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371088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EGFR单抗药物 我国癌症患者人数众多,癌症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我国癌种患者人数从2014年的384.4万人增加到2018年428.5万人,预期到2030年将增加到569.6万人。在各类高发病率的癌种中,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为我国发病率居前五的癌种。其中,我国肿瘤患者最多的癌种是肺癌,超过80万人/年;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超过40万人/年;乳腺癌约30万人/年。 2015-2020年中国抗EGFR单抗药物市场规模趋势 全球范围来看,EGFR依旧是一个热门靶点,共有48个临床在研,诸如辉瑞、艾伯维、阿斯利康、诺华等巨头都在该靶点

2、上有重点布局,包括ADC这样高端的研发管线。总体来看由于EGFR对应的非小细胞肺癌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大量患者以及对靶向药物的耐药患者对新型抑制剂研发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在EGFR这个靶点上有19个化学药物和29个生物药,也体现出国外药企近年来对生物药的追捧。 全球EGFR药物研发占比 从药物研发阶段来看,超过一半的EGFR药物处于临床期,临床期、期占比分别为32%、15%。 全球EGFR药物研发阶段占比 国内方面,如果抛开生物药单看小分子化学药,EGFR靶点目前是国内最为火爆和拥挤的研发点,埃克替尼上市多年,艾维替尼处在申报上市阶段,目前尚没有处于三期临床的药物,临床期只有4个药物,尽管一些

3、药物最新的进展令人感到鼓舞,但是不进入临床期的药物其未来始终是不够明朗的。和国外不同的情况是我国EGFR新药主要集中在化学药,36个项目中32个为化学药,生物药仅4个。这是由于小分子EGFR药物主要的适应症为非小细胞肺癌,我国是一个肺癌大国,黄种人的EGFR突变率又高于欧美人种,故国内药企注重小分子是由我国的癌症疾病谱决定的。 国内EGFR药物研发占比 分阶段来看,国内EGFR药物同样集中在临床期,占比高达84%;临床期比重仅为13%,远低于全球水平。 国内EGFR药物研发阶段占比 二、抗CD20单抗药 抗CD20单抗药市场预计将以21.9%的年复合增长率,由2018年的25.2亿元增长至20

4、23年的67.8亿元,并在之后几年里保持平稳增长,以6.7%的年复合增长率于2030年增长至106.9亿元。 2015-2020年中国抗CD20单抗药物市场规模趋势 三、抗VEGF单抗药 抗肿瘤的抗VEGF单抗在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过程中有较好的疗效。之前局限于只有进口药,治疗的深度无法扩大。我国国产抗肿瘤的抗VEGF单抗药物安可达已于2019年获批上市。中国抗VEGF单抗生物类似药市场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99亿元,预计2019至2023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43.5%。 2015-2020年中国抗VEGF单抗药物市场规模趋势 四、PD-1 PD-1抗体属于具备如下特殊性的药物:(A

5、)PD-1靶点非仅针对某一个特定肿瘤或某一类特定的肿瘤细胞,为免疫细胞上的广谱靶点,基于以上特点,在国外,PD-1抗体已获批准用于治疗十几种适应症;(B)PD-1抗体的成药性相对更高,基于现有临床研究数据,PD-1临床研究失败率相对较低;(C)在现有临床研究中,不同的PD-1抗体分子在药代动力学、临床用药剂量/频率、临床疗效和临床安全性等方面差异性相对较大;(D)基于现有临床数据,部分PD-1抗体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在某些适应症中不到20%,而在部分临床研究中,PD-1联合化疗在多个瘤种的治疗中显示出比化疗或PD-1抗体单药更优的治疗效果。 截至2020年3月9日,我国共有6种获批的PD-1产品,分别为2家进口和4家国产。2家进口产品分别为百时美施贵宝的欧狄沃(OPDIVO,纳武利尤单抗)和默沙东的可瑞达(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4家国产产品分别为君实生物的拓益(特瑞普利单抗)、信达生物的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恒瑞医药的艾瑞卡(卡瑞利珠单抗)和百济神州的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预计在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来自默沙东和百时美施贵宝等跨国药企的产品将主导中国市场。然而在国产同类产品上市后,因为其价格较低,预计销售额会快速增长。 2018-2025年中国PD-1与PD-L1抑制剂市场规模趋势及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