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集团应答分析.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373503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集团应答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生集团应答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集团应答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集团应答分析.ppt(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 学生集团应答分析本章学习要点;本章内容结构第一节 应答分析系统*教学时间与学习时间*资源*量度水平高 教学与学习时间是一种量度水平高的数据(教育测量中有很多数据的量度水平低)一系统的构成呈现结果应答器收集数据处理数据1、应答器(1)结构(按键、锁存、缓冲,译码、采集)(2)控制程序、数据收集过程:定时、不定时,查询与中断,全部与部分、数据处理:根据需要,可采用不同的算法4、呈现结果:文字、图表、声音,打印、显示二 系统的教育特性1 学生在应答时,主、客观影响因素减小;2 既能获取学生个体的应答数据,还能获取集团累积信息;3 实时记录相关信息。第二节 应答分析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一 应答模

2、式1 选择应答 学生自主选择,突出用于测试、调查2 构成应答 突出教师的引导、指导,师生间的交流,最后促进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形成新的知识结构3 构成选择应答 基于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二 教学应用1 教学引入阶段 (1)学生报到、考勤;(2)学生学习基础调查。2 教学进行过程 (1)信息传递;(2)教学过程的调控;(3)开展形成性评价。3 教学结束阶段 通常用于总结和评价第三节 集团应答曲线集团应答曲线的形成一 集团应答曲线 1 图中的曲线只是包络线,真实的曲线应该是折线组成2 参数说明:P140 二 应答曲线的类型1 指数分布型 这是正常模型:起始阶段增长快速,迅速达到较高的应答率。它说明问题

3、较简单、比较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2 正态分布型 这种模型:起始阶段增长缓慢,稍后应答人数增长变快,整个应答时间较长。它说明问题较难或者是带有综合性的问题。3 分段分布型 这种模型应答率较低,造成这种情况,通常有两种原因:(1)学生学习能力出现两个异质团体;(2)该问题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法,两种方法所用时间差异较大。三 应答时间1 无应答时间:Td=th-ts 它反映了问题的难易程度2 应答反应时间:Tm=te-th 它同样也反映了问题的难易程度3 应答反应时间与无应答时间的关联(1)经验公式:Tm=n Td n 的值通常在:1.5 n 3(2)n的值决定着应答的截止时间四 教学应用

4、1 曲线类型的识别(1)根据曲线类型来解释和分析教学过程(2)与教师期望的状态的比较2 应答时间与应答过程的控制(1)应答时间的确定(2)截止时间的控制(根据经验公式确定时间范围)3 注意应答率与正答率的关系(1)应答率不能太低(2)正答率不能太低 第四节 集团应答曲线群 集团应答曲线群:连续时间过程的多个问题的应答曲线一 教学过程的控制 教学过程:多个问题组成1 相对应答时间(1)优秀教师:各个问题的时间分配是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而变的;对每一个问题,时间利用率高,学生应答率也高。(2)实习教师:各个问题的时间分配是完全一样的(而不管问题的难易程度);对第1个问题,难度较大,学生应答率不高;对

5、第2个问题,难度较小,学生应答率高,但是曲线出现了平顶,时间有些浪费;对第3个问题,难度更大,学生还在思考,就截止了,应答率太低。(3)相对应答时间(经验公式中的n)相对应答时间=有效应答时间/无应答时间 =(te-th)/(th-ts)=(te-th)/Td 一般情况下,它接近于一个常数。(4)实例 说明:1)“”为优秀教师的实测数据(相对应答时间集中在2的上边);2)“”为实习教师的实测数据(相对应答时间较分散)。相对应答时间的合理取值满足经验公式。2 基于应答曲线群的教学过程控制 二 应答时间与得分分析综合应答时间与得分来考虑1、TP坐标(T:平均反应时间,P:平均答对率)答对率答对率P

6、比较容易比较容易容易出错容易出错比较困难比较困难内容丰富内容丰富平均反应时间(相对平均反应时间)平均反应时间(相对平均反应时间)T(1 1)T T大,大,P P小:比较困难;小:比较困难;(2 2)T T大,大,P P大:并不困难,但作业量大大:并不困难,但作业量大(如计算量大如计算量大);(3 3)T T小,小,P P大:比较容易;大:比较容易;(4 4)T T小,小,P P小:容易失误,可能是题目不清楚。小:容易失误,可能是题目不清楚。2、TP分析(1)完成速度=P/T 它表示在学生看来题目的容易程度(2)“分析直观”思维尺度=PT P、T都很大时,表示学生的思维是分析性的 P、T都很小时,表示学生的思维是直观性的3 Q的意义与变化(1)Q表示TP平面上学生所处的状态;(2)Q点的移动与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本章小结:教学时间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应答反应时间的获取、分析、处理,集团应答曲线的结构、参数、分析、利用,集团应答曲线群的处理与教学过程控制。习题: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