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6376752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4.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木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说“木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木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木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说“木叶木叶”林庚1、品味文中的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这一意象的意蕴,把握其艺术特征。2、了解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赏析诗歌语言的韵味。3、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提升梳理论述类文本层次的能力。学习目标学习目标PART 01第一部分作者相关作者介绍林庚(1910-2006),字静希。林志钧之子。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建安风骨 盛唐气象 少年精神 布衣情怀推荐阅读:张伟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作者介绍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年

2、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曾参与创办文学月刊。1933年毕业后留校,同时担任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起在北京大学等校兼课,讲授中国文学史。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七七”事变后到厦门大学任教。1947年返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院系大调整,改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春野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十一部文集。2006年10月4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文体知文体知识文学论文的特点:1

3、、科学性(实事求是、客观)2、创见性(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3、专业性(针对性、专业术语)解解题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学术论文。木叶:中国古代诗歌的常见意象。如果你写一篇关于诗歌意象的论文,你的行文思路是什么?PART 02第二部分学习文章课文分析请大家速读课文,要求:勾画各段重点句,理清文章思路。初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初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意。第一段:第一段:从屈原从屈原九歌九歌开始,开始,“木叶木叶”成为诗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第二段:第二段:说明说明“木叶木叶”就是就是“树叶树叶”,但古诗中,但古诗中用用“树叶树叶”的十分少见。而

4、的十分少见。而“木叶木叶”却发展到了却发展到了“落落木木”。指出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指出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如此丰富多彩。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如此丰富多彩。初读文章初读文章 第第3 3段:段:说明说明“木叶木叶”“”“落木落木”与与“树叶树叶”“”“落落叶叶”的不同,关键在于的不同,关键在于“木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第第4 4段:段:说明说明“木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叶的因素。第第5 5段:段

5、:说明说明“木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念的影子。初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初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意。第第6 6段:段:说明说明“木木”的第二个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第第7 7段:段:说明说明“木叶木叶”与与“树树叶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初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

6、初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意。文章思路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提出提出问题第二部分(4-6):“木”被人喜爱的原因,分析“木”的俩个艺术特征 分析分析问题第三部分(7):概念相去无几的词语,艺术形象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问题分析探究第七段:“木叶”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差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一字千里。思考思考1 1:这是全文总结:这是全文总结段,文章是如何从段,文章是如何从“木叶木叶”“”“树叶树叶”引出引出“木木”与与“树树”的对的对比的?比的?分析文章第一部分(1-3)第一段:用诗句

7、引出本文说明对象木叶 为全文分析提供背景2-3段:“我们在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树叶”呢”?木叶即树叶,但树叶少见,常见的是树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树叶简化为叶文字洗练?木叶却未简化为叶地位不可替代 “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发展为落木舍弃了叶,只留下木。比较三幅图画木叶与树叶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呢?请同学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句来体会。品味诗句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

8、灼灼叶中华。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明确:枝繁叶茂,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阴匝地品味诗句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请同学们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思考思考2:“木木”与与“树”在在艺术形象形象领域的差域的差别是什么?是什么?研讨第二部分(4-6)请画出第二部分的结构图比较诗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高树多悲风,海

9、水扬其波”明确: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是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是“空阔空阔”。“木木”的第一个的第一个艺术特征:特征:本身就含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有一个落叶的因素;“木木”的第二个的第二个艺术特征:特征:有落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朗的清秋气息。3、“木木”具有哪些具有哪些艺术特征?特征?PART 03第三部分深入

10、探究深入探究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深入探究作诗最忌太直、太露,读诗最忌太滞、作诗最忌太直、太露,读诗最忌太滞、太凿。一览无尽的作品算不上是真正太凿。一览无尽的作品算不上是真正的艺术,拘守章句的读者也不是真正的艺术,拘守章句的读者也不是真正的鉴赏家。的鉴赏家。袁行霈言意与形神袁行霈言意与形神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

11、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暗示性丰富性深入探究深入探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宋 梅尧臣 拓展质疑:拓展质疑:是不是所有的是不是所有的“木木”都具有都具有文中所说的暗示性?文中所说的暗示性?“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亭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杜甫春望春望“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积雨辋川庄作“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韩愈晚春

12、晚春(1)生活中语言的暗示性:)生活中语言的暗示性:红色:热情。红色:热情。白色:纯洁白色:纯洁 绿色:生命绿色:生命鸽子:和平鸽子:和平 康乃馨:母亲康乃馨:母亲举一反三,迁移应用:举一反三,迁移应用:(2)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也有相对稳定)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也有相对稳定的暗示性:的暗示性:月月美丽、忧愁、冷清、思念美丽、忧愁、冷清、思念 月上柳梢头月上柳梢头 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别时茫茫江浸月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 举杯邀明月举杯邀明月雨:清新可爱,忧愁满怀雨:清新可爱,忧愁满怀空山新雨后空山新雨后 天街小雨润如酥

13、天街小雨润如酥夜来风雨声夜来风雨声 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朝雨浥轻尘寒雨连江夜入吴寒雨连江夜入吴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柳送别、留恋送别、留恋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岸晓风残月。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鸿雁鸿雁相思相思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种相思,两处闲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

14、时相识。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由“说木叶”到“说落叶”相通的核心: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愿送你一轮明月我愿送你山间清风你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你是我的人间四月天你骗谁呢,还送我明月,你有能你骗谁呢,还送我明月,你有能耐,把月亮摘下来呀?耐,把月亮摘下来呀?说我像水莲花,能不能说点名贵说我像水莲花,能不能说点名贵的,你咋不说我像君子兰呢?的,你咋不说我像君子兰呢?还说我是你的四月天,那剩下还说我是你的四月天,那剩下的八个月谁是你的天?的八个月谁是你的天?拓展延伸 说“木叶”一文从“木叶”出发,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丰富的诗句,诠释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道理,我们要在体悟诗歌魅力的基础上,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说“木叶”树叶木叶 落叶木叶木叶落木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