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复习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6375835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44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桃花源记》复习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9课《桃花源记》复习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课《桃花源记》复习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桃花源记》复习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6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桃花源记桃花源记复习课复习课纵观近五年的枣庄市中考语文试题,文纵观近五年的枣庄市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考查的题型主要是以下几种:言文考查的题型主要是以下几种:(一)文言断句题(一)文言断句题(二)词语释义题(二)词语释义题(三)文化常识题(三)文化常识题(四)文意分析题(四)文意分析题(五)文言翻译题(五)文言翻译题复习提纲复习提纲作家作品作家作品重点词语解释重点词语解释通假字通假字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成语运用成语运用理解分析理解分析关于作者关于作者本文作者本文作者,字字,名,名,世,世称称,自号,自号,浔阳柴桑人。浔阳柴桑人。_(时期)伟大诗(时期)伟大诗人,他开创了人,他开创了_

2、 _ 诗体,是我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国文学史上第一位_ _ 诗人,代表诗人,代表作有作有等。等。陶渊明陶渊明潜潜元亮元亮东晋东晋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归园田居靖节先生靖节先生五柳先生五柳先生田园田园田园田园读准下列注音:豁然开朗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怡然自乐 便要还家便要还家 邑人邑人 间隔间隔 此中人语云此中人语云 为外人道为外人道 为具言所闻为具言所闻 诣诣 刘子骥刘子骥 无问津者无问津者 hukungynqinmtioy yoyjin ywiwiyjjn文言知识总结文言知识总结(一)古今异

3、义:(一)古今异义:1 1、交通:、交通:2 2、妻子:、妻子:3 3、绝境:、绝境:4 4、无论:、无论:(古)(古)交错相通。交错相通。(今)(今)指各种交通运输的总称。指各种交通运输的总称。(古)(古)妻子儿女。妻子儿女。(今)(今)指男人的配偶。指男人的配偶。(古)(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今)没有出路的境地。没有出路的境地。(古)(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今)关联词,关联词,“不管不管”。5.5.未果未果 (古):(古):(今):(今):6.6.俨然(古):俨然(古):(今):(今):7.7.开朗开朗 (古):(古):(今)(今)(8.8.

4、延延 (古):(古):(今):(今):9.9.云云 (古):(古):(今):(今):实现。实现。果实;结果。果实;结果。整齐的样子。整齐的样子。形容很像。形容很像。开阔敞亮。开阔敞亮。思想、心胸、性格)乐观不阴郁低沉。思想、心胸、性格)乐观不阴郁低沉。邀请。邀请。延长。延长。说。说。云彩。云彩。10、鲜美11、不足(古)(古)色彩色彩 鲜艳美丽。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今)食物味道好。(古)不值得。(古)不值得。(今)不充分,不够。(今)不充分,不够。(二)通假字:(二)通假字:“要要”通通“邀邀”读读“yo”,邀请。,邀请。(三)一词多义(三)一词多义1、为:2、其:3、并:4、遂:捕

5、鱼捕鱼为为业业不足不足为为外人道也外人道也复延至复延至其其家家太守即遣人随太守即遣人随其其往往并并怡然自乐怡然自乐而两狼之而两狼之并并驱如故驱如故遂遂与外人间隔与外人间隔遂遂迷迷作为作为对,向对,向自己的自己的都都一起一起于是于是竟然,终于竟然,终于代指渔人代指渔人动词动词w介词介词wii便舍船便舍船屋舍俨然屋舍俨然放弃,丢下,动词,读放弃,丢下,动词,读 sh房屋,名词,读房屋,名词,读 sh(三)一词多义(三)一词多义5、舍:6、寻寻寻向所志向所志寻寻病终病终不久不久寻找寻找咸咸=悉悉=皆皆=并并缘缘=扶扶要要=延延(四)同义词:(四)同义词:“咸咸”“”“并并”“”“俱俱”“”“具具”在

6、文言里有时跟在文言里有时跟“皆皆”一样,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样,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都都”,“全全都都”,有时又不一样。看看下边句子中加点的字哪,有时又不一样。看看下边句子中加点的字哪些能用些能用“皆皆”代替,哪些不能。代替,哪些不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问所从来,具答之问所从来,具答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五)词类活用:(五)词类活用:渔人甚渔人甚异异之,之,复复前前行,欲行,欲穷穷其林。其林。前前,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前。,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前。穷穷,形容词用作动词,尽,走完;走到,形容词用作动词,尽,走

7、完;走到尽头。尽头。异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感到惊异。文言词语文言词语其他其他1、屋舍俨然俨然2、豁然豁然开朗3、怡然怡然自乐4、欣然欣然前往开阔的样子整齐的样子喜悦的样子高兴的样子两个借代两个借代词词:黄黄发发、垂髫、垂髫 1、世外桃源、世外桃源2、鸡犬相闻、鸡犬相闻3、豁然开朗、豁然开朗 4、怡然自乐(得)、怡然自乐(得)5、黄发垂髫、黄发垂髫 6、无人问津、无人问津7、不足为道、不足为道成语积累成语积累1.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次一次,渔人划着船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路程的远近。2.2.

8、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香的青草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鲜艳美丽,地上落花繁多地上落花繁多。语句翻译语句翻译3.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向前划去,想走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到林子的尽头。4.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渔人渔人)在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口,洞口里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口,洞口里隐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隐约约好像有光亮。5.5.初极狭,才通人

9、。初极狭,才通人。洞口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洞口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6.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渔人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明亮。阔明亮。7.7.土地平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那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那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8.8.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能听到鸡鸣狗叫

10、的声音。的声音。9.9.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10.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自得其乐。11.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中人)就邀请就邀请(渔人渔人)到自己家里,摆酒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殷勤款待。12.1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自云先

11、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他们自己说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隑绝的地来到这与外界隑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断绝了。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断绝了。13.1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他们)问(渔人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14.1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个渔人一一地为这个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自详细地说出自己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叹息。己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叹息。15.15.此中人语云: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的人告诉他说:桃花源的人告诉他说:“这儿的情况不值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面的人说啊。得对桃花源外面的人说啊。”16.1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处处志之.(渔人渔人)出了山洞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出了山洞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到处做上标记。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到处做上标记。17.17.太

13、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复得路。大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渔人他们寻大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渔人他们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得到原来通向桃花源的路了。不得到原来通向桃花源的路了。18.18.闻之,欣然规往。闻之,欣然规往。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19.19.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从此以后,就不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从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访再有探访(桃花源桃花源)的人了的人了。以

14、以武陵渔人的行踪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顺序,可分三个部分。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顺序,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 1),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第二部分(第二部分(2-32-3)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后的见闻。)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后的见闻。第第2 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第第3 3段写桃花源中热情淳朴的社会风尚。段写桃花源中热情淳朴的社会风尚。第三部分(第三部分(4-54-5),故事的结局和尾声。),故事的结局和尾声。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理解探究理解探究(一)用原文语句

15、回答:(一)用原文语句回答:1描写桃花林美丽自然景色的语句是:描写桃花林美丽自然景色的语句是: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4表现桃花源中生活环境美好的句子:表现桃花源中生活环境美好的句子: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6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1描写桃花林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美丽景色的语句是:的语句是:中无杂树,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落英缤纷。2描写桃花源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的

16、语句是:阡陌交通,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犬相闻。3描写桃花源人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热情好客的语句是: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酒食。4表现桃花源中表现桃花源中生活环境美好生活环境美好的句子: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5表现人民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生活恬适的句子:的句子:其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7、。6表明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2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世界?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

18、社会批判。暗社会批判。3 3“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怎样的?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4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5 5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19、。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没有必要一一写出。6 6 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的原因是什么?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7 作者为什么要写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寻向所志,不复得路”?8 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未果”?表明桃花源可望而

20、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9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

21、得桃源是一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 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暗示桃源是虚构的。10 今天我们应怎样看待陶渊明的这种今天我们应怎样看待陶渊明的这种政治理想?政治理想?寄托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寄托了人民的理想、愿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归宿,使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归宿,使人们在痛苦中找到寄托,得以安慰;们在痛苦中找到寄托,得以安慰;对现实的无奈,有逃避的心理。对现实的无奈,有逃避的心理。而今天的青少年应该做敢于行动而今天的青少年应该做敢于行动直面现实的勇士,不可消极避世。直面现实的勇士,不可消极避世。积极意义积极意义:消极意义消极意

22、义: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落英落英缤纷(2)黄发垂髫垂髫(3)便要要还家(4)处处志志之_9下列句子中与“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武陵人捕鱼为为业B此人一一为为具言所闻C念无与为为乐者D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为点缀绿波10从文中找出一个判断句并翻译。(2分)句子:翻译:11翻译下面句子。(2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翻译:2013枣庄(14分)落花儿童下垂的头发,这里指儿童通“邀”,邀请。记,作记号。B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翻译:南阳刘子骥,是个志趣高尚的隐士。(判断、翻译各翻译:南阳刘子骥,是个志趣高尚的隐士。

23、(判断、翻译各1分)分)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等等。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等等。牛刀小试牛刀小试12本文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行踪本文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源、_、离开桃源、离开桃源、_等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等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表达了作者表达了作者的社会理想。的社会理想。(4分)分)小住桃源(或小住桃源(或“访问桃源访问桃源”等)等)再寻桃源(或再寻桃源(或“寻寻找桃源找桃源”)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社会理想

24、愿景社会理想愿景(2015锦州锦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回答13题。题。【甲甲】桃花源记桃花源记(节选节选)林尽水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从口入。初极狭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悉如外人,黄发垂髫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并怡然自乐。见渔人见渔人,乃大惊乃大惊,问所从来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具答之。便要

25、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设酒杀鸡作食。停数日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为外人道也。”【乙乙】小国寡民小国寡民(选自选自道德经道德经)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无所乘之;虽有甲兵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美其服,安其居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民至老死不相往来。shbizhq1解释加点的字词。(1)豁然开朗()(2)阡陌交通 ()(3)使民重死而不

26、远徙 ()(4)虽有甲兵 ()开阔的样子开阔的样子 互相通达互相通达 迁徙迁徙 铠甲铠甲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林尽水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仿佛若有光。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仿佛有点光亮。(2)邻国相望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相邻国家互相看得见相邻国家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听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听得见,(但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不相互往来。3【

27、甲甲】【】【乙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理想国”展展开了想象开了想象,请根据请根据【甲甲】【】【乙乙】原文完成下表。原文完成下表。【甲】设酒杀 鸡作食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美其服_男女衣着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悉如外人 甘其食甘其食 安其居安其居 乐其俗乐其俗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历年中考题汇编历年中考题汇编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1)缘:(2)俨然:顺(沿)顺(沿)整齐的样子整齐的样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渔人甚异之 林尽水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渔人对此感到很奇

28、怪(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2分)A.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B.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D4(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阡陌:(2)向:田间小路田间小路从前的、旧的从

29、前的、旧的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2)欣然规往(2分,每小题分,每小题1分)分)交错相通交错相通计划计划 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2分)A、芳草鲜美(鲜艳)(鲜艳)陶后鲜有闻(少)(少)B、悉如外人(全、都)(全、都)悉以咨之(全、(全、都)都)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类)属予作文以记之(通(通“嘱嘱”,嘱咐),嘱咐)D、设酒杀鸡作食嘱咐(食物,名词)(食物,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动词)(喂,动词)7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他

30、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或: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或: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晋两朝了。)(2分,分,“何世何世”“”“乃乃”“”“无论无论”必须译正确,译对一处给必须译正确,译对一处给1分)分)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 D处处志之志:记住D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

31、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B(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外界朝代的更替及带给(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外界朝代的更替及带给人们的战争灾难)人们的战争灾难)10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分)(2)

3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译文: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要走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译出大意计到林子的尽头。(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分,落实“异异”“”“穷穷”的的意思各计意思各计0.5分)分)译文: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译出大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译出大意计意计1分,落实分,落实“妻子妻子”“”“绝境绝境”的意思各计的意思各计0.5分)分)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3、3分)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源的)这番经历。1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分)“忘路之远近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欲穷其欲穷其林林”。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怡然怡然自乐自乐”。离开桃花源时,他。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处处志之”,但再来寻找时,但再来寻找时还是还是“不复得路不复

34、得路”。13.从第从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向往的是:(:(1)环境优美;()环境优美;(2)和睦安乐;()和睦安乐;(3)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3分)分)14.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2分分)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或通达的样豁然:开阔或通达的样子子 B.阡陌交通交通:古:错杂相通阡陌交通交通:古:错杂相通;今:运输事业。今:运输事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5、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今:没有出路的境地。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更不要说无论:古:更不要说;今: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今: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15.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分)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B.本文既然名为本文既然名为“记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文章。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表现了桃花源

36、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C 16.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分)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的桃花源作了铺垫。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

37、动可感的细节,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构非常严谨。C 桃花源的生活场景是虚构的,展现的是桃花源的生活场景是虚构的,展现的是理想社会而不是现实社会理想社会而不是现实社会 17.17.文段中文段中“问今是何世问今是何世皆叹惋

38、。皆叹惋。”两两句话的句话的“问者、不知者、叹惋者问者、不知者、叹惋者”分别是分别是()()A.A.渔人渔人 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中人 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中人 B.B.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中人 渔人渔人 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中人 C.C.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中人 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中人 渔人渔人 D.D.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中人 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中人 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中人 D 18、出自、出自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一文,常用来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的成语是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的成语是“”,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世界的成语是生活安乐的世界的成语是“”,常

39、用来比喻不了解外界情况、十分闭塞的成常用来比喻不了解外界情况、十分闭塞的成语是语是“”,常用来比喻没人过问、,常用来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受到冷落的成语是“”。豁然开朗豁然开朗 世外桃源世外桃源 与世隔绝与世隔绝 无人问津无人问津 19、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中的中的“豁然开朗豁然开朗”一词,一词,与陆游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游山西村中与之意境相似的一中与之意境相似的一句诗是:句诗是:。20、陆游的、陆游的游山村游山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

40、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选择正确的译文:选择正确的译文: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A、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B、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也不知道、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也不知道汉朝,怎样能讲魏晋的情况呢?汉朝,怎样能讲魏晋的情况呢?C、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尚且不、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尚且不知道,怎么会知道魏晋朝呢?知道,怎么会知道

41、魏晋朝呢?D、桃源人问渔人今天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才不知道什、桃源人问渔人今天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才不知道什么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么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A 21522、下列句中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句中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中:晋太元、中:晋太元中中中中无杂树无杂树、舍:便、舍:便舍舍船船屋屋舍舍俨然俨然、皆:、皆:皆皆叹惋叹惋皆皆出酒食出酒食、寻:、寻:寻寻向所志向所志寻寻病终病终2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A.复前行,欲穷复前行,欲穷其其林林太守即遣人随太守即遣人随其其往往B.B.见渔人,见渔人,乃乃大惊大惊乃乃不

42、知有汉不知有汉C.C.便扶便扶向向路路寻寻向向所志所志D.D.便便得得一山一山既出,既出,得得其船其船24、下列各项中、下列各项中“之之”字的意思不同其他的一项是字的意思不同其他的一项是()A A、有良田美池桑竹、有良田美池桑竹之之属属B B、渔人甚异、渔人甚异之之C C、闻、闻之之,欣然前往,欣然前往D D、具答、具答之之CCA二、阅读下面文言文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完成14题。题。【甲甲】林尽水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仿佛若有光。太守遣人随其太守遣人随其往往,寻向所志寻向所志,遂迷遂迷,不复得路。不复得路。(节选自节选自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乙乙】孔子过

43、泰山侧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而听之,使子路问使子路问之之,曰:曰:“子之哭也子之哭也,壹壹似重有忧者。似重有忧者。”而曰:而曰:“然!昔者吾舅然!昔者吾舅死于虎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夫子问:“何为不去也?何为不去也?”曰:曰:“无苛政。无苛政。”夫子曰:夫子曰:“小子小子识之识之,苛政猛于虎苛政猛于虎也。也。”(节选自节选自礼记礼记檀弓下檀弓下)【注注】式:同式:同“轼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这里用作动词。壹:真是壹:真是,实在。实在。舅:公公。古代似舅姑称呼公婆。舅:公公。

44、古代似舅姑称呼公婆。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对学生的称呼。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便得一山 ()(2)何为不去也 ()发现发现 离开离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2)苛政猛于虎也。苛政猛于虎也。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3【甲甲】【】【乙乙】两文都运用了两文都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的表达方式;从艺术表现手法看,文段文段【甲

45、甲】主要运用了主要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的表现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文段文段【乙乙】则主要运用了则主要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来突出主题。的表现手法来突出主题。记叙记叙(描写描写)虚构虚构(想象想象)反衬反衬(对比对比)4文段文段【甲甲】中桃花源中人对渔人说中桃花源中人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为外人道也”,文段文段【乙乙】中妇人也不愿离开生活的地方中妇人也不愿离开生活的地方,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为什么。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为什么。桃花源人与世隔绝桃花源人与世隔绝,远离战争远离战争,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因此不希望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祥和幸福。因此不希望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和平安宁的生活。妇人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绝、和平安宁的生活。妇人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她深知山下世但是她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老虎更为惨烈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老虎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更令人不堪忍受。(意对即可意对即可)完成下列对联完成下列对联 上:上: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世外桃源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世外桃源 下:与民同乐,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下:与民同乐,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上:子骥难寻避世地下:渔人偶入桃花源趣味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