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359890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4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精选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 精选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 篇1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王承松,大家可以叫我王导或是干脆叫我的名字,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武汉,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华中重镇,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长江和汉江交汇于此,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又称江城,而梅花也是武汉的市花。接下来我带大家阅读的是坐落在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一家国家级博物馆,馆藏文物20余万件,接下来大家就凭手上的门票跟随我进馆去参观吧,现在我们正前方的是博物馆的三座主要建筑,假如从高空俯瞰,他们呈现一个品字形的格局,一

2、主两翼,中轴对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建筑风格。位于我们左手边的是楚文化馆,中间的是综合陈设馆,右边的是编钟演奏馆,下面请大家跟随我进入楚文化馆参观。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楚文化馆,馆内的这面墙展示的是楚国特色的漆器文化,大家看到了中间的那个符号了么?可以猜一下它是什么字,它是一个水字,四周的是四个字是太一生水,出自荆州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郭店楚简上,其大意讲解并描述的是宇宙生成的先秦道家理论。首先我们参观的是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是在荆州出土的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越国的国王佩剑为什么会在楚国呢?目前历史学家有两种观点,一说是作为楚越两国连姻的嫁妆带到楚国来的,另一说是楚国发兵

3、攻打越国时作为战利品带到楚国来的,这把剑因为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充分向世人展示了春秋时期越国超群的铸剑技术。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其次件镇馆之宝,位于综合陈设馆的曾侯乙编钟,出土的文字材料说明曾侯乙是一位名乙的曾国诸侯王,编钟是1978年于随州出土的,随州在古文献记载中属随国,为什么在这里会有一位曾国国君的墓出现呢?历史学家们考证出曾国和随国的姓氏、疆域、年头等均相吻合,所以得出了曾和随为一国两名的推断,但是因为没有干脆证据而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曾侯乙编钟已经被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每件铜钟敲打正面和侧面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被称为一钟

4、双音,或许是铸造过于困难的原因,汉代以后编钟的制造技艺就失传了。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第三件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大家可以先看一下这个梅瓶的形态,肚子很大口很小,这就好比我们做人要想胜利,第一肚量要大,就是我们常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其次守口如瓶,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这是一件在湖北钟祥明代郢靖王墓出土的元青花精品,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梅瓶早期是用来装酒的容器,后来因为体形似窈窕淑女的身姿,而慢慢转变为陈设欣赏用的艺术瓷。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第四件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郧县人的年头特别古老,地质年头早于北京人,与蓝田人的年头相

5、当,但郧县人化石在体质上却显示出很多早期智人的特征,这一发觉,变更了人类起源非洲的传闻,也是湖北首次发觉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各位游客,今日下午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在参观阅读过程中赐予我的支持和协作,也欢迎大家对我的导游服务提出珍贵的看法和建议,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最终,我祝大家一路平安,感谢! 精选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 篇2 今日我将陪伴大家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它位于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5.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100平方米,其中陈设大楼面积3000平方米,实际展览面积1600平方米.馆内藏有历史文物20多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00余件,国

6、家级文物16件.陈设展出的有商周青铜器,盛楚时的漆、木器具,大批秦始皇时竹简,历史名人字画,陨县猿人,长阳人齿化石,尤以曾侯乙青铜编钟,越王勾践青铜剑,吴王夫差矛,二十八星宿天文图等珍品举世瞩目.湖北省博物馆是武汉市建筑规模最大,馆藏最多的博物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省博的入口处,湖北省博物馆这几个馏金大字是董必武同志于1960年题写的.大家请看那边那幢建筑是于1999年才竣工的编钟陈设馆,它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古乐器陈设馆.想必大家都特别想听一听这天外来音.我们不妨先去参观其他文物,最终有足够的时间再来观赏编钟音乐.大家请随我往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了今日主要参观的一个展

7、厅,曾侯乙墓展厅.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曾侯乙墓的椁(gu)室模型,它分为东中西北四室,每室的低部都有一个门洞是用来连接各室的,其形制有点象我们现在住房的三室一厅.东室放有墓主棺和八具陪葬棺,中室置青铜礼器,闻名的曾侯乙青铜编钟就是从这里出土的.西室放有13具陪葬馆,北室放有兵器,车马器,竹简等.曾侯乙墓是凿石为穴的竖穴式墓葬.整个墓室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总面积220平方米,据残存的封土推算其下葬深度约为13米,这与同时期的墓葬相比规模是较大的.如此规模宏大的墓葬,其墓主子是谁呢?我们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共发觉了‘曾候乙’三个字208次。所以我们断定墓主就是曾候乙。

8、大家请看这个,它是依据墓内头骨制作的墓主复原像,我们可以看出墓主是大约42-43岁的男性,其颅骨特征与中原商代人种特征最为接近。接下来这件造型奇妙的物品叫鹿角立鹤。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鹿角鹤身和鸟翅膀组合而成的是人们想像中的一种仙鸟。它出土时在主馆的东面,头向着南方,可能是意在引领墓主子的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保佑吧。它的铸造工艺探究,头颅和鹿角镀金装饰,脊背和双翅周边镶嵌绿松石,但因为年头久远我们已经不能再见它的光彩了,但是我们仍旧能够通过它独特的造型想像出当时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了。请大家随我接着往前走。这里陈设有很多当时贵族们吃饭用的食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九鼎八簋。鼎是中国古代食器当

9、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它不仅仅是食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礼器。先秦时期人们对鼎是特殊重视,在祭祀天神、地邸d 、先祖等重大仪式中,鼎供奉牲肉,簋供奉粮食是最重要的祭器。曾候乙墓出土的鼎有正鼎、盖鼎等许多种,在众多的鼎中,正鼎的个数以及和其他食器的组合往往是用鼎者财宝、身份、权位的象征。在曾候乙墓出土的食器中,最主要的就是内外能够反映礼制和曾候乙身份的中室出土的九鼎八簋。它们制作精致,保存完好,非常宝贵。簋在祭祀,宴享等祭祀活动中与鼎协作运用。周礼规定,在仪式中,贵族按其身份等级享用单数的鼎和双数的簋。例如士用三鼎二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卿大夫用七鼎六簋,诸侯用九鼎八簋等。曾候乙墓出土的九件正鼎八件铜簋正

10、好与他身份相符。这套九鼎八簋已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大家都知道青铜冶炼技术是我国先秦文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商代就已经成熟,周朝接着发展,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器群正是这个巅峰时期的代表。大家看这里,它叫鉴缶,是这个墓里出土的一件比较精致的礼器,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外表,他造型端庄凝重,周身满饰蟠璃纹饰,四个足是昂首张口的怪兽,镂lòu 空的孔盖是绣雕夔kuí 龙。其实它不仅经看而且还有妙用呢!运用时,先用这四个环把中间的缶拉出来,在鉴里放入热水或者冰,在缶里放入酒,在把缶拉入鉴中,鉴缶就可以工作了,既可以温酒又可以冰酒,怎么

11、样是不是很奇妙呢?而且这里还有一个过滤器是用来过滤酒中的残渣的,各位是不是要惊羡于古人的创建力了呢?下面我们将要去的地方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编钟陈设处了,编钟是我们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家看,这个硕大无朋就是编钟了,它是整个墓里最为壮丽惊人的,这个巨大的钟架是铜木结构,呈曲尺形,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 蔚为壮丽。六个青铜佩剑武士和八根圆柱承托着七根彩绘木梁构成曲尺型钟架。架及钟钩共246个构件,钟架分为三层八组悬挂有65件青铜件。上层是三组纽钟,共19件,中层为三组镛yng 钟,共33件,下层为 大型镛钟两组,共12件。大家数一数,下层是不是多了一口钟,而且它还与其他的钟

12、不同?那是楚王博钟,为了纪念他们的情意,便拿走了原来悬挂在那里的辎z 钟,而把它悬挂在下层居中的位置。编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首先它是一钟双音,根据钟体上的标音铭文所示,分别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一口钟能发出相差三度的两个音。那么一钟双音的奇妙在哪里呢?大家请看编钟的两侧有棱,发音时,棱和对钟起到不同的阻隔作用,所以就出现了一钟双音的现象。另外角钟还有一个优于一般圆口中的地方,那就是尾音不长,这样才能奏出旋律美丽的音乐。全套编钟有深厚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嘹亮洪亮的高音。其音域跨5个八度音程,它把宫商角紫羽五音发展成1234567七个音阶,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现在大家是比是特殊想

13、听一听这天外来音呢?我们在旁厅设有编钟演奏厅,现在大家可以去领会一下了。到这里我的讲解就结束了,现在是10;30大家可以先听一下编钟演奏,然后再自由参观,湖北省博物馆除曾侯乙墓、目前还举办有楚文化展、郧县人、屈家岭、盘龙城、书写历史、秦汉漆器艺术、梁庄王墓、古代瓷器专题展等十多个展览,大家可以随意参观。12点我们在省博的大门口集合,祝大家玩得尽兴游的顺心。 精选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 篇3 今日我将陪伴大家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它位于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5.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100平方米,其中陈设大楼面积3000平方米,实际展览面积1600平方米.馆内藏有历史

14、文物20多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00余件,国家级文物16件.陈设展出的有商周青铜器,盛楚时的漆、木器具,大批秦始皇时竹简,历史名人字画,陨县猿人,长阳人齿化石,尤以曾侯乙青铜编钟,越王勾践青铜剑,吴王夫差矛,二十八星宿天文图等珍品举世瞩目.湖北省博物馆是武汉市建筑规模最大,馆藏最多的博物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省博的入口处,湖北省博物馆这几个馏金大字是董必武同志于1960年题写的.大家请看那边那幢建筑是于1999年才竣工的编钟陈设馆,它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古乐器陈设馆.想必大家都特别想听一听这天外来音.我们不妨先去参观其他文物,最终有足够的时间再来观赏编钟音乐.大家请

15、随我往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了今日主要参观的一个展厅,曾侯乙墓展厅.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曾侯乙墓的椁(gu)室模型,它分为东中西北四室,每室的低部都有一个门洞是用来连接各室的,其形制有点象我们现在住房的三室一厅.东室放有墓主棺和八具陪葬棺,中室置青铜礼器,闻名的曾侯乙青铜编钟就是从这里出土的.西室放有13具陪葬馆,北室放有兵器,车马器,竹简等.曾侯乙墓是凿石为穴的竖穴式墓葬.整个墓室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总面积220平方米,据残存的封土推算其下葬深度约为13米,这与同时期的墓葬相比规模是较大的.如此规模宏大的墓葬,其墓主子是谁呢?我们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共发觉了‘曾候乙&rsqu

16、o;三个字208次。所以我们断定墓主就是曾候乙。大家请看这个,它是依据墓内头骨制作的墓主复原像,我们可以看出墓主是大约42-43岁的男性,其颅骨特征与中原商代人种特征最为接近。接下来这件造型奇妙的物品叫鹿角立鹤。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鹿角鹤身和鸟翅膀组合而成的是人们想像中的一种仙鸟。它出土时在主馆的东面,头向着南方,可能是意在引领墓主子的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保佑吧。它的铸造工艺探究,头颅和鹿角镀金装饰,脊背和双翅周边镶嵌绿松石,但因为年头久远我们已经不能再见它的光彩了,但是我们仍旧能够通过它独特的造型想像出当时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了。请大家随我接着往前走。这里陈设有很多当时贵族们吃饭用的食器,

17、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九鼎八簋。鼎是中国古代食器当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它不仅仅是食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礼器。先秦时期人们对鼎是特殊重视,在祭祀天神、地邸d 、先祖等重大仪式中,鼎供奉牲肉,簋供奉粮食是最重要的祭器。曾候乙墓出土的鼎有正鼎、盖鼎等许多种,在众多的鼎中,正鼎的个数以及和其他食器的组合往往是用鼎者财宝、身份、权位的象征。在曾候乙墓出土的食器中,最主要的就是内外能够反映礼制和曾候乙身份的中室出土的九鼎八簋。它们制作精致,保存完好,非常宝贵。簋在祭祀,宴享等祭祀活动中与鼎协作运用。周礼规定,在仪式中,贵族按其身份等级享用单数的鼎和双数的簋。例如士用三鼎二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卿大夫用七鼎六簋,诸

18、侯用九鼎八簋等。曾候乙墓出土的九件正鼎八件铜簋正好与他身份相符。这套九鼎八簋已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大家都知道青铜冶炼技术是我国先秦文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商代就已经成熟,周朝接着发展,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器群正是这个巅峰时期的代表。大家看这里,它叫鉴缶,是这个墓里出土的一件比较精致的礼器,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外表,他造型端庄凝重,周身满饰蟠璃纹饰,四个足是昂首张口的怪兽,镂lòu 空的孔盖是绣雕夔kuí 龙。其实它不仅经看而且还有妙用呢!运用时,先用这四个环把中间的缶拉出来,在鉴里放入热水或者冰,在缶里放入酒,在把缶拉入鉴

19、中,鉴缶就可以工作了,既可以温酒又可以冰酒,怎么样是不是很奇妙呢?而且这里还有一个过滤器是用来过滤酒中的残渣的,各位是不是要惊羡于古人的创建力了呢?下面我们将要去的地方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编钟陈设处了,编钟是我们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家看,这个硕大无朋就是编钟了,它是整个墓里最为壮丽惊人的,这个巨大的钟架是铜木结构,呈曲尺形,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 蔚为壮丽。六个青铜佩剑武士和八根圆柱承托着七根彩绘木梁构成曲尺型钟架。架及钟钩共246个构件,钟架分为三层八组悬挂有65件青铜件。上层是三组纽钟,共19件,中层为三组镛yng 钟,共33件,下层为 大型镛钟两组,共12件。大家

20、数一数,下层是不是多了一口钟,而且它还与其他的钟不同?那是楚王博钟,为了纪念他们的情意,便拿走了原来悬挂在那里的辎z 钟,而把它悬挂在下层居中的位置。编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首先它是一钟双音,根据钟体上的标音铭文所示,分别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一口钟能发出相差三度的两个音。那么一钟双音的奇妙在哪里呢?大家请看编钟的两侧有棱,发音时,棱和对钟起到不同的阻隔作用,所以就出现了一钟双音的现象。另外角钟还有一个优于一般圆口中的地方,那就是尾音不长,这样才能奏出旋律美丽的音乐。全套编钟有深厚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嘹亮洪亮的高音。其音域跨5个八度音程,它把宫商角紫羽五音发展成1234567七个音

21、阶,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现在大家是比是特殊想听一听这天外来音呢?我们在旁厅设有编钟演奏厅,现在大家可以去领会一下了。到这里我的讲解就结束了,现在是10;30大家可以先听一下编钟演奏,然后再自由参观,湖北省博物馆除曾侯乙墓、目前还举办有楚文化展、郧县人、屈家岭、盘龙城、书写历史、秦汉漆器艺术、梁庄王墓、古代瓷器专题展等十多个展览,大家可以随意参观。12点我们在省博的大门口集合,祝大家玩得尽兴游的顺心。 精选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 篇4 今日我将陪伴大家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它位于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5.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100平方米,其中陈设大楼面积3000

22、平方米,实际展览面积1600平方米。馆内藏有历史文物20多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00余件,国家级文物16件。陈设展出的有商周青铜器,盛楚时的漆、木器具,大批秦始皇时竹简,历史名人字画,陨县猿人,长阳人齿化石,尤以曾侯乙青铜编钟,越王勾践青铜剑,吴王夫差矛,二十八星宿天文图等珍品举世瞩目。湖北省博物馆是武汉市建筑规模最大,馆藏最多的博物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省博的入口处,湖北省博物馆这几个馏金大字是董必武同志于1960年题写的。大家请看那边那幢建筑是于1999年才竣工的编钟陈设馆,它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古乐器陈设馆。想必大家都特别想听一听这天外来音。我们不妨先去参观其

23、他文物,最终有足够的时间再来观赏编钟音乐。大家请随我往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了今日主要参观的一个展厅,曾侯乙墓展厅。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曾侯乙墓的椁室模型,它分为东中西北四室,每室的低部都有一个门洞是用来连接各室的,其形制有点象我们现在住房的三室一厅。东室放有墓主棺和八具陪葬棺,中室置青铜礼器,闻名的曾侯乙青铜编钟就是从这里出土的。西室放有13具陪葬馆,北室放有兵器,车马器,竹简等。曾侯乙墓是凿石为穴的竖穴式墓葬。整个墓室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总面积220平方米,据残存的封土推算其下葬深度约为13米,这与同时期的墓葬相比规模是较大的。如此规模宏大的墓葬,其墓主子是谁呢?我们在出土的青铜器

24、上共发觉了曾候乙三个字208次。所以我们断定墓主就是曾候乙。大家请看这个,它是依据墓内头骨制作的墓主复原像,我们可以看出墓主是大约4243岁的男性,其颅骨特征与中原商代人种特征最为接近。接下来这件造型奇妙的物品叫鹿角立鹤。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鹿角鹤身和鸟翅膀组合而成的是人们想像中的一种仙鸟。它出土时在主馆的东面,头向着南方,可能是意在引领墓主子的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保佑吧。它的铸造工艺探究,头颅和鹿角镀金装饰,脊背和双翅周边镶嵌绿松石,但因为年头久远我们已经不能再见它的光彩了,但是我们仍旧能够通过它独特的造型想像出当时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了。请大家随我接着往前走。这里陈设有很多当时贵族们吃饭

25、用的食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九鼎八簋。鼎是中国古代食器当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它不仅仅是食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礼器。先秦时期人们对鼎是特殊重视,在祭祀天神、地邸、先祖等重大仪式中,鼎供奉牲肉,簋供奉粮食是最重要的祭器。曾候乙墓出土的鼎有正鼎、盖鼎等许多种,在众多的鼎中,正鼎的个数以及和其他食器的组合往往是用鼎者财宝、身份、权位的象征。在曾候乙墓出土的食器中,最主要的就是内外能够反映礼制和曾候乙身份的中室出土的九鼎八簋。它们制作精致,保存完好,非常宝贵。簋在祭祀,宴享等祭祀活动中与鼎协作运用。周礼规定,在仪式中,贵族按其身份等级享用单数的鼎和双数的簋。例如士用三鼎二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卿大夫用七鼎六

26、簋,诸侯用九鼎八簋等。曾候乙墓出土的九件正鼎八件铜簋正好与他身份相符。这套九鼎八簋已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大家都知道青铜冶炼技术是我国先秦文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商代就已经成熟,周朝接着发展,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器群正是这个巅峰时期的代表。大家看这里,它叫鉴缶,是这个墓里出土的一件比较精致的礼器,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外表,他造型端庄凝重,周身满饰蟠璃纹饰,四个足是昂首张口的怪兽,镂空的孔盖是绣雕夔龙。其实它不仅经看而且还有妙用呢!运用时,先用这四个环把中间的缶拉出来,在鉴里放入热水或者冰,在缶里放入酒,在把缶拉入鉴中,鉴缶就可以工作了,既可以温酒又可以

27、冰酒,怎么样是不是很奇妙呢?而且这里还有一个过滤器是用来过滤酒中的残渣的,各位是不是要惊羡于古人的创建力了呢?下面我们将要去的地方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编钟陈设处了,编钟是我们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家看,这个硕大无朋就是编钟了,它是整个墓里最为壮丽惊人的,这个巨大的钟架是铜木结构,呈曲尺形,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蔚为壮丽。六个青铜佩剑武士和八根圆柱承托着七根彩绘木梁构成曲尺型钟架。架及钟钩共246个构件,钟架分为三层八组悬挂有65件青铜件。上层是三组纽钟,共19件,中层为三组镛钟,共33件,下层为大型镛钟两组,共12件。大家数一数,下层是不是多了一口钟,而且它还与其他的钟不

28、同?那是楚王博钟,为了纪念他们的情意,便拿走了原来悬挂在那里的辎钟,而把它悬挂在下层居中的位置。编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首先它是一钟双音,根据钟体上的标音铭文所示,分别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一口钟能发出相差三度的两个音。那么一钟双音的奇妙在哪里呢?大家请看编钟的两侧有棱,发音时,棱和对钟起到不同的阻隔作用,所以就出现了一钟双音的现象。另外角钟还有一个优于一般圆口中的地方,那就是尾音不长,这样才能奏出旋律美丽的音乐。全套编钟有深厚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嘹亮洪亮的高音。其音域跨5个八度音程,它把宫商角紫羽五音发展成1234567七个音阶,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现在大家是比是特殊想听一听

29、这天外来音呢?我们在旁厅设有编钟演奏厅,现在大家可以去领会一下了。到这里我的讲解就结束了,现在是10:30大家可以先听一下编钟演奏,然后再自由参观,湖北省博物馆除曾侯乙墓、目前还举办有楚文化展、郧县人、屈家岭、盘龙城、书写历史、秦汉漆器艺术、梁庄王墓、古代瓷器专题展等十多个展览,大家可以随意参观。12点我们在省博的大门口集合,祝大家玩得尽兴游的顺心。 精选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 篇5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王承松,大家可以叫我王导或是干脆叫我的名字,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武汉,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华中重镇,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长江和汉江交汇于此,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

30、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又称“江城”,而梅花也是武汉的市花。接下来我带大家阅读的是坐落在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一家国家级博物馆,馆藏文物20余万件,接下来大家就凭手上的门票跟随我进馆去参观吧,现在我们正前方的是博物馆的三座主要建筑,假如从高空俯瞰,他们呈现一个品字形的格局,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建筑风格。位于我们左手边的是楚文化馆,中间的是综合陈设馆,右边的是编钟演奏馆,下面请大家跟随我进入楚文化馆参观。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楚文化馆,馆内的这面墙展示的是楚国特色的漆器文化,大家看到了中间的那个符号了么?可以猜一

31、下它是什么字,它是一个“水”字,四周的是四个字是“太一生水”,出自荆州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郭店楚简上,其大意讲解并描述的是宇宙生成的先秦道家理论。首先我们参观的是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是在荆州出土的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越国的国王佩剑为什么会在楚国呢?目前历史学家有两种观点,一说是作为楚越两国连姻的嫁妆带到楚国来的,另一说是楚国发兵攻打越国时作为战利品带到楚国来的,这把剑因为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充分向世人展示了春秋时期越国超群的铸剑技术。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其次件镇馆之宝,位于综合陈设馆的曾侯乙编钟,出土的文字材料说明曾侯乙是一位名乙的曾国诸侯王,编钟是197

32、8年于随州出土的,随州在古文献记载中属随国,为什么在这里会有一位曾国国君的墓出现呢?历史学家们考证出曾国和随国的姓氏、疆域、年头等均相吻合,所以得出了曾和随为“一国两名”的推断,但是因为没有干脆证据而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曾侯乙编钟已经被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每件铜钟敲打正面和侧面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被称为“一钟双音”,或许是铸造过于困难的原因,汉代以后编钟的制造技艺就失传了。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第三件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大家可以先看一下这个梅瓶的形态,肚子很大口很小,这就好比我们做人

33、要想胜利,第一肚量要大,就是我们常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其次守口如瓶,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这是一件在湖北钟祥明代郢靖王墓出土的元青花精品,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梅瓶早期是用来装酒的容器,后来因为体形似“窈窕淑女”的身姿,而慢慢转变为陈设欣赏用的艺术瓷。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第四件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郧县人的年头特别古老,地质年头早于北京人,与蓝田人的年头相当,但郧县人化石在体质上却显示出很多早期智人的特征,这一发觉,变更了人类起源非洲的传闻,也是湖北首次发觉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各位游客,今日下午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在参观阅读过程中赐予我的支持和协作,也欢迎大家对我的导游服务提出珍

34、贵的看法和建议,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最终,我祝大家一路平安,感谢! 精选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 篇6 各位挚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情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供应导游讲解服务,我肯定会尽力支配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快乐开心。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如大家所想的一样,)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保藏、探讨、展览历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保藏文物约70万件,其中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举世瞩目的珍品。当然,在这些文物里面,就其发掘

35、的意义和价值而言,唯恐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所谓曾,就是曾国,侯,就是诸侯国的国君,乙是他的名字,连起来讲,就是曾国国君乙的坟墓,其间出土的不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还有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漆棺、漆器、精致绝伦的青铜器、种类繁多的兵器、车马器、乐器以及玉器、金器和很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国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为国内所罕见。众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从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礼制、斗争、科学技术以及日常生活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事实上反映的是当时的文化。因此,我们到湖北省博物馆,不仅仅是去参观几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忆古老的中华文化。那

36、么,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区域文化问题。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其次摇篮,它孕育了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三种区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为重要,而那时的楚文化只是综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特色还不多,水平也不高,几乎是不足称道,始终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发展。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大转变时期,不仅学术上百家争鸣,而且斗争频繁,群雄割据,诸侯争霸。楚国正是在这样一种时候不断扩张。与此同时,楚文化在不断的沟通、汲取、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异于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区域文化。现

37、在,我们回过头来,谈一谈曾侯乙墓和曾国。曾侯乙墓的发掘地点是在今湖北随州,距武汉市约165公里,从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在礼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东西,但在很多器物上反映了剧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则是周、楚文化艺术特色的综合。因此,很难单纯的把曾侯乙墓归于楚文化还是周文化的范畴。学术界一般单称其为曾侯乙墓,而不称其为周墓或楚墓,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属于周,又不属于楚,而又同时具有两者的特色,我们可否说它反映的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从这一点上看,曾侯乙墓发掘的意义不亚于甚至超过秦始皇陵的发掘,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么还

38、是让我们一起到里面去看看吧。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很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觉,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探讨价值,这在同时代的墓中规模是较大的。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椁室模型,它是依据1:10的比例制作的,其中,整个墓室分为兵室、礼室、和乐室三大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前面我们说过,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全部展出是不行能的,这里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请看,这件鹿角立鹤是这个古墓中造型艺术和铸造工艺都比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鹤的身子、鸟的翅膀组合而成,当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这种动物的,它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仙鸟,放在墓穴中主要有两

39、个作用,一是守护死者灵魂,防止鬼怪侵袭,再就是护送死者灵魂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铸造工艺也是比较讲究的,这反映了当时的青铜铸造已经达到了肯定的水平。在礼器展厅中,共展出了礼器用品38种134件,是我国历年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余下的时间里可以渐渐的观赏,领会我国悠远的古文化。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到楼上接着参观。这里展出的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春秋战国时代斗争频繁,所以很多新奇的作战武器脱颖而出,此墓出土的兵器,数量多,质量精,正是当时社会大变动,技术大革新的反映。看完兵器部分,大家是否可以勾画出古代斗争的大致轮廓和想象出他们运用兵器的类型呢?最终大家将要看到的便是世

40、界著名的曾侯乙编钟,编钟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乐宫中最为显赫的属编钟,巨大的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全套编钟总重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美丽迷人的音色,有深厚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嘹亮洪亮的高音,整套编钟铸造非常困难,要经过设计、制模、合金、浇铸、铸后加工等多道工序,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处理得非常恰当。这套编钟以其造型美观、铸造精致、保存完好、配备齐全、音域宽广、音色美丽、音频精确而成为我国古代编钟之最。现在经过考古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曾侯乙墓的全套乐器已经全部复制出来,面对这些上古时代的杰作,真叫人叹为观止,称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也许也不为过吧?为了满意各种中外游人

41、的须要,湖北省博物馆在每天都要支配大型编钟演奏,让您徜徉于那悠悠的历史长河之畔,倾听这人间仙乐,所以,此行肯定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倾听这个时间长廊传来的音乐。好了各位挚友,关于湖北省博物馆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精选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 篇7 各位挚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情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供应导游讲解服务,我肯定会尽力支配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快

42、乐开心。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如大家所想的一样,)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保藏、探讨、展览历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保藏文物约70万件,其中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举世瞩目的珍品。当然,在这些文物里面,就其发掘的意义和价值而言,唯恐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所谓曾,就是曾国,侯,就是诸侯国的国君,乙是他的名字,连起来讲,就是曾国国君乙的坟墓,其间出土的不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还有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漆棺、漆器、精致绝伦的青铜器、种类繁多的兵器、车马器、乐器以及玉器、金器和很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国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

43、齐全为国内所罕见。众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从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礼制、斗争、科学技术以及日常生活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事实上反映的是当时的文化。因此,我们到湖北省博物馆,不仅仅是去参观几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忆古老的中华文化。那么,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区域文化问题。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其次摇篮,它孕育了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三种区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为重要,而那时的楚文化只是综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特色还不多,水平也不高,几乎是不足称道,始终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发展。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我

44、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大转变时期,不仅学术上百家争鸣,而且斗争频繁,群雄割据,诸侯争霸。楚国正是在这样一种时候不断扩张。与此同时,楚文化在不断的沟通、汲取、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异于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区域文化。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谈一谈曾侯乙墓和曾国。曾侯乙墓的发掘地点是在今湖北随州,距武汉市约165公里,从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在礼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东西,但在很多器物上反映了剧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则是周、楚文化艺术特色的综合。因此,很难单纯的把曾侯乙墓归于楚文化还是周文化的范畴。学术界一般单称其为曾侯乙墓,而不称其为周墓或楚墓,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

45、属于周,又不属于楚,而又同时具有两者的特色,我们可否说它反映的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从这一点上看,曾侯乙墓发掘的意义不亚于甚至超过秦始皇陵的发掘,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么还是让我们一起到里面去看看吧。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很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觉,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探讨价值,这在同时代的墓中规模是较大的。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椁室模型,它是依据1:10的比例制作的,其中,整个墓室分为兵室、礼室、和乐室三大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前面我们说过,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全部展出是不行能

46、的,这里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请看,这件鹿角立鹤是这个古墓中造型艺术和铸造工艺都比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鹤的身子、鸟的翅膀组合而成,当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这种动物的,它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仙鸟,放在墓穴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守护死者灵魂,防止鬼怪侵袭,再就是护送死者灵魂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铸造工艺也是比较讲究的,这反映了当时的青铜铸造已经达到了肯定的水平。在礼器展厅中,共展出了礼器用品38种134件,是我国历年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余下的时间里可以渐渐的观赏,领会我国悠远的古文化。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到楼上接着参观。这里展出的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

47、春秋战国时代斗争频繁,所以很多新奇的作战武器脱颖而出,此墓出土的兵器,数量多,质量精,正是当时社会大变动,技术大革新的反映。看完兵器部分,大家是否可以勾画出古代斗争的大致轮廓和想象出他们运用兵器的类型呢?最终大家将要看到的便是世界著名的曾侯乙编钟,编钟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乐宫中最为显赫的属编钟,巨大的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全套编钟总重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美丽迷人的音色,有深厚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嘹亮洪亮的高音,整套编钟铸造非常困难,要经过设计、制模、合金、浇铸、铸后加工等多道工序,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处理得非常恰当。这套编钟以其造型美观、铸造精致、保存完好、配备齐全、音域宽广、音色美丽、音频精确而成为我国古代编钟之最。现在经过考古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曾侯乙墓的全套乐器已经全部复制出来,面对这些上古时代的杰作,真叫人叹为观止,称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也许也不为过吧?为了满意各种中外游人的须要,湖北省博物馆在每天都要支配大型编钟演奏,让您徜徉于那悠悠的历史长河之畔,倾听这人间仙乐,所以,此行肯定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倾听这个时间长廊传来的音乐。好了各位挚友,关于湖北省博物馆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