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382399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木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说“木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木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木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说“木叶”.教学目标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示意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探讨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仔细体会“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教学步骤一、说“木叶”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示意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很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调,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像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2、,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微小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示意性问题。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作者林庚是闻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当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三、给下列词语注音A.袅袅( ) 桔颂(

3、) 灼灼( ) 皋( )B.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C.翩( ) 荃( ) 干燥( ) 漂零( )D. 漂泊( ) 迢远( ) 桅杆( )二、研读课文,探讨问题。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繁茂的枝叶特 树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征 木 黄色、干燥的质感意 树: 饱满味 木: 疏朗场 树 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合 木 秋风叶落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探讨诗歌语言的示意性(指词语的形象色调和联想的意义)问题。(1)“示意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从字面上讲,“木”就

4、是“树”, :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调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调,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练习: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作者 出处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作者 出处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作者 出处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作者 出处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作者 出处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1.秋月照层岭, 。(吴均谷柳恽)2.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3.柔条纷冉冉, 。(曹植美女篇)4.日

5、暮风吹, 。(吴均青溪小姑歌)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三、鉴赏下面一首古诗:咏 蝉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西陆:指秋天。 南冠:指囚徒。 玄鬓:指蝉。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答案:一、1.屈原 九歌 2.谢庄 月赋 3.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4.王褒 渡 河北 5.萧纲 折杨柳二、1.寒风扫高木 2.高树多悲风3.落叶何翩翩 4.叶落依枝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三、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涛人

6、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 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唐诗中的“柳”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行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闻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材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章台从掩映,

7、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快,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而柳是写秋日之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迥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疼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

8、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施肩吾的折杨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中女主子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源源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别。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画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快。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