009年LNG达到69.52108 m3,2010年进口LNG为912万吨,折合124108 m3。全国已投入生产的LNG项目有3个,包括广东大鹏LNG、福建莆田LNG和上海LNG,全部为中海油建设,一期工程总规模能力共计930104t/年(约124108 m3/年)。在建LNG项目3个,中国海油的浙江宁波LNG,中国石油的辽宁大连LNG和江苏如东LNG,一期工程规模能力共计950104t/年(约126108m3/年,预计2011年建成投产)。已获批准的项目有5个,分别是中国海油

41、的珠海LNG、中国石油的河北唐山LNG和深圳LNG、中国石化的山东青岛LNG和天津LNG,一期工程规模能力共计1587104t/年(约21108m3/年)。上述11个LNG项目,一期工程总规模能力达到3467104t/年(约461108m3/年),二期工程总规模能力达到7557104t/年(约1004108m3/年)。据不完全统计,正在规划的未获审批项目大约还有13个,这些项目都处于前期立项准备阶段。中石化山东青岛LNG项目正在建设中,位于胶南市董家口,一期规模300万吨/年(约40亿m3/年),计划建设3座16万m3储罐,一期预计2013年10月建成,二期规模500万吨/年(约66.7亿m3

42、/年)。目前全国有LNG液化生产厂17座,年产量为127.82万吨,各LNG液化生产厂的规模为5150 m3/d,年产量为127万吨。我国LNG液化生产厂现状如表1-7所示。表1-7 中国LNG液化生产厂现状序号名称规模104m3/d地点投产日期年产量万吨1河南中原绿能高科 15濮阳油田2001年11月 4 2新疆广汇 150鄯善吐哈油田2004年9月 40 3海南海燃 25海口福山油田2005年4月 6.66 4中石油西南分公司 4四川犍为县2005年11月 1.06 5江阴天力燃气 5江苏江阴2005年12月 1.33 6新奥燃气 15广西北海涠洲岛2006年3月 4 7苏州华峰 7苏州2007年5月 1.8 8泰安深燃15山东泰安2008年3月 4 9成都永龙 5成都龙泉驿2008年4月 1.33 10青海西宁 5青海西宁2008年7月 1.33 11山西港华煤层气 25山西晋城2008年11月 6.67 12鄂尔多斯星星能源 100鄂尔多斯2008年11月 27 13重庆民生黄水 12重庆黄水2008年12月 3.20 14中海油珠海横琴50 珠海横琴岛2008年12月13 415新奥山西沁水 15山西沁水2009年4月 4 16宁夏清洁能源(一期) 30宁夏银川2009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