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识图基础培训.ppt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367345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识图基础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机械识图基础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识图基础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识图基础培训.ppt(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识图基础培训机械识图基础培训主主 讲讲 人:张帅斌人:张帅斌培训日期:培训日期:20102010年年0101月月1 1 课程目录课程目录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机械识图的相关符号说明机械识图的相关符号说明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折弯件展开尺寸的计算折弯件展开尺寸的计算2 2 第第 一一 章章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3 3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形成 点、线、面、体等几何元素在三投影面(V、H、W)体系中的投影,称为三面投影。将物体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视图。物体在三投影面(V、H、W)体系中的投影,称

2、为三视图,如图1-1a所示。三视图的配置三视图的配置如图1-1b所示,由投影面的展开规则可知,主视图不动,俯视图主视图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正右方。4 4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5 5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大小,从图1-2可以看出,每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两个方向的尺寸。主视图反映物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图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三视图所反映物体的长、宽、高三个大小与其投影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3、:主、俯视图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或者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或者说,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说,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6 6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7 7VWH将物体置于第一分角内,即物体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进行投影,然将物体置于第一分角内,即物体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进行投影,然后按规定展开投影面后按规定展开投影面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基本视图基本视图8 8 第第 二二 章章 机械识图的相关符号说明机械识图的相关符号说明9 9符号与代号意义与说明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表示表面用去除材料的方

4、法获得,如车、铣、磨、剪切、抛光、电火花、气割加工等。表示表面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或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在3种类别符号的长边上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在上述3种符号上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1010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um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um 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um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um,下限值为1.5um 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111

5、1表面特征标注示例加工方法适用范围毛坯面 铸、锻、轧制等,经表面清理 无需进行加工的表面 加工面粗加工面粗车、粗铣、粗刨、粗镗、钻 非接触表面,如钻孔、倒角、轴端面等半光面精车、精铣、精刨、精镗、粗磨、细镗、扩孔、粗铰接触表面,如不甚精确定心的配合表面 表面粗糙度与加工方法的关系表面粗糙度与加工方法的关系1212加工面光面 精车、精磨、刮、研磨、抛光 要求精确定心的重要的配合表面 最光面 研磨、超精磨、镜面磨、精抛光 高精度、高速运动零件的配合表面,重要的装饰面 表面粗糙度与加工方法的关系表面粗糙度与加工方法的关系1313公差带公差带1414几何特征符号几何特征符号1515几何特征符号几何特征

6、符号1616图样标注图样标注公差带形状公差带形状公差带形状示例公差带形状示例1717机加件符号说明示例机加件符号说明示例1818粗点画线粗点画线:限定范围表示线限定范围表示线粗虚线粗虚线: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其他符号说明其他符号说明1919倒角注法:倒角注法:45 45倒角的注法倒角的注法:145C1:145C1 非非4545倒角标注倒角标注45454545倒角注法倒角注法倒角注法倒角注法非非非非45454545倒角注法倒角注法倒角注法倒角注法其他符号说明其他符号说明2020旧的标准用旧的标准用旧的标准用旧的标准用“均布均布均布均布”,新的标准,新的标准,新的标准,新的标准

7、用英文缩写字母用英文缩写字母用英文缩写字母用英文缩写字母EQSEQSEQSEQS表示表示表示表示其他符号说明其他符号说明2121“深度、沉孔或锪平、埋头孔、深度、沉孔或锪平、埋头孔、深度、沉孔或锪平、埋头孔、深度、沉孔或锪平、埋头孔、正方形、弧长、展开长、旋向等正方形、弧长、展开长、旋向等正方形、弧长、展开长、旋向等正方形、弧长、展开长、旋向等”符号符号符号符号新标准工件厚度符号由新标准工件厚度符号由新标准工件厚度符号由新标准工件厚度符号由 改为改为改为改为t t其他符号说明其他符号说明2222新制图标准启用了表示新制图标准启用了表示新制图标准启用了表示新制图标准启用了表示“深深深深”“”“沉

8、孔或锪平沉孔或锪平沉孔或锪平沉孔或锪平”“”“埋头孔埋头孔埋头孔埋头孔”“”“展开长展开长展开长展开长”的符号的符号的符号的符号其他符号说明其他符号说明2323一般的退刀槽可按一般的退刀槽可按一般的退刀槽可按一般的退刀槽可按“槽宽槽宽槽宽槽宽直径直径直径直径”或或或或“槽宽槽宽槽宽槽宽槽深槽深槽深槽深”的形的形的形的形式标注。式标注。式标注。式标注。退刀槽的标示退刀槽的标示退刀槽的标示退刀槽的标示其他符号说明其他符号说明2424对称结构注法对称结构注法对称结构注法对称结构注法其他符号说明其他符号说明2525 第第 三三 章章 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26261 1、基本尺寸、基本尺寸 用来与极限偏

9、差(上偏差和下偏差)一起计算得到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尺寸 。基本尺寸可以是一个整数或小数值,如32、12.5、0.8等。基本尺寸基本尺寸27272 2、极限尺寸、极限尺寸 尺寸允许变化的界限值。通常设计规定两个极限尺寸:允许的最大极限尺寸和允许的最小极限尺寸。极限尺寸极限尺寸28283 3、实际尺寸、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得到的某一孔、轴的尺寸,实通过测量得到的某一孔、轴的尺寸,实际尺寸应位于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之间,或达到极际尺寸应位于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之间,或达到极限尺寸(限尺寸(注意:由于要素形成误差的存在,不同的测量方式注意:由于要素形成误差的存在,不同的

10、测量方式也会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也会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实际尺寸实际尺寸2929工件尺寸合格的条件工件尺寸合格的条件3030313132323333配合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配合配合3434孔用基本偏差代号孔用基本偏差代号3535轴用基本偏差代号轴用基本偏差代号36361 1、间隙配合、间隙配合具有间隙的配合(包含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间隙间隙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S)为正。配合的类别配合的类别37372 2、过盈配合、过盈配合具有过盈的配合(包含最小过盈为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过盈过盈孔的尺寸

11、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负。配合的类别配合的类别38383 3、过渡配合、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和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配合的类别配合的类别39391、基孔制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制度 配合制配合制40402 2、基轴制、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制度。配合制配合制4141 第第 四四 章章 折弯件展开尺寸的计算折弯件展开尺寸的计算4242折弯件毛坯尺寸通常按应变中性层的长度计算。对于折弯内角折弯件毛坯尺寸通常按应变中性层的长度计算。对于折弯内角r0.5tr0.5t

12、的折弯件,如右图所示的单角弯曲时,毛坯长度按以下方法计算:的折弯件,如右图所示的单角弯曲时,毛坯长度按以下方法计算:L=L1+L2+L=L1+L2+(r+Kt)/180(r+Kt)/180当折弯中心角为当折弯中心角为90 90 时,毛坯长时,毛坯长度为:度为:L=L1+L2+(r+Kt)/2L=L1+L2+(r+Kt)/2K-K-中性层内移系数,查阅相关中性层内移系数,查阅相关资料获取,资料获取,K K与与r/tr/t的比值有关。的比值有关。折弯件展开尺寸的计算折弯件展开尺寸的计算4343系数系数K K值值折弯件展开尺寸的计算折弯件展开尺寸的计算r/t00.50.50.80.82.023344

13、5K0.160.250.250.300.300.350.350.400.400.450.450.504444折弯内角折弯内角板厚板厚折弯件展开尺寸的计算折弯件展开尺寸的计算4545 展开总长为W,内折弯角为R,板厚t。一般况下,当tR时,则按如下简单计算:1个折弯内角W=D1+D2-2t-2t+t/2+t/4=D1+D2+(3/4-4)t 2个折弯W=D1+D2+D3+2(3/4-4)t 3个折弯W=D1+D2+D3+D4+3(3/4-4)t 4个折弯W=D1+D2+D3+D4+D5+4(3/4-4)t 5个折弯W=D1+D2+D3+D4+D5+D6+5(3/4-4)t折弯件展开尺寸的计算折弯件展开尺寸的计算4646 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